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成教育論文2000字(2)
養(yǎng)成教育論文2000字
養(yǎng)成教育論文2000字篇二
《淺談加強學生養(yǎng)成教育》
論文關鍵詞:班主任;德育;養(yǎng)成教育;賞識教育
論文摘要:目前,職業(yè)學校思想道德建設已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如何結合實際做好職校德育工作,需要我們所有職業(yè)學校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的實踐與思考,本文作者結合個人實踐闡述一些思考。
孔子曾云:“少年若天性.習慣成自然。”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抓好養(yǎng)成教育才能使學生真正成長為一個大寫的“人”?,F(xiàn)在的學生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優(yōu)越的生活環(huán)境使得他們頭腦靈活、個性多樣,但也導致他們心理素質(zhì)和行為習慣較差,再加上青少年特有的逆反心理,使得對職校生進行素質(zhì)教育有一定的困難。那么,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筆者以為,抓好養(yǎng)成教育,用愛心促進學生不良習慣的轉(zhuǎn)化,提高他們的素質(zhì),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制度約束,從嚴治班,督促規(guī)范行為
筆者認為“嚴”就是要嚴格要求學生。要求學生遵守嚴明的紀律、嚴格的行為規(guī)范,要求有嚴密的學習計劃和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還要求教師本身有嚴慈般的父愛,同時也要給學生起碼的尊嚴。
筆者具體的做法是:了解學生、熱愛學生、信任學生、鼓勵學生,以嚴格的要求、嚴明的紀律、細心的愛護、恒心的堅持和做好學生的表率來管理班級。了解和研究學生是掌握教育藝術的基本功,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就必須具備這樣的基本功。孫子說:“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了解學生,就有可能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教育。尤其是新班,如果班主任摸清了一個班幾十個學生的學習、思想、性格和家庭等情況,做好班主任工作就已經(jīng)成功了一半。
去年,筆者中途接任了一個新班的班主任工作。一方面,筆者通過問卷調(diào)查等形式,對每個學生的思想、性格特征、家庭情況作充分的了解,使自己做到對新任教的班級的每一個學生心中有數(shù),以便確定對每個學生施行不同的教育方法。另外,對一些比較調(diào)皮的學生,先進行家訪。了解學生的家庭及教育情況,結合社會、家庭一起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育。這樣,筆者的班主任工作就有了一個好的開頭。如果班主任工作一開始就受到學生的抗拒、抵觸,那么。班主任工作就會很難開展。另一方面,要按照學校的要求,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定出嚴明的紀律。因為學校是學生學習的場所,是有紀律約束的。學生只有遵守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學生學習文化科學知識才能有保證。因此,筆者接班的第一天就制訂出非常細致的班規(guī),讓學生認識到,這個新班主任是比較嚴格的,不同于以往的班主任。正式開學后,筆者在第一個班會課上詳細講解、宣讀,要求學生同意的舉手通過,然后表決。當有學生第一個違反了班規(guī)時,筆者就嚴格地按照班規(guī)的具體條款,對違紀的學生進行獎罰分明的處理。處理了第一個學生后,班上的其他學生就會有一種共同的認識:班主任說話算數(shù),講到做到.并且獎罰分明。這樣,對于一些平時紀律比較懶散的學生起到了一種阻遏作用,平時一些不太符合班規(guī)的行為也會因此有所收斂,這對形成一個守紀律的班集體起到了奠定基礎的作用。之后,班上很快就形成了遵守紀律光榮、違反紀律可恥的風氣。在嚴格的紀律約束下,學生就會像軍隊一樣有紀律觀念,慢慢地會受到養(yǎng)成教育。對被處理了的學生應等事情過后再找他談心,并進行適當?shù)呐u應無聲。使學生信服、聽從、遵守。
二、相信學生,尊重學生,促進思想轉(zhuǎn)化
在一個班級內(nèi)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學生的各個方面總會存在差異。行為習慣不足的“問題生”也是客觀存在的。不能一遇到問題就把學生劈頭蓋臉罵一頓,而要作適當?shù)囊龑?。給學生一次機會,要相信他下一次會有進步的。筆者以為,不論是班主任,還是一般的教師,都應該轉(zhuǎn)變觀念,承認差異,寬容不足,給予關愛,發(fā)展每個學生的優(yōu)勢。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幫助學生樹立信心,鼓勵、激勵學生成人成才。
