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長城觀后感范文
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墻上的條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建筑長城的勞動人民來,這句話表現(xiàn)出作者已經身臨其境來到了長城,并且被長城這氣魄雄偉的建筑所震撼。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長城觀后感,供大家參考。
長城觀后感1
說起長城,我們一定會想起那個響亮的名字——秦始皇。但其實,秦長城早已在無盡的戰(zhàn)火中消耗殆盡,覆滅在歷史的長河中。取而代之的是由明朝首鋪大臣張居正所補休的明長城。
長城位于中國北方,正得應了那句古話:”世之奇?zhèn)?、瑰怪,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智者不能至也?!苯裉?,我和爸爸一起去參觀長城,真是大開眼界。
整座長城曲折蜿蜒,一眼望不到邊。既像滾滾長江東逝水,奔流倒海不復返;又如神龍臨世,見其首不見其尾,見其行不見其蹤,神秘莫測;還似一道長虹,以勢不可擋的力量奔向天邊......啊!長城似虹光,如神龍,像長江。不正代表了中華民族不畏艱險、勇往直前、越唱越強、經久不息的文化精神么!?仔細觀察,慢慢呼吸,似乎還能聞到淡淡清香,水必人心脾,或許這就是長城的獨特魅力吧?
邊走邊觀察,我被這長城上比比皆是的烽火臺所深深吸引。不是由其多,而是緣其精。這些烽火臺經歷了幾百年歲月的洗禮,仍顯得”精神飽滿”、熠熠生輝。誰能想象它們經歷了幾百個年頭,多次戰(zhàn)亂呢?我不由得為長城所折服,但我更為中國古代人的智慧所折服。想想,長城也曾被列入世界奇跡,先于秦兵馬俑,長城成為了中華民族的代表,中國的象征......
正想著,一片花瓣落在我的臉上,我立即明白了幽香的來源——是花。我環(huán)顧四周,發(fā)現(xiàn),在那些枝繁葉茂的大樹之間夾雜著幾朵花。左邊有,右也是。望著這些花,我不禁想到了古時候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頂多也只有一邊有花吧!而現(xiàn)在,兩邊的花兒都開了。這不正意味著祖國的統(tǒng)一與富強......兩邊的花兒遙相呼應,更加美麗!
這次游覽長城,讓我有了許多感悟,受益匪淺。也讓我決心摘下宅男的帽子,多出門游玩見識大千世界?;蛟S這就是長城的獨特魅力。啊!我又問道了那淡淡的幽香,盡管我這沒有花。
長城觀后感2
這是一次令人難忘的旅行,這是一次洗滌心靈的旅行,這是一次深受啟迪的旅行……
寒假中,我參加了玉溪日報小記者團組織的北京研學之旅冬令營活動。懷著十分激動的心情,我如愿以償地來到了千年古都——北京。我們先后參觀了什剎海、長城、前門大街、故宮博物院、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人民大會堂、鳥巢、水立方等景點,以及國家博物館、國家圖書館和北京城市規(guī)劃館,在參觀北京大學時還有幸聆聽了優(yōu)秀學長的學習經驗分享。
一路走來,我因思念家人而流過淚,因和朋友間產生小摩擦而不愉快,但我收獲了快樂和知識,更收獲了堅強與自信!
尤其是登長城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天,天氣格外好,晴空萬里,一片藍天,乘著冬日溫暖的陽光,我們來到了長城腳下。抬頭一看,哇!長城就像一條巨龍,盤旋在崇山峻嶺之中,看不到盡頭。在老師的指引下,我們開始爬長城,同學們爭先恐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登上長城,飽覽長城的雄姿。我一鼓作氣登上了第一個烽火臺,輕輕地撫摸著城墻,用心品味著千年城墻的歷史滄桑。此時此刻,讓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長城的建造者,他們真了不起,不但勤勞而且智慧。那時沒有任何現(xiàn)代化的機械設備,所有建筑材料全靠人背馬馱,然后全靠人工一塊磚一塊磚壘起來,而且每一個細節(jié)都處理得那么完美。他們修筑的不僅僅是一座堅固的城墻,而是一個人類的奇跡,更是一條騰飛的中華巨龍。
我恍然大悟,終于明白了“不積跬步,何以至千里”這個道理。我們上學讀書不正是需要修筑長城的這種工匠精神嗎?只有端正學習態(tài)度,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孜孜不倦地學習,不斷精益求精,日積月累,才能修成知識的“萬里長城”。況且,國家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這么好的學習環(huán)境,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好好讀書呢?倘若我們虛度年華,我們將有愧于偉大的祖國,有愧于嘔心瀝血的老師,有愧于含辛茹苦的父母,更有愧于我們生長的這個新時代!
