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小學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小學大全5篇
課文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基礎,培養(yǎng)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能力。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小學,供大家參考學習。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小學精選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16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3個字。能正確讀寫“、喂豬、笑盈盈、高壽、百合色、茄子紫、跪著、模糊、兇猛、廟門、蹲著、鎮(zhèn)靜、必須、揉眼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的絢麗多彩和美妙奇異,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力,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觀察自然的興趣。
4、摘抄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積累語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日出或日落時;天空經常出現絢爛多彩的云霞,你們知道那是什么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我國現代女作家蕭紅筆下的《》。(板書課題)
二、出示自學提綱,交待學習任務
1、出示自學提綱。
(l)默讀課文,勾劃字詞,運用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等方法加以理解。
(2)認真讀課文,想想課文是從哪幾方面寫的?概括每一部分內容的意思。
2、這節(jié)課,我們采用自學的方法,按自學提綱的要求,學習課文。
三、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聽配樂朗讀錄音,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邊聽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自讀課文,按自學提綱自學課文。
四、檢查自學情況(反饋)
1、指讀課文。(正音)
2、按提綱交流:
①什么是?
②課文從哪幾方面寫的?(板書:霞光、顏色、形狀)課文哪個自然段寫了霞光?與有什么關系?
(“霞光”是的一個方面)
第1自然段: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
第2-3自然段:講顏色的變化。
第4-7自然段:講形狀的變化。
五、小結
課文具體描繪了顏色和形狀的變化,讀了課文,談談你對課文的總體印象。(可隨意談,如條理、寫法等等。)
的變化集中表現在哪些方面?下節(jié)課接著學習。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交待學習方法、任務
上節(jié)課我們對課文內容有了初步了解,這節(jié)課我們采用小組討論、全班匯報交流的形式繼續(xù)深入理解課文。
出示自學提綱
1、課文集中寫了變化的哪兩方面?
2、逐段閱讀,看看作者是怎樣具體寫了霞光、顏色、形狀的變化多、變化快的?
二、指名讀全文,回憶課文內容
1、指名讀文,說說課文主要內容。(整體感知)
2、課文寫了哪幾方面的內容?
(板書:霞光、顏色、形狀)
三、抓住重點,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快速默讀全文,思考:課文集中寫了變化的哪兩個方面?
(明確:課文集中寫了顏色、形狀的變化多、變化快。)(板書:變化多、變化快)
2、指導閱讀第一自然段
指名讀,提問:
(l)課文寫的是什么時候的?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只回答出“傍晚時的”不確切,應根據“旁邊走來個乘涼的人”回答出“夏天傍晚時的”。
(2)課文哪里寫了的變化多、變化快?是怎樣寫的?
讀出顏色變化多、變化快的詞語,知道是通過傍晚陽光透過云層照到人或動物身上呈現出色彩來寫的。
(3)用一個詞語概括霞光的變化多、變化快。
不強求一致,符合要求即可。板書:五光十色變化異常
(4)感情指導朗讀,語氣要輕快活潑。
3、總結學習方法,指導自學交流第二段課文
提問:我們是怎樣學習“霞光”一段的?
先讀文,再勾劃重點詞句,用一個詞概括,最后朗讀,進一步體會。
運用學習第一段課文的方法,學習寫“顏色變化”部分內容。學習時先分小組討論,然后全班交流,解決重點、難點。
課文哪些地方寫了顏色的變化多、變化快?是怎樣寫的.?
討論后全班匯報交流:
先講了什么?(先講從西燒到東,“好像是天空著了火?!睆娬{了天空一片紅艷。)
出示句子、推敲詞語:
“天上的云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通通的,好像是天空著了火?!?/p>
這里的“燒”可以換成什么字?比較一下為什么在這里用“燒”字?
可以用“紅”字代替,但用“燒”字更為準確。原因:(l)與文題照應;(2)“燒”字表動態(tài),給人以動感,而“紅”字則不能;(3)如果用“紅”和“紅通通”重復;(4)和后面“著了火”呼應。
感情朗讀,仔細品味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接著寫了什么?(再講了顏色的變化多、變化快)
學生通過對“這地方的……一會兒……一會兒……”等句子的理解以及對重點表示顏色詞語的推敲,知道準確地寫出了顏色的變化多、變化快。
最后講了什么?
