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三課知識點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三課課文及知識點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第3課是兩首現(xiàn)代詩,那么關于這兩首現(xiàn)代詩我們該怎么學習呢?以下是小編準備的一些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三課知識點,僅供參考。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三課課文
秋晚的江上(劉大白)
歸巢的鳥兒,
盡管是倦了,
還馱著斜陽回去。
雙翅一翻,
把斜陽掉在江上;
頭白的蘆葦,
也妝成一瞬的紅顏了。
花牛歌(徐志摩)
花牛在草地里坐,
壓扁了一穂剪秋蘿。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個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夢,
太陽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三課知識點
一、多音字
盡jǐn(盡管)jìn(盡頭)
溜liū(溜走)liù(眼尖手溜)
三、近義詞
倦—累 一瞬—一霎 霸占—侵占
四、反義詞
斜—正 扁—圓
五、理解詞語
歸巢:返回巢穴。
斜陽:傍晚時西斜的太陽。
蘆葦:草本植物,生長在淺水里,莖中空。
一瞬:轉眼之間,形容極短的時間。
紅顏:指貌美的女子。
霸占:倚仗權勢占為己有;強行占據(jù)。
偷渡:偷偷通過封鎖的水域或區(qū)域,現(xiàn)多指偷越國境。
滴溜溜:形容旋轉或流動。文中指花牛的尾巴甩得速度快。
六、詞語搭配
(頭白)的蘆葦 一(穗)剪秋羅 甩得(滴溜溜)
七、詞語擴展
ABB式詞語:滴溜溜 慢吞吞 慢騰騰 香噴噴 辣乎乎 甜津津 軟綿綿
八、句子解析
1.歸巢的鳥兒,盡管是倦了,還馱著斜陽回去。
歸鳥倦了,這是詩人的想象,同時也是詩人情感的移入。鳥倦實在也是人倦。
2.雙翅一翻,把斜陽掉在江上;頭白的蘆葦,也妝成一瞬的紅顏了。
鳥翻雙翅,抖落斜陽,這種夸張的描寫體現(xiàn)了鳥擺脫重負、追求自由的精神。通過“妝”和“紅顏”二字,把蘆葦擬人化了,給全詩平添了一些情趣與生氣。
3.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的滴溜溜。
“滴溜溜”一詞形象的寫出了小花牛的活潑、可愛。
九、問題解疑
1.《秋晚的江上》這首詩描繪的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碧空清江、倦鳥歸巢、夕陽西下、蘆葦在夕陽的映襯下變得格外漂亮的畫面。
2.怎樣理解《秋晚的江上》中的“鳥兒”和“斜陽”?
“鳥幾”代表人,“斜陽”可以理解為人要做的事。一開始,鳥兒背負著重擔(斜陽)努力飛行,面當完成任務(抖落斜陽)時,眼前一片紅色,此時鳥兒該多么高興、輕松啊。
3.《花牛歌》這首詩表面上寫花牛,其實是在告訴我們什么呢?
告訴我們要珍惜美好自由的生活,珍惜時間,不辜負青春。
十、課文主題
《秋江的晚上》描寫了夕陽西下,江面上的美麗景色,表達了作者無比喜悅的心情。
《花牛歌》寫了小花牛在草地上發(fā)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表現(xiàn)了小花牛的活潑、可愛。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三課《現(xiàn)代詩二首》練習題
一、讀一讀,連一連。
歸巢 蘆葦 霸占 壓扁 冬眠
wěi cháo bà mián biǎn
二、選字填空。
【羅蘿】( )卜 綠( ) ( )漢 ( )羅
【甩用】( )法 ( )頭 利( ) ( )開
【青清】( )草 ( )醒 ( )閑 ( )菜
三、選擇填空。
A.白云霸占了半個天 B.太陽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C.小尾巴甩得的溜溜 D.壓扁了一穗剪秋蘿
花牛在草地里坐,______________?;ㄅT诓莸乩锩撸琠_____________。
花牛在草地里走,______________。花牛在草地里做夢,______________。
四、判斷下面的說法,對的打“√”,錯的打“X”。
1.《秋晚的江上》一文,從“倦鳥、斜陽”等詞語看出作者很累,在詩中表達出自己對生活的抱怨。( )
2.“霸占”的“占”讀音是“zhān”。( )
3.《花牛歌》這首詩歌寫出了花牛在草地上的各種淘氣事情,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由的向往。( )
4.《花牛歌》的作者是劉大白,《秋晚的江上》的作者是徐志摩。( )
五、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再回答問題。
1.填寫正確的關聯(lián)詞語,然后再寫一句話。
