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人物事跡與頒獎詞2022
感動中國,感動你我。從2003年到2022年,《感動中國》已走過20載。20年來,一個個發(fā)光發(fā)熱的名字,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感動中國人物事跡與頒獎詞2022,希望大家喜歡!
2021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名單
彭士祿、楊振寧、顧誦芬、吳天一、朱彥夫、航天追夢人、蘇炳添、陳貝兒、張順東李國秀夫婦、江夢南。
楊振寧:明月共同途
《感動中國》頒獎辭
站在科學和傳統(tǒng)的交叉點上,
驚才絕艷。
你貢獻給世界的,
如此深奧,懂的人不多。
你奉獻給祖國的,
如此純真,我們都明白。
曾經,你站在世界的前排,
現在,你與國家一起向未來。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楊振寧
《感動中國》頒獎辭
山對山來崖對崖,
日子好比江中排,
毛竹天生筋骨硬,
順風順水出山來。
李家大姐人才好,
張家大哥看上她。
沒腳走出致富路,
無手繡出幸福花。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張順東 李國秀
《感動中國》頒獎辭
世界屏住了呼吸
9秒83
沖出亞洲的速度
你超越傷病和年齡,超越了自己
你奔跑的背后,有強大的祖國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蘇炳添
《感動中國》頒獎辭
生命,于你不止一次
士兵,于你不只是經歷
沒有屈服長津湖的冰雪
也沒有向困苦低頭
與自己抗爭
向貧窮宣戰(zhàn)
一直在戰(zhàn)斗,一生都在堅守
人的生命,應當像你這樣度過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朱彥夫
《感動中國》頒獎辭
像靜水深流,
靜水里涌動報國的火,
似大象無形,
無形中深藏著強國夢。
心無旁騖,
一步一個腳印,志在沖天。
振長策,擊長空,誦君子清芬。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顧誦芬
《感動中國》頒獎辭
從霓虹燈的叢林中轉身,
讓雙腳沾滿泥土。
從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過偏見,
用鋼梯超越了懷疑。
一條無窮之路,
向世界傳遞同胞的笑容,
你記錄這時代最美的風景。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陳貝兒
《感動中國》頒獎辭
喝一口燒不開的水,咽一口化不開的糌粑,
封存舍不下的親情,是因為心里有放不下的夢。
缺氧氣,不缺志氣!海拔高,目標更高。
在高原上,你守望一條路,開辟了一條路。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吳天一
《感動中國》頒獎辭
你覺得,你和我們一樣,
我們覺得,
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尋常。
從無聲里突圍,
你心中有嘹亮的號角。
新時代里,你有更堅定的方向。
先飛的鳥,一定想飛得更遠。
遲開的你,也鮮花般怒放。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江夢南
《感動中國》頒獎辭
歷經磨難,初心不改。
在深山中傾聽,于花甲年重啟。
兩代人為理想澎湃,
一輩子為國家深潛。
你,如同你的作品,
無聲無息,但蘊含巨大的威力。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彭士祿
《感動中國》頒獎辭
發(fā)射 入軌 著陸
九天探夢一氣呵成
追趕 并跑 領跑
五十年差距一載跨越
環(huán)宇問天 探月逐夢
五星紅旗一次次閃耀太空
中國航天必將行穩(wěn)致遠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中國航天人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事跡
寧拙毋巧、寧樸毋華:楊振寧
站在科學和傳統(tǒng)的交叉點上,驚才絕艷。你貢獻給世界的如此深奧,懂的人不多;你奉獻給祖國的如此純真,我們都明白。曾經,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現在,你與國家一起向未來。
【事跡】
他被公認在凝聚態(tài)物理、粒子物理、場論等領域擁有13項諾貝爾級別成就;他資助數百名中國學者深造,協助清華建高等研究中心,為中國重大科學工程赤誠諫言…
楊振寧用50年回應鄧稼先千里同途之約。百歲壽辰上,楊振寧深情提到已故同窗好友鄧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是以后50年適合了你的囑望,我相信你也會滿意。”
自強敏天行:張順東、李國秀
山對山來崖對崖,日子好比江中排;毛竹天生筋骨硬,順風順水出山來。李家大姐人才好,張家大哥看上她;沒腳走出致富路,無手繡出幸?;ā?/p>
【事跡】
夫妻共用一手雙腳相濡以沫29載。他的一只手,有力氣也有“頭腦”;她的一雙腳,能切菜煮飯、能寫字繡花、能取貨找零。
張順東、李國秀夫妻二人加起來,只有一只手、一雙腳。“互為手足”的29年中,他們相互扶持,將一雙兒女養(yǎng)大,又用辛勤勞作甩掉了貧困的帽子。他們說:“人再苦再難,不能沒有希望!”
