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杭州市中考化學試卷及答案
杭州九年級的化學試卷相信大家都做過了。想要校對答案嗎?已經(jīng)整理好化學試卷的答案了。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提供關于2018年杭州市九年級化學試卷及答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2018年杭州市中考試卷選擇題
一、選擇題(共7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21分)
1.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
檢驗甲烷燃燒有CO2生成
B.
讀液體體積
C.
將帶有殘留夜的滴管倒持
D.
吹滅酒精燈
2.中國科學院某研究小組設計了一種高性能鋰空氣電池,其反應原理可表示為:2Li+O2 Li2O2,已知鋰元素在化合物中顯+1價,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反應物鋰是金屬單質
B.該反應中MnO2是催化劑
C.Li2O2中氧元素的化合價顯﹣2價
D.該反應是化合反應
原圖片版是科學試題,所以題號不一致
4.下列有關鈉在氯氣中燃燒的實驗,分析合理的是( )
A.鈉在氯氣中燃燒時,鈉原子得到電子
B.反應物鈉由分子構成,生成物氯化鈉由離子構成
C.鈉能在氯氣中燃燒,說明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參與
D.鈉在氯氣中燃燒生成的氯 化鈉與家庭中食用的氯化鈉化學性質不同
5.一杯70℃的硝酸鉀飽和溶液,冷卻后有晶體析出(晶體不含結晶水),若不考慮溶劑的蒸發(fā),則剩余溶液與原溶液相比( )
A.由飽和溶液變?yōu)椴伙柡腿芤?B.溶質質量不變
C.溶液質量不變 D.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減小
6.小金制作了一個如圖甲所示的簡易酸堿滅火器,并進行了如圖乙所示的滅火操作,結束后對瓶中殘留液進行了如下實驗:①取少量殘留液 于試管中,滴加2滴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②另取少量殘留液于試管中滴加適量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則殘留液中有大量的( )
A.硫酸鈉 B.碳酸鈉 C.鹽酸 D.氯化鈉
7.向一定質量的甲中連續(xù)加入乙至過量,此過程中溶液的總質量與加入乙的質量之間關系,符合 如圖曲線表示的是( )
甲 乙
A 稀硫酸 氫氧化鈉溶液
B 稀鹽酸 碳酸鈣粉末
C 稀鹽酸 鋅粒
D 硝酸銀溶液 銅粉
A.A B.B C.C D.D
8.如表是生活中常見4種飲料及主要成分,下列關于這些飲料的組成、性質和用途表述錯誤的是( )
名稱 主要成分
雪碧 碳水化合物、水
蘇打水(弱堿性) 碳酸氫鈉、水
鹽汽水 氯化鈉、水
檸檬汁 水、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纖維、維生素等
A.雪碧是一種混合物
B.4種飲料中,蘇打水的PH值最小
C.從事高溫作業(yè)的人員,適宜補充鹽汽水
D.喝適量檸檬汁有助于補充人體的維生素
2018年杭州市中考試卷非選擇題
二、解答題(共4小題,滿分20分)
9.如圖為核聚變的示意圖,其中①②③表示三種原子,“●”、“○”、“.”表示原子中的不同微粒,③是 元素的原子,①②③中屬于同種元素的原子是 (選填序號).
10.若方法1中的X物質為常見氣體,且發(fā)生置換反應,則X是 (填化學式);
(2)寫出方法2的化學方程式 ;
(2)銅片A、銅片B、銅片C的質量分別為mA、mB、mC,其中方法1和方法2均完全反應,則mA 、mB、mC的大小關系為 .
11.小金為了探究溫度對H2O2分解反應速率的影響,借助如圖所示實驗裝置(夾持裝置略去),進行了兩次實驗,兩次實驗的部分設計如表所示:
實驗1 實驗2
MnO2的質量/克 0.5 0.5
5%的H2O2的體積/毫升 40 待填
水浴溫度/℃ 20 80
(1)實驗2中應加入5%H2O2 毫升;
(2)在兩次實驗中,可通過 來比較H2O2分解反應速率的大小;
(3)實驗2中水浴溫度控制在80℃時,測定的反應速率會比真實值偏大,其原因除錐形瓶內(nèi)氣體受熱膨脹外,還有 ;
(4)實驗結束后若要將MnO2從混合物匯總分離出來,可采取的方法是 .