對“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讓學生學習上面帶有比喻性的表顏色的詞語說一說,如“茄子紫”。
用一個詞語概括(板書:色彩斑斕,變幻莫測)
感情朗讀,注意語調的輕快流暢。
4、引導領悟寫“形狀”變化的內容。
作者是怎樣寫形狀的變化多,變化快的?
(作者把想象成各種動物,先寫它出現,再寫樣子,最后寫它變模糊了,看不到了。)
引讀:(邊引讀邊投影演示形狀的變化)
師:一會兒,天空出現——
生:一匹馬。
師:馬的樣子——一
生:……
寫狗和獅子的段也如此引讀,讀中體會形狀的變化多,變化快。
5、齊讀最后一段。理解“恍恍惚惚”以及“恍恍惚惚”的原因,體會作者逼真地寫出了觀察時的真實感受。
能用一個詞概括嗎?(板書:千姿百態(tài),瞬息萬變)
感情朗讀,體會大自然的神奇無比。
6、總結、擴展。
(1)指讀全文,談學完課文的總體收獲。
(2)總結。
①作者抓住這一自然景觀,以豐富的想象力,以優(yōu)美的語句描繪出夕陽西下時的瑰麗多姿,表達了怎樣的情感?(板書:熱愛大自然)
②作者為什么能把這一自然現象寫得那么生動逼真呢?(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
歸納總結:
①作者平時注意觀察積累。
②描寫中抓住景物特點展開豐富的想象。
③用詞準確,表達合理。
四、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
2、學習作者寫法,寫一種自然景色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小學精選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喜歡的部分。
3、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強民族自豪感。
4、在積累語言的同時,學習怎樣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
教學重點:
讓學生了解趙州橋的建造特點,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理解趙州橋設計上的特點及其好處。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生字的記憶和理解,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給課文分段。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課題
1、你們看見過哪些橋?
2、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座一千三百年前的橋。教師板書:趙州橋
3、師:通過預習你知道了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樣子、地方、什么時間、設計者、材料)
二、自讀課文
1、帶著問題讀課文。
(1)讀準字音、句子。
(2)了解課文大意。
2、學生自學,教師巡堂
3、檢查自學情況
(1)開火車讀生字。
(2)指名讀新詞。
三、初讀課文,理清文章層次
1、指名分段讀課文,指名評價。
2、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介紹了什么?
每個自然段各講了什么內容?可以怎樣分段?(三)
3、學生可同桌交流。
4、課文中有哪些詞語不理解?同桌交流,指名匯報。
四、指名讀第一段,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
五、指導書寫
1、觀察,說說要注意什么?
2、師范些,生練寫。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喜歡的部分。
2、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強民族自豪感。
3、在積累語言的同時,學習怎樣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
教學重點:
讓學生了解趙州橋的建造特點,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理解趙州橋設計上的特點及其好處。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認讀生字、新詞,你知道哪些詞語的意思?
2、課文講了什么?分哪幾個方面講?
二、學習課文
1、學習第二段:
(1)趙州橋為什么世界聞名呢?請同學們默讀第二段。一邊看課文,一邊看書上的插圖,弄清趙州橋在設計上有哪些特點。
學生默讀、勾畫。
(2)出示趙州橋圖,特別的`地方是什么呢?
A、這座橋沒有橋墩,只有拱形的大橋洞。指名讀。
B、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還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指名讀。
C、師:為什么說“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chuàng)舉?”
(以前的橋從來都沒有設計過橋身上加小橋洞,趙州橋卻有了,并能減輕沖擊力,節(jié)省石料。)
結合練習:用“既……又……”造句
教師見機激發(fā)學生的自豪感。
(3)趙州橋還有什么特點?指名讀第3段。
A、第一句話好在哪里?
既總結了前一個自然段的內容是寫趙州橋的堅固,又提示大家這個自然段要講的是趙州橋的美觀。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這是一個過渡句。
B、趙州橋的美觀體現在哪些地方?
