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期貨的論文范文
關于期貨的論文范文
期貨市場有著價格發(fā)現,風險規(guī)避以及套期保值的功能,其中的價格發(fā)現功能一直是一個國家期貨市場發(fā)展程度的標志。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期貨的論文范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關于期貨的論文范文篇1
淺談農產品期貨與金融工程建設
摘要:農產品價格風險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金融工程建設是價格風險管理的現代手段。隨著農產品期貨投融資功能的日益增強,農產品期貨市場將成為今后幾年我國農村金融工程建設的戰(zhàn)略重點。為此,應該科學規(guī)劃與設計農產品期貨。
關鍵詞:價格風險管理;農產品期貨;農村金融工程
一、引言
我國農業(yè)面臨的自然風險、市場風險和社會風險都較大,而農業(yè)生產的分散性又決定了其抵御和規(guī)避風險的能力較弱。因此,農業(yè)風險管理在我國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一)農產品價格是我國農業(yè)面臨的重要風險
農產品價格風險是指由于農產品價格波動超過了農民的預期,而對農民造成收入損失的一種不確定性。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在經歷了物價總體水平較長時期低迷以后,近年來我國農產品價格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波動。2007年10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6.5%,11月份為6.9%,創(chuàng)下11年來新高。據專家分析,食品價格仍是推動CPI指數上揚的關鍵因素,而食品價格上漲的根源又在于糧食、食用植物油、豬肉等價格的攀升(參見圖1和圖2)。
農產品價格上升對于農業(yè)和農民來說是好事,但因其未來走勢存在不確定性而導致了農產品的價格風險。一方面,農產品現貨市場在價格形成機制方面存天生不足,使農業(yè)生產為“蛛網困境”所困擾[1](盧建鋒,2003)。在單一的現貨市場條件下,農業(yè)生產者只能根據當前的現貨市場價格安排生產。農作物生長周期一般較長,如果本期價格較高,則下一期的產出可能增加,在需求不變的情況下,價格必然下降,價格下降又會引起新一輪的產出減少和價格上漲,如此反復構成了經濟學上“蛛網模型”所描述的情形。結果會導致農民預期收入降低,特別是受現貨價格信號的誤導,造成農業(yè)生產資源配置失當。另一方面,由于農作物的生長周期較長,價格波動幅度大,使得小農生產方式被強化,農作物種植的規(guī)模效益難以實現。美國期貨專家海爾奈莫斯教授[2](1955)認為,農作物種植是最具風險的業(yè)務。
目前我國人多地少,土地被嚴重分割,農民戶均可耕地面積只有5~8畝。農戶為分散市場風險而作出的理性選擇使本來就條塊分割的土地進一步劃整為零,土地的規(guī)模經營受到壓制,規(guī)模效益難以實現。再加上農產品價格上升的同時,往往伴隨著農業(yè)生產資料價格較大或更大幅度的上漲(實際上,農產品價格上漲往往是由于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導致農產品供給減少再加上需求拉動所致),縮小了其可能的獲利空間,甚至可能出現更大幅度的虧損。
(二)農產品期貨市場建設是規(guī)避農產品價格風險的現代手段
