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語文《知音》教案
三年級上冊語文《知音》教案
對于語文教師而言,如何才能把《知音》這篇課文講解好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教科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知音》教案以供大家閱讀。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知音》教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全文。
2.理解“知音”的含義。
3.感悟人、動物之間建立“知音”關系就能實現(xiàn)人和動物之間和睦相處。
教學重點:
理解“知音”的含義。
教學難點:
感悟人、動物之間建立“知音”關系就能實現(xiàn)人和動物之間和睦相處。
教學過程:
一、導課
老師講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
歷史上的“知音”指的是俞伯牙和鐘子期間的故事?,F(xiàn)在你知道“知音”的含義了嗎?請同學說自己所理解的“知音”的意思。
若是人和鳥之間也形成了這種“知音”關系,你猜猜,這會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
二、新授
(一)了解學情。
1.默讀短文時你碰到了哪些不認識的字?請同學將自己不認識的字寫在黑板上。
預設:密匝匝的“匝”、多矣的“矣”。
2.現(xiàn)在老師、同學告訴你這些字的音。但是,若是你自己在家中閱讀時也碰到這樣的問題該怎么辦呢?
3.讀準這些字詞的音。能理解他們的意思嗎?
4.重點詞語理解。
出示:做操的,打拳的,練功的,學唱的,各選各的位置,各操各的行當。重點是讀準“行當”。
這句話中提到了哪幾種“行當”?你還知道哪些行當?
(二)整體感知。
這是一只什么樣的鳥?鳥的知音你認為應該是誰?為什么?請你認真地朗讀短文。
(三)明“知音”。
欣賞小畫眉。
1.默讀,畫出描寫畫眉的句子。
“尤其是那只畫眉,不僅長得漂亮,叫得也最亮,音色也最動聽,觀眾圍了密匝匝一圈兒。”“老人將那鳥兒逗弄一番,那鳥叫得更歡更響了,并撲扇了幾下翅膀,眼睛一眨不眨地望著籠外的世界。”
2.自由朗讀畫出來的句子。(讀出對畫眉的喜愛。)
3.這片小樹林給你什么印象?你從哪兒感受到的?(學生交流,目的是感受小樹林里的自由、熱鬧的氛圍。)讀出這種自由、熱鬧。
4.這只被關在籠里的畫眉看到這種情景會怎么想呢?(引導學生自由表達,走近畫眉的內(nèi)心世界。)
5.如果你此時就是籠里的這些鳥兒中的一只,看到這種情景你會有怎樣的想法呢?(引導學生把自己當成畫眉、云雀、百靈、鸚鵡……說自己的看法、體會,真正走進這些鳥兒的內(nèi)心世界。)
6.誰最了解它的這種想法?朗讀少年的話。
“你看,這鳥在籠里惶恐不安,東張西望,生活再籠子里,是它最大的痛苦和不幸!”
(四)做“知音”。
1.我想,不管是人類還是動物,大概都會希望成為對方的知音吧!這樣,人和動物之間就可以和睦相處了,這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了!
2.讀一讀最感動你的一段文字!
設計意圖:如果說數(shù)學教學是可以通過抓牢“一”反出“三”的話,語言教學恰恰相反,應該是“舉三反一”,應讓孩子在語言精品的海洋中浸潤,這樣,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才有可能得以提高。此設計,既鞏固了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感悟,幫助學生豐盈對“知音”意蘊的建構,更有利于發(fā)揮課文內(nèi)容對學生思想、情感的凈化、熏陶作用。
課后小結:
1.找出養(yǎng)鳥老人和圍觀者聽到少年背古詩前后不同的表現(xiàn)。
2.聯(lián)系有關語句說說誰是鳥的“知音”。
三年級上冊語文《知音》教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