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期中試卷分析
四年級語文期中試卷分析
試卷分析評價是為了更好的促進教學,但傳統(tǒng)方法僅僅是對試卷進行宏觀整體的分析,難以反映真實問題,影響了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收集整理關(guān)于四年級語文期中試卷分析以供大家參考。
四年級語文期中試卷分析(一)
時間過得很快,一晃期中考試已經(jīng)結(jié)束了,為了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揚長避短,現(xiàn)將試卷做以下全面分析。
一、學生考試情況分析:
本次期中考試參加人數(shù)共有149人,總分 11466.9分 ,平均分 76.9分,這次語文試卷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感到試題靈活,更貼近課本及學生的生活實際。
二、本次試卷的特點:
本次試卷除考察學生應該掌握的基礎知識外,還增加了一些開放性、實踐性的考查,注重考查學生的語文綜合實踐能力,本試卷的命題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
1.重積累:作為語文學科而言,積累非常重要,只有厚積才能薄發(fā),對漢字構(gòu)字規(guī)律有了較明確的了解,掌握了幾種基本的漢字方法。
2.重運用:學生學習詞語要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通過對詞語所在句子的理解,依靠語言環(huán)境提供的信息來認知詞語,體會詞語的意思。
3.重發(fā)展:試卷留給學生閱讀思考的空間。
三、 試題分析
試題共分為五大部分:基礎知識 積累運用 口語交際 閱讀 習作
第一大題,屬于基礎知識的考察,失分不是很多,考察的都是有關(guān)課文里面的字、詞及語文園地上的日積月累,平時的字詞聽寫很關(guān)鍵,所以我們要把基礎知識的掌握放在平時的教學中,不能集成堆,要把基礎知識日日清。所以本次考試我班學生答題比較好。
第一大題的第3小題,我會查字典失分較多,主要是沒有掌握查字典的方法,不能很好的分析什么時候該用部首查字法或音序查字法,關(guān)于一個字,不能準確的分辨出它的部首,故失分較多。第6小題給一段話排序,學生不能很好地掌握一段話的語序,失分也較多。
第二大題是積累運用,靈活考察實際能力,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題意,答題時考慮不全面,沒話可說,失分嚴重。
第三大題是口語交際。要求以對“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句話的理解結(jié)合具體事例談談,學生對題目要求理解不透部分學生能抒發(fā)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但是個別學生開頭結(jié)尾很精彩,沒有具體事例,失分較高。
第四大題是閱讀,學生的課外閱讀還不夠,沒有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一部分學生得到滿分,大部分學生得到一半,個別學生只能得到二、三分,所以還是要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第五大題是習作,大多數(shù)同學都能按照要求來完成習作,個別同學因為沒有認真看題目要求,寫偏題,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書寫粗心,語言貧乏,內(nèi)容太少。
四、存在問題
這份試題做到全、新、活,難度稍大,但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特征。在考查“雙基”的基礎上求提高、求發(fā)展。以適應新課標提出的“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學習”的總目標。縱觀這次質(zhì)量檢測,可以看出還存在許多問題。
(1)詞語積累不夠。
重視積累,就等于給了學生一把學好語文的金鑰匙,語文教學效率就會迅速提高。學生平時缺乏大量的閱讀、積累、欣賞、感悟,遇到一些較靈活的題,就感到束手無策。
(2)綜合能力薄弱。
由于學生平時學的知識較規(guī)范,缺乏對知識整合的處理,故失分較多。本次考查的內(nèi)容不僅涉及拼音、邏輯思維訓練,還考查學生對短文內(nèi)容準確理解能力及平時積累詞語的能力。由于平時對新舊知識前后滲透的訓練相對少些,導致學生對綜合性較強試題缺乏獨立分析能力,失分較多。
(3)邏輯思維能力欠佳。