找出寫這些雕刻很美的句子讀讀。
仿照課文寫句子。
借助圖片,讓學生較形象的了解趙州橋欄板上的美麗圖案。
C、師:這段話中有兩個分號,表示連接的三個句子間的并列關系,并列地寫出了三種龍的樣子。最后一句是前幾句的總的說明,這種寫作手法是“先分后總”。
如果把最后一句調到前面去,請同學讀一讀是否可以?這里的寫作手法是“先總后分”。
三、結尾升華
1、師:一個普普通通的石匠,他和廣大勞動人民一起建造了這樣一座橋,而且這座橋建造在遠離今天一千三百多年前,舉世聞名,課文是怎樣夸它的?指名讀。
你們想夸一夸他們嗎?(這充分表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贊揚了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
2、帶著這種感受自由再讀課文。
四、指導背誦
你喜歡那一段?能試著背一背嗎?
五、課后拓展
除了趙州橋外,你們還知道我國有哪些聞名世界的建筑?我們的家鄉(xiāng)有哪些古建筑?
板書設計:
19 趙州橋
世界聞名
雄偉、堅固、美觀
智慧 才干 歷史遺產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小學精選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5個生字,正確讀寫并理解16個新詞語。
2、能照樣子一用“不但……而且……”把兩句話合成一句話。
3、能找出重點詞句,正確理解第2和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知道趙州橋是世界聞名的石拱橋、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
它的設計,在建橋史上是個創(chuàng)舉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而驕傲。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初步閱讀課文,了解課文梗概,學習車課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人新課:
你們看見過哪些橋?我國有哪些著名的橋?(南京長江大橋錢塘扛大橋、上海南浦大橋、趙卅f橋等)。
板書:趙州橋。教學生字“趙”“州”。
師趙州橋雖然沒有南京長江大橋、錢塘江大橋那樣高大,但卻是一座世界有名的大橋。這座橋為什么能聞名于世界呢?我們學了課文就知道了。
(二)聽錄音看課文,了解課文梗概。
(三)自字生字新詞:
1自學生字表上的生字,掌握字的音、形。注意“砌”字的結構,“慧”、”互”、“匠”等字的筆畫筆順。
2默讀課文,劃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和不懂的詞語,和聯系上下文理解。
(四)檢查自學生字、新詞情況o
(五)初讀課文、理清文章層次o
1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正確地讀,即不加字、不減字、不錯字。)
2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介紹了什么?每個自然段各講了什么內容?
3討論后,師生共同小結。
板書:
是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趙州橋
非常雄偉、堅固
不但堅同,而且美觀
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
(六)作業(yè):
1抄寫生字及課后題3的詞語。
2完成謀堂作業(yè)本中的1、2兩題。
3朗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講讀課文1、2段,弄清趙州橋設計上的兩個特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用卡片抽讀生字、新詞。
2、課文中講了什么?分哪幾個方面講?
(二)講讀課文第1段。
1、默讀第l段:
思考:這一段共有幾句話?主要告訴我們什么?還告訴我們什么?
討論::共二句話,主要講趙州橋是世界聞名的石拱橋。還告訴我們趙州橋的地點、設計者和建造的年代。
2、“聞名”什么意思?它的近義詞是什么?
(有名)
3、指名朗讀o
(三)講讀課文第2段o
1、自由讀第2段:
思考:
(1)趙州橋聞名于世界,它在設計上有什么特點?(雄偉、堅固)“雄偉”什么意思7
(2)課文中哪些句子是描寫趙州橋雄偉、堅固的?請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o
2、出示兩幅投影圖,讓學生比較:一幅是甲橋即趙州橋簡圖j一幅是乙橋,河中有橋墩,用長的單石橋板鋪成的普通橋。通過兩橋的比較,使學生了解:甲橋是拱形橋,無橋墩,大橋洞頂上兩邊各有兩個小橋洞;而乙橋是平板橋,有橋墩,橋洞頂上沒有小橋洞。
3、大橋洞沒有橋墩有什么好處?(減少沖擊力、節(jié)省石料。)
4、四個小橋洞有什么好處?(減少沖擊力,減輕橋身重量、節(jié)省石料。)
5、李春為什么要設計成拱形的石橋7
實驗比較:用相同材料制成的拱形橋和普通橋相比,哪個承受的重量大?