______________是倦了,______________馱著斜陽回去。
2.“頭白的蘆葦,也妝成一瞬的紅顏了。”這句話運用的______________的修辭手法,這樣寫的好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寫一句擬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想一想,花牛還會在草地上做些什么?結果又是怎樣的呢?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三課《現(xiàn)代詩二首》練習題答案
一、歸巢---cháo 蘆葦---wěi 霸占---bà 壓扁---biǎn 冬眠---mián
二、蘿 蘿 羅 羅 用 甩 用 甩 青 清 清 青
三、D C A B
四、1.× 2.× 3.√ 4.×
五、1.盡管 還 盡管今天下著大雨,同學們還是堅持著上學。
2.擬人 給全詩增添了情趣和生氣燭光歡快地舞蹈著。
六、花牛在草地里叫,夕陽露出紅紅的笑臉。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三課《現(xiàn)代詩二首》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秋晚的江上》是近代詩人劉大白1923年的作品。這首詩從整體框架上采用了當時流行的小詩體,小幅的描寫,簡潔的勾勒,散文的句式,即興的抒發(fā),描繪出了江邊秋天黃昏時的景象。
《花牛歌》全詩四節(jié),每節(jié)第一行均以文字相近的詩句起首——“花牛在草地里坐”“花牛在草地里眠”“花牛在草地里走”“花牛在草地里做夢”。用簡單明朗、輕快活潑、一詠三嘆的詩句形式,將草叢中的花牛行動、景象巧妙生動地展現(xiàn),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由的追崇。
學情分析:
對學生進行詩歌的吟誦,進行詩的熏陶,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播下詩的種子,無疑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這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在教學時老師要通過多種閱讀方式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詩歌的快樂氛圍。
教學建議:
要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在讀懂詩歌的基礎上讓學生想象詩歌中的景物構成了怎樣的畫面。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本課的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兩首詩的內(nèi)容,想象詩中的景物構成了怎樣的畫面。
4.體會詩歌優(yōu)美的意境和豐富的想像。
【過程與方法】
以朗讀、感悟、聯(lián)想為主,以詩歌特有的音律美,引導學生感受對大自然風景的喜愛。同時,運用多媒體音樂、畫面營造氛圍,讓學生獨立思考、獨自體會。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對學生進行愛大自然、愛祖國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兩首詩的內(nèi)容,想象詩中的景物構成了怎樣的畫面。
難點
體會詩歌優(yōu)美的意境和豐富的想象。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搜集關于秋天的詩。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說說《秋晚的江上》描繪了哪些景物,想象詩中的景物構成了怎樣的畫面。
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
難點
想象詩中的景物構成了怎樣的畫面。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用一幅畫導入:夕陽西下,照紅了江面,晚歸的鳥兒低飛在江面之上,引起學生思索。這樣美得景色,我們現(xiàn)代的詩人劉大白會用什么樣的筆觸去描寫呢?一起去看看吧。(板書課題)
二、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1.同學們,你們喜歡《秋晚的江上》這首詩歌嗎?喜歡的話就趕緊讀讀吧。
2.學生自由朗讀詩歌,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畫一畫:畫出本課的生字,多讀幾遍。
4.認一認:出示生字,生詞,開火車認讀。
歸巢馱著斜陽頭白蘆葦妝成一瞬紅顏
5.幫一幫:四人小組互讀課文,互相幫助指正。
6.比一比:每組推選一名代表讀詩歌,比比哪個小組讀得正確、流利。
三、研讀詩歌,理解詩意,體會感情
(一)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詩歌,畫出自己喜歡的詩句,反復練讀。
2.說出自己喜歡的詩句及原因,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3.每一小節(jié)詩寫了什么,全班交流。
(二)學習第一小節(jié)。
1.指名讀第1節(jié)。
2.教師示范,配圖配樂朗誦。
3.思考問題:
(1)鳥兒要干什么?是怎樣的狀態(tài)?(鳥兒歸巢,倦了)
(2)“馱”字突出了什么?
