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心理學在教學中的應用論文(2)
積極心理學在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積極心理學在教學中的應用論文篇二
《心理學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摘要:在英語教學實踐活動中,必須掌握學習語言的一般心理機制:根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有側重地組織英語教學,培養(yǎng)和發(fā)展智力和非智力兇素,把心理學的原理融合到英語教學實踐當中去,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關鍵詞:教育心理學:高中英語教學:智力因素:非智力兇索
心理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理論基礎之一。特別是學習心理學,是英語教學法的理論基礎,它研究學生如何學習得外語知識、技能和發(fā)展智能的心理過程、心理機制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英語教師如何在實際教學中重視研究學生學習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動用心理學,特別是學習心理學指導具體的英語教學,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這是我們所要探討的問題。
一、要了解學生學習英語及教師教英語的心理特征
首先必須了解學生和教師的心理特征及發(fā)展規(guī)律外語學習要通過交際才能學得和習得,才能提高。喬姆斯基把人類學習語言的才能叫做“語言習得機制”。人類具有學習語言的天賦,人腦可以對信息加工、歸納。為此,在中學英語教學中,要遵循外語學習心理機制的特點,應注意如下幾個方面:①英語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要根據實際條件盡可能創(chuàng)造外語環(huán)境,在情景中進行學習。②要注意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逐步使學生學習英語能象幼兒學說話那樣由不自主到自主地學習。③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教學方法方式要靈活多樣,讓學生在容易受到鼓勵和強化的情況下進行學習。
二、學生的認知差異與因材施教
學生的認知差異是研究學生學習英語規(guī)律的重要依據。在學習英語過程中學生智力發(fā)展,認知方式和選用策略方法等方面的差異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如果不根據學生心理發(fā)展的差異進行因材施教,英語教學就難以使全體學生獲得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只有了解了學生認知差異的特點,英語教學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有針對性地實施因材施教,為全面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提供重要保證。心理學要求我們根據不同年齡的學生具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要有所側重地組織英語教學。一旦教師了解學生認知方式的差異性特點,就可以依據這些特點,改革教學策略,方法,努力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分層遞進教學。它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方法:1)學生分層2)目標分層3)內容分層4)分層教學5)分層作業(yè)6)分層評價7)分層調節(jié)。
三、發(fā)展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養(yǎng)學生應用外語的能力。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fJ・B・Bruner)曾提出知識結構論和發(fā)現法,認為教學目的應兼顧發(fā)展學生智力的內在目的和使學生獲得知識的外在目的。從生理學看,能力是智力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表現,智力則是人的認識能力,包括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等等。在現代教育里,教學的目的不能局限于使學生單純地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要發(fā)展智能。發(fā)展智能是教育的首要任務,外語教學也是如此。所以,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智能的活動必須在情緒高漲的氣氛中進行。也就是要在外語情景中用啟發(fā)式進行教學,注意精講多練,通過提問、對話等進行交際。練習內容要新穎、生動,形式要多樣、靈活,同時調動多種分析器官參加活動,引導學生進行強烈的智力活動,而不是“填鴨式”地滿堂灌。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引導學生發(fā)現矛盾、分析矛盾、解決矛盾,通過認知、加工、創(chuàng)造、運用,提高語言水平。在注意發(fā)展智力的同時,要培養(yǎng)和發(fā)展非智力因素,運用社會心理的歸因理論,即人們對自己的行為或他人活動的因果關系作出解釋,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動機是學習中最重要的因素,而激發(fā)學習動機就要提高學習興趣。自覺興趣表現為求知欲;潛在興趣表現為情感、意志、目的,所以,在英語教學中,要加強思想教育,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激發(fā)學習熱情,增強毅力,加強信心,產生學習動機,并培養(yǎng)勤學好問、善于思考的精神。
四、注意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師生心理協(xié)調。提高教學效果。
英語教學是師生之間共同進行的雙邊活動,這是英語教學交際化的這一基本原則所決定的。雖然教學效果的好壞是受多種因素制約的,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否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從心理學角度上講,師生之間的心理協(xié)調是極其重要的一個問題,這不僅是教學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學觀念和教學思想問題。而情感是教學中的心理條件之一,課堂教學活動不僅僅是一種信息的傳遞,而且是伴隨著感情的交流。所以,教師在上課的時候,一方面要善于調動自己的感情因素,保持飽滿的熱情:另一方面要以情動情,感染學生,激發(fā)學生的感情,便師生感情融洽,氣氛和諧,協(xié)調一致,以達到加速雙邊活動的進程。其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良好的課堂氣氛。這就需要:①師生明確教學目的。一堂課要達到什么樣的目的,師生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圍繞目的進行講練活動。②課堂教學注意直觀性和游戲性。③多用啟發(fā)式,多提富于啟發(fā)性的問題,啟迪學生思維。④師生關系要平等、互愛,團合作,互相促進。
總之,教育心理學理論對英語教學的作用與應用可以拓展到研究學生的學習動力、學習方法、學習經驗與成績的關系等以及所有對學習成績產生影響的外在因素等方面。教育心理學越來越多地影響我們的教育觀念、課程結構、教學模式、教育評價、考試模式等。為了滿足我國英語教育改革的要求,跟上時代的步伐,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我們必須重視心理學與英語教學實踐的結合。
積極心理學在教學中的應用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