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較研究論文
由于國家性質歷史文化傳統(tǒng)、社會觀念等不同,中美兩國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大相徑庭,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有其規(guī)律可循。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較研究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較研究論文篇一
《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較研究》
【摘 要】由于國家性質歷史文化傳統(tǒng)、社會觀念等不同,中美兩國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大相徑庭,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有其規(guī)律可循。文章通過比較中美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論、形式、評價上的異同得出兩者各自的優(yōu)勢,對于總結當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狀具有現(xiàn)實指導意義。
【關鍵詞】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較;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道德規(guī)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所需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由于社會制度、文化傳統(tǒng)和歷史淵源的截然不同,中美兩國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著許多差異。美國是世界上最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兩國思想政治教育各具特色。但是由于各國思想政治教育皆具有自身發(fā)展規(guī)律的客觀性特點,因此在相互區(qū)別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共性。將中美兩國思想政治進行比較研究,找出兩國的共性與個性以便我們借鑒他人長處,彌補自身不足,探索出一條適合社會發(fā)展符合學生實際需要具有中國特色的思想政治道路,從而更好地為建設社會主義服務。
一、中美思想政治教育個性比較
(一)名稱與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并非我國特有現(xiàn)象,它也存在于其他各國之中,是人類階級社會一項普遍的實踐活動,其名稱和形式也各有不同。在美國,“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類指公民教育或“國民教育”。與我國不同的是,它沒有一個統(tǒng)一思想政治教育名稱,但在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宗教教育、歷史教育等名義下,進行了大量的實質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而強化社會成員的公民意識,可謂“形散而神不散”。而我國教育界有一個統(tǒng)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或“思想政治工作”名稱并以此名又展開大量實質性工作,如以學校為教育中心開展的各項課程,從小學到研究生階段均開設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可謂“神聚亦形聚”。
(二)培養(yǎng)目標。自美國建立以來,公民教育等同于道德價值教育,其主題是道德品質和愛國主義,要求兒童具備自我控制,仁慈、獨立、真實、合作、義務等方面的品質,培養(yǎng)所謂“美國公民”“合格公民”強調學生必須具有美國的“國民精神”。1995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明確規(guī)范了我國現(xiàn)階段教育方針是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yǎng)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就明確了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是培養(yǎng)一代“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四有新人。
(三)實施途徑。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相結合是中美兩國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美國很注重在課堂教學、專業(yè)教學和社會實踐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在強調學生主體性地位的同時注重啟發(fā)誘導,并把學生置于一定的道德情境中,讓學生獲得道德經驗認識,并引導學生進行情感與價值判斷,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立場觀點。除此之外,美國還通過宗教教育政黨與政治活動等社會教育途徑進行傳播。我國歷來十分重視政治教育工作主要通過課程的制定來實施,從小學到大學乃至研究生教育都含有思想政治課,同時也注重發(fā)揮學校,同輩群體社區(qū)教育、家庭教育的作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四)評價體系。美國是一個聯(lián)邦制的資本主義國家,聯(lián)邦制是兩個或多個分享權力的政府對同一地理區(qū)域及其人口行使權力,這就決定了美國的思想政治教育評價體系是分權制的,由政府間接調控指導下地方具體實時操作。而我國是一個以工人階級領導,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共產黨是唯一執(zhí)政黨,這從根源上決定了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評價體系與美國的不同,即實行中央領導下的集權制評價方式。
二、中美思想政治教育共性比較
(一)政治教育放在首位,突出強調意識形態(tài)教育,宣揚愛國主義,灌輸本國核心價值觀。思想政治教育實質是國家層面上的意識形態(tài)教育,旨在培養(yǎng)鞏固本國政治經濟制度所需要公民和人才。中美兩國在顯性的課堂教育和隱性的社會實踐中始終貫徹本國核心價值觀并宣揚愛國主義教育,目的在于使本國公民的思想意識達到高度統(tǒng)一一致性。人與動物的根本區(qū)別在于人具有思想意識,對本國公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進人們思想意識的走向,使之與本國實際相結合并將其高度提到,改變愛國主義教育層面上。
(二)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中美兩國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書籍浩如煙海,實踐活動也是豐富多樣。眾所周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獲得進步的最佳方式,從小學階段開始,兩國都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培養(yǎng)和熏陶,開設課程進行講授,并課外組織學生參與節(jié)慶慶典,文藝演出和參觀紀念館博物館展覽等實踐方式使學生的思想認識產生質的飛躍。
三、中美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較啟示
(一)堅持社會主義方向,肯定無產階級價值觀。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性質決定意識形態(tài)內容,因此我們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方向,這是質的規(guī)定。無產階級的價值觀以建立在公有制為基礎之上發(fā)展而形成的,核心是集體主義和馬克思主義。這體現(xiàn)教育者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必須緊扣國家性質這一根本,倡導個性價值的實現(xiàn),更注重集體價值的崇高,旨在培養(yǎng)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制定應貼切現(xiàn)實生活和學生實際。“紙上得來終覺淺,得知此事要躬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不應是空中樓閣,紙上談兵,更多要結合實際。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人,說服人的工作,說服人就要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正所謂“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科學的要訣在于求真求實,真理的精髓在于實事求是,只有貼切現(xiàn)實生活和學生實際的理性認識成果,才能真正指導實踐,變成物質力量。
(三)加強對國外的借鑒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共同的規(guī)律,通過對國外的借鑒,就好像一面鏡子,可以看到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我們不僅要學習他人的成果教育經驗,更要以失敗的案例警覺自身。同時隨著國際經濟政治全球化和一體化的加強,人類普遍面臨的社會思想問題和道德危機呈現(xiàn),這就必然要求國與國之間加強交流合作共同應對。
參考文獻
[1] 李陽.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較以及對我國的啟示[J].延邊黨校學報,2012.
[2] 陳勛瑋.中美思想政治教育異同之探析[J].文教資料, 2007.
[3] 胡蓉.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較[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0.
作者簡介:謝瑞,女,漢族,江西景德鎮(zhèn)人,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2012級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制教育與法治理論。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較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