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大全2020匯集
中國歷史哲理源遠流長,通過這些故事我們就可以了解到當時的文化背景,和其中哲理的知識。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關(guān)于歷史故事大全,方便大家學習。
歷史故事大全1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拜樂毅為上將軍,大舉進攻齊國,接連拿下70多座城,并包圍了齊國的莒和即墨。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兒子燕惠王即位。燕惠王做太子時,就和樂毅不和,即位后,對樂毅心懷疑懼。
這時,齊國即墨守將田單乘機往燕國派出大量間諜,到處散布謠言,說:齊國的國王早就死了,齊國的城市也只剩兩座。樂毅之所以沒有征服齊國,是因為他跟新燕王有矛盾,害怕回去后被殺掉。樂毅想以伐齊為名,擁兵自重,南面稱王。燕惠王聽信這些流言,便派騎劫去代替樂毅。樂毅只得逃到趙國,燕軍軍心渙散。
騎劫接收了樂毅的兵權(quán)后,求勝心切,一到齊國就拚命攻城。田單不跟他交戰(zhàn)。他命令城中居民每次吃飯時,都要把供品擺在院子里祭祀祖先,結(jié)果引來許多飛鳥。古人把飛鳥群集看作吉祥的征兆。燕軍見即墨上空飛鳥成群,很奇怪。田單乘機散布說:老天爺給我派了一名‘神師’,教我用兵。有個小卒對田單說:我可以當神師嗎?
田單果然讓他當上了神師,對他恭恭敬敬,每次下令操練,都要打著神師的旗號。田單利用當時的迷信風氣,既欺騙了燕軍,又使部下個個服從他。
接著,田單又通過間諜,向燕軍散布說:我最怕燕軍割掉齊軍的鼻子。
燕軍聽說后,果然照辦。守城的齊軍一看,被俘虜去的齊國士卒全部被割掉鼻子,便義憤填膺,把城池防守得牢牢的,唯恐被燕軍抓去。
幾天后,由單又散布說:我們的祖墳都在城外,如果被燕軍掘掉,那實在太叫人寒心了。燕軍聽說后,就去掘墳燒尸。城上的守軍見了,更加痛心疾首。
田單見守城軍民求戰(zhàn)心切,士氣高昂,便拿起工具跟大家一起修筑工事,并把妻子編入隊伍,把家財散發(fā)給士卒。城池加固后,田單派遣使者,請求投降。田單在約定投降的前一天,集中了1000多條牛,并用五顏六色的顏料,在紅布上畫了張牙舞爪的猛獸圖案,分別披到牛身上。牛角上綁上鋒利的短刀,再把浸了油脂的麻,系到牛尾上。然后又把城墻挖開幾十個洞。黃昏時分,精選的5000名士兵將臉涂成五顏六色,帶著兵器跟在牛的背后,一到城外,將牛尾上的麻點上火,牛又驚又痛,拖著火掃帚發(fā)狂地沖向燕軍陣地,5000名化妝的士兵也緊隨著沖去。燕軍大敗,主將騎劫也被亂軍殺死。
田單乘勝追擊,隊伍不斷壯大,陸續(xù)收復了70余座城池。
歷史故事大全2
公元前684年春天,齊國重兵進犯魯國。
當時,齊強魯弱,魯國大將曹劌與魯莊公坐一輛戰(zhàn)車來到長勺迎戰(zhàn),到了長勺安營扎寨。
第二天,探子回報:齊軍旌旗森嚴,刀戟如林,一派殺氣騰騰,準備廝殺的樣子。
果然,齊將首先下令進軍。剎那間,鼓聲動地,殺聲四起。魯莊公正準備擂鼓出營迎戰(zhàn),曹劌攔住說:“主公且稍安勿躁,時機未到?!?/p>
齊軍數(shù)萬大軍沖到魯營寨前,見魯營沒有反應,好像沒有要出兵的意思,于是便平靜下來。稍過一陣,齊軍又戰(zhàn)鼓大作,可是曹劌仍阻止魯軍出戰(zhàn)。
待齊軍三鼓擂過,曹劌才回頭對莊公說:“時機已到,可以出擊!”