先用長30cm、寬3cm的薄竹片平放在橋墩上,在橋面中央放物體A。問:橋面發(fā)生什么情況?(下陷)。說明了什么?(橋面不能承受這一重量)。再將同一薄竹片變成拱形,并固定好兩頭,將物體A放在拱形最高處。問:橋面下陷了嗎?將重量大于A的物體B放在拱形橋上。問:橋面能承受嗎?對比實驗說明了什么?
(用相同材料制成的拱形橋,承受的重量,要比普通橋大得多。)
6、“設計”什么意思?課文中“這種設計”是指哪種設計?
(大橋洞沒有橋墩、四個小橋洞)誰能用“設計”說一句話?
7、課文中哪個句子寫出了這種設計上的優(yōu)點?
(既……又…)回答后用“既……又……”口頭造句。然后指名朗讀這一句。
8、齊讀第2段后回答:為什么說“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chuàng)舉?
討論后小結:這座橋大橋洞沒有橋墩,洞頂上的左右兩邊各有兩個小橋洞,它既減少沖擊力,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jié)省了石料。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從來沒有的,’所以說是一個創(chuàng)舉。
9、這一段主要寫了趙州橋設計上雄偉堅固的特點,是建橋史上的一個創(chuàng)舉。在這一段中,有些詞語和句子跟這段話的主要內容關系特別密切,請找出這些詞語和句子。(”雄偉”、“創(chuàng)舉”;“趙州橋非常雄偉”)
師:我們在閱讀文章時抓住了關鍵詞句,就如同找到了打開文章“門窗”的鑰匙,對深刻理解文章的具體內容和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就比較容易了。在寫文章時,如果我們圍繞關鍵的詞句‘寫,這樣文章的主題就突出,中心就明確了。
(四)看投影片系統說說趙州橋設計上的特點(也可練習背誦第2段)。
(五)作業(yè):
1、完成課堂作業(yè)本中3、4、5題。
2、熟讀課文第二段。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學習課文3、4段,重點理解課文第3段。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新課:
攣春設計建造的趙州橋所以聞名世界,是因為橋的設計雄偉、堅固,是世界建橋史上的一個創(chuàng)舉。趙州橋不但雄偉、堅固,還十分美觀。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3段,看趙州橋是怎樣的美觀。
·
(二)自由朗讀第3段:
1、思考并討論:(1)這一段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主要寫了什么?
。(2)這一句在段的開頭有什么作用?(是個過渡句,起承上啟下作用。“堅固”一詞總結了上段寫橋設計上的特點j
“美觀”一詞又概括了本段所寫的橋的另一個特點。
2、默讀課文,看看課文是怎樣寫出橋的美觀的?
(1)課文中寫了大橋哪一部分的美觀,它是怎么寫的?指名讀有關句子。
板書:雕刻精美有的有的還有的
(2)“似乎”是什么意思?用“似乎”口頭造句。
3、分析句子:
用投影片出示句子:有的……有的…還有的……所有的……。
(1)齊讀投影片上的句子。
師:這段話中有兩個分號,表示連接的三個句子問的并列關系,并列地寫出了三種龍的樣子,最后一句是前面幾句的總的說明。這種寫作手法是“先分后總。
如果把最后一句調到前面去,請同學們讀一讀,是否可以?這
里的寫作手法是“先總后分”。
4、對照投影片上的圖案引讀課文。
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_______。橋面兩側有_______,欄板上雕刻著_______:有的______有的______還有的______。所有的龍_______,真像_______。
5、作者寫趙州橋的美觀,為什么只寫了橋面兩側石欄板上雕刻的圖案?
(因為石欄板上雕刻的三幅神態(tài)各異、象活的一樣的龍的圖案,最能說明大橋的美觀,最能突出主題,所以只選擇這一部分寫。)
6、練習背誦課文第3段(基礎較差的班級改為讀第3段)。
(三)講讀第4段:
趙州橋不但雄偉、堅固,而且精致美觀,充分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請同學們齊讀最后一段。
1、齊讀第4段。
思考討論: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
小結:這一段是課文的總結,告訴我們趙州橋是我國的寶貴的歷史遺產,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四)齊讀全文o
(五)歸納板書內容,總結課文的寫作特點:
課文按總分總的順序,先總述了趙州橋是石拱橋聞名世界,最后總結了趙州橋的建造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才干的杰出表現,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課文2、3段分別圍繞“雄偉”、“堅固”、“美觀”這些關鍵詞和“趙州橋非常雄偉”、“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的總起句來寫,這樣就使主題更突出,
中心更明確。
(六)除了趙州橋,你們知道我國還有哪些聞名世界的古代建筑?
