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總結(jié)
偉大的成績和辛勤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獲,積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chuàng)造出來。學習也是一樣的,需要積累,從少變多。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一些四年級語文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下冊語文第1單元知識點:《古詩詞三首》
我會寫:
宿:住宿 寄宿 宿舍 宿敵 風餐露宿
徐:徐徐 徐緩 徐步 清風徐來 不疾不徐
籬:籬笆 竹籬茅舍 寄人籬下
疏:稀疏 疏忽 疏遠 疏導 志大才疏
雜:雜色 雜事 雜技 夾雜 人多手雜
?。合∈?稀客 稀少 稀有 稀粥 稀飯
蜻:蜻蜓 蜻蜓點水
蜓:蜻蜓 蜻蜓點水
茅:茅草 茅屋 茅廬 茅廁 茅舍 茅棚
檐:屋檐 房檐 帽檐 廊檐 飛檐走璧
翁:老翁 漁翁 翁婿 主人翁 塞翁失馬
鋤:鋤草 鋤田 鐵鋤 鋤頭 鋤.
賴:依賴 抵賴 誣賴 賴賬 百無聊賴
剝:剝削 剝奪 剝離 盤剝 生吞活剝
多音字:
宿:sù宿舍 xiǔ一宿 xiù星宿
剝:bō剝削 bāo剝皮
形近字:
徐(徐緩) 途(路途) 籬(籬笆) 離(離開)
疏(疏遠) 蔬(蔬菜) 蜻(蜻蜓) 晴(晴朗)
茅(茅屋) 矛(矛盾) 賴(依賴) 懶(懶散)
課外擴展:
描寫農(nóng)家生活的古詩
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
[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詩意:
白天鋤地,夜晚搓麻,農(nóng)家男女都各司其事。小孩子不懂得種田織布之事,卻也在桑樹蔭下學著大人的樣子種瓜。
課后習題答案:
讀下面的詩句,說說你眼前浮現(xiàn)了怎樣的場景。
1、兒童急走追黃碟,飛入菜花無處尋。
詩意:兒童們奔跑著,追尋翩翩飛舞的黃色蝴蝶??墒屈S色蝴蝶飛入一片金燦燦的黃色菜花中,再也找不到了。
“急”“追”這兩個詞十分形象貼切,將兒童的天真活潑、好奇好勝的神態(tài)和心理刻畫得惟妙惟肖、躍然紙上?!盁o處尋”三個字讓我們仿佛看見一個面對一片金黃菜花,搔首踟躕,不知所措的兒童形象。
場景:一個孩子飛快地奔跑著追趕黃色的蝴蝶,眼看就要追上蝴蝶了,他不由得露出了開心的微笑,可是蝴蝶撲閃著翅膀就飛進了黃燦燦的油菜花叢中,再也找不到了。
2、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詩意:白天長了,農(nóng)民忙著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籬笆的影子隨著太陽的升高變得越來越短,門前沒有人走動,只有蜻蜓和蝴蝶繞著籬笆飛來飛去。
“無人過”從側(cè)面寫出了農(nóng)民勞動的情況:初夏農(nóng)事正忙,農(nóng)民早出晚歸,所以白天很少見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唯有蜻蜓蛺蝶飛”來襯托靜中有動,顯得更靜。后兩句寫出晝長人稀,蜒飛蝶舞,以動襯靜。
場景:夏天白天變長了,正午時分,太陽高高在上,農(nóng)民們早出晚歸,在田間辛勤地播種、鋤草……籬笆影子隨著太陽升高越來越短,路上沒有人經(jīng)過。四周靜悄悄的,只有蜻蜓和蝴蝶飛過。
3、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詩意:大兒子在溪東邊的豆田鋤草,二兒子正忙于編織雞籠。最令人喜愛的是小兒子,他正橫臥在溪頭草叢,剝著剛摘下的蓮蓬。
這兩句話刻畫了鋤豆的大兒子、編雞籠的二兒子、剝蓮蓬的小兒子。重點刻畫了小兒子?!跋病焙汀芭P”用得好?!跋病弊挚梢哉f是這首詞的點睛之筆。小兒子的頑皮和淘氣,為這幅鄉(xiāng)村圖增添了更為祥和更為溫馨的氣氛,使它霎時有了生機,有了光彩?!芭P”字使用得最妙,它把小兒子躺在溪邊剝蓮蓬時的天真、活潑、頑皮、可愛的樣子和盤托出,從而使人物形象鮮明,意境耐人尋味。
場景:勤勞的大兒子正在小溪東面的豆田里鋤草;二兒子正在院子里用靈巧的雙手編織雞籠;可愛的小兒子,正臥在溪邊,開心地哼著歌兒剝蓮蓬。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觀潮》知識點
一、生字組詞
潮cháo(熱潮、觀潮、心潮澎湃)
據(jù)jù(據(jù)守、據(jù)說、據(jù)為己有)
