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生畢業(yè)論文摘要怎么寫
最新研究生畢業(yè)論文摘要怎么寫
最新研究生畢業(yè)論文摘要怎么寫,下面的資料可能幫到你哦。
論文摘要是對論文的一個簡要介紹,目的是使讀者通過閱讀摘要對論文有一個簡單的了解,它是對全文的高度概括。學位論文的摘要主要是有利于論文評閱人和答辯委員會以及學位評定委員會在較短的時間里對論文的水平作出評價,同時也有利于今后其他讀者進行檢索、查閱學術堂在這里就為你解答研究生論文摘要怎么寫。
摘要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1)論文所研究的問題及其目的和意義;
(2)論文的基本思路和邏輯結構;
(3)論文的主要內容和觀點;
(4)論文的主要貢獻,即有所創(chuàng)新之處,包括選題、研究的角度、研究思路、主要觀點、研究方法和資料等方面的創(chuàng)新。
摘要的具體結構如下:
1.摘要的第一段也就是第一部分一般交代的是你文章的研究背景,碩士大概600字。
2.然后需要講解的就是針對這些背景你做了那些研究,把你重點研究的內容講述清楚。
3.最后一般是實驗部分或者是結論部分,就是通過你的研究解決了什么問題。
最后我們?yōu)槟闾峁┝艘黄段膶φ獙懽饔袀€更直觀的認識:
題目:近代中國金融機構變遷研究
摘要:
本文從金融功能演進的角度,討論了1800-1937年中國金融機構的變遷問題,中心觀點為:近代中國金融機構變遷是近代中國金融功能演進的產物,金融功能演進本質上是一個功能不斷分化和實現的過程,這一過程中的基本運行機制是協(xié)調機制。對這一問題的研究主要基于兩大目的。一是探明近代中國金融業(yè)不同發(fā)展階段主要金融機構變遷的特點及其內在聯(lián)系,以更好理解中國金融機構的變遷規(guī)律。二是在此基礎上為我國銀行業(yè)的當前和未來發(fā)展提供理論支持和歷史借鑒。
出于上述考慮,本文從理論推導和歷史分析兩個方面對近代中國金融機構的變遷進行了研究。 理論推導方面,嘗試把金融變遷與社會經濟變遷原理結合起來予以研究,通過梳理社會變遷理論中功能、結構、能動性等概念,提煉出“功能是系統(tǒng)復雜性化簡的內在需求,結構是這一需求的實際運作狀態(tài),功能是結構變化的內在機理”這一分析社會經濟系統(tǒng)變遷的基本觀點。在此基礎之上解釋了金融功能、金融功能的分化和實現、金融變遷等概念,分析了金融系統(tǒng)中功能和結構的關系、金融機構變遷的內在機理等重要問題,并對金融變遷相關理論進行了整合,提出了金融變遷的功能協(xié)調觀點,認為金融功能本質上是對金融系統(tǒng)復雜性和不確定性的化簡需求,它的演進過程就是這一化簡需求的不斷分化和實現過程,圍繞功能的分化和實現,金融體系的各要素、各制度進行變遷,其變遷的核心運行機制是協(xié)調機制。
作為金融要素或金融制度中的一種,金融機構變遷的內在機理也是圍繞金融功能的分化,金融機構對這一分化的適應過程或動態(tài)協(xié)調過程,即金融功能的實現過程。本文也對引起功能分化和系統(tǒng)變遷的原始動因--能動性作了分析,認為一般情況下,自發(fā)性(誘致性)和計劃性(強制性)兩大動因共同作用于變遷過程,但在不同的階段二者發(fā)揮的作用有所不同,有時自發(fā)性起主要作用,有時計劃性起主要作用。金融變遷或機構變遷就是金融功能的實現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是否有利于金融資源的便利流動和配置是衡量金融內部諸要素之間及金融與社會、經濟之間協(xié)調度的最核心標準,進一步豐富了金融運行的內外協(xié)調機制。三是提出政府的制度創(chuàng)新是推動近代中國金融功能演進和實現的最重要外部力量這一論斷。運用金融功能協(xié)調的觀點對近代中國金融機構變遷中金融功能實現、不能實現或實現不暢等變化作了分析,分析表明近代中國金融機構的功能實現經歷了一個從被動跟隨向主動供應逐步轉變的過程,但推動這一轉變的主角是政府,政府的金融制度安排或制度創(chuàng)新成為中國金融業(yè)整體功能提升的關鍵。四是提出近代中國金融機構在功能實現中的能動性具有被動適應的特點。這一特點對主動性要求較弱的商業(yè)金融服務功能和政府金融服務功能的實現尚不構成阻礙,但極不利于對主動性要求較高的工業(yè)金融服務功能的實現,因此,提高中國金融機構的競爭力首先要解決如何由被動追隨功能需求向主動供應功能需求轉變的問題。
本文的不足之處為,一是在分析金融功能時提出了復雜性概念,但在分析其的具體形成機制、與金融各要素的具體關系等問題上著墨不多,需作進一步探討;二是在分析近代中國金融機構變遷的過程時,從功能角度對金融工具、金融機構、金融市場三者之間的協(xié)調運行關系考察力度不夠,以上不足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予以補充和完善。
論文寫作指導相關文章:
1.論文寫作指導范文
2.論文寫作方法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