(萬里長城、北京故宮、蘇州林園、杭州六和塔、靈隱寺、大禹陵、保國寺、國清寺等)
(七)啟發(fā)學生談感想:
我們的祖先建造了許許多多聞名于世界的建筑物,對此,你們有什么想法?
(這表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和才干,說明了中華民族是勤勞智慧的民族,曾為人類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文化。我們要弘揚民族精神,繼承先輩的優(yōu)良傳統,自強自立從小刻苦學習,練好本領,將來更好地建設家鄉(xiāng)、建設祖國。)
(課文學完后,可結合學習單元提示,以明確單元訓練重點。)
(八)作業(yè)。
1用“設計”、“似乎”書面造句。
2、完成課堂作業(yè)本中第6、7兩題。
3、課堂小練筆:圍繞一個句子寫一段話。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小學精選篇4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字,會寫13個字,正確讀寫“芬芳、凌晨、蘇醒、干燥、灼傷、適宜、淡雅、吻合、組成、修建、昆蟲、展示”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1自然段。
3.學習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并能用關鍵句概括一段的大意。
4.讀懂課文內容,初步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教學重點:學習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并能用關鍵句概括一段的大意。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走入花的世界,欣賞鮮花,感受鮮花的芬芳迷人。
(學生自由談感想)
2.這么多的花爭著開放來比美真是繁花似錦,美不勝收呀!知道么,這么美的花兒身上還蘊藏著許多奧秘呢!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一篇有關于花的文章(板書課題)讀課題,提問題。
【預設問題:花鐘是什么? 為什么起名字叫花鐘? 花為什么能做鐘呢?花和鐘怎么聯系在一起,花怎么成為花鐘呢? 同學們讀書有疑問很好,在心里記下你的問題,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學生自讀課文?!?/p>
2、檢查預習,掌握字詞
出示:芬芳、凌晨、蘇醒、干燥、灼傷、適宜、淡雅、吻合、組成、修建、昆蟲、展示
指生讀,有不理解的詞語嗎?生生釋疑
師出示:吻合:1.合攏。2.比喻兩相符合;一致。
書寫重點講解:
凌:右半部分的上邊是“土”
建:筆順先里后外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提出初讀要求: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遇到生
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指名讀句子,注意讀準生字。
(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
?(1)下午三點,萬壽菊欣然怒放;傍晚六點,煙草花在暮色中蘇醒。
?(2)曇花的花瓣又大又嬌嫩,白天陽光強,空氣干燥,要是在白天開花,就有被灼傷的危險。
?(3)還有的花,需要昆蟲傳播花粉,才能結出種子,它們開花的時間往往跟昆蟲活動的時間相吻合。
?(4)長期以來,它適應了晚上九點左右的溫度和濕度,到了那時,便悄悄綻開淡雅的花蕾。
?(5)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剛剛開放,就知道大致是幾點鐘。
交流“什么是花鐘?”“為什么花可以做鐘?”從課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讀一讀。
“一位植物學家曾有意把不同時間開放的花種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鐘一樣,組成花的‘時鐘’,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剛剛開放,就知道大致是幾點鐘?!?/p>
教師播放花鐘的課件教師指著大屏幕說:這圓圓的花圃上,鮮花朵朵,陸續(xù)開放,就在告訴我們時間,這就是花鐘,你覺得這是一座怎樣的時鐘?
【設計意圖:學生用簡練的話表達自己的感受,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為后面的概括段意鋪墊?!?/p>
四、默讀課文 練習概括
1.順著學生的回答:美妙的花鐘、神奇的花鐘、令人心曠神怡的花鐘,教師提出要求:默讀課文,課文每段介紹了什么?可借助泡泡里面的問題來回答。
2.指生答
3.有什么發(fā)現嗎?