12.焦亞硫酸鈉(Na2S2O5)是一種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劑,小金模仿化工生產(chǎn),用如圖裝置來制取Na2S2O5.
已知:A中發(fā)生的反應為:H2SO4(濃)+Na2SO3═Na2SO4+SO2↑+H2O
B中發(fā)生的反應為:Na2SO3+SO2═Na2S2O5
(1)圖中盛放濃硫酸的儀器名稱是 ;
(2)寫出C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在實驗過程中,滴加濃硫酸不宜過快,理由是 .
(4)該實驗開始滴加濃硫酸時,應先除盡裝置內(nèi)的空氣,若忘記這一操作,新制取的Na2S2O5產(chǎn)品中會混有Na2SO4雜質,這與O2的 有關(填化學性質)
2018年杭州市中考試卷答案
一、選擇題(共7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21分)
1.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
檢驗甲烷燃燒有CO2生成 B.
讀液體體積
C.
將帶有殘留夜的滴管倒持 D.
吹滅酒精燈
【解答】解:A、檢驗甲烷燃燒有CO2生成,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內(nèi)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證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故正確;
B、量筒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故錯誤;
C、將帶有殘留液的滴管倒持,會使殘留液倒流,腐蝕膠頭.故錯誤;
D、熄滅酒精燈不能吹滅,要用燈帽蓋滅,故錯誤;
故選A.
2.中國科學院某研究小組設計了一種高性能鋰空氣電池,其反應原理可表示為:2Li+O2 Li2O2,已知鋰元素在化合物中顯+1價,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反應物鋰是金屬單質
B.該反應中M nO2是催化劑
C.Li2O2中氧元素的化合價顯﹣2價
D.該反應是化合反應
【解答】解:A、鋰是由金屬元素鋰組成的純凈物,屬于金屬單質,故A正確;
B、由化學反應方程式可知,該反應中MnO2是催化劑,故B正確;
C、Li2O2是化合物,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鋰元素在鈣化合物中顯+1價,故氧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故C錯誤;
D、該反應由兩種物質生成了一種物質,屬于化合反應,故D正確.
故選C.
4.下列有關鈉在氯氣中燃燒的實驗,分析合理的是( )
A.鈉在氯氣中燃燒時,鈉原子得到電子
B.反應物鈉由分子構成,生成物氯化鈉由離子構成
C.鈉能在氯氣中燃燒,說明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參與
D.鈉在氯氣中燃燒生成的氯化鈉與家庭中食用的氯化鈉化學性質不同
【解答】解:A、鈉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1,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 ,故A錯誤;
B、鈉是金屬,金屬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氯化鈉是由鈉離子、氯離子構成的,故B錯誤;
C、鈉能在氯氣中燃燒,說明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參與,故C正確;
D、鈉在氯氣中燃燒生成的氯化鈉與家庭中食用的氯化鈉化學性質相同,故D錯誤.
故選:C.
5.一杯70℃的硝酸鉀飽和溶液,冷卻后有晶體析出(晶體不含結晶水),若不考慮溶劑的蒸發(fā),則剩余溶液與原溶液相比( )
A.由飽和溶液變?yōu)椴伙柡腿芤?B.溶質質量不變
C.溶液質量不變 D.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減小
【解答】解:A、一杯70℃的硝酸鉀飽和溶液,冷卻后有晶體析出,剩余溶液不能繼續(xù)溶解硝酸鉀,仍為飽和溶液,故選項說法錯誤.
B、一杯70℃的硝酸鉀飽和溶液,冷卻后有晶體析出,溶質的質量減少,故選項說法錯誤.
C、一杯70℃的硝酸鉀飽和溶液,冷卻后有晶體析出,溶質的質量減少,溶劑的質量不變,則溶液質量減少,故選項說法錯誤.
D、一杯70℃的硝酸鉀飽和溶液,冷卻后有晶體析出,溶質的質量減少,溶劑的質量不變,則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減小,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
6.小金制作了一個如圖甲所示的簡易酸堿滅火器,并進行了如圖乙所示的滅火操作,結束后對瓶中殘留液進行 了如下實驗:①取少量殘留液于試管中,滴加2滴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②另取少量殘留液于試管中滴加適量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則殘留液中有大量的( )
A.硫酸鈉 B.碳酸鈉 C.鹽酸 D.氯化鈉
【解答】解:簡易酸堿滅火器中碳酸鈉溶液與一種常見的酸反應;結束后對瓶中殘留液進行了如下實驗:①取少量殘留液于試管中,滴加2滴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變紅色,遇堿性溶液變藍色,則說明殘留液顯酸性.
