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理念論文
生本教育理念論文
生本教育是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也是以生命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種方式,更是一種理念。生本教育的核心是在價值觀上一切為了學生。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生本教育理念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生本教育理念論文篇一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
摘要:以人教版選修模塊“鹽類的水解”的教學為例,闡述了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導下,著眼于學生實際,尊重學生的特點,圍繞著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來進行教學設計和教學活動的做法和思考。
關鍵詞:生本教育;思維;認知;鹽類的水解
生本教育是華南師范大學郭思樂教授創(chuàng)立的一種教育思想和方式。生本教育是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也是以生命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種方式,更是一種理念。生本教育的核心是在價值觀上一切為了學生,倫理觀上高度尊重學生,而行為觀上全面依靠學生,把以往教學中主要依靠教師的教,轉變?yōu)橹饕揽繉W生的學。而就學生的心智而論,學校為學生所能做或需要做的一切,就是培養(yǎng)他們思維的能力。如何使生本教育理論落地,轉變傳統(tǒng)的課堂模式,理順“教”與“學”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本文以人教版選修4模塊的“鹽類的水解”第一課時的教學為例,談談對這一問題的思考與實踐。
一、將學生的已有認知作為教學的起點
要幫助學生理解鹽類水解的概念,就是在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和水的電離平衡這兩個已有知識基礎上,在微粒觀和平衡觀的指導下,建立起水溶液中某些離子的相互作用這一分析問題的視角,分析平衡間的相互影響。為了幫助學生突破思維難點,順利理解核心概念,我們設計了從學生已有認知出發(fā)來切入,通過他們感興趣的實驗來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再設置認知沖突將問題引向深入。我的設計以這樣的情境開始:大家知道碳酸氫鈉溶液中加入什么物質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嗎?因為是學生已知的、熟悉的知識,很容易回答出是酸!于是我演示了向碳酸氫鈉溶液中加入硫酸鋁溶液的實驗,這是泡沫滅火器的原理,也為后面講鹽類水解的應用埋下了伏筆。實驗的效果非常明顯,學生的興致很高。我話鋒一轉:“可是大家看我加的是硫酸鋁溶液,是鹽溶液,不是酸啊!”于是便產生了認知沖突,我順勢引導:“那大家預測一下硫酸鋁溶液的酸堿性。”有了前面的鋪墊,學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出:酸性!我繼續(xù)引導:“科學是以事實為依據的,你們的預測對不對怎么知道?”學生自然知道下面的任務是動手實驗驗證了。這個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了學生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也體驗了成功的快樂,接下來的教學便是在此基礎上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深處。
二、通過情境和問題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
化學學科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宏觀看現(xiàn)象,微觀找本質。既然已經知道鹽溶液可以呈現(xiàn)出一定的酸堿性這一現(xiàn)象,那下面便順理成章地進入問題本質的探究。本著對學生思維發(fā)展規(guī)律的尊重,我通過情境的設置,用一系列問題將學生已有知識串聯(lián)起來,引導他們的思維逐步深入。
以水的電離作為分析的起點和核心。學生在前一節(jié)剛剛學習過水的電離,對此記憶猶新,興趣盎然。為了對復習保有新鮮感,也為了我們的探究不枯燥,我在復習水的電離時用了大量的比喻。比如形容水的電離十分微弱,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有多小時,我打了個比方:全國人民選出兩個人,一個當主席,一個當。把水電離出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相等比喻為一個香蕉的肉和皮。這樣的設計同樣體現(xiàn)出對學生已有認知的尊重,并建立化學與生活、社會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學習和探究的興趣。
以醋酸根離子的“攪局”為背景,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醋酸根離子進入水中,直奔誰去?氫離子。為什么?異電相吸。會結合為醋酸分子嗎?會。為什么?醋酸是弱電解質,聚多離少是它的自然規(guī)律。氫離子被醋酸根“吃了”,由于常溫下它與氫氧根離子濃度乘積是不變的這一自然規(guī)律,水的電離平衡將如何變化?其結果如何?經過引導,學生不難得出醋酸根與水電離的氫離子作用,促進了水的電離,使溶液呈堿性。
