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丁香五月婷婷,丁香五月婷婷网,欧美激情网站,日本护士xxxx,禁止18岁天天操夜夜操,18岁禁止1000免费,国产福利无码一区色费

學習啦 > 新聞資訊 > 教育 > 400分上985

400分上985

時間: 朝燕820 分享

400分上985

  對于華僑生而言,400分能上985大學嗎?這其中有什么內幕呢?下面就隨學習啦一起來了解下吧!

  “假華僑生”400分上985大學的情況

  11年之后,“假華僑生”新聞日前再次受到社會關注,路子跟原來幾乎是一模一樣:中介收家長幾十萬元,讓考生從內地考生變身“華僑生”,有資格參加華僑生全國聯(lián)招,中介號稱考生可以200分上“211”高校、400分上“985”高校,能夠PK京籍考生。

  華僑生全國聯(lián)招,是內地普通高等學校聯(lián)合招收華僑、港澳地區(qū)及臺灣省學生入學考試的簡稱。華僑生不占高校招生指標,且由于報考人數(shù)不多,部分高校甚至是211高校都招不滿計劃名額,以至于有空子可鉆,即通過換“馬甲”的方式完成身份轉變,獲得準考資格。如中介所言,家長想讓孩子參加華僑生全國聯(lián)招,通過辦理菲律賓綠卡或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讓孩子獲得華僑身份后,再去國外待兩年,“出口轉內銷”,等坐到華僑生聯(lián)考考場時,“土著”就變成了“華僑生”。

  也就是說,這些人是真的“假華僑生”。說其為真,是因為他們是符合政策的考生,是合法考生;說其為假,是因為他們是完全為國內高考準備的“華僑生”,是為了在同樣分數(shù)或低分狀態(tài)下能夠獲取優(yōu)質高校教育資源而誕生的“華僑生”。顯然,這對孩子的價值引導具有重大負面影響,對良好社會風氣的養(yǎng)成也具有消極作用。說得嚴重點兒,這樣的行為違反基本的教育公正與公平之原則,大家都是同班同學,就因為身份不一樣,就能打敗所有的努力,這對天天用功學習的考生會具有不小打擊。

  但問題是,這些考生具有合法性,是鉆了招生政策的空子,人們在譴責其投機取巧之時,只能是高揚道義而已,還有可能被說成“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因此,在解決這類顯失公允的案例中,只能是通過修改招考規(guī)則。

  之所以在文章開始時說11年之后“假華僑生”又被社會關注,是由于在2006年教育部出臺新政策有效清除了很多“假華僑生”,使得當年的華僑生全國聯(lián)招報名出現(xiàn)斷崖式下跌。在此之前,有不少考生鉆政策空子轉換了身份參加華僑生全國聯(lián)招,因為沒有居住兩年等條件限制。

  同理,經過這么多年的運行,有中介和家長找到了行之有效的“新路徑”。這條路徑帶來的后果,有違華僑生全國聯(lián)招服務于真華僑真華僑生的本意,是一種教育招考方面的不公平,應該盡速通過修改招考規(guī)則解決。

  同時,通過明示招考規(guī)則改動的可能性,避免家長和考生受到考試中介的蠱惑。前車之鑒就是2006年規(guī)則變動時,《新京報》報道過,考生無法按照原有規(guī)則拿到準考證,既不能按華僑生參加考試,又無法正常參加高考,中介也不退還相關費用,不能不說是社會悲劇。

  “假華僑生”400分上985大學的內幕

  27萬元,“土著”變身“華僑生”

  “身份比努力更重要!”宋女士輾轉走訪了北京數(shù)家華僑生聯(lián)考培訓機構,發(fā)現(xiàn)中國“狼爸”成為最打動家長的成功案例,“‘狼爸’蕭百佑3個孩子都考上了北大,靠的不僅是棍棒教育,還有華僑生聯(lián)考”。

  但讓記者疑惑的是,這些機構雖大肆鉆政策空子,但行事作風大膽張揚,不但在媒體平臺四處打廣告,還組織公開的宣講活動。

  記者在某搜索引擎輸入華僑聯(lián)考這個關鍵詞,找到相關結果約189萬個,其中大部分網頁為華僑生聯(lián)考培訓機構的廣告。打開這些網頁后,“華僑聯(lián)考,直通‘985’、‘211’高校”“相約北大清華等國內一流名校”等廣告語充斥屏幕。大部分機構的總部位于北京、上海、廈門、深圳等地。記者以家長的名義,暗訪了北京三一樹人教育、上海心葉教育、廈門僑安教育、深圳圓夢教育4家機構。