堤dī(河堤、大堤、千里之堤)
闊(廣闊、寬闊、高談闊論)
籠lǒng(箱籠、籠罩、籠絡人心)
罩zhào(罩住、口罩、罩起來)
盼pàn(期盼、盼望、左顧右盼)
滾gǔn(翻滾、滾動、滾瓜爛熟)
頓dùn(頓悟、頓時、茅塞頓開)
逐zhú(追逐、逐漸、隨波逐流)
漸jiàn(漸漸、漸變、循序漸進)
猶yóu(猶豫、猶如、雖死猶生)
崩bēng(崩潰、崩盤、土崩瓦解)
震zhèn(地震、震動、震耳欲聾)
余yú(剩余、余波、高興之余)
二、多音字
籠:lónɡ(雞籠、蒸籠) lǒnɡ(籠罩、籠絡)
悶:mēn(悶熱、悶聲不響) mèn(煩悶、悶悶不樂)
號:háo(號叫、風號浪吼) hào(號令、括號)
?。簂ōnɡ(轟隆、黑咕隆咚) lónɡ(隆隆、興隆)
觀:ɡuān(觀看、奇觀) ɡuàn(道觀、白云觀)
?。篵ó(薄弱、單薄、薄霧) báo(薄紙、薄片、薄紙) bò(薄荷)
三、近義詞
頓時——立刻 奔騰——奔馳
依舊——依然 屹立——矗立
猶如——如同 寬闊——寬廣
四、反義詞
寬闊——狹窄 平靜——喧鬧
人聲鼎沸——鴉雀無聲
風號浪吼——風平浪靜
五、文中四字詞語積累
天下奇觀 若隱若現(xiàn) 人山人海
昂首東望 悶雷滾動 人聲鼎沸
風平浪靜 水天相接 白浪翻滾
齊頭并進 浩浩蕩蕩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風號浪吼
古詩是古人創(chuàng)作的優(yōu)美詩歌,字詞比較難理解,含義深刻,那么,如何學好古詩呢?
一、了解時代背景
詩人常常借詩來抒發(fā)自己愛憎分明的思想感情,揭露、抨擊不合理的社會現(xiàn)實,小學生古詩學習方法。因此,了解詩的時代背景,有助于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如《蠶婦》一詩,詩人借助詩歌揭露了封建制度下“勞者不獲,獲者不勞”的不合理現(xiàn)實,抨擊了剝削制度的罪惡,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了解了這一背景后,就很容易理解詩中的內(nèi)容了。
二、審清題目意思
要理解詩的大意、主要內(nèi)容,首先要審清題目的意思。如題目《早發(fā)白帝城》的意思:“早”指“早上”,“發(fā)”表示“從……出發(fā)”,整個題目的意思是詩人李白“早晨從白帝城出發(fā)”。審清題意,對全詩的內(nèi)容就比較容易理解。
三、掌握字詞意思
古詩中有些字詞意思與其在現(xiàn)代漢語中的意思是有區(qū)別的。如《山行》一詩中“停車坐愛楓林晚”的“坐”,現(xiàn)在的意思是動詞“坐下”,而在詩中卻當“因為”講,與現(xiàn)在的意思差別就很大了。
四、理解詩句的意思
先理解詞義,再把詞語連起來就是整句的意思,如“朝辭白帝彩云間”一句,先理解“朝”“辭”“白帝”的意思,再理解整句的意思就容易了。全句可解釋為“早晨離開了在彩云間的白帝城”。
五、懂得詩的寫作手法
古詩在寫作上有許多藝術(shù)手法,如采用比喻、夸張、烘托等修辭手法來突出詩的意境。如《夜宿山寺》一詩中的“手可摘星辰”是用夸張的手法寫樓的高;“不感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一句,用不敢高聲說話,怕驚動天上仙人的豐富想象來烘托樓的高。
六、挖掘詩中蘊含的哲理
學習古詩不僅要了解詩的內(nèi)容、意思,還要挖掘詩中蘊含的深刻哲理。如《登鸛雀樓》一詩,對“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句詩,不僅要懂得詩句的意思是“要想把很遠很遠的地方的景物都看到,就要再登上一層樓”,還要弄清詩句蘊含的“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哲理。
七、體會詩人的感情
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還要體會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如《絕句》一詩中的“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這里不僅寫出了詩人身居草堂的開闊胸襟,還通過對草堂附近明媚景色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和平生活的向往。
四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總結(jié)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