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a貨b貨c貨的鑒別與區(qū)分
翡翠A貨、B貨、C貨絕對算得上珠寶迷和收藏迷口頭最火的名詞之一,就是完全不懂的人也應該聽到過,但到底什么是ABC?哪種才值得購買?看完今天的內容, 就會知道了。這些儀器設備,作為一個普通的收藏者不用說買不起,就是買得起也很難買得到。而一些“專家”感覺上的鑒別,更是讓初學者難以掌握。如B貨綠色有一種被化開的感覺,有漂浮感;B貨翡翠被注膠后翠性減弱,顯行朦朧不清。這種感覺是一個專業(yè)人員經過多年從事A、B貨鑒別得出的一種心得,一般的收藏者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筆者也曾苦苦地追求,尋找這種感覺,但至今仍一頭霧水,收效甚微。
翡翠a貨b貨c貨的區(qū)分:
A貨:指未經任何人工化學處理的天然翡翠貨品,成分、結構、顏色、透明度均保持自然狀態(tài)的屬性,僅通過機械加工改變了形狀的翡翠。
B貨:指本來是低檔翡翠,經過強酸處理漂洗,去除雜質雜色,保留了綠色、紫色,再用環(huán)氧樹脂固結,顏色、玉質是天然的真的,但結構已被破壞的翡翠,較長時間后,其色、質均會變差。
C貨:指經過人工添加外來燃料或藥品處理后的翡翠及其成品,玉質是真的,顏色是人工加入的。
翡翠的鑒定和選購,主要看顏色和質地兩個方面。顏色以祖母綠色為最好,綠色的分布和形態(tài)以帶子綠為最佳。質地以玻璃種為上(結構細膩,透明至半透明狀的翡翠),“水頭”越足越好。
購買翡翠飾品首先要鑒定原料的真假,如果確定是真料,再看顏色、質地、石花、翠性、石紋、內部雜質和雕琢的外形等方面仔細挑選。這樣才能買到逞心如意翡翠飾品。翡翠質堅而韌性強,但加工之后的翡翠制品都比較薄,佩戴時應避免碰磕,以防破損。
翡翠a貨b貨c貨的鑒別
只有A貨才天然
買翡翠一定要認準A貨!甭管你想要的是滿綠玻璃種還是冰種飄藍花,少了這一條一切都是白搭!記?。褐挥蠥貨翡翠才是未經人工處理過的天然翡翠。但是:不是所有A貨都值得購入!那些雖說純天然,但是卻頂著黑綠色外表、內部顆粒極粗的翡翠也要謹慎,因為它們并不能讓你變得更美,也就更談不上投資。
精明鑒別法
翡翠做假層出不窮,甚至有一些必須要靠大型儀器才能鑒別。認清A貨翡翠最簡單、最直接、最靠譜的做法是看證書!最好還是國檢證書!
B貨全是障眼法
警惕!B貨翡翠是挑選大敵!看起來透明度極好,水頭極佳,全是障眼法!他們的真是面目是含有不該有的雜質而“長滿”灰褐色斑點,但經過一系列的整容就舊貌換新顏:先用強酸浸泡將雜質洗掉,然后充入環(huán)氧樹脂填補裂隙并讓翡翠看起來擁有更好的水頭。但是翡翠結構產生了破壞,美好假象堅持不了多久。充填用膠老化后,翡翠的顏色、透明度、光澤都會瞬間急轉直下。
精明鑒別法
經過漂白處理后,B貨翡翠沒有任何褐色部分,保留下來的綠色、紫色和黑色也會缺失黃色調,綠色與白色相間的部分會出現極其強烈的對比。光澤也會比A貨翡翠暗淡不少,甚至會明顯地感覺到凝膠的蠟狀玻璃光澤。如果對自己的眼神和感覺存異,你也可以用10倍放大鏡觀察,如果表面有成片連續(xù)的網狀酸蝕紋就一定要謹慎了。
染色C貨可別買
所有染色處理的翡翠都被歸為C貨!最讓芭珠姐覺得彪悍的是,這簡直不能叫“整容”,完全是“換臉”!一般B貨也就是漂白充填處理,但是C貨還要在B貨的基礎上進行染色,也就是“B+C”
精明鑒別法
最大的特點就是顏色夸張不自然!現在老坑玻璃種滿綠的翡翠動輒幾百上千萬,真出現個幾萬的滿綠玻璃種你最好鑒定之后再付款。如果用10倍放大鏡觀察,要注意內部間隙中是否存在顏色堆積?透光觀察是否外濃內淡?是否均勻無比沒有色根?如果遇到幾種顏色相間的翡翠,還要觀察顏色之間是否界限分明,如果有含糊不清的暈染感覺則要高度懷疑是C貨了。
現如今,翡翠的作假技術簡直可以“媲美”科技進步,而有些真的不能夠只靠經驗來判斷~所以,初學者或者經驗不很豐富的盆友入手需謹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