長城觀后感3
不到長城非好漢,去年十月份,我終于有幸當了一回“好漢”。
那天早上,天微微泛起魚肚白,我就迫不及待地爬起來了。天色剛剛亮起來,我們就乘車朝八達嶺前進了。離開喧鬧的都市,順著曲折的山路走了好久,車子穩(wěn)穩(wěn)地停在了長城的腳下。我抬頭一望,哇,長城真像一條銀灰色的長龍,氣定神閑地盤踞在連綿起伏的山頂上,壯觀極了!我雀躍著開啟了我的登山之旅。
沿著整齊的臺階走了一段時間,我向前張望著,除了熙熙攘攘的游人,怎么望都望不到長城的頂端,心想:這么長,怪不得叫做長城呢!我繼續(xù)向前走去,每隔幾米,就會有個觀望口,向下望去,高高低低的樹木連成一片,郁郁蔥蔥,綠得蒼翠,黃得耀眼,紅得絢爛,真像一盤隨意潑灑的調色盤。
我扭頭一看,前方不遠處就是一個烽火臺,我一口氣跑過去,再氣喘吁吁地向后張望,那些與我同排走的行人們早已被我甩在身后,我得意極了。再走就看到了那個高大的石碑——“不到長城非好漢”。
繼續(xù)向上攀登,路更加陡峭,我越走越覺得吃力,于是,我就低著頭,默不作聲地一步一個臺階堅持著。終于,我取得了關鍵性的勝利,登上了八達嶺長城的最高峰——好漢坡。我居高臨下地看著下面吃力上爬的路人們,成就感頓時涌上心頭,別提有多開心了。
艷陽高照,涼風習習,我舉目遠眺,真有“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的感覺。近處,層林盡染,遠處那蜿蜒的山峰上,灰黑色的城墻時隱時現(xiàn)??粗粗宜坪蹩吹搅诵拗L城的那些辛勞、忙碌的身影,又似乎看到了遠處烽火臺上燃起了黑色的狼煙、聽到了那悠長蒼涼的聲聲號角……
望著這在風吹雨打中屹立了上千年的長城,我真想高呼:“長城,你永遠是祖國的驕傲!”
長城觀后感4
那天凌晨四點多我們就起床了。因為按原計劃,我們要去長城,大家心里都很激動。
上了大巴,導游點完名說:“長城分很多段,我們今天去的是八達嶺長城。為什么叫做八達嶺呢?因為它四通八達,有很多路可以走通。不過這座長城的前三分之二部分是十分危險的,需要坐滑車,后面我們才自己爬?!钡搅碎L城腳下,我一下子就驚呆了,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平時在電視上看到的長城那么小,然而眼前的長城城墻足有兩層樓高,在高高的山頂上蜿蜿蜒蜒,仿佛沒有盡頭。我瞬間覺得自己變得很小,這么雄偉的長城,我怎么可能爬得完哪?
幸好我們可以坐滑車。走進入口我差點暈了,里面也太繞了吧!正當我以為走完這些彎彎曲曲的道路和階梯就到出口時,沒想到轉個彎又有很長的道路在等著我們,窄窄的道路上擠滿了人。費了不少周章,終于坐上滑車,來到長城的上方。這里的地形十分平緩,可是樓梯很陡,每個階梯有我們家里的兩倍高。我們彎著腰爬完樓梯,來到了坡上。我和幾個小伙伴你追我趕爭著向上跑,可是好像腿上有千鈞重一樣,無論我們多么想飛到最高處,在陡坡的阻力下,我們就是跑不快。不一會兒,我們已經累得氣喘吁吁了。抬頭往上看,還有一大截呢!最后我們商定,在一個比較平緩的地方停下來休息、吃早餐。
一邊吃著早餐,我的眼睛一邊貪婪地觀察著四周的景色。只見長城就像一條巨龍一樣在崇山峻嶺上盤旋,向遠處看去,群山連綿,郁郁蔥蔥。茂密的青草就像山的染料一樣,把山川染成墨綠色的。近處的山上種著許多果樹,一只黑乎乎的東西在樹上蠕動。仔細一看,呀!是一頭黑熊,它好像正在吃蜂蜜呢!好可愛的小熊啊!我們在長城上拍下了許許多多美麗的照片,直到九點多,才在導游的催促下離開八達嶺。
長城真壯觀啊!回來好幾天,長城那巍峨的身影還時常在我的腦海里浮現(xiàn)。我為自己到過了長城而充滿了自豪。
長城觀后感5
在我們的中國盤著“一條龍”,它“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有21196.18千米長,是世界八大奇跡之一。
這條“龍”是由城墻、敵樓、關城、墩堡、營城、衛(wèi)所、鎮(zhèn)城、烽火臺等多種防御工事所組成的一個完整的防御工程體系。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陜西、甘肅、青海等多個省區(qū)。
八達嶺也是這條“龍”的一部分呢!八達嶺城墻高6~9米,平面呈梯形,底寬6.5~7.5米,頂寬4.5~5.8米。大部分墻頂寬闊平坦,可以“五馬并行,十人并行”。八達嶺共有敵樓43座,其中有巡邏放哨用的墻臺,也有上、下兩層的敵臺,一般長、寬、高均10米,上層周圍設垛口和射洞;下層為士兵住宿和存放物資的房舍。
青龍橋這一帶,山陡坡險,墻頂較窄,最窄處僅2米多。城墻中線偏于外側用花岡巖石條包砌,石條寬0.5米、高0.4米、長0.8~1米不等,最長石條達3.1米,重1.5~1.7噸。
這條“龍”的修筑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呢。春秋戰(zhàn)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龍”的修筑進入了第一個高潮。后來,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zhàn)國修筑的“龍”。最后一個大修這條龍”的朝代就是明朝了。
你們知道嗎?在這條“龍”上,還發(fā)生了一個故事——“烽火戲諸侯”。這個故事是這樣的:西周的末代天子周幽王,不理朝政,整天吃喝玩樂,醉心于女色。一次,為得褒姒一笑,點燃了烽火,戲弄了諸侯,褒姒看了果然被逗笑了。后來,敵人真的來攻,諸侯們卻遲遲不來,以為是周幽王故技重演。結果西周滅亡了。
你們肯定知道了這條“龍”就是高低起伏、曲折綿延的長城了!“不到長城非好漢”,人生只有一次,一定要去一趟長城啊!它將會是你人生中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
中學生長城觀后感范文相關文章:
★ 2019感動中國的中學生優(yōu)秀觀后感范文精選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