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語文學習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中學生語文學習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中學生語文學習方法指導
培養(yǎng)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朱自清說過:“語文學科具有雙重目的,一是養(yǎng)成讀書、思想和表現的習慣和能力;二是發(fā)展思維、涵育情感。”所以語文學科,作為為學習母語而專門設立的教學科目,其地位十分重要,它不僅是一門工具學科,并且是一門有幾千年文化內涵的藝術。對于中學生來講,語文學習的重要目的是掌握這把工具。經過中學學習階段的學生應該能夠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能用恰當的表達方式反映生活,能聯系實際把學到的語文知識運用到生活中。我把這些要求通俗化成:可以完成各種應用文寫作,可以通讀各種文學作品,可以了解新聞媒體上的新聞大意等。可是近來報紙上披露的一些現象著實令我們震驚,下面是摘錄的三個代表事例:事件1,某重點大學的學生因寫不好一篇自薦信而誤了前程;事件2,首都人民大會堂的標語橫幅上曾有將“再接再厲”的“厲”書成“勵”的錯誤;事件3,廣播電臺播音員曾犯過類似把“臀”讀成“殿”等讀音錯誤多次,事例中的人都是大學畢業(yè)生,有的甚至是搞文藝宣傳工作的,但是在一般成語、熟語、詞語的讀音,寫應用文等這些語文基礎知識、基本能力上還屬于中學生水平。這說明中學語文學習是個積累過程,是長期的工作,所以中學語文學習應該更加講究培養(yǎng)中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中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是中學生針對語文科課文內容,通過學習和訓練所形成的高度自覺的、主動的、自動化了的持久的學習方式,是中學生必備的學習修養(yǎng)。這些習慣不僅影響中學生在校的學習成績.而且影響到今后能否適應社會的要求?,F就中學生學習過程的幾個環(huán)節(jié):思維、預習、聽課、復習、作業(yè)等學習習慣談點看法。
一、培養(yǎng)中學生善于思維的學習習慣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這概括了人們讀書必須善于思維,才能獲得真實知識的重要意義。人類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的重要性在于發(fā)展智力因素。培養(yǎng)中學生語文科的思維學習習慣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培養(yǎng)中學生語文學習的正確思維。正確的思維就是學習時思考活動符合邏輯,不自相矛盾,推理前后一致,判斷恰當且形成的概念正確。一位老師在第二課堂中引導學生去分析一則謎語:“一位老人遇見一名頑童在路上玩耍,不讓他過去,便問:‘你是誰家的孩童?叫什么?今幾歲?’童子答:‘我的家姓,我的綽號、年齡都是同一個字。’老者就是猜不出,只好繞道了。”老師請同學們一起來猜玩童的娃。首先分析已知分析:條件一是此頑童“頑”而霸道,應得個霸道的綽號;條件二是此孩童機智且不羞于生人前——說明不會是小孩童,此孩童又太頑皮——說明不會是很大的孩童;條件三是頑童‘姓’是可分解或譯成數字的。根據已知,老師請同學們說出一些有關頑童的小綽號,再從中找到有關姓氏的字眼,再套到不大又不小的童年年齡,限八歲至十三歲之間的數字,最終找到了答案“王”,“一十一歲”。這樣一個謎語鍛煉了學生的思維,給他們培養(yǎng)出了一個合理的邏輯思維。
(2)培養(yǎng)中學生的敏捷思維。敏捷思維是思維迅速,反應敏捷的一種優(yōu)良品質。是指思考時善于壓縮思維過程,在熟悉已有知識的前提下,對問題迅速作果斷的解答。在這方面要多給學生講故事,啟發(fā)他們思考。如:蘇東坡和他胞妹蘇小妹從小就有這種良好的學習習慣,經常展開思維訓練。一次,東坡自稱獵獲白鶴一只,罩于密籠里,讓小妹對此作詩,小妹當即脫口而出:“頭戴紅冠著白衣,江河湖海啄蝦魚”;至此,東坡馬上撤去籠罩,現出的不是白鶴卻是烏鴉,打斷小妹思路,但小妹馬上反應過來,補上兩句:“只因貪食歸來晚,誤入羲之浴筆池。”這樣一個趣味故事,思維的敏捷從中定會得到培養(yǎng)。
(3)培養(yǎng)中學生語文學習中靈活獨創(chuàng)的思維。靈活多變、聯想、想象和獨創(chuàng)性思維,是博采靈方妙法,獨立解決具體問題的學習行為。在語文教改工作中,應該鼓勵、引導學生提出解決問題的多種辦法,即使提出了不正確的主張,也要給予熱情的鼓勵、指導,使學生得到溫馨的啟發(fā)。下面是一個個中學語文教改中的掠影:有一位中學語文教師,假日帶全班學生爬上瓊島西峰——紗帽嶺,觀看松濤水庫全景,要求完成一次實地習作。當按要求檢查習作提綱的編寫時,有一位學生只畫了一幅畫,畫雖粗略,卻頗有章法。老師看后贊美說:“一幅畫,一首詩。”當即指導學生把畫轉化為文字,按畫意列出了提綱:
題目:登紗帽望松濤
提綱:(一)群峰相連——言其勢磅礴。
(二)大壩淼水——言其蓄量大。
(三)水電線路交織——言其水電足。
(四)下游渠道縱橫——言其灌溉廣。
(五)下游地廣野平熱作蔥郁——言其農事盛。
作畫的學生根據自己的這個提綱,完成了一篇很不錯的習作,老師在其評語后面贈送給學生一首詩,題為:登紗帽望松濤
松濤轉水塞回峰,我輩曾留萬代功。
湖泊江河能倒置,山川原野盡溝通。
長春稼浪千重綠.閃電珠聯九曲紅。
物換星移人所志,流金溢彩畫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