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水體污染的原因
水體污染不僅危害人類的身體健康,影響人類的生活用水,還危害水生生物,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等。那么,造成水體污染的原因是什么?水體污染的防治措施有哪些?下面就由學習啦小編告訴大家造成水體污染的原因吧!
造成水體污染的原因
1.出廠水質是決定水質的主要因素。出廠水質雖然符合衛(wèi)生標準,但仍含有微小的懸浮物,存在著余氯和溶解氯、游離碳酸、碳酸離子、硝酸離子等,以及水中鐵錳經加氯消毒氧化生成的鐵錳氧化物。這些物質積聚在管道內壁使管網水的濁度、色度、含鐵量、含錳量等高于出廠水。另外工業(yè)廢水排放越來越多,尤其是生活用水總量呈直線上升趨勢。大部分城市特別是中小城市,沒有污水處理廠,這使許多使用地表水做水源的水質直接受到污染。與地表水相比,使用地下水做水源的相對較好一些,但由于近年來化學肥料及農藥的過度使用,使得有害物質滲入地下,不同程度地影響了地下水質,以上這些因素都將直接影響出廠水質。
2.管道材質的不同,對水質也有不同的影響。金屬管壁由于受到水的腐蝕性等原因,容易形成以氧化鐵為主的結垢。而且使用時間越長,結垢層越厚,增大了管道阻力,使管道中的微生物、有機物粘附在管道內壁,容易滋生厭氧菌,使細菌含量超標,對水質形成污染。其它如水泥管內壁涂襯不光滑,也會出現類似情況。
3.管道附屬設施和管道設計施工也會影響到水質。為了管網的正常運行,管網中需設置一定數量的控制閥門、泄水閥、消防栓等附屬設施,長期置于地下或露天,經常受到雨水或其他污水的侵蝕,極易損壞。管網一旦失壓,會將附近地下污水吸入管網,造成二次污染。
4.管道流速和管網壓力不穩(wěn)也是影響水質的又一原因。管道中水的流速過低,或者管徑過粗而用戶很少,水在管道中的滯留時間過長,促使鐵、錳氧化沉積,越積越多,影響水質。在一定程度上會間接地對管網造成污染,在用水高峰時使用太陽能,特別是高樓層用戶使用時,由于壓力低,太陽能可能不上水,反而會發(fā)生水倒流入管網現象。由于太陽能開口直接與大氣接觸,容易滋生細菌,這些水進入管網,勢必會對管網水質造成影響。
水體污染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1、調整產業(yè)結構和布局
從安徽巢湖取的藍藻水樣(左)與飲用水對比中國產業(yè)結構和布局狀況與中國水資源的空間分布很不匹配。中國的主要農業(yè)灌溉區(qū)和需水工業(yè)大多集中于北方,而中國水資源分布卻是南多北少,導致中國北方水環(huán)境嚴重惡化,因此,調整中國產業(yè)結構和布局勢在必行。具體來說,一是在北方地區(qū)加速發(fā)展高新技術產業(yè)、第三產業(yè),盡量少建或不建能耗高、污染重的產業(yè);二是加強對老企業(yè)的改造和管理,降低其能耗和污染;三是采取“分散集團“的產業(yè)布局原則。
2、建立水資源保護區(qū)
為從整體上解決中國水環(huán)境惡化的問題,必須有計劃地建立不同類型和不同級別的水資源保護區(qū),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護,主要包括:
A、流域水資源保護區(qū);
B、山區(qū)和平原水資源保護區(qū);
C、大型水利工程水資源保護區(qū);
D、重點城市水資源保護區(qū)。
將各區(qū)內水資源的分配、水費、排污費的收取、治污資金的籌集有效地統一起來,就能夠實現從局部到整體治理步驟的實現,從而解決中國水環(huán)境問題。
3、治理與規(guī)劃
由于水資源的再治理很困難,因此水環(huán)境的保護政策應當貫徹“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綜合利用“的方針。具體來說就是要將污水處理措施、生物措施和水利措施結合起來,充分利用水環(huán)境的自凈能力,從根本上治理水環(huán)境。
例如海河,由于降雨量年內分配極不均勻,枯水期和豐水期徑流相差十幾倍,而污染主要集中在枯水期,污徑比1994年曾經達到0.15,因此在其中上游修建一些水利工程設施,可調節(jié)徑流的年內分配,使水環(huán)境容量不至于在豐水期浪費而在枯水期又遠遠不足,增加河流的稀釋能力。
4、建立體系
原有的水淘汰管理體系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的現象極為嚴重,水資源的使用和治理分家,利益與義務背離,造成用水的不管水、不治水局面。因此,應當及時改變原有的管理辦法,從部門內調整優(yōu)化到跨部門的整體管理,逐步形成集開發(fā)、利用與保護、管理為一體的企業(yè)化管理體制。
另外,也要改變原有的水資源無償使用的局面和觀念,明確水資源的產權,建立起一個合理的水資源價格體系,逐步推行排污總量控制,應用市場機制,有償使用環(huán)境容量。
(1)減少和消除污染源排放的廢水量。
第一,改革生產工藝,減少廢水排放量;
第二,盡量采用重復用水及循環(huán)用水系統;
第三,控制廢水中污染物濃度,回收有用產品;
第四,處理好城市垃圾與工業(yè)廢渣。
(2)全面規(guī)劃,合理布局,進行區(qū)域性綜合治理。
第一,在制定各種規(guī)劃時,對可能出現的水體污染要采取預防措施;
第二,對水體污染源進行全面規(guī)劃和綜合治理;
第三,杜絕工業(yè)廢水和城市污水任意排放,規(guī)定排放標準;
第四,將同行業(yè)廢水集中處理,以減少污染源的數目,便于管理;
第五,有計劃地治理已被污染的水體。
(3)加強監(jiān)測管理,制定法律和控制標準。
第一,設立環(huán)境保護管理機構,協調和監(jiān)督各部門和工廠保護水源;
第二,頒布有關法規(guī),制定保護水體、控制和管理水污染的具體條例。
造成水體污染的原因





上一篇:造成食品安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