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我學習心得
當我們經(jīng)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fā)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談談我學習心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談談我學習心得1
1.1、為什么要在學習英語中強調興趣的重要性
興趣是我們做一切事動力的最好來源。還記得我們第一次學騎自行車、學游泳、學習使用電腦上網(wǎng)玩兒QQ和網(wǎng)絡游戲的勁頭么?學習我們好奇和感興趣的事物,我們總會孜孜不倦的去努力探索。即使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種種困難,比如剛開始學騎自行車時可能會總摔倒,但我們都能很輕松的克服。所以說,興趣不僅是我們學習的動力來源,它更能使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堅定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
要想學好英語,或者換句話說,要想輕松的、事半功倍的學習英語,興趣是必不可少的。學語言是一件艱苦的事,需要良好的耐心和毅力,這就需要興趣為我們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來源。那么,怎樣才能讓我們對英語學習產生極大的興趣呢?
1.2、怎樣培養(yǎng)學習英語的興趣
在眾多的英語學習者中,可能有一部分(包括我)在課堂中系統(tǒng)學習英語之前就對英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致使他們在初學英語時能夠富有激情,覺得這是件很開心的事。試想一下,以這種心態(tài)去學習,怎么會學不好呢?當然,僅有興趣還是不夠的,還需要有正確的方法。
人的興趣和愛好與人的性格、成長環(huán)境以及遺傳因素等方面是息息相關的。但興趣也是可以后天培養(yǎng)。下面我說一下我自己在學習英語前,以及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直至今天,的興趣和愛好,這也許能說明為什么我會喜歡學習英語,對大家培養(yǎng)學習英語的興趣可能會有些啟發(fā)。
1.2.1音樂對促進學習英語的作用
我是從初中開始學習英語的,在此之前,從未以任何形式學習過英語,也沒有學習英語的家庭背景。小學的時候喜歡聽小虎隊的歌,也算是個Fan.偶爾也自己學唱幾首,但歌詞中時常會夾雜幾句英文或幾個單詞,由于不會發(fā)音,總不情愿的跳過這段。后來反復聆聽原唱,鸚鵡學舌般的學會了那幾段英文的大致"唱法",但只會唱,不會讀,更不知道什么意思。
這件事看起來很小,但對我影響很大,以至于我至今還記得小學時不認得的那幾句英文歌詞。記得有一句是"能不能叫你一聲My Love,親愛的時候…",當時知道Love是愛的意思,但My是什么意思就不明白了。上初中以后,當我有一天突然在課堂上學會了My這個詞的意思,竟激動的心怦怦跳。
如果說由于幾首歌是我產生了學習英語的強烈愿望并堅持至今的話,未免有些牽強,但這的確使我在小學的時候對英語產生了一種"情結"。在讀初中以后,我對美國流行歌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我的同學當時還在迷戀于港臺"四大天王"、周華健、林志穎的時候,我卻每天都在聽惠特尼?休斯敦、瑪麗亞?凱麗、麥克爾?杰克遜等歌手的專輯,我?guī)缀跛鸭搅怂麄兠繌垖]嫷拇艓?、CD和MV.畢竟當時的英語水平是在有限,平時在課堂上還在學習How do you do. Good Morning之類的句子,歌詞肯定是弄不明白,我就去買了一本10多萬詞匯量的很厚很厚的英漢詞典。本想有了詞典,對照著磁帶或CD中附帶的歌詞去查,應該可以弄懂,但當我翻開滿是密密麻麻解釋的詞典去查找一個個陌生的單詞時,發(fā)現(xiàn)每個詞竟然有那么多釋義,再加上對語法的一無所知,所以覺得這字典是白買了。
盡管這樣,每當在聽歌的時候聽懂一個學過的單詞,都會很興奮。每過一段時間,我都會覺得似乎在聽這些英文歌的時候竟然比以前能多聽懂很多單詞,這也反映了我英語知識的進步。"聽"到自己的進步,真是覺得英語沒有白學,覺得很有收獲,這樣,就會愈發(fā)努力學習英語。不僅在課堂上學,課下我還通過廣播自學了一套教材,覺得這是我迄今見過的最好的英語啟蒙和提高的教材,這里介紹給大家:《初級美國英語(Active American English)》,賴世雄編著。后來在高中又學習了這本教材的中級,上大學后又學了高級。
1.2.2電影對促進學習英語的作用