②另取少量殘留液于試管中滴加適量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存在,說明此沉淀是氯化銀或硫酸鋇沉淀,由于反應物是一種酸,酸與碳酸鈉溶液反應生成鹽、水和二氧化碳,同時酸有剩余,則原酸溶液為 硫酸,硫酸與碳酸鈉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則殘留液中有大量的硫酸鈉、硫酸.
故選:A.
7.向一定質量的甲中連續(xù)加入乙至過量,此過程中溶液的總質量與加入乙的質量之間關系,符合如圖曲線表示的是( )
甲 乙
A 稀硫酸 氫氧化鈉溶液
B 稀鹽酸 碳酸鈣粉末
C 稀鹽酸 鋅粒
D 硝酸銀溶液 銅粉
A.A B.B C.C D.D
【解答】解:A、硫酸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發(fā)生中和反應,溶液總質量應該是隨著NaOH的加入而不斷上升的,圖象上不會有水平的那個階段;不符合題意;
B、開始時,溶液總質量就是鹽酸的質量,隨著加入大理石,溶液質量是不斷增加的,當大理石和鹽酸全部反應完時,溶液質量就不變了,因為鹽酸已反應完,再加入大理石就不反應,且大理石是固體,它的質量不屬于溶液的質量,所以最后總溶液的質量的不變;不符合題意;
C、鋅置換氫氣,顯然質量增加,當鹽酸反應完后,鋅是固體,所以開始溶液質量增加,至反應完全后溶液總質量不再增加;不符合題意;
D、銅粉置換銀,因為銅的相對原子質量是64,銀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08.所以開始反應時,溶液總質量是降低的,至反應完全后溶液總質量不變;正確.
故選D.
8.如表是生活中常見4種飲料及主要成分,下列關于這些飲料的組成、性質和用途表述錯誤的是( )
名稱 主要成分
雪碧 碳水化合物、水
蘇打水(弱堿性) 碳酸氫鈉、水
鹽汽水 氯化鈉、水
檸檬汁 水、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纖維、維生素等
A.雪碧是一種混合物
B.4種飲料中,蘇打水的PH值最小
C.從 事高溫作業(yè)的人員,適宜補充鹽汽水
D.喝適量檸檬汁有助于補充人體的維生素
【解答】解:A.雪碧中含有水、碳水化合物等多種物質,屬于混合物,故正確;
B.蘇打水成弱堿性,其pH>7,是最大,故錯誤;
C.高溫工作人員由于大量出汗,體內(nèi)無機鹽流失,可補充鹽汽水調節(jié)人體內(nèi)無機鹽的平衡,故正確;
D.檸檬汁含有維生素,喝適量的檸檬水可 補充維生素,故正確.
故選B.
二、解答題(共4小題,滿分20分)
9.如圖為核聚變的示意圖,其中①②③表示三種原子,“●”、“○”、“.”表示原子中的不同微粒,③是 氦 元素的原子,①②③中屬于同種元素的原子是?、佗凇?選填序號).
【解答】解:在原子中,電子在原子核的外部,所以小圈表示的是電子,在原子中,質子數(shù)=電子數(shù),所以白球表示質子,黑圈表示中子;再根據(jù)元素的種類是由質子數(shù)決定的可知,③這種元素的原子核內(nèi)有2個質子,所以是氦元素的原子;質子數(shù)決定元素的種類,由微觀結構示意圖可知,①和②這兩種粒子核內(nèi)的質子數(shù)均為1,故屬于同種元素.
故答案為:氦;①②.
10.若方法1中的X物質為常見氣體,且發(fā)生置換反應,則X是 H2 (填化學式);
(2)寫出方法2的化學方程式 CuO+H2SO4=CuSO4+H2O ;
(2)銅片A、銅片B、銅片C的質量分別為mA、mB、mC,其中方法1和方法2均完全反應,則mA、mB、mC的大小關系為 mA=mB>mC .
