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一年級下冊古詩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古詩
很多人都知道一年級就開始學古詩了,提前看看這些古詩吧!小編在這里整理了相關知識,快來學習學習吧!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古詩
詠鵝
唐 駱賓王
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江南
漢樂府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畫
遠看山有色,
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
人來鳥不驚。
憫農(其一)
唐 李紳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
農夫猶餓死。
憫農(其二)
唐 李紳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
飛在青云端。
風
唐 李嶠
解落三秋葉,
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
入竹萬竿斜。
憶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春曉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贈汪倫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靜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xiāng)。
尋隱者不遇
唐 賈島
松下問童子,
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處。
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
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
浮萍一道開。
小池
宋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蔭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夜宿山寺
唐 李白
危樓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
恐驚天上人。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詠柳
唐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登鸛雀樓
唐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出塞
唐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芙蓉樓送辛漸
唐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鹿柴
唐 王維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 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好的學習方法有哪些?
其實孩子只要掌握了一個好的學習方法,就像找到了一個捷徑,學習自然輕松。
那么,很多家長都會詢問,孩子該掌握怎樣的學習方法?什么樣的學習方法時有效的?今天,把衡水中學最牛班主任老師交給她學生們的學習方法,提供給大家!做好這八條,孩子學習不用愁!
1、都有一個錯題本
2、都有一個好題本
3、新課之前一定先預習
4、先復習后做作業(yè)
5、做作業(yè)要計時(限時訓練)
一、計劃管路—有規(guī)律
1. 長計劃,短安排。
在制定一個長期目標的同時,一定要制定一個短期學習目標,這個目標要切合自己的實際,通過努力是完全可以實現的。達到了一個目標后,再制定下一個目標,確保一個目標一個目標地實現。
2、擠時間,講效率。
重要的是進行時間上的通盤計劃,制定較為詳細的課后時間安排計劃表,課后時間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嚴格遵守,堅持下去,形成習慣計劃表要按照時間和內容順序,把放學回家后自己的吃飯、休息、學習時間安排一下,學習時間以45分鐘為異界,中間休息10分鐘,下午第四節(jié)若為自習課也列入計劃表內。
二、預習管理—爭主動
1、(1)讀:每科用10分鐘左右的時間通讀教材,對不理解的內容記錄下來,這是你明天上課要重點聽的內容。預習的目的是要形成問題,帶著問題聽課,當你的問題在腦中形成后,聽課時就會集中精力聽老師講這個地方。所以,發(fā)現不明白之處要寫在預習本上。
2、【寫】:預習時將模糊的、有障礙的、思維上的斷點書寫下來。讀寫同步走。
3、練:預習的最高層次是練習,預習要體現在練習上,就是做課后能體現雙基要求的練習題1到2道。做題時若是會做了,就說明了自學能力在提高,若不會做,沒關系,很正常。因為老師沒講。
三、 三、聽課管理――重效益
聽課必須做到跟著老師抓重點,當堂懂。聽課時要梗著老師的思維走,不預習跟不上。跟老師的目的是抓重點,如“定理、公式、單詞、句型”等等,更重要的是抓自己個性化的重點,抓自己預習中不懂之處。
事實證明:不預習當堂懂的在50%―60%左右,而預習后懂的則能在80%―90%左右。當堂沒聽懂的問懂、研究懂。
四、復習管理----講方法
1、想:即回想,回憶,是閉著眼睛想,在大腦中放電影。學生課后最需要做的就是是回想。此過程非常重要,幾乎所有清華北大狀元都是這樣做的。考友應在每天晚上臨睡前安排一定時間回想。
2、【查】:回想是目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承認的最有效的復習方法,也是查漏補缺的最好方法。回想時,有些會非常清楚地想出來,有些則模糊,甚至一點也想不起來。能想起來,說明你已經很好的復習了一遍。通過這樣間隔性的2~3遍,幾乎終生不忘。而模糊和完全不記得就是漏缺部分了,需要從頭再學。
3、看:即看課本,聽課筆記。既有面,更有點。這個點,既包括課程內容上的重點,也包括回憶的時候沒有想起來,較模糊的“漏缺”點。
4、寫:隨時記下重難點、樓缺點。一定要筆記中把它詳細整理,并做上記號,以便總復習的時候,注意復習這部分內容。
5、 說:就是復述。如:每天都復述一下自己學過的知識,每周末復述一下自己一周內學過的知識。聽明白不是真明白,說明白才是真明白。堅持2-3個月就會記憶力好,概況能力、領悟能力提高,表達能力增強,寫作能力增強。
五、錯題管理――常反思
有了錯題本和難題本就叫會考試,目的是以后復習使用。錯題和難題反映了許多知識點的聯結,掌握了錯題和難題就等于把高分拿在手。
建立錯題本和難題本,煤業(yè)上下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是原題;
第二部分是錯因;
第三部分是改正確能舉一反三;
第四部分是歸納提醒;
第五部分是復習次數。
六、難題管理----會溯源
一般來說,難題之難多半在于題目所涉知識點眾多,知識點之間關系錯綜復雜,思維(及方法運用)跳躍性大、邏輯性強。因此,對于難題,建議用溯源的方法整理。
一是查清題目所需知識清單,同步辨清知識間內在聯系。
二是復原自己考試時思維路徑,查“堵歧“點;
三是借助參考答案探究自身存在的盲點疑點甚至是漏點。
七、考試管理—抓重點
用一張丟分統(tǒng)計表把考試管理起來。按科目分為填空、選擇、計算……等項目。錯了、丟了多少分,用統(tǒng)計表說話;這樣就能明白哪些是理解出了偏差,哪些是計算出了錯誤,是什么知識點有問題,哪方面需改進和提高。
用紙把錯題抄下來,每隔二十天再做一遍,尤其是在考試前可找出考點。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古詩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