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細胞代謝知識點4篇(精選)
細胞代謝是細胞內所發(fā)生的用于維持生命的一系列有序的化學反應的總稱。這些反應進程使得生物體能夠生長和繁殖、保持它們的結構以及對外界環(huán)境做出反應。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高中生物細胞代謝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高中生物細胞代謝知識1
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
(1)一個典型的滲透裝置必須具備的條件是具有一層半透膜。
(2)植物細胞內原生質層可以看作是半透膜,動物細胞的細胞膜可以看作是半透膜,所以都可以發(fā)生滲透吸水。
(3)細胞膜和液泡膜以及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稱為原生質層。原生質體是指植物細胞除去細胞壁以后的結構。
(4)物質跨膜運輸?shù)姆绞接凶杂蓴U散,例如氧和二氧化碳進出細胞膜;協(xié)助擴散,例如葡萄糖穿過紅細胞的細胞膜;主動運輸,例如Na+、K+穿過細胞膜。
(5)自由擴散、協(xié)助擴散和主動運輸?shù)膮^(qū)別
拓展:
①溶液中的溶質或氣體可發(fā)生自由擴散,溶液中的溶劑發(fā)生滲透作用;滲透作用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兩側的溶液具有濃度差。
(6)細胞通過胞吞攝取大分子,通過胞吐排出大分子。
四、酶與 ATP
1.酶在代謝中的作用
(1)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機物,其中絕大多數(shù)酶是蛋白質,少數(shù)酶是 RNA。
(2)酶的生理作用是催化。酶具有高效性、專一性,酶的作用條件較溫和。
拓展:
①同無機催化劑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顯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②過酸、過堿或溫度過高,會使酶的空間結構遭到破壞,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溫,如 0℃左右時,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間結構穩(wěn)定,在適宜的溫度下酶的活性可以升高。
2.ATP在能量代謝中的作用
(3)ATP 的結構簡式是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T 是三的意思,P 代表磷酸基團。
(3)ATP 的結構簡式是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T 是三的意思,P 代表磷酸基團。
(4)ATP和ADP的轉化
注意:①酶不同:酶1是水解酶,酶2是合成酶;
②能量來源不同:ATP水解釋放的能量,來自高能磷酸鍵的化學能,并用于生命活動;合成ATP的能量來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
③場所不同:ATP水解在細胞的各處。ATP合成在線粒體,葉綠體,細胞質基質。
拓展:
①動物體內合成ATP 的途徑是呼吸作用,植物物體內合成 ATP 的途徑是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②ATP 在細胞內的含量不多。
③ATP 與 ADP 相互轉化不是可逆反應,因為反應的場所、酶不同。
五、細胞呼吸
(1)有氧呼吸是指細胞在氧的參與下,通過多種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釋放能量,生成許多ATP 的過程。
拓展:
①細胞進行有氧呼吸時最常直接利用的物質是葡萄糖。
有氧呼吸的總反應式是
① C6H12O6 酶 2C3H4O3+4 [H](少)+ 能量(少)細胞質基質
② 2C3H4O3 + 6H2O 酶 6CO2 +20 [H] + 能量(少) 線粒體基質
③ 24[H] + 6O2 酶 12 H2O + 能量(大量) 線粒體內膜
(2)無氧呼吸是指細胞在無氧條件下,通過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機物質分解成為不徹底的氧化產物,同時釋放出少量能量的過程。
拓展:
①高等植物在水淹時,無氧呼吸的產物是酒精和CO2。
②馬鈴薯、玉米胚進行無氧呼吸的產物是乳酸。
③高等動物和人劇烈運動時,骨骼肌進行無氧呼吸的產物是乳酸。
④無氧呼吸生成酒精的反應式:無氧呼吸生成乳酸的反應式:
C6H12O6 2 C3H6O3(乳酸)+少量能量;
C6H12O6 2 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
⑤無氧呼吸的部位是細胞質基質
(3)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第一個階段完全相同,有氧呼吸二、三階段和無氧呼吸的第二階段的物質變化和場所不同。
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在農業(yè)上的應用有:在冬季通過溫室、大棚為農作物提供合適的溫度;種植陰生植物要遮蔭;通過合理密植、套種等措施提高作物產量。
利用呼吸作用原理在農業(yè)生產中的應用有:對稻田舉行定期排水,防止水稻幼根因缺氧而腐爛;農作物、果樹管理后期適當摘除老葉、殘葉。
拓展:
① 熱點:測定光合速率必須在光下進行,測定呼吸速率必須在暗中進行。
② 新疆哈密瓜較甜的原因是日照充足、光照強、晝夜溫差大。
③ 降低大棚內的溫度,減少呼吸消耗
(4)細胞呼吸能為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能為體內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高中生物細胞代謝知識2