本次質(zhì)量檢測作文素材雖都來源于學生自身的生活實踐,但由于學生基本功不夠扎實,邏輯思維訓練太少,所寫作文語序散亂,沒有很好的邏輯聯(lián)系。空話、套話、假話太多,童真、童趣體現(xiàn)不夠。可見在這方面,學生還是較為薄弱。在今后的教學中更應加強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
(4)書寫不規(guī)范。
從整體卷面看,學生的書寫情況不容樂觀。書寫不夠端正,字體潦草不規(guī)范。
五、 改進措施
通過這次素質(zhì)檢測,看到了學生們的進步,也很好地反觀了教師們的教學情況,有欣喜也有不足和遺憾。為進一步加強下一學段的教學,采取如下教學措施:
1、注重語言積累的靈活性。教學中注重語言的積累,但是比較機械,死記硬背的現(xiàn)象嚴重,忽視理解記憶。隨著年級的升高,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積累,逐漸加強意義識記,這既是基本的認識規(guī)律,也尊重了學生的心理特點,要求熟背的內(nèi)容還要求學生會寫。書本上的優(yōu)秀片段、包括課外的,讓他們多讀,感悟中華語言的魅力,受到美妙語言的熏陶,以致在語言中提高語言鑒賞能力、寫作水平。
2、重視運用語言的訓練。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練習和小練筆的練習,指導學生多讀多寫。進入中年級后的習作訓練,不僅要激勵學生“樂于寫”,引導學生“寫得出”,而且要注意基本方法的訓練,逐漸讓學生“寫得好”。平時讓學生勤動筆寫日記,不論水平如何,只要能堅持下來,同時教師要做榜樣。從中也要運用激勵措施,讓學生愿意動筆寫,找到寫作的興趣。寫作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不光要從生活中選材,還要對寫法及時指導。
四年級語文期中試卷分析(二)
半個學期很快過去了,期中考試已經(jīng)結(jié)束?,F(xiàn)在簡單總結(jié)一下我班語文的具體情況。
一、總體情況:
參考人數(shù):46人參加考試。最高分是92分,最低分是42分。及格人數(shù)38人,不及格人數(shù)8人。
一、試卷分析及答題情況。
本次語文試卷共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基礎知識考查,包括一到三大題,考查學生的字、詞、句以及課文知識積累情況。第二部分根據(jù)要求寫句子,考查學生的句式及修辭方法的運用能力。第三部分閱讀理解,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第四部分是習作,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結(jié)合學生的做卷情況,簡單做一個分析:
第一部分第一、二題是對生字詞的考查,學生掌握情況不太理想,從卷面上看錯字比較多,多音字判斷基本準確,書寫較亂。第三題考查學生對課文、古詩文和名言名句的掌握程度和積累情況,學生答題不太理想,尤其對含有明字的成語填錯和空白的比較多。
第二部分也即第四題是按要求改寫句子,個別學生有誤,特別是仿寫句子中,學生對擬人句和擴寫句子沒有掌握,導致學生失分率較高。
第三部分是閱讀,本題總體的得分率較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較強,但是個別同學失分率較高,而失分最多的是課外閱讀理解,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不到位,甚至沒有閱讀就開始做題,審題不清。
第四部是寫作,本次作文是命題作文,題目是“我敬佩的一個人”,對于四年級同學來說,這樣的作文并不難,但通過試卷發(fā)現(xiàn),一部分學生沒有仔細審題,在試卷另寫題目,一部分學生還寫了幾個人;有一小部分學生書寫潦草,語句不通順,段落混亂,標點符號使用不正確,整篇文章一逗到底。
二、從這次考試中發(fā)現(xiàn)的一些問題:
1. 學生審題不嚴,答非所問,是出現(xiàn)錯題的一個主要原因。
2.做題不仔細,急躁,書寫錯誤嚴重,知識鞏固不到位,記憶模糊。
3.標點符號不能準確的運用。
4.閱讀理解能力有待提高。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1、抓住文本吃透教材扎實掌握文本的知識,多進行遷移訓練。
2、在教學中要求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大膽表達,書寫認真。
3、多關(guān)注后進生,避免兩極分化再嚴重。
4、加強作文教學多布置當堂作文,要求把字寫工整。
5、加強書寫訓練 。
看過“四年級語文期中試卷分析”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