可以把農村信貸、農業(yè)保險、農村金融衍生品的設計和開發(fā)、農產品期貨甚至包括訂單農業(yè)在內的風險管理手段統稱為農村金融工程,它是金融工程學在農村金融中的應用。金融工程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芬那蒂認為,金融工程是金融學家借助于工程學的方法對金融變量進行數學描述,對各種金融變量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對市場風險進行計算和控制,從而對金融系統進行優(yōu)化處理。農產品期貨交易是指買賣雙方在期貨交易所內通過簽訂標準化合約,約定按照一定的價格、約定的交割日期和交割方式,買賣一定數量農產品的交易方式。期貨交易是市場經濟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嚴格地說它本身不是金融行為,但它作為一種價格風險規(guī)避手段,建立在現代管理理念和技術上,將有力地推進農業(yè)資源的空間配置和優(yōu)化,促進農業(yè)資本證券化和農村金融深化。因此,農產品期貨市場建設是農產品價格風險管理的現代手段,同時成為了農村金融工程建設的重要內容。
目前,國內外已有研究成果對上述兩方面問題的認識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對我國農產品期貨市場的作用機理研究不夠;二是對我國農產品期貨市場金融功能的研究不足,沒有把它放在農村金融工程建設戰(zhàn)略重心來規(guī)劃和設計。因此,筆者主要側重于這些方面的分析。
二、農產品期貨市場:我國農村金融工程建設的戰(zhàn)略重點
可以預見,隨著農產品期貨的投融資功能日益增強,并憑借其品種設計與風險規(guī)避技術在農村金融中的領先地位,農產品期貨市場將成為今后幾年我國農村金融工程建設的戰(zhàn)略重點。
(一)農產品期貨市場的基本功能定位
期貨市場是期貨交易而形成的各種供求關系的總和。對應于現貨市場的兩大固有缺陷,農產品期貨市場有著兩大基本功能,即價格發(fā)現和規(guī)避風險。
1.期貨市場能利用其價格發(fā)現功能,幫助農業(yè)生產走出“蛛網困境”。
對期貨市場價格發(fā)現功能的理解和界定在理論界有多種表述。薩謬爾森認為,“期貨價格在理論上等于對期貨合約到期日的現貨價格的條件期望”[3],用公式表示為:Ft=E(St+1/It),式中,Ft表示到期日為t+1的期貨合約在t時期的價格,E表示期望,St+1表示到期日的現貨價格,It表示t時期的信息。該公式表達了這樣一種思想:即在市場有效的情況下,期貨價格反映了t時期所有的信息,期貨價格應該是對到期日的現貨價格的條件期望,期貨價格出現隨機波動的特征。當Ft≠E(St+1/It),表明t時期的信息沒有充分反映到期貨價格上,市場參與者可以利用額外信息來預測St+1,可以通過買入或賣出期貨合約來獲得額外的利潤,直到重新恢復相等。
與之相近的還有另外一種表述形式,即期貨價格是對期貨合約到期日的現貨價格的無偏估計。用公式表示為:ST=a+bFt,T+Ut,式中ST表示交割日的現貨價格,Ft,T表示交割日為T的期貨合約在t時期的期貨價格,Ut表示誤差項,當隨機干擾項Ut為白噪聲序列,各序列相互獨立且都服從正態(tài)分布Ut~N(0,δ2),且a=0,b=1,則滿足無偏估計。這個定義表示在市場有效的情況下,期貨價格應該融入了所有相關的信息,包括過去和未來的價格信息。Hoffman[4](1932)則認為期貨市場的價格發(fā)現功能是指期貨價格能夠提前反映出現貨價格未來的變動趨勢。此外,還有人認為期貨市場的價格發(fā)現機制特指期貨市場所具有的通過公開競價而形成的,能夠表明現貨市場未來價格變動趨勢的功能與機制。通過公開競價而形成具有預見未來現貨市場及其變動趨勢的價格,是期貨市場價格發(fā)現機制的核心內容[5](劉迎秋,1996)。
總之,在期貨市場上,人們買賣的是未來的貨物,所以那些能夠引起未來價格變化的因素特別為市場參與者所關注。參與期貨交易的人數越多,市場所能了解到的影響未來價格變化的信息就越多,由此形成的期貨價格也就越接近未來貨物的真實價格,這就是期貨市場的價格發(fā)現功能。因此,與現貨價格相比,期貨價格更具有生產指導意義。
2.期貨市場通過套期保值交易能為買賣雙方避免價格波動風險,有利于農業(yè)生產向規(guī)?;⒂媱澔较虬l(fā)展
據盧建鋒(2003)的調查顯示,在國內16,948個實行農產品訂單采購的公司中,有高達38%的公司因風險問題而取消了訂購合同。引入期貨交易機制可以有效改變這一約束條件。為避免價格波動風險,公司可以在期貨市場上做套期保值交易,這樣,價格風險從現貨市場轉移到期貨市場,由那些愿意而且有能力承擔風險的期貨投機者來承擔。在現有的生產條件下,只有借助這種機制,我國農業(yè)生產才有可能走出盲目性和分散化的困境,向計劃化、規(guī)?;姆较蚍€(wěn)步發(fā)展。此外,農產品期貨市場在引導物流、調節(jié)供求、降低倉儲費用等方面,也能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二)農產品期貨市場投融資功能日益顯現
