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突出支教事跡范文大全(2)
小學教師突出支教事跡范文大全
小學教師突出支教事跡范文4
支教會在自己身后播下希望的火種。
時光荏苒,轉瞬間一年的支教工作已結束了,在趙家小學支教的這一年中,我深深地體會著教育的壓力,體驗著生活環(huán)境的艱苦,體會著工作環(huán)境的調整與角色的轉換,領悟著支教的快樂和人生價值的美好?;匚哆@一年的工作,用一句話來形容,“平淡生活中品嘗人生的真味”!
一、 趙家支教,一心撲在教育教學中
1、全面了解班上每一位學生,針對實際進行因材施教。
古人云“知已知彼,方能百戰(zhàn)不殆”,上學的第一天我就走進我所執(zhí)教的班級六年級一班,全面了解每位同學的學習生活情況,全班44位同學是由四所校點和中心校的學生混合編班組成的,且全部住校,我也跟同學們一樣,安營扎寨下來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學生的成績參差不齊,年齡情況更是讓我不理解,班上歲數大的在14歲,小的則剛滿11歲,學校領導說是由于低年級在各個校點隔年招生的原因造成的。學生成績良莠不齊的原因是趙家中心校的學生從四年級開始,都是從四個校點合并到中心校組成的班級,學生成績可想而知,好的好,差就差到了極點,學生的個別差異和學習成績懸殊實在是太大了。
2、努力轉變學困生,做到“三優(yōu)”。
輔導學困生,我認為主要抓兩方面,一是課堂教學,二是課后輔導(趙家小學上晚自習),課后輔導的時間就很多了。輔導學困生,要給予學困生特別關注,提供優(yōu)先參與機會。
課堂發(fā)言優(yōu)先。多數學困生不喜歡舉手發(fā)言,其實有時也是沒有機會輪到他們發(fā)言,久而久之,對上課所學的內容毫無興趣,成為課堂學習的陪客。我在課堂教學中非常重視讓學困生發(fā)言。
課堂板演優(yōu)先。學困生一般都會害怕到黑板上板演。而我在課堂教學中,就要偏偏選一些學困生到黑板上板演。主要是一些難度不高的例題、配套例題的練一練以及練習中的基本題。
巡視指導優(yōu)先。當學生獨立解題和課堂練習時,我總會有目的地巡視,我的主要巡視對象就是那些學困生。
3、學生基礎差,強化口算題在學習中的作用。
如1/2 + 1/3=1/5 ,平均每堂課,復習的時間總是6—8分鐘的樣子,讓每個學生知道這一知識產生的根源。我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每天上復習課時也給同學們授新課,比如,我在復習= 這類復習題時,我先給學生講 1/2 + 1/3是不能直接相加的,因為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只有先通分,那么 1/2 + 1/3+的公分母是6,只有變成同分母才能相加,變成 1/2 + 1/3=1/6 ,這樣同分母分數相加的法則進行計算。強化復習在新課教學中的作用,多數學生在復習時掌握了以前沒有掌握和掌握不徹底的知識,這樣知識就融會貫通在一起了。
4、靠閱讀增強學生的理解力。
數學課堂理解力是相當重要的,學生理解力不好,那么做題就相當吃虧,學生作業(yè)上有誤了,你給他一解釋,他馬上心領神會;而另一類學生則是講百遍也茫茫然也,這種學生就是明顯的理解力差, 理解力跟你的認知度、知識有關,也跟你的智力有關,但這個不是最關鍵的,正常人的智力值都在一個差不多的水平,就算你是個智力超高的人,你什么都沒見過,什么都沒學過,你還是不認識這個東西。因此多思考,多花時間去學習,多向別人學習,你的理解力總是會提高的。另一方面,閱讀也能提高學生的理解力,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生學習越感到困難,他在腦力活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他就越需要閱讀,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片需要較長時間的曝光一樣,學習成績差的學生頭腦也需要科學知識之光給以更鮮明、更長久的照耀,不要靠補課,也不要靠沒完沒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閱讀,閱讀,再閱讀。”
5、提高意識、注重方法、嚴格要求,堅持不懈地訓練書寫能力。