  2017年全國聯(lián)招報名資格明確規(guī)定,華僑考生必須是取得外國長期或永久居留權,且最近4年(截至報名時間結束)內有在國外實際居住2年以上的記錄(一年中在國外居住滿9個月即按一年計算,無須連續(xù)居住)。

  記者被告知,孩子要想參加華僑生聯(lián)考,首先要取得外國長期或永久居留權。而菲律賓特別居留退休簽證、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因操作方便、費用低,是國內學生“變身”華僑生的“跳板”。尤其是菲律賓特別居留退休簽證快捷穩(wěn)妥,被廈門僑安教育等三家機構視為“首選”。

  深圳圓夢教育工作人員介紹了“土著”變華僑生、參加聯(lián)考的整個流程。第一步,每年8月至次年1月,在深圳參加為期5個月的華僑生預科班培訓,主攻英語。第二步,在每年1至3月,辦理移民簽證手續(xù),申請國外國際高中學籍,前往位于菲律賓馬尼拉市的國際高中學習。第三步,在國際高中就讀,并進行18至20個月以上的專項聯(lián)考課程培訓。第四步,返回深圳培訓基地,參加為期7個月的考前集訓。第五步,協(xié)助學生報考、指導填報志愿、考前心理輔導,陪學生參加全國華僑、港澳臺聯(lián)考。

  她介紹說,目前每名學生收費27.6萬元,主要包括3.6萬元華僑生預科班培訓費;5.8萬元的華僑生辦理費,主要包括移民辦理手續(xù)費、咨詢費以及菲律賓國際中學學籍注冊費;14.6萬元的在菲期間學習費,包括在駐馬尼拉指定校區(qū)就讀國際高中期間的學費、專項聯(lián)考培訓費;3.6萬元的歸國考前集訓費。

  記者接連詢問了4家華僑生聯(lián)考培訓機構,費用都在32萬至50萬元,每家機構每屆報考人數(shù)6人到近百人不等,而且報考人數(shù)在逐年增加。

  “我們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在馬來西亞霹靂州首府怡保有自己的教學基地。”北京三一樹人負責人稱,該基地是該機構投資參股建立的華文中學。國內學生在此獨立編班,師資也都是“國內有經驗的高考輔導名師”。因為全國聯(lián)招沒有單獨教材,該校教學依據(jù)“人教版教材、真題和我們自編的教材”。

  記者在暗訪中發(fā)現(xiàn),很多機構都強調自己在國外擁有自辦學?;蚝献鲗W校。廈門僑安教育強調說,該機構在菲律賓馬尼拉市中國城內辦了一所獨立學校,全封閉式管理,除體育、音樂課外,只開設聯(lián)考相關課程。

  上海心葉教育相關負責人則強調結果。去年是該機構所操作的華僑生第一年參加全國聯(lián)考,7名學生全被國內本科院校錄取,成績最差的被福建師范大學錄取,成績較好的考入上海財經大學等一本院校。今年,該機構有約20名華僑生參加全國聯(lián)考。

  “買房送‘移居’綠卡,輕松考入國內一本名校。”國內的一些地產公司也將華僑生聯(lián)考作為自己開發(fā)的海外地產的賣點和噱頭。四川的程女士在參觀國內一家知名的地產公司位于馬來西亞的地產時,地產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她,他們已經跟知名的教育機構簽署華僑生項目合作協(xié)議,將在馬來西亞設立海外教學基地,為業(yè)主子女提供華僑生課程,打造通往名校的綠色通道。

  400分上“985”,身份決定命運

  “你還別不信,400分就能考上山東大學!”看到宋女士對兒子成績不自信,北京三一樹人負責人齊老師一個勁地開導她。

  “200分上‘211’”“400分上‘985’”,華僑生聯(lián)考真的像中介機構宣傳口號一樣容易?這場“神秘”的考試分數(shù)線是多少?難度又如何?

