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心理健康的論文
淺談心理健康的論文
當前的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國家制定并出臺了相應的措施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效的支撐。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心理健康的論文,供大家參考。
心理健康的論文范文一: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摘要:
大學生的價值觀多元化,現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取向指明了方向,同時闡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包含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促使二者同等重要地位,現在社會也需要二者結合的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
1多元價值觀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
1.1不成熟性與可塑性
現代的大學生理論知識比較豐富,但社會實踐知識比較匱乏,對社會的復雜與生活的艱辛估計不足,其心理承受能力不強,對社會適應性差,常常表現出情緒化、極端化、人格障礙等不成熟的心理健康現象,這表現出大學生心理不成熟現象。但是大學生比較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校期間我們高調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大學生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人生價值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思想,能使大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在工作崗位上游刃有余,當面對挫折,能用一個正確的姿態(tài)去解決問題,表現其非常成熟的一面。
1.2多樣性和復雜性
大學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但也有很多問題,比如對生活的適應性,情感問題,人際交往問題、就業(yè)問題,每個問題處理不好,都會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產生不良影響。現在很多大學生畢業(yè)就失業(yè),尤其對一些985高校的一些大學生,心理根本承受不了,必須加強正確的心理疏導,情感問題也是一個重要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由此可見,大學生心理健康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
1.3矛盾性與困惑性
適應社會市場經濟和網絡、視頻等現代傳媒而產生現代功利性的價值觀和網絡價值觀,必將對大學生原有的價值觀念產生較大的沖擊,這就要求大學生有較深刻的辨析能力,否則大學生在心理抉擇的過程中很可能迷失方向,產生矛盾和困惑的心理。是‘見義勇為’還是‘見死不救’,社會上道德價值觀這種格外引人關注而又無休止的爭論,存在于當代大學生中。”
1.4不穩(wěn)定性和易變性
大學生的年齡是一個不成熟的年齡,這個年齡段的人具有很高的心氣,一旦受到挫折,心理會產生很大影響,不能正確解決會影響這個人的一生。其心理健康具有不穩(wěn)定性和易變性,但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指導思想,會很快解決其問題,心理會更加陽光。
2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互動
2.1國家與社會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和宣傳
(1)加強宣傳力度。利用新聞媒體,互聯網、文藝作品等大量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每個大學生都要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確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樹立正面典型。對一些社會雷鋒精神等要積極宣傳,樹立一批正面典型,比如最美女教師張麗莉等等。對這些正面典型案例,有條件讓其宣講團到學校給學生宣講,在心靈深處理解。
2.2高校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互動
(1)轉變觀念,高度重視兩者的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中就包含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今后高校在實際工作過程中,要把大學生心理健康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共同教育學生。(2)創(chuàng)新兩者結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在科技迅猛發(fā)展的今大,傳播媒體及互聯網等為我們更新兩者結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以及提高教育效果提供了有利的條件。(3)注重培養(yǎng)兩者結合的高素質教育人才。在培養(yǎng)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同時,要注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讓二者同等重要,培養(yǎng)出社會認可的高素質人才。
3總結
大學生的價值觀多元化,現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取向指明了方向,同時闡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包含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促使二者同等重要地位,現在社會也需要二者結合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模式探索與研究 優(yōu)先出版羅美霞教育觀察(上半月)2016-07-05