上高中的那三年,國內VCD盛行,幾乎家家都有VCD播放機,租售影碟的店鋪也雨后春筍般的出現(xiàn)。于是我又迷戀上了好萊塢電影。當時幾乎看遍了市面上可以租到的原聲電影。看電影的時候也時常會聽懂幾句甚至幾段,看完每部電影還會抄下電影英文名和主要演員的名字。當時聽英文歌,看英文電影雖然聽不懂多少,對詞匯和語法知識的增長也不會有太多的促進作用,但在這種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提高了我對英語發(fā)音、語調的認識,不斷的鼓勵我抓緊時間多學些英語知識。
由于經(jīng)常、大量的接觸英文歌曲和電影,我的口語在初中和高中以及至今,都在自己周圍學習英語的圈子里出類拔萃。
這里我要特別指出一點,我們在選擇聽或看的內容時,一定要緊跟時代的脈搏。選擇那些當年或近兩年的音樂和電影作品。過于久遠的作品會使人感到沉悶,其各方面的表現(xiàn)手段、效果與感染力也比較差,當然也有一些經(jīng)典老歌和電影值得我們去回味。我們可以利用Billboard和北美電影排行榜來選擇看和聽的內容。
1.2.3電腦和網(wǎng)絡對學習英語的影響
在我們看和聽的過程中,不僅增長了對英語發(fā)音的常識和自信,更是使我們增長了不少文化背景知識。另外,電腦與網(wǎng)絡的發(fā)展也為我們學習英語創(chuàng)造了極為便利的條件。比如,對電腦接觸的越多,就越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詞匯量不足,激勵我們多學新的單詞;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可以遠隔重洋交英語國家的朋友,利用網(wǎng)絡語音視頻聊天,發(fā)電子郵件交筆友等等;我們還可以去國內外英語學習網(wǎng)站或論壇搜集學習資料,交流心得;利用網(wǎng)絡可以很容易下載最新的英文歌曲和電影、連續(xù)劇等,比如利用BT或Emule等P2P軟件。
1.3、對已經(jīng)不喜歡學習英語或學習英語陷入困境的而又不得不學的英語學習者談一談
不得不說,在這樣的一種狀態(tài)下去學習英語實在是事倍功半,或是收效微乎其微,學不好導致不喜歡學,不喜歡學更學不好,這是一種惡性循環(huán),必須轉變學習英語的觀念和方法,逐漸培養(yǎng)興趣和信心,才能最終走上正路。
很多處于這種心態(tài)的英語學習者學習英語只是用來應付各種考試,比如為了拿4/6級證。他們覺得學習英語對他們將來的事業(yè)和發(fā)展不會有什么作用或用途不大,覺得學習英語是在浪費時間。其實我也不同意要讓所有的人從中學一直到大學都學習英語,的確,對很多人來說,工作后接觸英語的機會很少。是否要讓英語在我國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占有這么重要的位置這個問題現(xiàn)在國內的教育界人士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但要想改變一定會需要些時間,既然大的方針短期內不會有明顯的變化,我們還是要去學英語的。既然要學,為什么不讓自己先感興趣起來,從而選擇一種比較輕松的學習方式?
從初中到大學,在我身邊總會看到有很多刻苦學習英語,在英語學習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但收效微乎其微。或者他們學習4個小時的東西可能我半個小時就可以掌握了。還有很多人由于屢戰(zhàn)屢敗,最終發(fā)誓再也不學英語了。看到這些人我覺得很難過,為我們的英語啟蒙及英語基礎教育難過。這也是我長期以來立志要做一名英語教師的原因。由于在初學英語的時候沒有專門培養(yǎng)對英語的興趣和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導致他們的學習效率低下。做不喜歡做的事,當然不會做好。即使做好了,也要花費相當?shù)臅r間和精力,覺得這是一種浪費。
其實學好英語并不是很困難的一件事,特別是如果只為了學到高考或是大學英語4/6級(CET-4/6)的水平,即使是英語專業(yè)4級(TEM-4),我覺得只要掌握了好的學習方法和心態(tài),再多努努力,都不會有什么問題。本人中考英語142/150分,高考122/150,大學英語四級(CET-4)85分,英語專業(yè)四級(TEM-4)62分(20xx年英語專業(yè)四級由于難度較大,過級分數(shù)由60分降到56分,我的作文僅得6/20分,其中小作文滿分5分一般都可以拿到2分,難道我15分的大作文才得4分?至今沒有弄明白為什么這么低。20xx年"專四"最難的聽寫部分拿到12/15分)英語專業(yè)8級(TEM-8)成績還沒有下來。當然,分數(shù)并不能說明一切,身邊有很多比我分數(shù)高很多的同學,但是關鍵在于我學英語的確沒有怎么"努力",就是很輕松的去學一些,也沒有像很多人那樣刻苦,平時接觸和學習英語比在課堂上系統(tǒng)學習的時間多。
