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體育教學方法有哪些
現(xiàn)在各校都開始注重全能型人才的培養(yǎng),從德、智、體、美、勞這幾方面來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體育教育越來越受到學校的重視,不斷對體育課進行改革、拓展,不斷完善體育教學,那么請隨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體育的教學方法吧!
初中體育教學方法
(一)指導法:
1.語言法:是體育教學中運用各種形式的語言指導學生學習,達到教學要求的方法。
2.直觀法:是體育教學中通過一定的直觀方式,作用于人體感覺器官、引起感知的一種教學方法。
3.完整法:是從動作的開始到結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連續(xù)地進行教學和練習的方法。
4.分解法:是從掌握完整動作出發(fā),把完整的動作按其技術結構分成幾段或按身體活動的部位分成幾個部分,逐段或按部分進行教學和練習,最后完整地掌握動作的方法。
5.預防和糾正錯誤動作法:是教師為了防止和糾正學生在練習中出現(xiàn)的動作錯誤所采用的方法。
(二)練習法:
1.游戲練習法:是以游戲的方式組織學生進行練習的方法。
2.比賽練習法:是在比賽的條件下組織學生進行練習的方法。
3.綜合練習法:是根據(jù)練習任務的需要,綜合運用某些練習法的特點而組成的一類練習方法。
4.循環(huán)練習法:是根據(jù)練習任務的需要選定若干練習手段,設置若干個相應的練習站(點),學生按規(guī)定順序、路線和練習要求,逐站依次循環(huán)練習的方法。
5.重復練習法:是根據(jù)練習任務的需要,在相對固定的條件下反復進行練習的方法。
6.變換練習法:是根據(jù)練習任務的需要,在變換條件下進行練習的方法。
根據(jù)新計劃要求 , 各科新大綱和教材重視多樣性、層次性和靈活性。
(三)講解法:
講解法是體育教學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教師用語言向學生說明動作名稱、要領和方法等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帶有啟發(fā)性地講解,不僅能使學生獲得知識,了解動作的要領和方法,而且還能促使學生進行思維,培養(yǎng)學生認識事物、分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必須具有運用語言進行教學的能力,并逐步提高語言的藝術水平。體育教師還必須具有指揮能力,能正確運用口令。
運用講解法教學時一般要注意以下幾點:
1.講解目的明確、內容正確。
2.要抓住教材的關鍵,簡明扼要地進行講解。
3.講解要符合學生實際,啟發(fā)學生思維,教師講的深淺、語言的運用都要符合學生的實際。
4.講解要注意時機和形式。
(四)示范法:
示范法是指教師通過具體動作范例,使學生直接感知所要學習的動作的結構、順序和要領的一種教學方法。
由于體育教學是教師向學生教動作技術,發(fā)展學生身體的過程,所以示范法是體育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師的正確示范不僅能使學生直觀的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而且也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初中體育技巧教學的目標、內容和教學要求與建議
1.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技巧練習。
(2) 發(fā)展學生靈敏、協(xié)調、柔韌力量等身體素質,提高平衡、定向和自控能力,學會并掌握滾翻、平衡、倒立等動作技能。
(3) 培養(yǎng)自信、果斷頑強的精神,提高對學習技巧練習的興趣。
(4) 樹立安全意識,學會簡單的自我保護和相互保護方法。
2.教學內容
(1) 復習以前學過的前、后滾翻和肩肘倒立、跪撐平衡 (女生) 等。
(2) 魚躍前滾翻。
(3) 頭手倒立 (男生)。
(4) 有人扶持的手倒立 (男生)。
(5) 聯(lián)合動作。
3.教學要求
不要求學生學練難新動作,要在小學已掌握的動作基礎上,學好初中的教學內容,并做到:
(1) 提高動作的圓滑程度,方向正,動作穩(wěn)定,自控能力強,姿態(tài)優(yōu)美。
(2) 做魚躍滾翻、倒立動作時,增強自信心,技術動作較為熟練,提高動作質量。
(3) 聯(lián)合動作銜接自然、連貫、有節(jié)奏感、幅度大、姿態(tài)美。
(4) 提高安全意識,學會自我保護和相互保護的方法。
(5) 技巧練習是心理素質訓練的有效手段,培養(yǎng)學生頑強勇敢的意識和活潑愉快的情緒,陶冶美的情操。
由于學生掌握動作的水平不平衡,應允許學生有選擇的學習。所以教學內容沒有按年級排列,只是排出難易順序,有少數(shù)學生水平較高,也應允許學習適合他們自己難度的內容,但一定要向老師說明,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
4.教學建議
(1) 有條件的學校,可充分利用小墊子及其變化,進行單個動作及聯(lián)合動作練習,以加大練習密度及運動負荷,增加練習機會。在每人一塊小墊子進行單個動作練習的基礎上,多塊小墊子連在一起分組練習聯(lián)合動作,既省時、協(xié)調,又便于組織教學,有利于更好地掌握動作技能。
(2) 培養(yǎng)正確姿勢,隨時糾正錯誤動作是技巧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只有動作姿勢正確,用力合理才能達到健身和發(fā)展素質的目的,才能使動作表現(xiàn)出輕松、自然、協(xié)調、健美。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有正確的示范,而且要善于觀察、分析并采用多種手段與方法及時糾正錯誤動作,并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學會指導。
(3) 注意活動安全是完成技巧教學任務的重要保證。每次練習前必須充分做好專項準備活動,尤其是頸、腰、腕、膝、踝等關節(jié)必須活動充分,以免造成扭傷;加強保護幫助 (倒立、側手翻等),教會學生自我保護方法。
(4) 在掌握單個動作的基礎上進行聯(lián)合動作練習,強調動作準確、連貫、協(xié)調,并注意發(fā)展學生的力量、柔韌、靈敏素質,提高平衡能力。聯(lián)合動作練習時,要強調同學之間互相觀察、互相幫助、互相糾正動作。
(5) 為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也可以組織學生分組,由學生自己創(chuàng)編動作組合,或改變成套動作中的某一個連接的動作,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
(6) 有條件的學校,應充分運用多媒體教育手段,通過影像直觀地觀察動作的動態(tài)和連貫性及靜、慢動作分析技術,比較正確與錯誤等。特別是教師示范不易解決的部分,可以用投影、幻燈、錄像等多媒體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