班級管理學生隨筆(2)
班級管理學生隨筆
班級管理學生隨筆篇三
責任心是一種能催生智慧和能力的道德力量,同時又是對個體行為的一種約束和規(guī)范。它要求每個公民都應(yīng)以高度的使命感對待社會中的人和事,特別是對待公共事物。更要貫注“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責任意識。不能以自我為中心,把“人不為己,天株地滅”作為自己奉行的人生理念。而應(yīng)以崇高的道德信念,責任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學家林崇德教授說過,一名中小學教師不做班主任,就不會嘗到做教師的真正滋味。班級作為學校教學活動的基礎(chǔ)單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對學生健康全面的發(fā)展,對完成教育和教學的各項任務(wù)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以下結(jié)合我的班主任工作談?wù)勛约号囵B(yǎng)學生的責任心的做法:
一、注重言教,提高對責任心教育的意識。
作為一個班主任,首先要以高度負責的精神,重視責任心教育,并將這種教育矢志不渝地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始終。要讓學習懂得: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是做不成什么事業(yè)的,更談不上對祖國、對人民的貢獻。只有時時處處記住責任,認真踐行自己應(yīng)盡之責,才能有益于人類,有益于社會,有益于生活。才可能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二、注重身教,起好表率作用。
說的多,說的好,不如做的實。身教,對一個班主任猶為重要。班主任的思想作風,知識水平和道德修養(yǎng)直接影響到每一位學生。學生對教師,尤其對班主任教師,不但聽其言、學其識、而且觀其行、察其神。班主任老師的表率作用非常重要,身教重于言教。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老師的模范行為是無聲的命令。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班主任要帶頭執(zhí)行,尤其是關(guān)鍵時刻更應(yīng)帶好頭。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只有自己做好了,對學生才有感召力,才能啟迪學生心智,才能讓學生明白,什么事應(yīng)該做,什么事不該做。循序漸進,潛移默化,責任意識潛滋暗長。因此,我們說話要負責任,做事要負責任,干任何一件哪怕是極為瑣屑的事也必須有認真負責的精神和態(tài)度。
三、注重典型教育,正確引導。
言傳是從理論上指導,身教是從行為上教練。教學中,我們除了要從理論的角度積極引導學生樹立高度的責任意識外,還應(yīng)努力從古今中外的歷史中,選擇一系列典型人物的事跡,對學生進行教育。使之在思想意識和行為方面,逐漸達到預期目標。大凡古往今來的志士仁人,都十分強調(diào)責任心。儒家學說的傳統(tǒng)思想:“窮則獨尊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其中既包含著對己,也包含著對人,更包含著對社會的一份責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沒有一項不是指向人的責任心的。正因為有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心,才有屈原為國“雖九死猶未悔”的熾熱情懷;正因為有責任心,才有霍去病的“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博大胸襟;正因為有責任心,才有張居正的“茍利社稷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戰(zhàn)斗精神;正因為有責任心,才有陸游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的深情囑托;也正因為有責任心,才有周恩來的“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偉大抱負。由此可見,為己為人為社會,為家為國為民族,無一不是責任心的具體體現(xiàn)。
四、從身邊小事做起,從點滴教育培養(yǎng)。
天下大事,必做于細。“不積跋涉,無以致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要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責任心,不從一點一滴做起,就難以完成既定的任務(wù)。在班級教育活動中,必須引導他們從小事做起,漸益堆積,逐步形成良好的責任意識。要把對學生責任心的培養(yǎng)落實到寫作業(yè)、搞掃除等具體活動中去。使他們在具體事實的踐行中受到啟發(fā),得到指引。只有這樣,學生的責任意識才會得到培養(yǎng)、鞏固和發(fā)展。
五、發(fā)揮班干部的作用。學生干部是開展班級活動的組織者和領(lǐng)導者,是班主任管理班級的助手。班主任如果只是孤身作戰(zhàn),事必躬親,那就一定會干得很苦很累,而且工作效率也不一定高,所以必須充分。
班級管理學生隨筆相關(guān)文章:
1.班級管理隨筆
2.班級管理教育隨筆
3.班級管理隨筆反思
4.班級管理隨筆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