秉心自超越:蘇炳添
世界屏住了呼吸,9秒83,沖出亞洲的速度。你超越傷病和年齡、超越了自己!你奔跑的背后,有強大的祖國!
【事跡】
2012年,蘇炳添與博爾特同場競技,感受到差距的他給自己立下目標:跑進百米9秒區(qū)。
為此,他反復訓練摸索,大膽決定更換起跑腳,“重新學習跑步”;“受傷時我思考過是不是跑不動了,但我告訴自己,養(yǎng)好傷病還可以繼續(xù)飛翔?!?/p>
東京奧運會,他跑出9秒83打破亞洲紀錄,成為首位闖進奧運會男子百米決賽的亞洲飛人。他超越了年齡和傷病,更超越了自己!
慷慨是英雄:朱彥夫
生命,于你不止一次;士兵,于你不只是經歷。沒有屈服長津湖的冰雪,也沒有向困苦低頭。與自己抗爭,向貧窮宣戰(zhàn),一直在戰(zhàn)斗,一生都在堅守。人的生命,應當像你這樣度過。
【事跡】
朱彥夫女兒帶來一幅父親專程寫下的字:“光榮屬于二連?!?/p>
二連是朱彥夫曾戰(zhàn)斗過的連隊,那里有他一生最牽掛的戰(zhàn)友。在這之前,#他用殘臂夾筆寫下長津湖犧牲戰(zhàn)友故事#,在作品出版那天將自己關進房間,將書點燃,“給戰(zhàn)友們補上沒完成的任務”。致敬最可愛的人!
沖天鵬翅闊:顧誦芬
像靜水深流,靜水里涌動報國的火;似大象無形,無形中深藏著強國夢。心無旁騖,一步一個腳印;志在沖天,振長策、擊長空,誦君子清芬。
【事跡】
1930年,顧誦芬出生在江蘇。兒時的他曾目睹日本飛機轟炸,立志投身航空事業(yè)報國。
報考大學時,他填寫的所有專業(yè)都是航空系;學成之后,他主持研制殲8系列戰(zhàn)斗機,開創(chuàng)了我國自主研制殲擊機的先河。
殲8首飛前夜總設計師壓力大到驚醒,為解決飛機抖振問題,他瞞著家人3次上天觀察飛機。航空報國70年,他讓中國人的脊梁挺得更直!致敬!
江海意無窮:陳貝兒
從霓虹燈的叢林中轉身,讓雙腳沾滿泥土。從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過偏見,用鋼梯超越了懷疑。一條無窮之路,記錄這時代最美的風景。
【事跡】
她跋山涉水只為記錄真實的中國。
2021年,香港媒體人陳貝兒用12集高分紀錄片《無窮之路》,記錄下內地扶貧故事。為探究懸崖村易地搬遷的原因,有恐高癥的她來回2次攀爬鋼梯,身體一度抖得不行;為呈現真實她舉著自拍桿溜索過江,體驗交通扶貧給村民帶來的變化。
長松蔭高原:吳天一
喝一口燒不開的水,咽一口化不開的糌粑。封存舍不下的親情,是因為心里有放不下的夢。缺氧氣,不缺志氣;海拔高,目標更高。在高原上,你守望一條路,開辟了一條路。
【事跡】
全身14處骨折的他守護了14萬天路大軍。
1958年,他剛下朝鮮戰(zhàn)場又上青藏高原。因目睹戰(zhàn)友痛苦去世,吳天一下決心開展高原病學研究,一干就是60余年。調研期間,他遭遇車禍,全身14處骨折;長期奔波中,他先后耳膜穿孔、雙眼白內障,患慢性高原心臟病…
但他說:“沒有這樣的獻出,不會有這樣的獲得?!鼻嗖罔F路建設期間,吳天一用縝密周全的方案,保障14萬筑路大軍無一例因高原病死亡。致敬!