首先,有一點是肯定的。討厭學習英語的人在他們剛剛接觸并學習英語的時候并不會討厭它。這種對英語厭煩甚至抵觸的心理是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逐漸產生并惡化的。這種厭煩的心理產生的原因我總結了一下,主要是由于教師對英語教學中興趣培養(yǎng)的忽視,也可能是教師傳授英語知識的方法或手段比較死板,比如可以表現(xiàn)為:
1. 過分強調語法規(guī)則的講解,所謂的死扣語法。
2. 題海戰(zhàn)術。即讓學生做大量高難度的英語知識習題,讓學生在做題犯錯的挫折與失敗中學習英語。
3. 忽視對學生口語發(fā)音規(guī)范化、地道化的培養(yǎng),導致很多學生發(fā)音一塌糊涂,不敢張口說出英語。
4. 教師講課缺乏激情,照本宣科,做活字典似的老師。
5. 沒有向學生詳細講解該如何正確的記憶單詞,致使學生在記憶單詞過程中飽受遺忘之苦。
6. 強調英語學習的應試目的,忽視英語作為一種交流工具的作用,導致在課堂上缺乏師生交流的互動。
7. 授課教師缺乏個人魅力,不能吸引學生,講課不能引人入勝。
從上面可以看出,教師對英語初學者的啟蒙和指導作用是多么重要。可能教師無意中對某方面教學的忽略,會導致很多學生逐漸喪失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動力。
客觀地說,我國的英語教育事業(yè),特別是英語的基礎教育近年來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和變革,涌現(xiàn)了許許多多好的英語一線教師。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由于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不平衡,這些教師大多數(shù)存在于省級重點學校和東南沿海發(fā)達地區(qū)的學校中,對于大多數(shù)普通學校,這種教師數(shù)量有限,而且正在不斷流失。在這種情況下,要求英語學習者不能僅靠教師的傳授,更需要自己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不斷摸索,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
學習是一項艱苦的勞動,學習語言更是難上加難。為什么這么說呢?
就拿我們學習母語漢語的過程來說,我們在出生幾個月后,就開始了牙牙學語,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對語言學習至關重要。我們在會寫漢語前就已經(jīng)可以非常熟練的運用漢語來表達自己的觀點了,而且我們沒系統(tǒng)學習過語法就可以出口成章了,在學習漢語的時候也從來沒有做過這么多單項選擇題。隨著我們在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中對漢語知識科學系統(tǒng)的學習,使我們使用漢語更加熟練和規(guī)范,可以更清晰準確地表達自己和傾聽別人。同時,我們的閱讀和寫作的能力也達到了一個較高的程度。從開始學習到熟練運用漢語,大概需要十幾年的時間,在這個階段里的每一天,我們都在使用它,學漢語時使用漢語,學其它學科也是用漢語。使我們的語言能力在學習和使用中不斷進步。
人類具有學習語言的本能,而且人類已經(jīng)習慣于在我們上面提到的那種規(guī)律下學習語言,然而我們對外語的學習卻是逆道而行。就拿我們學習英語來說,在我們還不怎么會說的時候,卻先學習了語法。在我們不太會讀的時候卻已經(jīng)學會了一些單詞的拼寫。而且我們一般只在課堂上才能說幾句已經(jīng)成套路的英語或者用英語造幾個句子。用這種違背人類學習語言規(guī)律的方法學外語,勢必會給我們學習造成很多障礙。比如,單詞拼寫不準確,容易遺忘;語法不扎實,運用不靈活,受母語影響嚴重。另外發(fā)音更是一塌糊涂,即使單個單詞發(fā)音準確,但句子的語調、重音和停頓也很不地道。
這么多困難擺在眼前,我們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很容易遭受挫折和氣餒。所以,學習英語一定要揚長避短,變不利為有利,盡量讓自己學習英語的過程符合學習漢語的規(guī)律,也就是順應人類學習語言的規(guī)律。
我們不可能在一個完全的英語環(huán)境下學習英語,但可以想法設法,千方百計的創(chuàng)造學習英語的氛圍。比如,可以每天聽英語廣播、看英語頻道電視節(jié)目;或者每天看一部英文電影或連續(xù)劇;或閱讀一些英文報紙和雜志。其實,創(chuàng)造一個"被動的"英語環(huán)境并不難,但僅僅被動的去聽和看是不夠的,我們要主動的運用英語去表達和溝通。比如,我們可以在課堂上多用英語和老師交流;課下找機會多接觸外籍教師;或是多和口語比較好的同學切磋,甚至可以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找國外的朋友用英語進行文字或語音的交流(可以用Pal Talk這個軟件)。即使一個人的時候,也可以讓自己扮演兩個角色進行即興的英語對話。