  記者以學生家長身份詢問華僑生聯(lián)考難度,廈門僑安教育工作人員讓記者不必擔心:“我們這里的學生大多成績中等偏下,來自福建、山東等地。但也有廈門等地成績較好的學生,為沖擊北大等國內一流名校。”該工作人員承諾,成績中等偏下的學生到該機構走華僑生路線,如果比較努力,考入一本院校沒問題;只要能按時上課、完成作業(yè),考入二本院校沒問題。

  “25%初中知識點,30%高一知識點,35%高二知識點,10%高三知識點。”北京三一樹人工作人員一再強調,華僑生聯(lián)考相比普通高考,難度要低很多。

  總部設在廣東教育考試院的中國普通高校聯(lián)合招生辦公室(簡稱全國聯(lián)招辦),從2011年開始(2015年除外),每年都會公布華僑生聯(lián)考各批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shù)線。記者查閱發(fā)現(xiàn),分數(shù)線5年沒有變過:

  第一批本科院校文史、理工類:400分。第二批本科院校文史、理工類:300分。預科在這個基礎上減20分。藝術類、體育類院校(專業(yè))為200分。

  在錄取人數(shù)方面,根據(jù)中國僑網提供的數(shù)據(jù),各學校有所不同,多者如中山大學、廈門大學,每年錄取一兩百人;少者如清華大學,每年只有約3人;同一所學校,錄取線逐年變化,差別可能很大。

  4月13日下午,記者以家長身份致電山東大學、吉林大學招辦。工作人員介紹說,在近年來的全國聯(lián)招中,兩所學校每年招生計劃分別為30人、20人,由于填報該校的考生相對較少,錄取分數(shù)線為第一批本科最低分數(shù)控制線400分。吉林大學一般都招不滿。

  據(jù)北京三一樹人工作人員解釋,除了北大、清華、復旦大學等名校,以及廈門大學、暨南大學等知名僑校外,很多內陸省份名校在華僑中的知名度不高,從而出現(xiàn)在全國聯(lián)招中報不滿的情況。

  記者又以華僑生家長的身份致電部分全國聯(lián)招參與高校。東北財經大學招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校去年首次成為全國聯(lián)招第一批本科錄取院校,只要高于第一批本科錄取最低控制分數(shù)線,無論第一志愿還是第二志愿,都有機會被該校錄取。去年,僅有兩名符合條件的考生被該校錄取。

  同樣,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去年僅有4名滿足要求的考生填報該校。同為“985”高校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招生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兩年全國聯(lián)招,均無考生填報該校,“只要填報我校,且分數(shù)超過第一批本科最低分數(shù)線,就有機會被我校錄取”。

  據(jù)介紹,武漢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大、中國政法大學、四川大學等6所高校,去年全國聯(lián)招最低分數(shù)線為550分、480分、450分、450分、441分、420分。而華北電力大學等高校,只要第一志愿或第二志愿報考該校,分數(shù)線達到全國聯(lián)招第一批本科錄取最低控制分數(shù)線,都有機會被該校錄取。

  雖然很多華僑生聯(lián)考中介機構一直宣傳“100%一本率”,但港澳臺華僑生聯(lián)考的總體錄取率并沒有那么高。中國僑網稱,最近3年,全國聯(lián)招每年報名人數(shù)為4500—4700人,一本率29%,二本率36%,每年約有800至900人考不到300分。

  “真正在海外接受教育的華僑子女根本考不過這些土生土長的大陸考生。”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劉海峰認為,激增的海外高考移民已經使得港澳臺華僑生聯(lián)考出現(xiàn)了“擠出效應”,“這些真華僑名額被海外移民擠占了”。

  復旦大學招辦工作人員表示,該校在2016年全國聯(lián)招中,文科最低分數(shù)線為621分,而2014年為562分。錄取分數(shù)線出現(xiàn)大的波動,跟報考人數(shù)、試卷難度息息相關。

  在劉海峰看來,背后重要原因是海外高考移民拉高了這些學校的分數(shù)線。北京三一樹人工作人員也看到了瘋漲的數(shù)據(jù):“以前都是幾個孩子,今年30多個。”他重新把中介合同修改了,費用從去年的39萬元改為49萬元。

猜你感興趣:

1.高考總分多少分2017

2.2017高考歷屆分數(shù)線一覽

3.2017高考本科分數(shù)線預測

4.各省份高考錄取分數(shù)線大匯總

5.2017高考各大學錄取分數(shù)線

3178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