有的文章開頭第一句能概括該段的大意,這叫做給“關鍵句”,也叫“中心句”。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齊讀生詞。同學們上節(jié)課學了花鐘的生字詞,讀熟了課文,老師現在要檢查一下你們是不是全都記住了。(出示幻燈片1)輕同學們把這些詞語齊讀一遍。
2.聽寫生詞。
3.對照改正。
【設計意圖:復習導入,可以檢查學生對詞語的掌握情況,落實詞語這個基礎目標?!?/p>
二、精讀感悟 學習表達
1.同桌合作你讀我找,看看美麗的“花鐘”上到底是有哪些花呢?課文是怎么介紹這么美妙的、神奇的花鐘的?
2、出示并欣賞課文中出現的花的圖片,說出花的名稱。
3.這些花分別是在什么時間開放的呢?找出課文中相關的句子讀一讀。你讀我寫(老師在黑板貼鐘的演示圖,學生邊讀課文,教師用不同顏色的粉筆在相應的位置寫花名,而且字的色調與花的特點相符。)
4.體會不同的表達方式。
(1)讀讀課文中寫不同的花在不同時間開放的句子。
(2)出示句子進行比較。
(凌晨四點,牽?;ㄩ_了;五點左右,薔薇開了;七點,睡蓮開了;中午十二點左右,午時花開了;下午三點,萬壽菊開了;傍晚六點,煙草花開了;月光花在七點左右開花;夜來香在晚上八點左右開花;曇花卻在九點左右開放)
5.品味寫花開放的句式。同學們,請看這兩段話,都是描寫花開放的,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想想,你更喜歡哪一自然段的寫法?為什么?
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表達方法,語言生動形象。
【設計意圖:對比閱讀,把欣賞花的自主權交給學生,讓學生選擇他們喜歡的花朵進行品讀,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更利于學生讀出感情,讀出花開放的美麗?!?/p>
6.通過不同的形式讓學生品讀每一朵花的開放的特點。這么多美麗的花朵,你想做哪一朵花?請你讀給同學們聽吧。
【設計意圖:這個問題的提出,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品讀各種美麗的花的開放之后,學以致用,把其它兩種花的開放描述得更美?!?/p>
結合課后小練筆練習表達,生生互評。
【設計意圖:學以致用,讓學生將所學所得運用在書寫中,深入了解不同表達的效果?!?/p>
3、繼續(xù)追問 了解原因
1.為什么在一天之內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請帶著這個問題自由讀第二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
2.哦,原來原因是這樣,我不相信,你能舉個例子嗎?
3. 一天之內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除了與溫度、濕度、光照有關之外,還與什么有關?
4.在生活中,你知道哪些花的開放是與昆蟲活動的時間相吻合的嗎?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了解一天之內不同的花開放時間不同的原因?!?/p>
四、深入探究 留心觀察
同學們,植物學家為什么能設計出花鐘來呢?
【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讓學生了解花的奇妙應用,以及知道在生活中要學會細心觀察、認真思考,才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p>
五、小結。
同學們,大自然還有很多花正在開放呢!只要我們用一雙銳利的眼睛去發(fā)現,用聰明的腦袋去思想,我相信大家一定會有所發(fā)現,那些花會開得更燦爛。
六、作業(yè)。
1、完成隨堂輔導。
2、背誦第1段。
板書設計:
13花鐘
現象: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
原因:溫度、濕度、光照
昆蟲活動的時間
應用:花鐘(留心觀察 用心思考)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小學精選篇5
[學習目標]
1、 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爭奇斗艷、芬芳迷人、艷麗、蘇醒、濕度、密切、關系、嬌嫩、適宜、適應、昆蟲、傳播、植物學家、修建、陸續(xù)、大致”等詞語。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 讀懂課文內容,初步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4、 學習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
[教學重點]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不同的表達句式,對一些句子嘗試換一種說法。
[課前準備]
1、 布置學生課前觀察一下家中、校園內的各種花,準備一些課文中涉及到的花的圖片、資料等。
2、 生字卡片及鮮花課件、大花鐘。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鮮花嗎?喜歡鮮花的什么?今天就讓我們走入花的世界,去領略一下花的美麗與神奇吧?。ǔ鍪觉r花的課件,配上輕音樂,學生在觀看的時候可以小聲議論)
2、 你能用一個詞或一句話來說說你剛才看到的景象嗎?(學生自由談感想,感受花的美麗)
3、 老師也想用一句話來表達一下我的感受:鮮花朵朵,爭奇斗艷,芬芳迷人。(出示句子)愿意讀讀這句話嗎?