一個人的書寫能力主要從小學階段培養(yǎng),教育部也非常重視培養(yǎng)小學生的書寫能力,在小學階段安排了寫字課和訂閱了寫字教材。但我班學生的寫字課在小學低年級基本是忽略的,各個校點都是包班上,基本上沒有正規(guī)地上過一節(jié)寫字課。學生書寫主要表現在錯字別字連篇,書寫草草不工,缺乏規(guī)范,常見的標點符號也用不準確,更談不上行款格式。
我主要采用的方法:一、提高意識,加強訓練;二、注重方法,循循善誘;三、嚴格要求,多加指導;四、堅持不懈,循序漸進;五、表揚與懲罰相結合,先讓學生用鉛筆寫作業(yè),凡是有10個最好的就用鋼筆書寫,一個月完了,如果還沒有達到要求的,每天下午就要寫一篇字交來審察。常言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書寫訓練目標明確了,要求嚴了,學生書寫就越來越好了。
二、示范帶動,促進教科研工作
1、上好示范課,促進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
支教的一年里,我根據學校的安排,我在上期和下期分別上了兩節(jié)示范課,一節(jié)是幾何圖形《圓的周長》,我利用趙家小學橢圓形的跑道為素材,激發(fā)學生求學的知識,讓學生感覺數學就在我的身邊;另一節(jié)是數學廣角《抽屜里的數學》,讓學生利用自已的抽屜進行教學,最后圓滿的完成教學任務。通過這兩節(jié)課的教學,有力的推動了的教科研工作,促進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
2、寫出經驗文章,供教師們傳閱,激發(fā)寫作激情。
在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我和老師們一起探討新課程理念、教育教學對策、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及對學生日常管理工作的一些心得和體會,做到集思廣益,相互交流,共同提高。通過與老師們的真心接觸,我收獲了真摯的友誼,收獲了寶貴的教育教學經驗和人生的道理。開學才兩個月,我撰寫的論文《對趙家鄉(xiāng)中心校學生的現狀與對策的研究》一文就發(fā)表與武隆縣教研網上,并且作為經驗予以推廣。本年度我還在重慶《教育育咨詢》科研雜志上發(fā)表了《談素質教育下教師的角色定位》和教研網上《數學教學中應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這一舉措,老師們看在眼里,激動在心里,和我一起上六一班的邱朗老師也跟著寫起了文章,并且也發(fā)表了她的處女作。
3、以教帶研,為趙家小學成功創(chuàng)建了鄉(xiāng)級小課題《數學教學應強化口算題的練習》。針對現行教材中淡化了學生口算題的練習,導致學生計算速度慢、且準確率低的情況,我和學校教科處羅大強、黃松文一起,經過仔細的研究,決定在學校創(chuàng)建一個新課題,以促進學生口算題的速度與正確率,目前,這一課題以經過學校正式批復,確定推廣應用。
4、在趙家鄉(xiāng)舉辦的全鄉(xiāng)數學教師公開課賽課活動中,我所執(zhí)教的《郵票中的數學》獲全鄉(xiāng)一等獎。
5、撰寫新聞報道,宣傳學校教育。本學年,我撰寫了《趙家鄉(xiāng)36名小團員為孤寡老人獻愛心》等三篇通訊報道在《武隆報》發(fā)表,和《健康武隆貴在行動》等兩篇報道在縣教育信息發(fā)表,為宣傳趙家的教育作出了貢獻。學校關志軍老師、邱朗老師等也跟著寫宣傳報道,現在趙家的宣傳報道,已圓滿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5倍有余。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我的支教工作在艱難曲折中走過了整整十個月,和同學們同吃、同住、同學習、同勞動的日子,我感覺過得非常有意義和充實;和教師們一起探討教科研問題、一起說說人生的真諦,我覺得支教生活快樂而富有情趣。在工作中我懷著一顆感恩之心去努力工作,是一位嚴師;在生活中我是學生們的大哥哥,學生們相信我,依賴我;在教師們眼里,我是一位德才兼?zhèn)涞暮美蠋?,他們信任我,愿把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我一起分享,我真的覺得自己是很幸福的人。在支教的這段日子里,我把自己的教育經驗帶到趙家小學,促進教育的友好交流與均衡發(fā)展,在相互交流與溝通的過程中,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這種友誼會在自己的身后傳播下一路希望的火種!