1.原生質層的定義?(必修1模塊第61頁)
原生質層:細胞膜和液泡膜以及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
2.質壁分離產生的條件是什么?(必修1模塊第63頁)
(1)具有大液泡(2)具有細胞壁 w.w.w.k.s.5.u.c.o.m
質壁分離產生的內因:原生質層伸縮性大于細胞壁伸縮性
質壁分離產生的外因: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濃度
3細胞膜的功能特點是什么?(必修1模塊第64頁)
細胞膜是一層選擇透過性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過,一些離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過,而其他的離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則不能通過。
4.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是什么?(必修1模塊第68頁)
▲磷脂雙分子層構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蛋白質分子有的鑲嵌在磷脂雙分子層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雙分子層中,有的橫跨整個磷脂雙分子層
▲磷脂雙分子層和大多數(shù)蛋白質分子可以運動
糖蛋白(糖被)組成:由細胞膜上的蛋白質與糖類結合形成。
5.細胞膜上的糖被的作用有哪些?(必修1模塊第64頁)
細胞識別、免疫反應、血型鑒定、保護潤滑等。
6.物質跨膜運輸?shù)姆绞接心男?(必修1模塊第70—72頁)
被動運輸:
物質進出細胞,順濃度梯度的擴散,稱為被動運輸。
包括 自由擴散:物質通過簡單的擴散作用進出細胞
協(xié)助擴散:進出細胞的物質借助載體蛋白的擴散
主動運輸:從低濃度一側運輸?shù)礁邼舛纫粋龋枰d體蛋白的協(xié)助,同時還需要消耗細胞內化學反應所釋放的能量,這種方式叫做主動運輸。
高中生物細胞代謝知識3
代謝是生物體內所發(fā)生的用于維持生命的一系列有序的化學反應的總稱。這些反應進程使得生物體能夠生長和繁殖、保持它們的結構以及對外界環(huán)境做出反應。代謝通常被分為兩類:分解代謝可以對大的分子進行分解以獲得能量(如細胞呼吸);合成代謝則可以利用能量來合成細胞中的各個組分,如蛋白質和核酸等。代謝可以被認為是生物體不斷進行物質和能量交換的過程,一旦物質和能量的交換停止,生物體的結構和系統(tǒng)就會解體。
代謝中的化學反應可以被歸納為代謝途徑,通過一系列酶的作用將一種化學物質轉化為另一種化學物質。酶對于代謝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們的催化作用使得生物體可以進行熱力學上難以發(fā)生的反應。當外界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或接受來自其他細胞的信號時,細胞也需要通過酶來實現(xiàn)對代謝途徑的調控,從而對這些變化和信號做出反應。
一個生物體的代謝機制決定了哪些物質對于此生物體是有營養(yǎng)的,而哪些是有毒的。例如,一些原核生物利用硫化氫作為營養(yǎng)物質,但這種氣體對于動物來說卻是致命的。代謝速度,或者說代謝率,也影響了一個生物體對于食物的需求量。
代謝的一個很大的特點是:即使是差異巨大的不同物種,它們之間的基本代謝途徑也還是相似的。例如,羧酸,作為檸檬酸循環(huán)(又被稱為“三羧酸循環(huán)”)中的最為人們所知的中間產物,存在于所有的生物體中,無論是單細胞的細菌還是巨大的多細胞生物如大象。代謝中所存在的這樣的相似性很可能是由于相關代謝途徑的高效率以及這些途徑在進化史早期就出現(xiàn)而形成的結果。
高中生物細胞代謝知識4
1、滲透作用:水分子(溶劑分子)通過半透膜的擴散作用。
2、原生質層:細胞膜和液泡膜以及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
3、發(fā)生滲透作用的條件:具有半透膜;膜兩側有濃度差
4、細胞膜結構特點: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功能特點:選擇透過性
5、酶:是活細胞(來源)所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提高化學反應速率)的一類有機物。
6、酶的特性:①、高效性:催化效率比無機催化劑高許多。②、專一性:每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或一類化合物的化學反應。③、酶需要較溫和的作用條件:在最適宜的溫度和pH下,酶的活性最高。溫度和pH偏高和偏低,酶的活性都會明顯降低。
7、酶的本質:大多數(shù)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合成酶的場所主要是核糖體,水解酶的酶是蛋白酶),也有少數(shù)是RNA。
8、ATP的結構簡式: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縮寫,結構簡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團,~代表高能磷酸鍵,-代表普通化學鍵。
9、光合作用: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10、葉綠體的功能: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在類囊體的薄膜上分布著具有吸收光能的光合色素,在類囊體的薄膜上和葉綠體的基質中含有許多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高中生物細胞代謝知識點相關文章:
高中生物細胞代謝知識點4篇(精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