用分組討論的形式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水解實質和規(guī)律。分析NaClO、NH4Cl、NaCl對水的電離平衡的影響并通過實驗驗證,組內交流、補充,組間評價。這一環(huán)節(jié)充分暴露了學生的思維活動,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還豐富了課堂評價方式,鼓勵合作學習,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通過對比分析醋酸鈉加入水中、對水加熱和水中加堿幾種情況下水的電離平衡受到的影響,進行新舊知識聯(lián)系,強化對問題本質的理解。這三個例子選的很有代表性,醋酸鈉對水是掠奪(H+)式的促進其電離,對水加熱是挑撥離間(H+和OH-)式的促進其電離,而水中加堿則是OH-入侵式的抑制水的電離,都使c(OH-)增大,原因卻不一樣。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很好地強化對鹽類水解的本質的理解,并且自主建構水解的概念、實質、結果和表示方法。
課堂練習環(huán)節(jié)通過基礎題鞏固新知,例如用鋁鹽水解方程式的書寫來呼應本課開頭的實驗;而“觀察桌上的硫酸銅溶液,你看到了什么?”這個開放性問題的設計,發(fā)揮想象,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鼓勵創(chuàng)造性。這樣的設計也充分體現(xiàn)了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尊重,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討論中,鼓勵他們思考。
三、通過問題再從化學世界回歸生活世界
教學進行到這里學生已經對水解的本質有了基本了解,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進一步豐富學生對水解的認識,并幫助他們從科學回到生活,以科學的眼光重新審視生活現(xiàn)象,這個過程可以說是對學生思維的一個升華。從宏觀現(xiàn)象探究微觀本質,再到運用原理解決實際問題,這是一個逐步深入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我們的思維能力在不斷地提升,我們看問題的視野也在不斷地擴大,我們不僅從生活中的現(xiàn)象和經驗獲得了知識,還可以用化學知識豐富和改進我們對現(xiàn)象和經驗的理解與運用。像“純堿溶液為什么能去油污?蜜蜂叮咬后涂抹肥皂水為什么能減輕痛苦?”便是很好的例子,也有助于學生思考化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實踐表明,學生對于有懸念的課堂是很著迷的,像對“本課開頭實驗中為何能放出氣體?”這一問題的思考為后面進一步研究水解平衡的移動埋下了伏筆,引發(fā)了學生課下的思考和爭論,這樣以“教”引“學”的目的便達到了。
四、幾點思考
1. 教學設計和教學活動要以生為本
尊重并關注學生的認知水平、生活環(huán)境、能力層次等等情況以及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并以此為起點設計符合他們的教學。我們的設計要能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所以要以學生熟悉的事實、已有的知識、感興趣的事物引入新課,抓住他們的興趣點,在此基礎上逐步誘導。而不尊重學生實際、以師為主的教學必然會招致學生的反感,課堂推進困難,效率低下。
2. 始終把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作為第一任務
知識的獲得應該是最淺的、最低級的學習,能力的提升特別是思維能力的提升才是我們課堂教學的首要任務。人比其他動物高級是因為人有高度發(fā)達的大腦,善于思考,擁有智慧。思維力是學生智力活動的核心,也是智力結構的核心,教師有意識的培養(yǎng)才會使他們的思維水平更快的提高,因此,教師的教學從設計到實施到評價反饋都應該圍繞著這個中心來展開。
3. 建立多元化的課堂評價機制
課堂評價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采用科學合理的評價方式,以使評價起到好的導向作用,注重評價對學生的激勵作用。課堂評價方式應該多樣化,設計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評價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評價主體應該多元化,可以生生互評、師生互評,也給予學生自我評價的機會,引導他們對學習進行反思、總結,客觀評價自己的優(yōu)缺點,自覺調控自己的學習。教師也可在各種評價中找到教學過程中的問題,不斷改進,提高教學質量。
4. 努力提升教師自身素質
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自己得有一桶水。各種知識、信息、理念日新月異,教師只滿足自己已有知識,教學中必然捉襟見肘,逐漸被淘汰。因此,教師必須不斷學習,學習別人的先進經驗,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加深自己對知識的認識程度,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才能永葆青春與活力,才能使我們的課堂充滿魅力,才能使我們的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總之,立足學生來進行教學設計,把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作為我們教學的核心目標,才是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歸宿。也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才能使課堂更加高效,才能使學生得到更全面的、健康的、可持續(xù)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莊重.以學生為本理念教學之我見[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4,(12):16
[2] 約翰・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M].王承緒,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67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生本教育理念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