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數學易混淆知識點總結精華版(2)
高考數學易混淆知識點總結精華版
11易錯點混淆兩類切線致誤
錯因分析:曲線上一點處的切線是指以該點為切點的曲線的切線,這樣的切線只有一條;曲線的過一個點的切線是指過這個點的曲線的所有切線,這個點如果在曲線上當然包括曲線在該點處的切線,曲線的過一個點的切線可能不止一條。因此求解曲線的切線問題時,首先要區(qū)分是什么類型的切線。
12易錯點混淆導數與單調性的關系致誤
錯因分析:對于一個函數在某個區(qū)間上是增函數,如果認為函數的導函數在此區(qū)間上恒大于0,就會出錯。
研究函數的單調性與其導函數的關系時一定要注意:一個函數的導函數在某個區(qū)間上單調遞增(減)的充要條件是這個函數的導函數在此區(qū)間上恒大(小)于等于0,且導函數在此區(qū)間的任意子區(qū)間上都不恒為零。
13易錯點導數與極值關系不清致誤
錯因分析:在使用導數求函數極值時,很容易出現(xiàn)的錯誤就是求出使導函數等于0的點,而沒有對這些點左右兩側導函數的符號進行判斷,誤以為使導函數等于0的點就是函數的極值點。
出現(xiàn)這些錯誤的原因是對導數與極值關系不清??蓪Ш瘮翟谝粋€點處的導函數值為零只是這個函數在此點處取到極值的必要條件,在此提醒廣大考生在使用導數求函數極值時一定要注意對極值點進行檢驗。
高考數學易混淆知識點(三)
14易錯點用錯基本公式致誤
錯因分析:等差數列的首項為a1、公差為d,則其通項公式an=a1+(n-1)d,前n項和公式Sn=na1+n(n-1)d/2=(a1+an)d/2;等比數列的首項為a1、公比為q,則其通項公式an=a1pn-1,當公比q≠1時,前n項和公式Sn=a1(1-pn)/(1-q)=(a1-anq)/(1-q),當公比q=1時,前n項和公式Sn=na1。在數列的基礎性試題中,等差數列、等比數列的這幾個公式是解題的根本,用錯了公式,解題就失去了方向。
15易錯點an,Sn關系不清致誤
錯因分析:在數列問題中,數列的通項an與其前n項和Sn之間存在關系:
這個關系是對任意數列都成立的,但要注意的是這個關系式是分段的,在n=1和n≥2時這個關系式具有完全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這也是解題中經常出錯的一個地方,在使用這個關系式時要牢牢記住其“分段”的特點。
當題目中給出了數列{an}的an與Sn之間的關系時,這兩者之間可以進行相互轉換,知道了an的具體表達式可以通過數列求和的方法求出Sn,知道了Sn可以求出an,解題時要注意體會這種轉換的相互性。
16易錯點對等差、等比數列的性質理解錯誤
錯因分析: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在公差不為0時是關于n的常數項為0的二次函數。
一般地,有結論“若數列{an}的前N項和Sn=an2+bn+c(a,b,c∈R),則數列{an}為等差數列的充要條件是c=0”;在等差數列中,Sm,S2m-Sm,S3m-S2m(m∈N*)是等差數列。
解決這類題目的一個基本出發(fā)點就是考慮問題要全面,把各種可能性都考慮進去,認為正確的命題給以證明,認為不正確的命題舉出反例予以駁斥。在等比數列中公比等于-1時是一個很特殊的情況,在解決有關問題時要注意這個特殊情況。
17易錯點數列中的最值錯誤
錯因分析:數列的通項公式、前n項和公式都是關于正整數的函數,要善于從函數的觀點認識和理解數列問題。
但是考生很容易忽視n為正整數的特點,或即使考慮了n為正整數,但對于n取何值時,能夠取到最值求解出錯。在關于正整數n的二次函數中其取最值的點要根據正整數距離二次函數的對稱軸遠近而定。
18易錯點錯位相減求和時項數處理不當致誤
錯因分析:錯位相減求和法的適用環(huán)境是:數列是由一個等差數列和一個等比數列對應項的乘積所組成的,求其前n項和。基本方法是設這個和式為Sn,在這個和式兩端同時乘以等比數列的公比得到另一個和式,這兩個和式錯一位相減,得到的和式要分三個部分:
(1)原來數列的第一項;
(2)一個等比數列的前(n-1)項的和;
(3)原來數列的第n項乘以公比后在作差時出現(xiàn)的。在用錯位相減法求數列的和時一定要注意處理好這三個部分,否則就會出錯。
高考數學易混淆知識點總結精華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