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上冊第4課古詩兩首課文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4課古詩兩首課文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4課《古詩兩首》分別是《贈劉景文》和《山行》,學習啦小編在此整理了二年級語文上冊第4課《古詩兩首》課文,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4課《古詩兩首》課文-原文
贈劉景文
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
正是橙黃橘綠時。
山行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4課《古詩兩首》課文-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贈劉景文
一、看圖說話
看圖,說一說你在圖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初讀感知,了解古詩大意
1、自己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自由讀,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3、小組讀,合作學習,理解詞義。
三、再讀感悟,想象詩歌畫面
1、自由讀,結(jié)合圖理解詩意。
2、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教師相機點撥。
3、自由組合,與學習伙伴體會讀,讀完后交流自己的體會,交流后再讀。
4、教師范讀,學生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
四、啟發(fā)想象,感情朗讀、背誦
1、教師描述詩意,激發(fā)學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五、想一想,議一議
你認為一年最好的時節(jié)是哪個季節(jié),為什么?
第二課時
山行
一、小組合作,討論自學
1、根據(jù)學《贈劉景文》的經(jīng)驗,討論確定本組學習方案。
2、按自己組的方案自學。
二、師生合作,解決疑難
每組提出學習中的疑難處,老師和其他組的同學與他們一起討論解決。
三、啟發(fā)想象,感情朗讀
1、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想象。
2、學生練讀,一邊想一邊讀。
四、感悟詩意,熟讀成誦
1、學生自由讀,借助插圖感悟詩意。
2、找伙伴,練背誦。
五、指導寫字
六、朗讀、背誦古詩
1、把自己課內(nèi)、課外學的古詩背給同組的同學聽。
2、開古詩朗誦會,每個組出兩個節(jié)目,一個集體朗誦,一個個人朗誦。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4課《古詩兩首》課文-教學反思
《贈劉景文》是新課標新增的一首詩。我采用了板畫形式讓學生們理解這首詩,學生們熟讀此詩后,不懂的問題就自主地提出來。課前先給學生較充分的自學時間,學第一首詩我給出一個預習計劃:
1、先讀、圈、注:
邊讀邊涂出生字,在易讀錯的字上注音。
2、再讀:
讀準、讀流利、讀美。
3、討論:
查字典理解詞義,再小組同學說說詩意。
新課教學基本按照事先設計的環(huán)節(jié)進行,學生們紛紛主動讀字讀詩、講自己的理解、背詩,還有的同學通過查詞語手冊加上自己的理解,已能基本讀懂詩的意思。但由于現(xiàn)在未到殘荷敗菊的時候,所以學生對此感受不深,理解也不是很深刻,似乎是書本和老師強加給他們的!
《山行》是一篇描寫秋天的詩,它通過描寫寒山、白云、石徑、楓林所構(gòu)成的一幅秋色圖,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在教學過程中我為了達到預設的效果,我充分結(jié)合畫圖,以便讓學生更好的進入詩歌意境,進行教學。但是在教學中,我犯了一個知識性的錯誤,沒有很好的解釋“寒山”的意思,以至于不能讓學生很好的理解詩歌的意思。以至于我沒能完成教學目標,這是在教學中的一個嚴重錯誤。本來詩歌就是很美的,教師就要從多方面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有了這次失誤,我會在以后更加的努力鉆研教材,向有經(jīng)驗的老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