2、微信平臺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研究 優(yōu)先出版水永生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07-15
心理健康的論文范文二:師范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思考
摘要: 通過高校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對在校大學生個體及群體的健康狀態(tài)以及危險因素進行全面的監(jiān)測、分析、評估,提供健康咨詢和指導以及對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干預的全過程。提高群體健康意識,改善其健康行為。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
1對象與方法
選取某綜合大學師范學院在校生為調查對象,按不同年級分層,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整群抽樣,采用《SCL-90癥狀自評量表》進行問卷調查,共發(fā)放300份,回收問卷290份,有效問卷274份,有效率為91.3%。其中男生68人(24.8%),女生206人(75.2%);大一學生92人(33.6%),大二學生85人(31.0%),大三學生97人(35.4%)。應用MicrosoftExcel2003軟件建立數據庫,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統(tǒng)計方法主要是采用X²檢驗與LSD分析對其進行顯著性檢驗,檢驗水準α=0.05,以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
2結果
2.1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現狀
某綜合大學師范學院共發(fā)放300份問卷,有效問卷274份,有77人出現心理健康障礙表現,檢出率為28.1%。其中SCL-90各因子檢出率如下:強迫癥狀(28.8%);焦慮(15.0%);人際關系敏感(9.85%);精神病性(8.76%);敵對(8.39%);抑郁(6.93%);偏執(zhí)(4.38%);恐怖(3.65%);其他(3.65%);軀體化(2.91%),可以看出強迫癥狀檢出率最高。
2.2不同專業(yè)之間心理健康狀況
由表1可以看出,各專業(yè)心理健康問題的檢出率依次為:法學42.5%,物理學40.0%,統(tǒng)計學35.7%,心理學24.4%,歷史19.4%,漢語言8.9%。經X²檢驗,p=0.001<0.05,差異有顯著性意義,說明專業(yè)是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
2.3不同性別之間心理健康狀況
男女生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分別為:女生31.6%,男生17.6%。經X²檢驗,p<0.05,差異有顯著性意義。2.4不同年級之間心理健康狀況各年級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依次為:大三38.1%,大二32.9%,大一15.0%。經X²檢驗,p<0.05,差異有顯著性意義.
3討論
3.1當前大學生心理狀況的普遍情況
本次對某綜合大學師范學院在校生的調查,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為28.1%,就各因子癥狀分布而言,該師范學院心理健康問題各因子檢出率依次為:強迫癥狀、焦慮、人際關系敏感、精神病性、敵對、抑郁、偏執(zhí)、恐怖、其他、軀體化。顯然,強迫癥狀問題突出??傮w上來看,該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
3.2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主要因素
根據調查,專業(yè)、性別、年級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存在顯著性差異。對于專業(yè),一方面,不同專業(yè)的學生,科目不同,理念不同,學習的壓力就存在差異。另一方面,學習時的思維方式,環(huán)境以及所學專業(yè)面臨的考研就業(yè)壓力等,使得不同專業(yè)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不同。對于性別,男女生相比,男生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為17.6%,女生檢出率為31.6%,女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更為顯著。一方面可能與女生的生理特點有關,另一方面可能與女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弱,更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有關。隨著就業(yè)壓力的增大,女性在擇業(yè)上的困擾更多,她們想獨立,實現自身的價值,但又害怕競爭,追求平穩(wěn)踏實的生活,再加上日益更換的價值觀,婚姻觀,戀愛觀使得女生的心理困擾更多,心理問題更加顯著。對于年級,隨著年級的升高,面臨學習,就業(yè),考研等壓力,使得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有所回升,再加上感情的困擾,對婚姻的思考以及對未來的迷茫,使得高年級的學生心理壓力更為沉重,而大二與大三年級之間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不存在差異的原因可能與其相似的生活與學習狀態(tài)有關。
3.3構建以社區(qū)為單位的大學生健康管理模式
通過高校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對在校大學生個體及群體的健康狀態(tài)以及危險因素進行全面的監(jiān)測、分析、評估,提供健康咨詢和指導以及對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干預的全過程。提高群體健康意識,改善其健康行為。
參考文獻
1、大學生的常見疾病與預防管理措施 優(yōu)先出版馮月紅; 吳夢瑜; 陳宏雷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6-05-27 13:
2、高等院校醫(yī)學生信息道德認知調查與分析邢春國; 廖云霞; 顧錚; 范群中國中醫(yī)藥圖書情報雜志2016-06-15
淺談心理健康的論文相關文章:
1.淺談心理健康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