(突出鳥倦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景致的進一步渲染和綺麗的想象)
4.配圖配樂齊讀。
(三)學習第二小節(jié)。
1.指名讀第2小節(jié)。
2.學生說說這一小節(jié)描繪的畫面上出現(xiàn)了什么景物?
3.學生自主學習,在書中畫有關的景物,組內(nèi)交流后匯報。
4.思考問題:
(1)“鳥翻雙翅,抖落斜陽”是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何好處?
(夸張;體現(xiàn)了鳥擺脫重負,追求自由的精神)
(2)“妝”“紅顏”是什么修辭手法?有何好處?
(擬人,“妝”“紅顏”把蘆葦人格化,給詩文平添一絲情趣、一絲生氣)
5.指導學生朗讀詩歌。
6.指名誦讀、賽讀。
四、整體感受詩歌內(nèi)涵
1.從詩中描繪的景色中可以感受作者的心情是怎樣的?(無比欣悅)
2.詩人為什么能寫出這么美的詩呢?(觀察,感受,描繪,想象)
3.過渡:讓我們用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充滿詩意的心,一起感受秋天吧。閉上眼睛,想象秋天,你的頭腦中出現(xiàn)了什么畫面呢?和同學一起交流一下。
五、激情朗誦,升華情感
全班展示朗讀、賽讀。師生共同評價,評出“全班佳朗讀獎”。
六、自悟自得
教師引導學生談談自己的學習收獲及學習感悟。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詩的內(nèi)容,想象詩中的景物構成了怎樣的畫面。
3.體會詩歌優(yōu)美的意境和豐富的想像。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詩的內(nèi)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難點
鼓勵學生大膽想象,仿照課文再續(xù)編一段詩歌。
教學過程:
一、導讀引入,激發(fā)興趣
1.上一節(jié)課我們一起欣賞了一幅秋天晚上的美麗畫卷,這節(jié)課我們來讀一首徐志摩筆下描寫花牛的詩。
2.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
二、學習詩歌
1.自讀感知。
請自由把課文讀幾遍,把字音讀準確,把詩讀流利,讀完想一想:你從詩中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可以從詩中的關鍵字、詞、句中去體會,可以從整首詩的內(nèi)容上去體會,可以從詩的形式上去感受,也可以從詩的思想上去感受)
2.點撥感悟:
(1)指名分小節(jié)讀,正音,認識生字。
(2)從這首詩中我們知道了花牛在草地里的心情是什么樣的?
你是從哪些詞句體會到的?(指導學生抓住“壓扁”“霸占”“甩”“偷渡”等詞及帶有這些詞的句子邊讀邊想象感悟)
(3)有感情地朗讀。
這首簡短的小詩,我們要邊讀邊想象,才能入情入境,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看看誰能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作者對生活的熱愛。
學生練讀,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
3.領悟寫法:
(1)默讀詩歌,說說這首詩在形式及寫法上有哪些特點或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
(2)生談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師小結:
A.每節(jié)第一行均以文字相近的詩句起首——“花牛在草地里坐”“花牛在草地里眠”“花牛在草地里走”“花牛在草地里做夢”,用簡單明朗、輕快活潑、一詠三嘆的詩句形式,讀起來朗朗上口。(結構一致)
B.用詞講究,動詞用得很準確,“壓”“霸占”“甩”“偷渡”這些表示動作的詞的使用,既準確又形象。我們要學會用詞,同一個意思可用不同的詞來表達,這樣就不顯得單調(diào)和重復。
板書設計:
花牛歌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學時應給學生較多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的閱讀、表達能力在語言實踐中得到鍛煉。為此在教學時我主要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品讀兩首詩歌,把握詩歌主旨。
二、加強詩歌朗讀訓練,在讀中感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多讀才能更好地領悟詩歌。教師要利用自讀、分組讀、男女生輪讀等多種方式讓學生讀詩,進而感悟理解詩歌。四年級學生已積累了一定的理解詩歌的方法,在教學中應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以讀促思,以讀帶悟,以讀傳情,為學生今后學習詩歌打下牢固的基礎。
三、通過品讀含義深刻的詩句,從中想象詩中的景物構成了怎樣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