無聲玉滿堂:江夢南
你覺得,你和我們一樣;我們覺得,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尋常,從無聲里突圍,你心中有嘹亮的號角。新時代里,你有更堅定的方向;先飛的鳥,一定想飛得更遠;遲開的你,也鮮花般怒放。
【事跡】
每一步都是“困難模式”,江夢南逆襲至世界級水準。
江夢南從小失聰,卻依靠讀唇語考上清華大學的博士。對于她來說,人生的每一步仿佛都是“困難模式”,但她卻憑借著驚人的努力一路逆襲。據清華大學醫(yī)學院博士生導師介紹,江夢南做的模型,其效果已經達到了世界級水準。
潛龍育神軀:彭士祿
歷經磨難,初心不改。在深山中傾聽,于花甲年重啟。兩代人為理想澎湃,一輩子為國家深潛。你,如同你的作品,無聲無息,但蘊含巨大的威力。
【事跡】
幼年入獄遭酷刑,彭士祿為國“深潛”愿貢獻一切。
彭士祿8歲和10歲時,曾作為“政治犯”被捕入獄。據介紹,當時的彭士祿被吊起來抽,放下來后還要挨踢;他被折磨得根本站都站不起來,只能蹲著拉撒……
“困難興邦,落難成才”,幼年吃過不少苦的彭士祿成長為國家的脊梁。中國第一艘核潛艇、大亞灣核電站等等,彭士祿為核動力事業(yè)奉獻自己的一生,他說:“只要祖國需要,我愿意貢獻一切”。
赤心貫蒼穹:航天追夢人
發(fā)射、入軌、著陸,九天探夢一氣呵成;追趕、并跑、領跑,五十年差距一載跨越。環(huán)宇問天,探月逐夢,他們讓五星紅旗一次次閃耀太空!
【事跡】
航天追夢人赤心貫蒼穹。嫦娥探月、天問問天、神舟逐夢、北斗環(huán)宇,2021年,航天追夢人讓五星紅旗一次次閃耀太空,他們將自己的浪漫與情懷灑向蒼穹。
2020感動中國年度人物事跡+頒獎詞
武漢市金銀潭醫(yī)院院長張定宇
宇定光自發(fā):
步履蹣跚與時間賽跑,只想為患者多贏一秒;身患絕癥與新冠周旋,顧不上親人已經淪陷。這一戰(zhàn),你矗立在死神和患者之間;那一晚,歌聲飄蕩在城市上空,我們用血肉筑成新的長城。
【事跡】
武漢市金銀潭醫(yī)院作為最早接診新冠患者的定點醫(yī)院,收治病人全部為重癥和危重癥患者,是抗擊疫情的最前沿。身為院長的張定宇日夜堅守,果斷決策,處理得當,帶領全體醫(yī)護人員,為抗擊疫情做出重要貢獻。在新冠襲擊武漢時,張定宇隱瞞了漸凍癥病情,也無法照顧已感染新冠的妻子,一直堅守在抗疫一線。
犧牲消防戰(zhàn)士陳陸
男兒付死生:
最先出發(fā),最快抵達,為危難的鄉(xiāng)親奉上最好的年華。欠身體一臺手術,欠妻子一個告別,欠父母一次團圓。洪水洶涌,你是浪尖上的逆行者,大雨過后,你是天空中燦爛的霞。
【事跡】
生前系省消防救援總隊合肥市廬江縣大隊政治教導員。2020年7月22日,陳陸在執(zhí)行廬江縣連河村抗洪搶險任務中壯烈犧牲,年僅36歲。被評定為烈士、追授“全國消防救援隊伍優(yōu)秀共產黨員”、“中國消防忠誠衛(wèi)士”等稱號。
面對百年一遇的洪災,陳陸帶領消防員輾轉5個鄉(xiāng)鎮(zhèn),奮戰(zhàn)96個小時,出警411次,成功轉移和救出群眾2665人。一次次在火光中出生入死,在緊要關頭沖鋒在前,在危險面前從未退縮。
麗江華坪女高校長張桂梅
素心托高潔:
爛漫的山花中,我們發(fā)現你。自然擊你以風雪,你報之以歌唱。命運置你于危崖,你饋人間以芬芳。不懼碾作塵,無意苦爭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達倔強。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事跡】
2000年,在云南兒童之家工作的張桂梅看到了很多農村貧困家庭的不幸,她希望創(chuàng)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徹底解決山區(qū)貧困問題。
2008年,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成立。這是全國唯一一所免費女高,專門供貧困家庭的女孩讀書。學校建校12年以來,已有1645名大山里的女孩從這里走進大學完成學業(yè)。