莊公下令擂戰(zhàn)鼓出寨迎敵,方才魯國兵將只見齊軍驕橫的氣焰,早就憋著滿腔怒火,此時一聽戰(zhàn)鼓擂響,便如同下山猛虎一般,吶喊著掩殺過去。齊軍猝不及防,頓時大亂,漫山遍野地潰逃。
魯莊公大喜,便下令追擊,曹劌又攔住說:“不行?!?/p>
說完后他跳下戰(zhàn)車,仔細觀察著泥地上齊軍的腳印和車轍,又站在車欄上遠眺一番,隨后說:“可以追擊了!”戰(zhàn)役結(jié)束,魯國大獲全勝。
班師回朝的路上,魯莊公向曹劌詢問得勝的原因。
曹劌回答:“打仗依靠士兵的勇氣,齊軍擂一鼓的時候,士氣正旺,第二鼓有所低落,第三鼓則精疲力竭,而我軍嚴陣以待,士氣卻逐漸充盈,所以能夠戰(zhàn)勝齊軍。同時,齊國是大國,其將領狡詐多端,我們要防備他們佯裝敗走,埋下伏兵,因此我要觀察一番,發(fā)現(xiàn)齊軍車轍狼藉,旌旗靡亂,這是真正敗逃的跡象,所以才下令追擊,一舉擊潰?!?/p>
哲理點撥:在競爭激烈的現(xiàn)實社會中,我們首先要認識到自身的優(yōu)勢,同時也要看清對手的弱點,然后再采取致命一擊。
歷史故事大全3
吳王闔閭打敗楚國,成了南方霸主。吳國跟附近的越國(都城在今浙江紹興)素來不和。公元前496年,越國國王勾踐即位。吳王趁越國剛剛遭到喪事,就發(fā)兵打越國。吳越兩國在槜李(今浙江嘉興西南,槜音zuì)地方,發(fā)生一場大戰(zhàn)。
吳王闔閭滿以為可以打贏,沒想到打了個敗仗,自己又中箭受了重傷,再加上上了年紀,回到吳國,就咽了氣。
吳王闔閭死后,兒子夫差即位。闔閭臨死時對夫差說:
“不要忘記報越國的仇?!?/p>
夫差記住這個囑咐,叫人經(jīng)常提醒他。他經(jīng)過宮門,手下的人就扯開了嗓子喊:“夫差!你忘了越王殺你父親的仇嗎?”
夫差流著眼淚說:“不,不敢忘?!?/p>
他叫伍子胥和另一個大臣伯嚭(音pǐ)操練兵馬,準備攻打越國。
過了兩年,吳王夫差親自率領大軍去打越國。越國有兩個很能干的大夫,一個叫文種,一個叫范蠡(音lí)。范蠡對勾踐說:“吳國練兵快三年了。這回決心報仇,來勢兇猛。咱們不如守住城,不要跟他們作戰(zhàn)。”
勾踐不同意,也發(fā)大軍去跟吳國人拼個死活。兩國的軍隊在大湖一帶打上了。越軍果然大敗。
越王勾踐帶了五千個殘兵敗將逃到會稽,被吳軍圍困起來。
勾踐弄得一點辦法都沒有了。他跟范蠡說:“懊悔沒有聽你的話,弄到這步田地。現(xiàn)在該怎么辦?”