總之,學習英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僅僅在課堂上學習。我們要在生活中時時刻刻留意著英語。多看些國際新聞,多了解發(fā)生在世界各地的形形色色的奇聞軼事,即使是通過漢語來了解這些,對我們學習英語仍然會有所幫助。
也許有人會問,怎樣做才算在生活中留意英語了呢?其實我們可以從留意各種英文縮寫開始。比如,我們去銀行,可以看到ICBC(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去吃快餐,可以看到KFC(Kentucky Fried Chicken),Macdonald's;去保險公司,可以看到PICC(People's Insurance Corporation of China);看新聞可以經(jīng)常聽到OPEC(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APEC(The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UNESO(United Nation Education and Science Organization)等等。用電腦,更會遇到很多英文,比如PC(Personal Computer)、CD-ROM(Compact Disk Read Only Memory)、IE(Internet Explorer)、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等等。使用數(shù)碼相機會經(jīng)常看到AE(Automatic Exposure)、AF(Automatic Focus)等。
生活中我們接觸英語的機會很多很多,關鍵看我們能否細心。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英語,在生活中鞏固英語,把英語學習貫穿于每時每刻。換句話說,英語的學習過程不是整塊的拿起,而是一粒粒的拾起。所以,我們說,學好外語的人,都是比較細心的人。
1.4、學好英語還應該具備哪些素質
1.持之以恒。
前面我們說過,學習英語決不是一朝一夕,甚至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我們要具有過人的耐力去長期堅持。這一點在記憶英語單詞的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有人說過,記憶單詞就好像是記憶和遺忘之間的一場賽跑。單詞的積累是在不斷記憶和不斷遺忘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很多英語學習者抱怨自己的記憶力差,記單詞總容易忘。孰不知,沒有人會過目不忘,我們都是在不停的忘記而又不停的記憶。所謂的進步,其實就是記憶的速度大于遺忘的速度而產生的。當然,一味的記憶是行不通的,其中有許多的方法和規(guī)律去遵循。如單詞的"音型"記憶法,艾賓浩斯記憶曲線等等。
2.自信。
學習英語最重要的一點要脫口而出。說不好,說錯了不要緊,關鍵要相信自己在進步,要百折不撓。充滿自信大聲的說出英語是學好英語的關鍵,同時在說的過程中也會增強自信心。這也是我們設立"英語角",舉辦英語演講、朗誦、辯論賽的初衷。
3.要講究方法。
方法得當,可以學得很輕松,也很省時間。比如記單詞的方法,學語法的方法,練習口語和聽力的方法等。這些方法我將在后面的篇幅詳細說明。
2.1為什么說口語和聽力是英語學習的重中之重
我國的英語教育一度很忽視對口語和聽力的培養(yǎng),在高考中開始聽力測試也不過是四五年前的事。隨著近年來我國英語教育的發(fā)展,對口語和聽力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英語專業(yè)四級(TEM-4)已經(jīng)增設了口試,據(jù)說大學英語四六級(CET-4/6)也快要進行口試了。我們暫且不談這些口試設立的考核效果如何,但畢竟它或多或少的促進了英語教育中對口語和聽力的培養(yǎng)。
然而,很多同學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沒有充分認識到口語和聽力的重要性,或者說他們對聽力的重視還是有的,因為是很多考試的考查范圍。而對于口語,由于多數(shù)考試,比如中學里的英語期中期末考試、高考以及大學中非英語專業(yè)的公共英語四六級,并不考,所以很多人覺得學習口語沒什么用。既然考試不考,自己現(xiàn)在學英語就是為了應付考試,本來時間就緊,干脆把口語放一邊。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學的是"啞巴"英語,或"半啞巴"英語。我想,這部分忽視英語口語的學習者做了一件得不償失、目光短淺的事。為什么這么說呢?下面我們從人類學習語言的角度仔細分析一下。
