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必修二必記知識點概括
俗話說,眼看十遍,不如手過一遍。無論平時學習還是考試,有的同學往往把常用字詞寫錯,為什么呢?就是缺少寫的訓練。生字、生詞、重點語句不妨在理解記憶的基礎上,反復寫一寫。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高一政治必修二必記知識點概括,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一政治必修二必記知識點概括1
1.國際關系
(1)含義:是指國家之間、國際組織之間以及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的關系。其中最主
要的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
(2)內容:
是多方面的,有政治關系、經濟關系、文化關系、軍事關系等。
(3)基本形式:
競爭、合作和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
(4)影響國際關系的主要因素:
①各國的國家性質與利益追求不同,執(zhí)行的對外政策不同,使得國際關系復雜多變。其中,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
A國家利益是指國家生存與發(fā)展的權益。
B國家利益的重要性: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
C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而利益對立則是引起國家沖突的根源。
D這就要求:任何國家都不應以維護本國國家利益為理由,侵犯別國的主權和安全,干涉別國的內政。侵犯別國主權、干涉別國內政的行為,是非正義的、錯誤的,應當受到譴責和反對。
②國家力量是影響國際關系的重要因素。
A國家力量又叫國家實力、綜合國力。
B國家力量的重要性:國家力量是主權國家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是捍衛(wèi)國家利益、實現國家目標和影響別國的能力;是衡量一個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作用和影響的重要尺度。
2.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
(1)我國的國家利益包括哪些?
①安全利益,如國家的統(tǒng)一、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
②政治利益,如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等制度的鞏固
③經濟利益,如我國資源利用的效益、經濟活動的利益和國家物質基礎的增強等
(2)為什么要堅定地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
①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利益與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
②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就是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當的、正義的。
(3)如何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
①在當代國際社會中,中國必須堅定地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
②我國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尊重其他國家正當的國家利益,維護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
③增強國家實力,提升我國的綜合國力。
④從公民角度來說:我們要樹立國家觀念、民族意識,增強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努力維護國家安定、社會穩(wěn)定的政治局面;同一切損害國家利益的現象作斗爭。
高一政治必修二必記知識點概括2
價值決定價格:
(1)價格與價值的關系。
①在市場經濟中,價格最終是由價值決定的。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
②商品價格的高低,因為它們所含價值量不同。在其他條件不變情況下,商品價值量越大,價格越高;價值量越小,價格越低。
(2)商品價值量的決定因素: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值量。
①價值量的決定因素:不能由個別勞動時間決定,而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
A、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指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制造某種商品的需時間。
B、個別勞動時間即商品生產者個人生產某種商品所用的時間。
②商品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商品耗費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越多,其價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③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對生產者意義。
A、個別勞動時間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處于有利地位盈利。
B、個別勞動時間高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處于不利地位虧損。
C、相等不虧不賺。
它決定了生產者努力縮短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提高個別勞動生產率。
價值規(guī)律的內容和表現形式。
①價值規(guī)律的內容: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②表現形式:
A.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商品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則是價值規(guī)律的表現形式。
B.供求與價格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為什么價格不會無限制上升或下降)
C.等價交換:價格與價值相符的交換。等價交換存在于商品交換的平均數中,不存在于每一個個別場合。
③作用:
A.調節(jié)勞動力和生產資料在社會生產各部門的分配(原因:供求與價格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結果:使資源在社會各部門之間實現優(yōu)化配置)
B.刺激商品生產者改進技術,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原因: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值量。結果:使企業(yè)內部實現優(yōu)化配置)
C.導致商品生產的優(yōu)勝劣汰。(原因: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值量。結果:使資源在企業(yè)之間實現優(yōu)化配置,總之,即有利于資源優(yōu)化,合理,高效配置)
高一政治必修二必記知識點概括3
1、政治經濟學為什么具有階級性
政治經濟學,無論是資產階級經濟學(包括當代西方經濟學還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都具有鮮明的階級性。這是因為,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內容,涉及人們的經濟利益關系,而經濟利益關系在存在階級關系的社會中,會表現為階級利益關系。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從其整個思想體系來說,是為資產階級的經濟利益服務的。政治經濟學都是有階級性的。
2、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怎樣產生和發(fā)展的?
(1)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產生的歷史背景是:一方面,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已經成熟,無產階級作為新生產力的代表登上了政治舞臺,并開展了強大的工人運動。
另一方面,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和空想社會主義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的創(chuàng)立提供了理論來源。
(2)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批判地繼承了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中的科學因素,揭示了資本主義的運動規(guī)律。在繼承古典經濟學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上,創(chuàng)立了科學的勞動價值論,并以此為基礎,創(chuàng)立了剩余價值學說。
(3)馬克思和恩格斯所創(chuàng)立的政治經濟學,主要研究資本主義經濟,并對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和體制提出了一些預見性設想。
(4)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不斷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的經濟學科,它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開放中獲得重大發(fā)展發(fā)。
3、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什么?