范蠡說:“咱們趕快去求和吧?!?/p>
勾踐派文種到吳王營里去求和。文種在夫差面前把勾踐愿意投降的意思說了一遍。吳王夫差想同意,可是伍子胥堅決反對。
文種回去后,打聽到吳國的伯嚭是個貪財好色的小人,就把一批美女和珍寶,私下送給伯嚭,請伯嚭在夫差面前講好話。
經(jīng)過伯嚭在夫差面前一番勸說,吳王夫差不顧伍子胥的反對,答應了越國的求和,但是要勾踐親自到吳國去。
文種回去向勾踐報告了。勾踐把國家大事托付給文種,自己帶著夫人和范蠡到吳國去。
勾踐到了吳國,夫差讓他們夫婦倆住在闔閭的大墳旁邊一間石屋里,叫勾踐給他喂馬。范蠡跟著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車出去,勾踐就給他拉馬,這樣過了兩年,夫差認為勾踐真心歸順了他,就放勾踐回國。
勾踐回到越國后,立志報仇雪恥。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氣,在吃飯的地方掛上一個苦膽,每逢吃飯的時候,就先嘗一嘗苦味,還自己問:“你忘了會稽的恥辱嗎?”他還把席子撤去,用柴草當作褥子。這就是后來人傳誦的“臥薪嘗膽”。
勾踐決定要使越國富強起來,他親自參加耕種,叫他的夫人自己織布,來鼓勵生產(chǎn)。因為越國遭到亡國的災難,人口大大減少,他訂出獎勵生育的制度。他叫文種管理國家大事,叫范蠡訓練人馬,自己虛心聽從別人的意見,救濟貧苦的百姓。全國的老百姓都巴不得多加一把勁,好叫這個受欺壓的國家改變成為強國。
名相呂蒙正的簡介呂蒙正的名言和代表作是什么?
歷史故事大全4
楊時在洛陽求教于程頤。楊時那個時候大概已經(jīng)四十歲了。一天他去拜見程頤時,恰巧程頤正在坐著打盹,楊時就和游酢恭敬的站在旁邊,一直沒有走開。等到程頤醒來的時候,門外的雪已經(jīng)有一尺深了。這個故事,就叫“程門立雪”。在宋代讀書人中流傳很廣,后來形容尊敬老師,誠懇求教,人們就往往引用這個典故和這句成語。
歷史故事大全5
商朝末年,紂(zhòu)王荒淫(yín)無度,殘暴不仁,人民生活非常艱苦。大臣姜子牙不能忍受紂王的胡作非為,就躲到渭水河邊過著隱居的日子?! ∥己右粠侵T侯姬(jī)昌的管轄范圍,姬昌胸懷大志,很愛惜人才。為了吸引姬昌的注意,姜子牙天天坐在河邊釣魚。他的魚鉤是直的,沒有魚餌,離水面有三尺高。他一邊釣一邊說:“魚兒呀,你快點上鉤吧!”有人好意地告訴他這樣釣不到魚,姜子牙只是笑著說:“魚兒自己會上鉤的?!比藗兂靶λ?,他也不理會?! 〗Y(jié)果這件事傳到姬昌耳里,姬昌心想他可能是個有才能的奇人,就派士兵去請。姜子牙看到是士兵,不但不理睬,還繼續(xù)釣魚,嘴里念著:“釣、釣、釣,魚兒不上鉤,蝦米來搗亂!”士兵只好回去報告。于是姬昌又派大臣去請,姜子牙看見是大臣,仍然不理睬,嘴里又念著:“釣、釣、釣,大魚不上鉤,小魚來搗亂!”大臣也只好回去報告。最后,姬昌就準備了豐厚的禮品,親自拜訪姜子牙。姜子牙看出他的確是一心想要尋找賢能的人,就答應輔佐(zuǒ)他。姬昌為了表示對他的尊敬,就封他為太公?! 『髞斫友肋B續(xù)輔佐文王、武王,推翻了商朝的統(tǒng)治,建立中國歷史上年代最久的周朝。
歷史故事大全2020匯集相關(guān)文章:
★ 10個歷史故事
★ 歷史典故故事
★ 三篇歷史故事匯集
歷史故事大全2020匯集
上一篇:童話故事有哪些2020匯總
下一篇:水滸傳故事精選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