我們知道,廣義的語言包括有聲的語音和書寫的文字。語音的產生在人類語言發(fā)展史上先于文字相當長一段時間產生。可以說,語音是文字的基礎,文字只是語音的一種表達形式而已。語音可以脫離于文字獨立存在,歷史上存在過(在文字產生前),現(xiàn)在也仍然存在(我們說的"文盲"就屬于這種情況。)但文字卻不能脫離語音而存在,即使我們在閱讀的時候沒有發(fā)音,可實際上這個"發(fā)音"僅僅是沒有用嘴來體現(xiàn)出來,在大腦中還是會和腦中已經(jīng)存在的那些發(fā)音一一對號入座的。
當然,在極端的情況下,人們也可以拋開語音直接把事物和文字之間強制建立聯(lián)系,比如先天的聾啞人學習語言的過程就屬于這種情況。但這種逆道而行的語言學習要比正常的方式耗費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
人們開始學習語言的時候要先把事物與語音建立聯(lián)系。比如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媽媽拿著一個香蕉告訴我們:"這是香蕉。"讓我們對香蕉這個事物的發(fā)音和香蕉的實物在腦中直接建立關聯(lián)。開始的時候可能會記不牢,但隨著日后媽媽或者周圍的環(huán)境反復的教授,我們就會把這種發(fā)音與它所代表的實物建立長期穩(wěn)固的聯(lián)系,保留在大腦中。
相反的,以后我們再看到香蕉,可能會脫口而出香蕉的發(fā)音,外國人可能會脫口而出banana.這種聯(lián)系的建立是不需要文字的參與的。這種語言學習的形式是最原始而又最符合人類學習語言規(guī)律的。換句話說,我們在學習語言的時候,要先讓自己成為一個"文盲",即只會發(fā)音,并不知道對應的文字。
由于語言環(huán)境的作用,我們在學習書面文字前,就已經(jīng)把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的事物與它們各自的語音建立了穩(wěn)固的聯(lián)系。見到事物的實體,我們可以立即脫口而出相應的語音;聽到某個事物的語言,能馬上在頭腦中反映出這個事物的形象。這里說的"事物"并不限于名詞類的,動詞、形容詞、副詞也一樣可以及那里這種聯(lián)系。比如有人在跑,媽媽會告訴我們,那個人在"跑",我們就會明白,那種運動就是跑。
上面舉了很多的例子,其實就是為了說明:正常的語言學習是首先把事物與語音建立起聯(lián)系(上小學以前),然后再把語音和文字建立起聯(lián)系(小學、初中、高中語文課的任務)。無論是學習漢語還是英語,都應該遵循這個規(guī)律。
這里要特別指出,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我們極少把文字和事物直接建立聯(lián)系,即使起初建立了文字與實物的聯(lián)系,逐漸也會脫離文字把文字的語音直接與實物建立關聯(lián)。先天的聾啞人在學習語言的時候,只能把文字與事物建立聯(lián)系,他們學習語言的過程相當漫長,進步也很慢。這就是因為他們對語言的學習方式違背了人類學習語言的規(guī)律。
說到這里,我們反思一下,是不是有很多人學習英語的時候采用的是聾啞人的學習方式呢?甚至采用了一種比聾啞人的學習方式還要繁瑣的方法。比如,很多人在學英語的時候,碰到一個生詞會去查英漢詞典,找到這個英文的漢語意思,然后才通過這個漢語的意思在頭腦中產生這個英文單詞所代表的事物。這種學習方式其實是把文字(英)轉化成文字(漢)再轉化成事物。這種學習方式把很多的經(jīng)歷浪費在這種轉化上,所以很費精力,并且提高不快,容易遺忘。
還是用前面說過的香蕉的例子,我們再記憶banana這個詞的時候,不要把banana這幾個字母的拼寫順序和漢字"香蕉"對應,而是要在開始記憶單詞的時候直接把banana的發(fā)音與香蕉在腦中的實體(形象)建立關聯(lián)。我們可以忘記banana這個單詞的拼法,但盡量不要忘記它的發(fā)音。也就是說,我們在學英語的時候,先讓自己成為一個文盲就可以了,千萬不要急著去拼寫。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圖方便,可能會很容易把banana這幾個字母的拼寫和"香蕉"這兩個漢字直接建立聯(lián)系。
作為一個中國人,學習英語難免要通過漢語,特別是在初學英語的時候。開始的時候詞匯量太少,不能使用英英詞典,不得不通過英漢詞典去學習。所以,我們有時候要刻意忘記英語中香蕉的拼寫方法以及英文banana對應的漢語"香蕉",把banana的讀音脫離它的拼寫和漢字"香蕉"來記憶,這樣效果最好。當然,會發(fā)音后拼寫并不是什么問題,只需要注意一些特殊字母的發(fā)音規(guī)則就好了。而且通過"音和形"去記憶單詞是最不容易忘記的,很多人記單詞容易忘其實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把英語單詞的發(fā)音與在大腦中其所代表的形象建立聯(lián)系,而是把單詞的拼寫(字母的順序)直接和漢字建立了聯(lián)系。
以上說的是正確學習英語的一個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前提,或者說是指導思想,希望大家仔細體會。