小學教師突出支教事跡范文5
周發(fā)順男,中共黨員,出生于1982年,湖北省武漢市人,20xx年7月畢業(yè)于湖北工業(yè)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同年參加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支教"志愿服務行動,在獨山縣堯棒中學服務。
大家好:
我叫周發(fā)順,來自三大火爐之一的湖北武漢,畢業(yè)于湖北工業(yè)大學。
20xx年7月,我毅然放棄了在武漢那份待遇優(yōu)厚的工作,踏上西去奔馳的列車,作別了熟悉的親人朋友,離開了無比眷戀的故鄉(xiāng),如愿以償成為了一名西部計劃大學生志愿者,來到貴州這片熱情而神秘的土地。
7月25日,從貴陽培訓完來到獨山縣,分配崗位時,縣項目辦領導建議我們到條件比較好的服務單位,而對于我來說在來到貴州之前,我就抱定了為貧困山區(qū)的教育事業(yè)揮灑熱情的決心,我婉言謝絕了。后來縣項目辦領導又打算分配我們到坐落在縣城中心的城關鎮(zhèn)中學,而我覺得只有到最艱苦的地方,我的心才能緊貼著西部,才能真正體現人生的價值,于是我和我大學同校的另外一個志愿者經過強烈要求,選擇了到堯棒中學支教。
來到堯棒鄉(xiāng),最先的感到的是:整個鄉(xiāng)的土地太貧瘠了!獨山是貧困縣,而堯棒又是獨山的二類貧困鄉(xiāng)鎮(zhèn),用"貧困中的貧困"來形容堯棒一點也不為過,在那里,四周除了山還是山,山上多是光禿禿的石頭,山腳下僅有幾塊彈丸之地可以耕種,但土壤的含沙量很大,土壤非常貧瘠,也很難保持水分。鄉(xiāng)政府駐地所在的村就是當地老百姓所謂的"街上",而在這個"街上",除了學校和鄉(xiāng)政府,很少看到像樣的房屋,大部分是用泥土和石塊堆砌而成的,"街上"以外其他村寨的房屋更是不堪入目--有不少房屋居然看不到一塊瓦看不到一塊磚!在堯棒鄉(xiāng),如果想到縣城去買東西、辦事之類的,都要在鄉(xiāng)里等半天面包車,再顛簸半個小時到貴州省南部邊界的鄉(xiāng)鎮(zhèn)--麻尾鎮(zhèn),又從麻尾鎮(zhèn)坐兩個小時的班車才能到縣城。貧困和偏遠的地理位置似乎將這里的人們阻隔在世界的另一個角落。
就如我們看到感受到的,這里學生家里經濟條件很差,生活艱苦,營養(yǎng)不良,特別是離學校較遠的,只是每個星期天下午從家里帶些米和咸菜或辣椒,咸菜和辣椒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他們一個星期的"菜譜"。學校食堂為學生蒸飯和燒開水。初中階段正是身體發(fā)育的重要時期,而此時他們卻嚴重缺少各種維生素,身體素質怎能不差呢?我曾好幾次建議學校適當炒點青菜為學生補充營養(yǎng),但學校有很多的具體困難一時間無法解決。學生錯過了打開水,還經常喝生水。
開學后的體育課上感受更深。開始,學校看我個子大,就叫我?guī)Я藢W校初一的兩個班的體育,上課前,學校領導再三叮囑我,這里的學生身體不好,體育課暈倒的事情時有發(fā)生,不要讓他們運動過量。于是上體育課時,我都會問學生有沒有身體不舒服的,如果身體不舒服可以請假在樹陰下休息,竟然每次都會有七八個人請假!為了上好體育課,我用第一次發(fā)放的生活補貼到縣城買了籃球,乒乓球和羽毛球。
后來,校領導讓我教初二三個班的物理和初一四個班的微機課。在大學里我是學工科的,雖然也曾做過近一年的家教,但畢竟不是師范專業(yè),第一次走上講臺面對這么多學生時還是比較緊張的,為了緩解我的緊張情緒,第一節(jié)課我并不急著給學生講課,而是先自我介紹,介紹湖北的風土人情,介紹了湖北各所大學的情況,特別介紹了了武漢大學的病毒研究和20xx年的sars病毒,還給他們講了生男生女的生理常識(因為我知道,這里的計劃生育工作是很難做的),他們一雙雙純潔的眼光盯著我,聽我講述著外面精彩的世界,如此專注,如此神往,充滿了對大學生活和都市生活的憧憬,從他們的眼神里我讀到了他們要走出大山的渴望,這是我與學生第一次心與心的溝通,我不再緊張,但我的心情并不輕松,因為從那刻起我深深地體會到自己肩負的重任,也深深地懂得教育事業(yè)這條漫漫長路的艱辛。
由于各種客觀條件的差異,這里教師資源的缺乏及基礎設施的薄弱,使得這所中學各方面都落后于同級同類學校。學生的基礎普遍較差,備課如果按照教學參考書中的內容或者其他學?,F行的教學方法都是行不通的。所以備課是教學活動開展前的一大難題,為了使第二天的課講得通俗易懂,又能使學生有深刻的印象,我經常要準備兩三個小時,或許一直到深夜都還沒有熄燈休息。其實,有多少個孤寂的夜晚,我實在是太累了,腰酸背痛,多想好好睡上一覺,然而當我揉揉眼睛,閉目養(yǎng)神的時候,那一張張稚嫩的臉,那一雙雙渴望的眼睛,總是悄悄地映入我的眼簾,浮現于我的腦海。走出狹窄的宿舍,仰望聳立的大山,遠看靜靜流淌的小河,我多希望自己有山一樣的力量將孩子們擁入我的懷抱,我多希望自己有水一般的溫柔去滋潤孩子們的心田。我深深地知道,孩子能在這么一所學校讀書,已經算是夠艱苦的了,作為支教的志愿者,我有責任盡自己的最大努力把知識滲透給每一位學生,有責任盡量深入淺出地領著他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
小學教師突出支教事跡范文大全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