華坪女高佳績頻出,張桂梅的身體卻每況愈下。她說:“當聽到學生大學畢業(yè)后能為社會做貢獻時,我覺得值了。她們過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夠了,這是對我最大的安慰。”
創(chuàng) 辦愛心廚房的夫婦萬佐成熊庚香
炊香萬灶煙:
微弱的燈,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紅的灶,氤氳出親情的味道。這陋巷中的廚房,烹煮焦慮和苦澀,端出溫暖和芬芳,慣看了悲歡離合,你們總是默默準備好炭火。
【事跡】
年過六旬的萬佐成和熊庚香夫婦,在江西省腫瘤醫(yī)院附近經營一間露天廚房。從2003年起,這里也是一間共享“抗癌廚房”。
最初,老兩口在腫瘤醫(yī)院旁的小巷里經營油條攤位。每當收攤時,總有患者家屬前來借鍋灶炒菜。求助的人越來越多,萬佐成和妻子就買了10多套廚具和煤球爐,多的時候,一天有近三百人來炒菜。因為設備大家共用,所以這個廚房被親切地稱為“抗癌廚房”。
志愿軍英雄王海
為國擊豺狼:
在朝陽下俯沖,迎著西風開火??罩械募獾?,以一當十;疆土的堅盾,巡天衛(wèi)國。山河已無恙,祖國的雄鷹已飛得更高,你刻在機身上的星星,是戰(zhàn)士們的巡航坐標。
【事跡】
王海1944年5月投身革命,1946年6月參軍,1950年成為殲擊機飛行員。在抗美援朝作戰(zhàn)期間,他率領人民空軍年輕的第一大隊,與號稱“世界王牌”的美國空軍激戰(zhàn)80余次,擊落敵機29架,本人擊落敵機9架。因功勛卓著,該大隊后來被命名為“王海大隊”。
王海幾乎親歷了解放軍空軍發(fā)展的所有歷史性時刻。 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至今仍陳列著一架繪有9顆紅星的米格-15殲擊機,這就是王海當年駕駛過的功勛飛機。
快遞員汪勇
芳草遞春風:
沒有人能百毒不侵,熱血可以融化恐懼;沒有人是生來的勇者,責任催促你重裝上陣。八方統(tǒng)籌,百般服務。你以凡人之力,書寫一段傳奇。
【事跡】
2020年除夕晚上,汪勇得知金銀潭醫(yī)院的護士約不到車回家。看到那么多醫(yī)生護士在抗疫一線連續(xù)奮戰(zhàn),連睡個安穩(wěn)覺的地方都沒有,汪勇心一橫不再回家團聚,新年第一天他連續(xù)送了30名醫(yī)護回家。
一個人的能力有限,他就發(fā)動朋友圈來幫忙。司機缺口太大,汪勇就聯系上了多家企業(yè)。出行問題解決后,汪勇又多方聯絡,便利店再次開工,解決了很多醫(yī)護人員的用餐需求。疫情期間,汪勇專門建了一個醫(yī)護服務群,只要醫(yī)護人員在群里喊一聲,汪勇和他的志愿隊就會出來搞定。
北斗三號衛(wèi)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
北斗燦繁星:
滴答,滴答,中國在等待你的回答。你的夜晚更長,你的星星更多,你把時間無限細分,你讓速度不斷壓縮。 三年一騰飛,十年一跨越。當第五十五顆吉星升上太空,北斗,照亮中國人的夢。
【事跡】
2020年6月,北斗三號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的最后一顆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北斗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1982年,謝軍大學畢業(yè)后即投身航天工業(yè),參與了東方紅二號通信衛(wèi)星、風云二號氣象衛(wèi)星、海洋二號衛(wèi)星等國家重大航天工程,并用了3年多的時間,讓北斗衛(wèi)星用上了自主研制的精準的原子鐘。
在北斗三號衛(wèi)星研制過程中,謝軍團隊創(chuàng)造性地實現了衛(wèi)星批量化生產,僅用1年零14天的時間,將19顆導航衛(wèi)星送入太空,創(chuàng)造了航天發(fā)射史的新紀錄。