談談我學習心得2
明天開始期末考試,接著后天就要回福州了,由于家里還沒裝網(wǎng)絡,因此,得有一段時間不能來論壇了,在這之前,我想了下,我給新手解答過問題,演示過代碼,好像沒談過自己的學習心得,臨走之前,我就來談談我學習PHP的心得,雖然是老生長談,但是我想我的情況還是具有代表性的,希望各位想加入PHPER隊伍的新生力量能有所幫助。
大家學習PHP大部分都靠自學,我也不例外,不乏和我一樣過去是做ASP的,剛看到PHP代碼,我就感到奇怪,怎么里面這么多$啊?好奇怪啊,潛意識我覺得這東西肯定比ASP難多了,可是當我領略了PHP的神奇后(同樣功能的ASP,PHP程序在我過去的C2古董機上一跑,肉眼都看看出速度的差別),我頓時被PHP的魅力吸引了(雖然現(xiàn)在在我的HP本本上是感覺不出差別了),同時吸引我的還有LAMP組合。于是,我的PHP學習歷程開始了。
呵呵,不知道大家學習PHP做的第一個功能是什么,我做PHP的第一個程序是接收一組表單數(shù)據(jù),然后回顯它們,成功后想到,如果是URL參數(shù)PHP怎么接受呢?查了手冊,翻了書本,哦!用$_GET,也許許多從ASP過來的程序員一開始也會受ASP思路的影響,其實沒有關系,一段時間就適應了,你也許會說,早知道不學ASP了,不會受影響,你錯了,做久了你就會發(fā)現(xiàn),過去積累的ASP經(jīng)驗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你更快的掌握了PHP,所謂一理通,百理明,程序都有相似,ASP可以說和PHP是很接近的,所以ASP程序員轉PHP是很快的,有多快呢?下面再講,讀到這里過去沒學過ASP的,或者0基礎的朋友可別不看了,什么?我這分明是寫給過去做過ASP的人看的嘛,其實都一樣,我強調的是學習的方法和思路,不管學什么語言,這都是最重要的。
嗯,你學會了基本語法,了解了內部函數(shù),書本上的例子都能看懂了,肯定想試試自己的身手了吧?對,這是我強調的第一點,學習程序,就要不斷寫代碼,這樣是最快的學習方法,也是最有效的,可是忽然離開書本了,自己動手編,可能有種不知從哪開始的感覺,怎么辦我的方法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優(yōu)秀的代碼永遠是最好的學習工具,你建議先下個留言本看,WHY?留言本簡單,且具備了一個完整系統(tǒng)所必須的全部條件。數(shù)據(jù)庫,前后臺。咱們就先從數(shù)據(jù)庫部分開始,看他如何設計,分析它為什么這樣設計,我能不能有更好的設計,明白了以后,看他如何和PHP交互,這里我建議大家最好學習些軟件工程的知識,學會做系統(tǒng)分析,能劃分系統(tǒng)模塊,這樣有助于大家獨立設計系統(tǒng)。當你明白了原理之后,你就可以開始做程序,按照你想好的思路做,其中肯定會遇到種種困難,你要翻手冊,找GOOGLE,問網(wǎng)友,甚至還有調試程序時的煩躁,但是請千萬不要放棄,成功和失敗只在一念之間,往前一步,或許你就成功了,退后一步,則肯定失敗。當你克服了期間困難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通過做這個程序,你又學會了好多東西,經(jīng)驗得到積累,沒錯,你進步了。接著干什么,留言本是不夠的,把它擴展成CMS試試,做成BBS試試,如果你的系統(tǒng)越做越大,那么恭喜你,你一定有希望成為優(yōu)秀的PHPer!
這里當然還是要介紹下調試程序的技巧,記住,如果一段程序調試不過,先判斷單詞拼寫,在判斷語法,有沒漏;之類的,可以分段echo結果,縮小調試范圍,特別是數(shù)據(jù)庫交互的程序,先輸出個SQL語句看看,對了,再分析怎么會插入/刪除不成功呢,之類的。調試程序可能會占用編程很多的時間,我們當然還是要總結自己的調試經(jīng)驗。當然我自己有個習慣,上網(wǎng)的時候看到網(wǎng)站有些功能不錯,我就想這是怎么實現(xiàn)的?我能做到碼?于是我就自己動手試試,無論成功與否,我覺得都會有些幫助,有助于提高水平,我這人不喜歡老重復書中那些無聊的example,在自己的動手實踐中學習,我覺得效率更高,且我享受那種代碼成功實現(xiàn)的喜悅,這也是我學習的動力。當然作為程序員,必須時刻關注程序的發(fā)展,當你入門后,你就得考慮些高級應用,你如提高下程序效率,用下模板,AJAX什么得,要時刻關注業(yè)界得動態(tài)。
最后,談下之前說的我從ASP轉PHP花多長時間,也就是我學習PHP花多長時間,老實告訴大家,半年多,其中包括學習AJAX,smarty,XAJAX得時間。也許大家有疑問,怎么可能啊忽悠人吧,不錯,我是學PHP半年多,可是請大家注意,之前學習HTML,數(shù)據(jù)庫,軟件工程,ASP,我花了1年多,所以大家看看,其實學習編程是沒有捷徑的,我們能做的就是一步一個腳印,打好基礎,提高水平,充實自己,最后祝各位新手學習愉快,都能成為優(yōu)秀的PHPer,壯大中國的IT力量!
