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論文(2)
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論文篇二
《現代教育技術在法學中的應用》
[提要] 現代教育技術教學的教學容量大,知識的密度高,在高校法律教學中的應用具有重大意義。法學教育改革需要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推動,并使法學教育理論聯系實際,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高層次的法律專業(yè)人才。但在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時也存在諸如形式化、資料種類過多、照機宣科等情況。如何興利除弊解決這些問題是本文的主旨。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法律教學;應用
現代教育技術深刻地變革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提高了教育教學活動的效率,是更好地進行素質教育的工具。信息技術與法學教學的整合,可以深化學科教學,為法學教學改革搭建了平臺。
一、高校法學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現狀
現代教育技術教學的教學容量大,知識的密度高。它可以導入大量的課外知識,使法學教學跨越課堂、跨越學科,走向知識的綜合化道路。目前,高校法學主要在以下幾方面應用現代教育技術:
(一)在網上課堂、精品課程等方面的應用。很多高校所開設的課程都要求有網上課堂、精品課程,這是為了彌補學生在課堂中的疏漏,方便學生在課后、課外使用網絡教學資源,使學生能在任何方便的時候進行咨詢,從而減少了奔波之累。
(二)在案例教學中的應用。在法學教學中,案例教學方式不可缺少。傳統的口授式案例教學往往要占據大量的課堂時間,且效果不理想?,F代教育技術在案例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極大地緩解了上述矛盾。教師將案例制成電子課件的形式,甚至采用視頻播放形式,既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能為學生分析和討論案例、教師評價學生答案留出了充足的時間。
(三)在模擬法庭等實踐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模擬法庭是法學教育的一個特色實踐教學方式。由于學生對程序性實踐相對陌生,對真正的法庭審理程序具體如何進行、如何銜接,學生往往不甚明了。而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些教師直接選擇典型的視頻庭審案例供學生觀摩。這樣不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而且可以使學生直觀而迅速地掌握庭審程序及程序進行性語言,真切地了解司法實踐,從而減少學習的困難,使學生更好地投入這一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
(四)現代教育技術在開放式教學過程中的應用。由于各高校之間法學教育資源不均衡,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有了新的路徑。通過現代遠程教育技術,各高校之間可以實現法學教育資源共享和優(yōu)勢互補,學生可以足不出校門而聆聽各地名師的講解。
二、高校法學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存在的問題
在高校法律教學過程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過程中雖然具有很大作用,但也存在很多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學生要素淡化?,F代教學論認為,教材、媒體、學生是教學的要素,備課才是整個教學過程最為重要的部分。尋找教學材料、構建教學過程是教學前的重要階段。而如今很多教師過分突出多媒體,在媒體制作上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精力,追求精美,而過分淡化了教材與學生要素,缺乏實際教學中全方位的考慮,導致學生課上散漫,課堂效果不盡如人意。
(二)網上課堂、精品課程等網上資源成為擺設。各高校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普遍要求專業(yè)教師設立網上課堂和精品課程。但很多的網上課堂在學期初,教師傳入教學所要求的各類文件資料后,便不再管理。而學生也因上網不方便等原因,而愿意直接從教師那里考取課件等資料而無意從網上課堂搜集資料,導致網上第二課堂只是給學校管理人員檢查的對象,而成了有名無實的課堂。
(三)課堂教學成了“人機對話”。教學過程需要師生情感的交流。教師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甚至筆跡往往是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原因,而現在不少現代教育技術教學的課堂,CAI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教學手段單一,教師點鼠標、學生觀銀幕的“人機對話”形式嚴重,有些教師甚至是“照機宣科”。教師只是播放事先制作好的課件,既不深入到學生中間,了解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情況,也不進行恰當的板書,學生得不到教師生動言語的引導、形象神態(tài)的感染,課堂從頭至尾只見機器不見人,教學效果不好。
(四)教學資料過多,良莠不齊。一方面不少教師充分利用了現代教育技術方便性,把大量的資料揉合在一個課件中,教學資料過多,而學生的判斷能力、接受能力有限,海量的資料使他們目不暇接,而教師因為課堂時間有限,講授速度較快,學生還未記錄甚至還未理解就一閃而過,這也催生了一些高校舉辦學生筆記大賽的活動;另一方面不少教師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制作的課件背景、裝飾圖案五彩繽紛,還穿插了很多與課堂教學無關的插圖、動畫、音響,學生表面看似興趣盎然,課堂看似活躍,但實際上嚴重地影響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注意力,教學的效果甚至是適得其反。
三、高校法學教學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充分利用網上課堂、精品課程等資源。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是保證課程教學效果的基本條件。教科書不應該也不可能成為唯一的課程資源了。要改變以往過于注重教科書、機械訓練的傾向,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fā)現、交流合作,除了參與第一課堂外,還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能夠充分利用網上資源。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符合課堂需要,才能從實際需要出發(fā)滿足學生不同層次的需要。
(二)要認識到現代教育技術僅是輔助者。在高校法律教學過程中,教學應注重“言傳身教”,現代教育技術只是教師傳播知識的工具,應著眼于其“輔助”作用。先進的教學手段不應完全取代傳統教學,板書、語言描繪、手勢比劃、師生情感交流等傳統做法仍然是十分有效的。只有教師和現代教育技術兩方面的優(yōu)勢都發(fā)揮出來,才能達到一種完美的結合。如果喧賓奪主,把課堂變成毫無生機的“人機對話”,將會使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失去其積極的意義。
(三)在資料準備上要緊貼教學大綱,重點突出。教師不能成為課件的附庸,就像黑板不能成為知識的傳播者一樣。因此,教師應當認識到課件的內容應該豐富,但形式應簡潔,要充分考慮學生智力和能力的培養(yǎng),尤其是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課件教學中要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思維活動時間,確保學生理解和掌握相關的知識內容。教師也不能淪為視頻資料的播放人和解說員,視頻資料播放的時間不能太長,防止學生因視頻資料技術過于新奇而忽視知識的接受,從而影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思維碰撞功能的發(fā)揮。
主要參考文獻:
[1]穆玲芝,丁滿臣.現代教育信息技術與法學學術教學整合探索[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6.
[2]盧興文.高校法學教學中現代化教學媒體的應用原則分析[J].德州學院學報,2011.7.
[3]李小化,康海勃,閆開琦.信息技術對現代教育的影響[J].教育教學論壇,2011.9.
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論文相關文章:
4.教育技術應用論文
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論文(2)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上一篇:消防安全教育論文2000字
下一篇:淺議高層建筑消防安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