【解答】解:(1)常見的還原劑有碳單質、一氧化碳和氫氣,X物質為常見氣體,且發(fā)生置換反應,所以X是氫氣,化學式為:H2;
(2)氧化銅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uO+H2SO4=CuSO4+H2O;
(3)方法1是將已經(jīng)部分氧化的銅片重新用氫氣還原,依據(jù)質量守恒中的原子守恒,方法1反應結束后,銅被重新還原,所以mA=mB,方法2中部分氧化的銅片產(chǎn)生了氧化銅,氧化銅與硫酸反應,有部分銅元素進入溶液中,剩余的銅單質的質量為mC,所以小于mA、mB,所以mA、mB、mC的大小關系為mA=mB>mC.
故答案為:(1)H2;
(2)CuO+H2SO4=CuSO4+H2O;
(3)mA=mB>mC.
11.小金為了探究溫度對H2O2分解反應速率的影響,借助如圖所示實驗裝置(夾持裝置略去),進行了兩次實驗,兩次實驗的部分設計如表所示 :
實驗1 實驗2
MnO2的質量/克 0.5 0.5
5%的H2O2的體積/毫升 40 待填
水浴溫度/℃ 20 80
(1)實驗2中應加入5%H2O2 40 毫升;
(2)在兩次實驗中,可通過 相同的時間內(nèi)注射器內(nèi)氣體的體積 來比較H2O2分解反應速率的大小;
(3)實驗2中水浴溫度控制在80℃時,測定的反應速率會比真實值偏大,其原因除錐形瓶內(nèi)氣體受熱膨脹外,還有 溫度較高時水蒸發(fā)成水蒸氣 ;
(4)實驗結束后若要將MnO2 從混合物匯總分離出來,可采取的方法是 過濾、洗滌、干燥 .
【解答】解:(1)利用對比試驗探究溫度對H2O2分解反應速率的影響時,變量應是溫度,其余的量應 相同,所以,實驗2中應加入5%H2O240毫升;
(2)在兩次實驗中,可通過相同的時間內(nèi)注射器內(nèi)氣體的體積 來比較H2O2分解反應速率的大小;
(3)實驗2中水浴溫度控制在80℃時,測定的反應速率會比真實值偏大,其原因除錐形瓶內(nèi)氣體受熱膨脹外,還有溫度較高時水蒸發(fā)成水蒸氣;
(4)實驗結 束后若要將MnO2從混合物匯總分離出來,由于MnO2不溶于水,可采取的方法是過濾、洗滌、干燥.
故答為:(1)40;(2)相同的時間內(nèi)注射器內(nèi)氣體的體積小;(3)溫度較高時水蒸發(fā)成水蒸氣;(4)過濾、洗滌、干燥.
12.焦亞硫酸鈉(Na2S2O5)是一種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劑,小金模仿化工生產(chǎn),用如圖裝置來制取Na2S2O5.
已知:A中發(fā)生的反應為:H2SO4(濃)+Na2SO3═Na2SO4+SO2↑+H2O
B中發(fā)生的反應為:Na2SO3+SO2═Na2S2O5
(1)圖中盛放濃硫酸的儀器名稱是 分液漏斗 ;
(2)寫出C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SO2+2NaOH═Na2SO3+H2O ;
(3)在實驗過程中,滴加濃硫酸不宜過快,理由是 防止生成二氧化硫氣體過快,來不及與B中的亞硫酸鈉進一步反應生成Na2S2O5 .
(4)該實驗開始滴加濃硫酸時,應先除盡 裝置內(nèi)的空氣,若忘記這一操作,新制取的Na2S2O5產(chǎn)品中會混有Na2SO4雜質,這與O2的 氧化性 有關(填化學性質)
【解答】解:(1)圖中盛放濃硫酸的儀器的名稱為分液漏斗;故填分液漏斗;
(2)反應過程中產(chǎn)生有害氣體二氧化硫,需要進行尾氣處理,二氧化硫與二氧化碳性質相似,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相應的鹽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SO2+2NaOH═Na2SO3+H2O;故填:SO2+2NaOH═Na2SO3+H2O
(3)若滴加濃硫酸過快,則生成二氧化硫氣體較快,可能導致二氧化硫氣體來不及與B中的亞硫酸鈉進一步反應生成Na2S2O5;故填:防止生成二氧化硫氣體過快,來不及與B中的亞硫酸鈉進一步反應生成Na2S2O5;
(4)該實驗開始滴加濃硫酸時,應先除盡裝置內(nèi)的空氣,是為了防止Na2S2O5被氧化成Na2SO4,這里反映了氧氣的氧化性;故填:氧化性.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