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體育運動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有哪些(2)
簡述體育運動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有哪些
體育運動的訓練方法
運動金字塔(Sports Pyramid),位于運動金字塔頂端的是每周兩次的力量訓練。力量訓練可使人的骨骼堅硬、肌肉強壯、代謝旺盛。強壯的肌肉還有助于消耗更多的熱量,這對減肥也是非常有益的,實際上這種運動不但會降低冠心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還對糖尿病、結(jié)腸癌等其他一些疾病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做這類運動可以一次完成,也可以分散進行。如每次10分鐘,共做3次。如果要想減肥的話,每天的運動時間不能少于一個小時。
第一層:生活中的運動。次數(shù):每天數(shù)次。時間:每天累計30分鐘以上。強度:適中。這類活動主要包括走路、爬樓梯、騎車上班、園藝活動、家務(wù)、逛街、購物等。在這其中最好的是走路、騎車和園藝。如果平時沒有機會做園藝,可多走路和騎車,最好每次能堅持30分鐘以上。家務(wù)勞動中,擦窗、拖地、洗衣服都能起到不錯的運動效果。
第二層:伸展運動。次數(shù):每周5—7次。時間:6—10個動作,每個持續(xù)30秒。強度:伸展至有拉緊感。這類運動主要包括瑜伽、拉筋動作、柔軟體操等。上班族應(yīng)多做肩頸背部的拉伸,比如站在墻邊,雙手沿墻不斷向上伸的“爬墻運動”;雙手在身后握拳拉伸背部;手舉過頭頂,腰部后彎,拉伸腹部。
第三層:有氧運動和休閑運動。次數(shù):每周3—5次。時間:每次20分鐘以上。強度:中等偏高。有氧運動有慢跑、騎自行車、游泳、登山、有氧舞蹈、健身操等;休閑運動包括網(wǎng)球、籃球、高爾夫等球類運動。這類運動可以鍛煉心肺功能,休閑運動還能陶冶情操。體重較重的人,可以首選游泳,以減輕關(guān)節(jié)負重。
第四層:肌肉運動。次數(shù):每周2—3次。時間:每10個動作為1組,做1—3組。強度:略超肌肉負荷。包括重量訓練、仰臥起坐、俯臥撐、拉力帶等。日常生活中肌肉力量訓練最容易被忽視。有氧運動對肌肉的影響很小,所以每周要抽出時間進行專門的力量訓練。適合日常訓練的有仰臥起坐、立臥撐(先做一個俯臥撐,然后收腿、站起來,再重復上述動作),還可以用啞鈴進行一些上肢的負重練習。
第五層:靜態(tài)活動。不要連續(xù)超過60分鐘。這類活動包括看電視、玩電腦、工作等,雖然坐著也能消耗能量,但量很小。最好坐1小時就起來活動一下。比如上班族,可以規(guī)定自己每次上完廁所回來后站3分鐘,或做上一組伸展運動。
體育運動的訓練誤區(qū)
誤區(qū)一
偶爾運動。不少人利用雙休日進行集中式健身以彌補鍛煉不足。健身專家指出,懶得運動會傷害身體,而偶爾運動更會傷害身體,無異于暴食暴飲。周末集中健身者大多是一個星期前5天在辦公室里坐著,基本沒有運動,身體實際上已經(jīng)適應(yīng)了這種狀態(tài)。周末突然拿出許多時間集中鍛煉,反而打破了已經(jīng)形成的生理和機體平衡,其后果比不運動更差。因此,科學有效的做法是每周鍛煉3至5次。周末健身族由于時間限制,平時雖然不能像周末一樣有充裕的時間,但完全可以選擇適宜的項目,茶余飯后進行適度鍛煉,這樣,鍛煉才能真正獲得提高體能、增進健康的效果。
誤區(qū)二
拼命運動。到了春夏季,一些人則會加大運動強度。專家認為,適當運動可以幫助減肥、鍛煉身體,但過量運動則害處多多。特別是在夏季,由于運動排汗量大,如果過度運動,不僅體內(nèi)的水分流失快,鉀等重要元素也會迅速流失,鉀嚴重缺乏將會導致昏迷甚至死亡;另外,一些工作已經(jīng)相當繁重的白領(lǐng)需要在健身前考慮一下強度問題,不要在非常勞累的情況下還是按照平時的強度進行鍛煉,以免健身不成反而危害健康,甚至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
誤區(qū)三
盲目運動。對自己所適合的運動不了解,盲目跟風運動。如當前練瑜伽已成為都市里的時尚,但專家指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練習,這種運動對*的柔韌度要求比較高,如果柔韌度不行,則極易產(chǎn)生拉傷。
誤區(qū)四
霧霾天運動。霧霾天氣極易導致呼吸系統(tǒng)的防御功能和肺功能下降,平時有鍛煉習慣的應(yīng)停止戶外跑步和散步,最好不要進行心肺功能鍛煉,如高強度的跑步等。因為劇烈運動時,呼吸節(jié)奏加快,加深,身體內(nèi)吸進的有害氣體會比平常多好幾倍。
一些有害物質(zhì)與水汽結(jié)合,會變得毒性更大,如二氧化硫變成硫酸或亞硫化物,氯氣水解為氯化氫或次氯酸,氟化物水解為氟化氫。因此,霧霾天空氣的污染比平時要嚴重得多。另外霧天鍛煉也容易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
體育運動的呼吸技巧
1.注意口鼻同時呼吸。人體在安靜狀態(tài)和輕微活動狀態(tài)下,對氧氣的需要較少,所以單單用鼻呼吸就可以得到滿足,而且也符合衛(wèi)生要求。但在劇烈運動時,人體對氧的需求較安靜時增長了幾倍甚至幾十倍,此時如果仍用鼻呼吸,從外界攝取的氧量就遠遠跟不上機體運動的需要,因而改為口鼻同時呼吸。
這樣機體就容易從外界攝取更多的氧氣,又能減少呼吸肌的負擔,保證運動技術(shù)的完成。因此,在劇烈運動中特別是較長時間的緊張運動時,要強調(diào)口鼻同時參與呼吸。
2.注意呼吸深度。少年、兒童呼吸機能較弱,在運動中一般表現(xiàn)為呼吸頻率快而呼吸深度淺。他們往往不善于掌握正確的呼吸,不注意呼吸的深度,所以在較長時間的緊張運動中,就會出現(xiàn)呼吸表淺而急促,影響了肺的換氣量,胸部漲滿難受,透氣困難,影響運動成績。然而,加大呼吸深度,特別是深呼氣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滿足機體對氧的需要,提高鍛煉效果。
3.注意呼吸與動作的配合。耐久跑的呼吸節(jié)奏一般是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并保持呼吸的深度和均勻。這樣就容易跑得較為輕松;鉛球投擲中通過適當憋氣而最后用力,并在器材出手時采用爆發(fā)式呼氣,其效果較本人不憋氣要好;
徒手操鍛煉中,凡擴胸、伸展、兩臂上舉的動作,一般胸廓擴大,肺內(nèi)壓降低,此時應(yīng)配合以吸氣;而與其相反的動作,則配合以呼氣。這樣做有利于機體運動和呼吸機能合理地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