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一課文言文兩則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一課《文言文兩則》都是中國古代故事,內(nèi)容和道理比較適合六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啦小編在此整理了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一課《文言文兩則》,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一課《文言文兩則》
《學奕》
弈秋,通了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譯文
弈秋是全國最善于下棋的人。讓他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人一心一意,聚精會神,只聽弈秋的教導;另一人雖然也聽講,可是心里卻想著天上有天鵝飛過,怎樣拿弓箭去射它。這個人雖然和那個專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學習,成績卻不如那個人。是他的智力不如那個人嗎?回答說:不是這樣的。
《兩小兒辯日》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yú),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shú)為汝(rǔ)多知乎?”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一課《文言文兩則》簡說
《學弈》選自《孟子·告子》。文章先寫弈秋是全國最善于下圍棋的人,接著寫弈秋教兩個學習態(tài)度不同的人下棋,學習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寫這兩個人學習結果不同,并不是因為智力上有多大差別。通過這件事,說明了學習應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湯問》。講述了孔子路遇兩個小孩在爭論,一個認為太陽在早晨離人近,一個認為太陽在中午離人近,為此,雙方各持一端,爭執(zhí)不下,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無法裁決,被兩個小孩笑話。故事體現(xiàn)了兩小兒善于觀察、說話有理有據(jù)和孔子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選編文言文的目的是讓學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語言特點,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并為初中學習文言文打點基礎。教師在教學時,要讓學生結合注釋理解字詞句的大概意思,理解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引導學生明白文中所講的道理,并受到一些啟發(fā)。
文言文與現(xiàn)代文相比,在詞語、句式等方面差別較大,能否正確地斷句,流利地朗讀,是首先遇到的困難,要把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作為本課教學的重點。從理解課文方面看,課文所寫的事情和其中蘊含的道理并不難理解,難點在于讓學生參考注釋讀懂每句話的意思。只有句子的意思弄懂了,才能正確地斷詞斷句,把句子讀通順。所以要把弄明白每句話的意思作為教學的難點來突破。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一課《文言文兩則》導學
1、學弈,就是學習下圍棋,本文講的是兩個人向圍棋名師──弈秋學習棋藝的事,告訴我們專心致志的重要性。
通過閱讀,再加上查閱工具書,你知道“學弈”是什么意思了嗎?對,就是學習下圍棋。那么,課文中學習下圍棋的有幾個人?他們之間有什么不同?你在學習時,比較像誰呢?你欣賞他們中哪一種學習態(tài)度?為什么呢?能說說你的理由和經(jīng)歷嗎?
2、讀了課文,你知道孔子為什么被兩個小孩兒提出的問題難倒了?兩個小孩兒究竟提出了什么問題呢?“辯日”指的是他們?yōu)榱耸裁炊鵂庌q?他們各自的理由是什么呢?認真讀懂課文,你不僅能學到神奇而又極為普通的自然界知識,還能夠懂得一個深奧的求學道理。
本文講的是兩個兒童根據(jù)自己的見解討論太陽是早晨還是中午離人們近的問題,由于當時人們對自然科學的認識能力有限,竟連孔子這樣的圣人也無法解答。從這個小故事我們可以看出兩個少年兒童對真理不斷追求的精神。
猜你感興趣: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一課文言文兩則
上一篇: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測試卷
下一篇: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二課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