學生違反紀律一定要受到紀律處分。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怎么樣才能使受到處分的學生心悅誠服地接受處罰而不至于產(chǎn)生消極的抵觸情緒呢?學生違反紀律本身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我們怎樣將這些不好的事情巧妙地轉(zhuǎn)變?yōu)楹檬?這里筆者借鑒了魏書生先生的做法,對違反紀律情節(jié)比較輕的學生,筆者罰他上講臺唱一首好聽的歌或者講一個動聽的故事,實在開不了口的就大聲朗讀一篇文章;對于違反紀律情節(jié)比較嚴重的學生,筆者就罰他給自己開張“診斷書”,說明發(fā)病的原因,發(fā)病時的狀況,如何治療,治療需要幾個階段的療程,3000字。一個字也不能少,而且必須嚴格按照自己的“藥方”治療,定期和班主任交流。這里所謂的“診斷書”其實就是自我分析的心理報告。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后,筆者發(fā)現(xiàn)這種處罰方式的效果比以前明顯好了很多。第一,受這種處罰方式的學生一般不會對教師產(chǎn)生心理上的抵觸情緒。因為他在上面唱歌或者講故事時下面的同學會給他熱烈的掌聲??梢哉f他是在一種很快樂的氛圍中受到教育。第二,學生在眾目睽睽之下唱歌或者將故事,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對他的口才及膽量是一個考驗和訓練;讓他們書寫心理報告.又間接地幫了他們練字和培養(yǎng)組織語言的能力。第三,可以令學生的心態(tài)更加積極、可以發(fā)掘到一部分學生的潛能。班上有一名男生小馬同學,平時不愛講話,緊張時甚至有點結巴。筆者就有意識地鍛煉他,抓住了他一點小錯誤,就讓他表演節(jié)目。結果一學期下來,他整個人都變了。現(xiàn)在學校每次的大型活動都有他的身影。每次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獲得了同學們一陣又一陣的掌聲。在同學們的掌聲中,他在大庭廣眾面前表現(xiàn)自己的自信心大大增強了,而且充分地意識到自己其實并不比別人差。
三、率先垂范,以身作則,影響學生行為
教師要做好學生的表率,真正做到“為人師表”。教師的紀律可以簡單地說: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自己必須先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已帶頭不做。教師的身教作用尤其重要??鬃诱f:“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而不行。”因此,筆者要求學生做到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等.筆者自己先做到。每天早讀課前:20分鐘鐘到校,站在課室門口,等學生的到來。學生親眼目睹,久而久之,學生也不好意思遲到,根本上也就不敢遲到了;以前班上有不少學生做清潔不積極,地面臟了也沒人管,于是筆者每天到教室里面盯著他們做,平時巡查時發(fā)現(xiàn)地面有紙張或者粉筆頭時,我總是親手把它放好,學生看在眼里,記在心上,知道班主任對班級的每樣事情都會過問、檢查,學生就不會存在有偷工減料、偷懶等情況。無形中,學生會以教師為榜樣,堅持早到校,做好每一樣應做好的本職工作,正如陽光甘露,潤物無聲。另外平時無課上時,多加點時間巡堂,與各科任教師多交換意見,及時了解、掌握班上的動態(tài),遏制不良之風的抬頭,班級的紀律也會很快好起來的。雖然自己是辛苦些,但誰叫你做甘為人梯的老師呢?一份辛勞,一份收獲。學習上由于我班上開展了“比”、“學”、“趕”、“幫”活動,比一比同學,找差距;學先進的同學,追趕先進的同學;大家共同幫助后進的同學。班上的學習風氣濃厚多了,學生的學習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
四、構建網(wǎng)絡,形成教育合力,全方位管理
班級管理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班主任想要把班級管理好,單靠自己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利用各方面的有利因素形成教育合力。
作為班主任,在全力做好學校教育的同時,一方面通過家訪等渠道。使家長了解學校德育教育的目標和對學生行為習慣等方面的要求,提高家長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水平,使學生在學校、家庭都能有一個統(tǒng)一的養(yǎng)成要求,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的作用;另一方面通過開展義務勞動、志愿者服務、實習等社會實踐活動,充分發(fā)揮社會、社區(qū)教育的作用,從而積極發(fā)揮各種教育的優(yōu)勢,凝聚形成教育合力.為職校生的健康成長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提供全方位的基礎。
學生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是一項基礎性的教育工作,對于職業(yè)學校來說,尤其應該受到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學生的良好心理素質(zhì)和行為習慣一經(jīng)養(yǎng)成,也會使學生受用一生。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因此,我們在教育學生時,一定要從學生行為養(yǎng)成教育抓起,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養(yǎng)成教育論文2000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