(1)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總體上說,是研究特定社會制度中的社會生產關系,即經濟利益關系,揭示社會歷史發(fā)展中的經濟規(guī)律。
(2)生產關系是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所結成的相互關系,它屬于經濟利益關系。
(3)狹義的生產關系是指直接生產過程中所結成的人與人的關系,廣義的生產關系是指社會再生產過程中諸環(huán)節(jié)、諸方面的關系,既包括直接生產過程中的關系,也包括分配關系、交換關系、消費關系。
(4)政治經濟學研究生產關系時,不是研究它的表面現象,而是揭示生產關系產生、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性,即研究各種客觀經濟規(guī)律。經濟規(guī)律是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
4、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部分同社會主義部分的研究對象有什么異同?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與資本主義部分的研究對象,既相統(tǒng)一,又有差異。
(1)二者有統(tǒng)一面。二者都是研究社會生產關系,即經濟利益關系,揭示經濟運動規(guī)
(2)二者有差異面。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重在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研究,揭示其內在矛盾、階級對抗性和資本主義制度產生、發(fā)展與滅亡的客觀規(guī)律,揭示資本主義終將被社會主義所取代的歷史必然性。而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則重在研究怎樣鞏固、發(fā)展和完善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實現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富裕的經濟利益。
5、學習政治經濟學的意義?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為我們認識客觀世界和社會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提供了科學的理論與方法,也是我們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理論武器。
(1)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社會主義運動和社會主義革命的理論武器
(2)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認識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和樹立共產主義世界觀的科學依據
(3)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經濟體制改革的理論基礎
(4)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提高馬克思主義自覺性和改造世界觀的指導思想
6、為什么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實現了階級性和科學性的統(tǒng)一?
(1)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代表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利益的經濟學說,具有鮮明的階級性。
(2)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一門提示社會經濟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具有高度科學性和真理性。
(3)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之所以能夠實現階級性和科學性的統(tǒng)一,因為工人階級及其政黨代表先進生產力發(fā)展的要求,其階級地位和階級利益同社會歷史發(fā)展方向相一致,它越是正確地提示經濟規(guī)律,其理論就越具有科學性,便越符合工人階級的階級利益。
7、為什么要加強對當代資本主義的研究?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之所以要,加強對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的研究,這是因為:
(1)這是我國改革發(fā)展的需要。在當今經濟全球化、我國加入WTO、國內經濟融入國際經濟的條件下研究我國的改革與發(fā)展,需要聯系國際經濟關系,借鑒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fā)展與運行方面的經驗和成果。
(2)資本主義經濟有新的發(fā)展變化。二次大戰(zhàn)后,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一些新現象、新變化、新特點,需要加以研究。
8、如何看待當代西方經濟學?
(1)當代西方經濟學即當代資產階級經濟學,從其掩蓋資本主義矛盾、為資本主義制度辯護、為資產階級的統(tǒng)治和利益服務、并反對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來說,具有庸俗性質。
(2)當代西方經濟學從其研究管理社會化大生產的方法和制度、認識和闡述市場經濟運行及政府調控的規(guī)則,以及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利用現代科技成果促進經濟發(fā)展等方面來說,又有一定程度的科學成分。
(3)當代西方經濟學的科學成分,對于我國發(fā)展社會主義經濟和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具有借鑒意義。
9、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產生的歷史背景
一是無產階級作為新生產力的代表,登上了政治舞臺,并開展了強大工人運動,為自己的命運進行斗爭,需要有自己階級的政治經濟學理論作指導。
二是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和空想社會主義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理論和觀點,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chuàng)立,提供了理論來源。
選擇題:
政治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產生于17世紀中葉。
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chuàng)立提供了理論來源。
剩余價值學說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部分的理論基石。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階級性和科學性的統(tǒng)一。
19世紀中葉,馬克思和恩格斯創(chuàng)立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社會生產關系即經濟利益關系。
生產關系是人類社會關系中最基本的關系。生產關系是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所結成的相互關系。
廣義的生產關系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著重研究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也分析了資本主義經濟體制與經濟運行機制。
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著重研究社會主義生產關系,提示社會主義經濟運動規(guī)律,研究與其相聯系的經濟體制和經濟運行機制,研究經濟增長的發(fā)展的途徑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