談談我學習心得3
從剛進入大學開始算起到現(xiàn)在這一年半多的時間里,我先后通過了CET4、CET6、上海市中級口譯筆試、上海市高級口譯筆試和上海市中級口譯口試。這一路走來,有過歡笑也有過淚水,不過總體來說還是蠻順利的。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這一年半學習英語的一些心得技巧以及對于四六級和中高口考試的經(jīng)驗。
有這樣一句話: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可以算得上是對想學好外語的朋友們的絕好忠告。不要把英語作為功課、任務來學。要讓它從冰冷刻板的功課,變得鮮活生動充實起來,想辦法讓自己喜歡上英語。其實,我認為在英語學習中充滿了樂趣,通過英語學習,你可以了解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中英文兩種語言思維方式的異同、了解外國人的生活文化,了解世界。 其次,心態(tài)對于學習英語也極其重要。如果你認為難的,它就會變的很難;如果你把它想的簡單,它就是簡單,要相信心態(tài)對你學習的影響是巨大的。在如今這個全球化的世界,學英語是必然的,逃不了的,那為什么還要給自己增加難度呢?
先來說一下四六級考試。網(wǎng)上有這么一句話:“大學四年,不是拜倒在石榴裙下,就是拜倒在四六級下?!笨梢姡牧墝τ诒姸啻髮W生來說是多么具有殺傷力,有些學校還把四六級證書和學位證書掛鉤起來,也就意味著通過不了四六級就不能拿到畢業(yè)證書。因此,通過四六級對于我們大學生來說都具有及其重要的意義。對于四六級考試,我想說“得聽力和閱讀者得天下”。為什么這么說呢?從它的分
數(shù)安排來看,聽力和閱讀所占的比重加起來將近500分,遠高于425通過線。所以,聽力和閱讀在四六級考試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四六級聽力都是分為Listening Comprehension(聽力理解)和Compound dictation(復合式聽寫)兩部分。其實這兩部分分別對應你的泛聽和精聽能力。從小學到高考英語,我們做的聽力幾乎全是泛聽,只要你能聽懂大意,不需把聽力文本的每個詞都聽懂,就可以選出正確的選項。而復合式聽寫則考查了你的精聽能力,對于詞語和句子的聽記能力。因此,在準備四六級考試時,應當適當?shù)刈鲆恍┚牼毩暎ň牱椒ê笫觯jP于閱讀,我認為必要的詞匯量是基礎,平時多看一些英語外刊(New York Times,Economists等),再掌握一些閱讀技巧(關鍵詞快速定位、略讀精讀結合)就問題不大了。至于寫作嘛,那是我的Achilles' heel(阿基里斯之踝,致命弱點),也就不多說了。
再來說一下中高口。中高口都是分為筆試和口試,只有先通過了筆試才有參加口試的資格。筆試均分為聽力、閱讀和翻譯三大部分(部分題型中高口略有差別)??谠噭t分為口語和口譯兩個部分,主要是在于平時對各種話題的積累和必要的口譯訓練,平時可以多關注一些時事,利用各種資料進行口譯,比如CCTV NEWS的新聞、兩會的記者招待會等都是相當不錯的練習材料??伎谠嚨臅r候,要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沉著冷靜,盡自己最大努力盡可能全部翻譯完。通過學習口譯,我在聽說讀寫譯更方面的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提升了英語的綜合能力。通過學習口譯,我真正體會到了“學以致用”這四個字的含
義,認清了學習英語的本質。對于中高級口譯考試,我建議那些通過了六級的、學有余力的、想進一步提升自己英語水平的同學可以去嘗試一下。關于這個考試的有關信息在此也不再贅述,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上網(wǎng)查找相關資料或與我交流。
以上基本上就是本人對于英語學習的一些心得總結和對部分英語考試的一些理解和認識。好的方法大家可以借鑒,不好的請大家指正!希望大家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英語的方法,在英語學習中找尋樂趣。
談談我學習心得4
其實,這樣的同課異構在學校中很常見,也是很好的一種教研方式,特別是對我們青年教師的成長很有幫助,我不敢說什么評課,就自己的觀點說說,不一定對,希望批評指正。
孫老師和楊老師上的是《遺傳和進化》第一章第一節(jié)《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一)》的內容。兩位老師根據(jù)學生的不同,采用了不同的教學方式。下面我簡單地說說我自己對這兩節(jié)課的看法。
對孫老師的課,我個人的看法如下:
優(yōu)點:1、倡導探究性學習。孫老師面授的群體是應該是成績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因此她采用了 “做”中學的教學方法。如觀察豌豆花、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勤于動手,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2、在探究性學習活動中,問題是核心的要素。孫老師以問題為線索引導學生通過質疑和推理來學習孟德爾的遺傳實驗的雜交實驗。同時,還重視課堂生成性問題的啟發(fā)和引導。