學者葉嘉瑩
蘊玉抱清輝:
桃李天下,傳承一家。你發(fā)掘詩歌的秘密,人們感發(fā)于你的傳奇。轉蓬萬里,情牽華夏,續(xù)易安燈火,得唐宋薪傳,繼靜安絕學,貫中西文脈。你是詩詞的女兒,你是風雅的先生。
【事跡】
1950年,葉嘉瑩先后在臺灣大學、淡江大學、臺灣輔仁大學等校兼職教授詩詞曲。幾經輾轉,1979年,葉嘉瑩回到祖國,成為當時南開大學最受歡迎的古典文學教師。
七十年來,葉嘉瑩培養(yǎng)了大批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古典文學的人才,為傳播中國文化作出重要貢獻。她不僅精于傳統(tǒng)詩詞學,并將融中西文化學識于一爐。
過去幾年,葉嘉瑩陸續(xù)將3500多萬元財產捐贈給南開大學教育基金會,設立“迦陵基金”用于支持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研究。
當代“愚公”毛相林
山路得康莊:
絕壁上打響了抗爭命運的第一炮,山坡上種下了向往美好的第一棵苗。不信天,不認命,你這硬實的漢子,終于帶著鄉(xiāng)親們爬出這口井。山到高處你是峰,路的盡頭是家園。
【事跡】
毛相林43年堅守偏遠山村,堅持苦干實干,帶領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懸崖峭壁上鑿石修道,歷時7年鋪就一條8公里的“絕壁天路”。
2005年以來,他培育“三色”經濟,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推進移風易俗,提振信心志氣,把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讓鄉(xiāng)親們改變了貧困落后面貌,過上了富裕文明生活。
毛相林打通絕壁、誓拔窮根的事跡傳遍了全國各地,先后獲得“時代楷?!薄白蠲缞^斗者”“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等榮譽稱號。
國測一大隊
山河功業(yè)存:
六十多年了,吃苦一直是傳家寶,奉獻還是家常飯。人們都在向著幸福奔跑,你們偏向艱苦挑戰(zhàn)。為國家苦行,為科學先行,穿山跨海,經天緯地,你們的身影是插在大地上的獵獵風旗。
【事跡】
國測一大隊自1954年建隊以來,堅持用雙腳丈量祖國大地,他們徒步行程6000多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1500多圈,用血汗乃至生命繪出祖國的壯美藍圖。
國測一大隊的歷史,就是一部挑戰(zhàn)生命極限的英雄史。建隊以來,有46名職工犧牲,還有許多人姓名難以尋找,連一塊墓碑也沒來得及立。他們的生命傳奇唯有大地作證。
2019感動中國年度人物事跡+頒獎詞
樊錦詩:根入石窟蟠
舍半生,給茫茫大漠。從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輩的火,開辟明天的路。半個世紀的風沙,不是誰都經得起吹打。一腔愛,一洞畫,一場文化苦旅,從青春到白發(fā)。心歸處,是敦煌。
【事跡】
樊錦詩,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大半輩子的光陰奉獻給了敦煌石窟。她扎根大漠,完成了敦煌莫高窟的分期斷代、構建“數字敦煌”等重要文物研究和保護工程。
四川森林消防員:英雄歸厚土
青春剛剛登場,話語猶在耳旁,孩子即將出生,父母淹沒于淚水。青山忠誠的衛(wèi)士,危難的永恒對手,投身一場大火,長眠在木里河兩岸,你們沒有走遠,看那涼山上的秋葉,今年紅得分外惹眼。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與頒獎詞2022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