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猿通背拳之“抹袖”
抹袖是錦州地區(qū)的白猿通背拳前八手的第八手,手法上分大、中、小架三種練法,步法上分定步操練、活步操練兩種練法,活步分:直線進退步、蛇行進退步、三腳貓、四門斗、八卦圈步、太極陰陽魚步、九宮穿閃步、混元無極步等八種練法,勁路上分剛、柔、化三種練法,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白猿通背拳之“抹袖”。
白猿通背拳之“抹袖”一、開門勢
1、面南而立,兩腳分開90度,靜立片刻(圖1)。待心靜神凝,然后雙掌自體側向上托起、在頭側邊托邊合抱至頭前上方如抱籃球,然后向下按至腹前,同時身體下蹲(圖2)。
2、左轉90度面向東方,左腳向正前方邁一步,腳尖向前。兩腳距離隨樁步高低而定,總以自然為準,重心前三后七或前四后六。同時雙手左前右后由腹前向前上穿出,左手高與面同高,右手在左肘內(nèi)側,雙肘下垂,彎曲約150—170度(圖3)。
3、雙掌內(nèi)轉成側立掌,久久站立而為樁功,左右皆然。不論何勢皆以此為始,故名開門勢(圖4)。
白猿通背拳之“抹袖”二、定步練習
1、接左開門勢,身體左轉,帶動右手掌心向下由后向外、向前、向左、劃平圓至身前,略高于臍,手指向左;同時左手由前向左、向后向右、向前劃至右腕上掌心向上(圖5)。
2、上動不停,身體右轉,帶動右掌向后收至右肋側,同時左掌掌心向下、經(jīng)右小臂上側向前踏擊、同肘右掌反掌向后穿出(圖6)。此為左轉勢,如此反復練習一定數(shù)量后,練習右轉勢如下。
3、身體右轉,帶動左手掌心問下由后向外、向前、向右、劃平圓至身前,略高于臍;同時右手由前向后在至肋下(圖7)。
4、上動不停,身體左轉,帶動左掌向后收至左肋側,同時右掌掌心向下、經(jīng)左小臂上側向前踏擊,同時左掌反掌向后穿出(圖8)。
如此反復練習。再練右開門勢左轉勢、右轉勢。
收勢:雙掌收腹前、向兩側分開上托至頭上方向里合,向下按至腹前,再向兩側分開放于體側。圖略。
白猿通背拳之“抹袖”三、直線進退步練法
開門勢同前
1、接左開門勢,右腳向前進一步,同時身體略左轉帶動右手掌心向下由后向外、向前、向左、劃平圓至身前,略高于臍;同時左手由前向左、向后向右、向前劃至右腕上掌心向上(圖9)。
2、上動不停,左腳向前進一步,同時身體略右轉帶動右掌向后收至右肋側、反手掌心向上向后穿出,左掌掌心向下、經(jīng)右小臂上側向前踏擊(圖10)。此為直線進步左轉勢,如此反復練習一定數(shù)量后,回身練習右轉勢,動作相同,唯左右相反。收勢同前。
白猿通背拳之“抹袖”四、八卦圈步練法
1、設一周長約八步的圓圈,站在圈上面向圈心,靜立片刻,待心靜神凝,然后雙掌自體側向上托起、在頭側邊托邊合抱至頭前上方如抱籃球,然后向下按至腹前,同時身體略下蹲(圖11)。
2、右轉約90度,右腳向前進一步重心前四后六,同時雙手右前左后由腹前向前上穿出,右手高與面同高,左手在右肘內(nèi)側(圖12)。
3、雙掌內(nèi)傳成側立掌開門勢(圖13)。
4、身體略左轉帶動右手外轉掌心向下向左、向后劃平弧至身前,略高于臍;同時左手外轉掌心向上向前穿至右腕上,兩腕相搭(圖14)。
5、左腳沿圓圈前進一步,左掌沿右腕上面向前穿、隨穿隨內(nèi)轉掌心向下、向前踏擊,同時右掌貼右肋反掌向后穿出(圖15)。
6、右腳沿圓圈前進一步,同時身體略左轉帶動右手由后向右、向前、向左、向后劃平圓橫至左前側掌心向下,略高于臍;同時左手由前向左、向后、向右、向前外轉掌心向側右腕上面,兩腕相搭(圖16)。
7、左腳沿圓圈前進一步,左掌沿右腕上面向前穿、隨穿隨內(nèi)轉掌心向下、向前踏擊,同時右掌貼右肋反掌向后穿出(圖17)。如此兩步一穿踏,沿圈行走。
8、變換方向,右腳進步內(nèi)扣,左轉體、左腳外擺踏圈線,同時隨轉體左掌下按、右掌上穿,兩腕相搭于右前側(圖18)。
9、右腳沿圈進一步,右掌沿左腕上面向前穿、隨穿隨內(nèi)轉掌心向下、向前踏擊,同時左掌貼左肋反掌向后穿出(圖19)。余同前。
其余活步練習法,限于篇幅,讀者盡可自悟。須知:“天下事,了猶未了,以不了了之;方外人,修法外法,知非法法也。”
白猿通背拳之“抹袖”五、健身作用
許久以來,筆者一直認為健身是武術生存的主要理由,抹袖一勢,實則是腳踏無極八卦、手畫陰陽兩儀、腰轉太極一氣、腹藏無極先天四者合一、內(nèi)外齊動員,練形、練體、練精、練氣、煉神合一,內(nèi)功、外功并進,所以有很好的健身價值,與華山派無極手、自然門內(nèi)圈手、八卦門八大絕手、混元無極門亂環(huán)手有異曲同工之效,久練自知。
白猿通背拳之“抹袖”六、技擊作用
健身是武術生存的主要理由,但武術畢竟是武術,技擊作用雖已不顯,但武術的技擊性是不容忽視的,否則就不必叫武術,抹袖一勢也不例外。
前手內(nèi)圈,可化開對方直擊之手,后手直擊對方頭面胸前各部;也可前手穿出接手或穿擊對方作為引手,對方必然出手相接,我順勢抓捋并向側后牽帶,同時后手向內(nèi)橫砍對方頭頸、肋部或后背;如對方用擒拿法貯我手臂,我順勢轉體并向后退步化解并以反掌擊打對方下腹部??傊\用之妙存乎一心,步隨身換,不可拘泥。若一一列舉,反成蛇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