3、孫老師教態(tài)自然、親切,課堂氣氛活躍。
不足之處和建議:
1、教學中沒能及時進行引入新內容,如在進行觀察一對相對性狀雜交實驗的實驗現(xiàn)象的同時,可以及時地根據(jù)觀察的現(xiàn)象提出顯性性狀、隱性性狀和性狀分離的相關信息。
2、在用孟德爾的假說相對比較抽象,學生閱書并不一定能夠對此內容很好地理解,這部分內容是重點也是難點,教師可以用假說的內容詳細分析實驗。
楊老師的課我認為有以下特點:
優(yōu)點:1、楊老師整節(jié)課都表現(xiàn)得很從容,笑容可掬,很有活力,很有感染力。
2、楊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注重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在教學中滲透德育,進行思想教育。如了解孟德爾的生平,又如在進行雜交實驗現(xiàn)象分析時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象成孟德爾,鼓勵學生思考。
3、楊老師對新授知識講得很細,如辨別相對性狀、顯性性狀、隱性性狀、性狀分離等新知識。
不足之處及個人建議:
1、這一節(jié)課的時間分配不是很合理,這節(jié)課的難點是對分離現(xiàn)象的解釋,對孟德爾的顯隱性的判斷等假說解釋得不夠深入透徹,而過多的時間放在前面,如把自交、雜交知識解釋得很全面,在進行實驗現(xiàn)象分析時,把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判斷講解得很細。我個人認為這部分內容暫時不需要在這個時候講解,因為這會影響學會對現(xiàn)象分析、解釋這一條主線的思路,而且這一節(jié)是學生進入遺傳學的第一課時,讓學生有個初步認識即可,在以后的教學中再深化,可能效果會更好。
2、楊老師對用假說的解釋實驗現(xiàn)象過于簡潔,并且在講解遺傳圖解時,用倒推方式推出各代的遺傳因子組成,既要鼓勵學生走孟德爾的科學道路,但又把當時還沒出現(xiàn)的減數(shù)分裂知識牽引進去,不符合當時科學發(fā)展的邏輯。
3、有知識傳授方面還有一點點小漏洞,就是關于自交的解釋有點理解不恰當。
以上都是我個人的看法,不對之處請糾正。
談談我學習心得5
一個媽媽說,我的孩子讀小學六年級,他學習的目的還不太清楚,他總認為是為了父母而學習。起初我以為這是孩子愛玩兒的心理,才不肯學。后來有一次讓他做作業(yè),他就發(fā)脾氣了,說你們?yōu)槭裁幢浦覍W呀,我都是為了你們學。我才明白他是這個想法,我真的感覺到很吃驚。他說你們的目的,要么就是老了為了我能賺錢養(yǎng)你們,還有一個嘛,就是為了名聲。我說你的想法是從哪兒來的呢?他說有些是從電視里看的,有些是我們同學說的。
那孩子們?yōu)槭裁磿尲议L感覺到,他們是為爸爸媽媽在學。爸爸媽媽應該怎么告訴他,或者說用什么方法,讓他發(fā)自內心地體會到我是為自己去學。其實,爸爸媽媽要從一上學就告訴孩子,學習是自己的事,你完成作業(yè)也是你的事。爸爸媽媽不要給孩子檢查作業(yè),也不要給孩子收拾書包,早晨起來不要叫,讓孩子自己拿著鬧鐘愛起不起。如果第二天他真的就沒有去上學,學校老師一定會有紀律的,他就會承受批評或者接受懲罰。這時候爸爸媽媽不要替他承受,讓他自己承受。下次他就注意了。但是今天他沒起,你就叫快起、快起……然后剛給他拉起來,撲通,又躺下了,這時候就非常被動。他有可能說,你不給我買玩具,我就不給你上學了,這種情況會越來越多。所以我覺得媽媽要相信兒子,他既然說了這個話,他就會很努力,你就在旁邊鼓勵他就可以了。他考得怎么樣,他怎么去完成這就是他自己的事,你不能替他完成。
我對孩子說,學習是一種本事,是一種能力,咱們現(xiàn)在有一句話叫與時俱進,簡單來說就是與時代共同進步。這個人為什么要有學習能力呢?因為時代在變化,很多知識也在更新,也在變化,如果沒有一個學習的能力,你就會被淘汰了,所以人最重要的是要有學習能力。我哥哥是五歲上的小學,他今年六十多歲了,一直在學習。他在美國先獲得的是數(shù)學博士后學位,然后就當一名數(shù)學教授。后來他又去攻讀了計算機博士學位,當他拿到這個學位之后,他立刻找到了一個大的計算機中心,去那里工作。人家隨時會給他一個難題,很快,一天兩天就會給人家答案,因為他會學習。所以他今年都六十多歲了,依然很受重視。他回來就跟我講他內心的感覺,學習能力比學習成績重要,所以一個人真是要活到老學到老。他不停地學習,就能夠適應新的問題,所以這個能力不是爸爸媽媽給的。媽,我又給你得了一百分,其實你是自己騙自己。自己有多大本事,就看你有沒有學習了,然后將來離開老師自己也能自學,每個新的知識來了你都能自學,這樣你就是一個能夠與時俱進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