4、 這么多的花爭著開放來比美,真是繁花似錦,美不勝收呀!知道嗎?這么美的花兒身上還蘊藏著許多奧秘呢!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一篇有關于花的文章。(出示課題齊讀)
5、 讀了課題以后,你首先會想到什么?
那就讓我們在課文里找找答案吧。
二、自主朗讀,感悟文意
1、 選擇你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喜歡的部分多讀幾遍。
2、出示文中帶生字詞語認讀。并讓學生找出帶有該詞的句子讀一讀。
3、把你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聽吧?。▽W生邊讀,邊正音)
4、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歸類其書寫特點。
左窄右寬: 艷 濕 嬌 強 播 修
左右相等:醒 致
5、 引導書寫:播(注意右上部分)
6、 剛才有些同學提出了問題,通過讀課文有哪些同學的問題得到了解決?
7、 只要看看什么花剛剛開放,就知道大致是幾點鐘,這太不可思議了。你們瞧!(出示大花鐘)這就是一位植物學家修建的花鐘,你們覺得他的做法妙嗎?妙在哪里?
8、 美麗的花鐘上到底有哪些花呢?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找花。
9、 交流:①邊回答邊出示帶圖片的花:牽?;?、薔薇、睡蓮、午時花、 萬壽菊、煙草花、月光花、夜來香、曇花
②你認識它們嗎?來叫叫它們的名字吧。
③這些花是什么時候開放的呢?請找出相關的句子來讀一讀。
三、課堂練習
寫一寫本課生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 認讀本課生詞
2、 齊讀第一自然段。
二、入境入情,自悟自得
1、 讀描寫花開放的句子。
2、 出示句子進行比較。
凌晨四點,牽?;ù灯鹆俗仙男±取?/p>
凌晨四點,牽?;ㄩ_了。
(在比較中體驗到課文用詞的準確性,訓練學生對好詞的積累)
3、 帶著獨特的體驗朗讀本句。
4、 省略號告訴我們什么?想不想知道還有哪些花也會在整點開放呀?那就在課外搜集一下吧。
5、 剛才我們通過認花、了解花是什么時候開放的,現在,你們對花的感受不一樣了吧!帶上你獨特的體驗齊讀第一段。
6、 讀了這段課文,小朋友們又會很自然地發(fā)出哪些問題?(主要是“為什么這些植物開花的時間會不同”)
三、小組合作,自主解疑
1、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這么多問題,如果一個一個回答,這節(jié)課肯定解決不了,怎么辦呢?(小組合作,由同學解答一部分)這樣吧,現在大家以小組協作的方式來展開學習。就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個大家都感興趣的問題,共同討論。
2、出示學習步驟:
① 自由讀第二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② 展示相關資料。
③ 共同討論,每一小組推薦一名同學向全班介紹你們組的學習成果。
3、組內學生自主學習,老師巡視,隨機指導。
四、演示匯報,交流反饋
1、 分小組匯報,從中理解“原來植物的開花時間,與溫度、濕度、光照有著密切的關系”。
2、 知識拓展“蟲媒花、風媒花、水媒花”等。
五、激趣引申,課外拓展
今天,我們漫游了花的世界,通過認真的閱讀,積極的探索,在廣闊的知識海洋里,學會了思考,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老師相信,大自然還有許多許多的奧秘等著你們去發(fā)現。有了新發(fā)現別忘了告訴同學們和老師哦!
六、課堂練習
做課后練習三。
[板書設計]
溫度
植物開花的時間{ 濕度 }-----有關系
光照
[教學設計]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有活力的。”本課以建構主義理論為依據,構建“主體參與”教學模式,設計以學生原有知識經驗為基礎,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自主學習環(huán)境,引導學生在合作中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例如教學前,我提前布置學生觀察你身邊的花,收集一些文中涉及到的花的資料,激發(fā)學生了解花的興趣。教學中,我又引導學生把朗讀、理解、感悟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自由、充分地讀。然后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從而理解并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植物開花的時間,與溫度、濕度、光照有著密切的關系?!弊詈笥旨皶r引導學生課后拓展,初步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