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學的重點知識點及復習資料
演繹歸納重點知識,形成系統(tǒng)思路,運用課堂訓練形式,聯(lián)系生活實際,有機結(jié)合進行知識的“課堂拓展”。每節(jié)課后進行作業(yè)練習,我們要及時對???、常錯知識點精講精練,注重培養(yǎng)自己分析解答問題的能力。小編帶來高三化學的重點知識點及復習資料,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三化學的重點知識點及復習資料1
1.由于發(fā)生復分解反應,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氣體產(chǎn)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揮發(fā)的弱酸的酸根與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能與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與OH-大量共存;Pb2+與Cl-,F(xiàn)e2+與S2-、Ca2+與PO43-、Ag+與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電解質(zhì)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等與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與OH-大量共存;NH4+與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發(fā)生水解的離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條件的。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須在堿性條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須在酸性條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這兩類離子不能同時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離子間能發(fā)生“雙水解”反應。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2.由于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較強還原性的離子不能與具有較強氧化性的離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堿性的介質(zhì)中由于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如MnO4-、Cr2O7-、NO3-、ClO-與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堿性條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條件下則由于發(fā)生2S2-+SO32-+6H+=3S↓+3H2O反應不能共在。H+與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陽離子跟能水解的陰離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雙水解)。
例: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與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能發(fā)生絡合反應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Fe2+、Fe3+與SCN-不能大量共存;Fe3+與不能大量共存。
5、審題時應注意題中給出的附加條件。
①酸性溶液(H+)、堿性溶液(OH-)、能在加入鋁粉后放出可燃氣體的溶液、由水電離出的H+或OH-=1×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離子MnO4-,Fe3+,Fe2+,Cu2+,Fe(SCN)2+。③MnO4-,NO3-等在酸性條件下具有強氧化性。
④S2O32-在酸性條件下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S2O32-+2H+=S↓+SO2↑+H2O
⑤注意題目要求“大量共存”還是“不能大量共存”。
6、審題時還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溶液的酸性對離子間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的影響。如:Fe2+與NO3-能共存,但在強酸性條件下(即Fe2+、NO3-、H+相遇)不能共存;MnO4-與Cl-在強酸性條件下也不能共存;S2-與SO32-在鈉、鉀鹽時可共存,但在酸性條件下則不能共存。
(2)酸式鹽的含氫弱酸根離子不能與強堿(OH-)、強酸(H+)共存。
如HCO3-+OH-=CO32-+H2O(HCO3-遇堿時進一步電離);HCO3-+H+=CO2↑+H2O
高三化學的重點知識點及復習資料2
氧化劑、還原劑之間反應規(guī)律
(1)對于氧化劑來說,同族元素的非金屬原子,它們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而電子層數(shù)不同時,電子層數(shù)越多,原子半徑越大,就越難得電子。因此,它們單質(zhì)的氧化性就越弱。
(2)金屬單質(zhì)的還原性強弱一般與金屬活動順序相一致。
(3)元素處于高價的物質(zhì)具有氧化性,在一定條件下可與還原劑反應,在生成的新物質(zhì)中該元素的化合價降低。
(4)元素處于低價的物質(zhì)具有還原性,在一定條件下可與氧化劑反應,在生成的新物質(zhì)中該元素的化合價升高。
(5)稀硫酸與活潑金屬單質(zhì)反應時,是氧化劑,起氧化作用的是氧化劑,被還原生成H2,濃硫酸是強氧化劑。
(6)不論濃硝酸還是稀硝酸都是氧化性極強的強氧化劑,幾乎能與所有的金屬或非金屬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反應時,主要是得到電子被還原成NO2,NO等。一般來說濃硝酸常被還原為NO2,稀硝酸常被還原為NO。
(7)變價金屬元素,一般處于價時的氧化性,隨著化合價降低,其氧化性減弱,還原性增強。
氧化劑與還原劑在一定條件下反應時,一般是生成相對弱的還原劑和相對弱的氧化劑,即在適宜的條件下,可用氧化性強的物質(zhì)制取氧化性弱的物質(zhì),也可用還原性強的物質(zhì)制取還原性弱的物質(zhì)。
高三化學的重點知識點及復習資料3
金屬活動性——金屬原子在水溶液中失去電子能力強弱的性質(zhì)
注:“金屬性”與“金屬活動性”并非同一概念,兩者有時表示為不一致,如Cu和Zn:金屬性是:Cu>Zn,而金屬活動性是:Zn>Cu。
1.在一定條件下金屬單質(zhì)與水反應的難易程度和劇烈程度。一般情況下,與水反應越容易、越劇烈,其金屬性越強。
2.常溫下與同濃度酸反應的難易程度和劇烈程度。一般情況下,與酸反應越容易、越劇烈,其金屬性越強。
3.依據(jù)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堿性的強弱。堿性越強,其元素的金屬性越強。
4.依據(jù)金屬單質(zhì)與鹽溶液之間的置換反應。一般是活潑金屬置換不活潑金屬。但是ⅠA族和ⅡA族的金屬在與鹽溶液反應時,通常是先與水反應生成對應的強堿和氫氣,然后強堿再可能與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
5.依據(jù)金屬活動性順序表(極少數(shù)例外)。
6.依據(jù)元素周期表。同周期中,從左向右,隨著核電荷數(shù)的增加,金屬性逐漸減弱;同主族中,由上而下,隨著核電荷數(shù)的增加,金屬性逐漸增強。
7.依據(jù)原電池中的電極名稱。做負極材料的金屬性強于做正極材料的金屬性。
8.依據(jù)電解池中陽離子的放電(得電子,氧化性)順序。優(yōu)先放電的陽離子,其元素的金屬性弱。
9.氣態(tài)金屬原子在失去電子變成穩(wěn)定結(jié)構時所消耗的能量越少,其金屬性越強。
高三化學的重點知識點及復習資料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