托馬斯.A.海爾奈莫斯(1959)在其文集中詳細描述了農產品期貨市場投資者是如何通過擁有套期保值存貨,對基差變化進行投機而盈利的。除此以外,農產品期貨市場的投融資功能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農產品期貨交易是農業(yè)企業(yè)融資的重要前提,尤其是目前農戶獲得銀行信貸存在抵押品制肘的情況下,其意義非同小可;農產品期貨也可以作為資產證券化的基礎,通過資產證券化增強其流動性;成熟的農業(yè)概念企業(yè)還可借此上市融資;農產品期貨市場因其以小搏大的投機性可成為投資的理想選擇場所之一;金融機構可以農產品期貨市場為基礎設計相應的理財產品②;如此等等。應該說農產品期貨的融資功能隨著期貨市場深度和厚度的不斷增強正在逐步深化。
近年來,市場人士在分析期貨商品的時候,除了充分發(fā)掘其商品屬性外,已越來越關注其金融屬性。除金屬和能源等品種外,投資者對農產品期貨品種金融屬性的關注度大大提高。如從2002年開始,國外很多大型的基金,包括索羅斯,開始大規(guī)模投資商品期貨,以回避美國通脹美元貶值帶來的風險,就是利用了商品市場與金融市場之間互相連動的關系。
目前,全球的商品基金也已經開始撤出黃金、原油市場,部分基金增加了農產品的基金持倉,像羅杰斯的農產品基金持倉由4%增加到10%,而其原油的持倉曾一度大幅度下降。目前全球范圍內對通貨膨脹的憂慮不斷加劇,當大豆等農產品出現緊缺時,基金大舉購買的欲望就持續(xù)膨脹,選擇大豆等期貨品種作為保值投資對象,就成為回避貨幣貶值的重要手段,進而使農產品期貨的商品屬性趨于淡化,更多地表現為金融屬性和博弈屬性。在國際基金眼中,農產品期貨的投資價值僅次于金屬品種。據了解,目前在全球范圍內,穩(wěn)固投資期貨市場共有15個指數基金,其中規(guī)模最大的是高盛公司的商品指數(其次為道瓊斯IIG商品指數),其11.6%的資金是投資于糧食期貨市場的③。
(三)我國農村金融工程建設的戰(zhàn)略重點選擇
農村金融工程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由于農產品期貨的價格發(fā)現和市場風險規(guī)避方面的特有優(yōu)勢,農產品期貨市場投融資功能的不斷強化,期貨交易所對期貨產品的科學定價與品種設計正是走在我國目前金融工程最前沿的,可成為領跑金融工程的標桿。而其技術手段包括定價技術、產品設計技術及其它風險規(guī)避技術正是我國目前整個農村金融所欠缺的,故從農村金融的長遠規(guī)劃出發(fā),以農產品期貨的發(fā)展為契機,以農村金融產品開發(fā)為核心,以提高農村金融服務水平為目標正是我國農村金融工程應有的戰(zhàn)略。因此在今后一段時間里,在包括農業(yè)保險、農業(yè)信貸、農產品期貨等在內的農村金融工程建設中,農產品期貨市場將日益成為其戰(zhàn)略重點。
三、我國農產品期貨的規(guī)劃與設計
(一)建立與完善農產品期貨的價格調節(jié)機制
現實中,期貨市場價格發(fā)現的效率會有差異。要有效利用期貨市場真實、客觀且具有超前性的價格發(fā)現功能,以指導糧食生產、銷售和進行市場調控,增強經營、調控的主動性,健全期貨市場的定價機制非常重要。一般來說,影響價格發(fā)現的主要因素有:交易成本的高低;交易者在現貨交易中的定價原則與對期貨市場的認同度;商品本身屬性的差異(如可否存儲,是否具有季節(jié)性等);參與期貨交易的主體結構(如是否有相應交易品種的現貨生產商和加工商,以及參與者的多少);期貨市場的交易規(guī)模和流動性等。許多學者利用協整檢驗和套利檢驗等方法對我國大連、鄭州期貨交易所的大豆、小麥等期貨品種進行了實證研究,計量結果顯示,我國期貨市場的價格發(fā)現功能已基本發(fā)揮,但存在著相關經濟主體對此功能的認識和利用問題,以及由于大戶操縱等原因導致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關系的扭曲和價格的過度波動問題(高鐵生、朱玉辰[6],2005;王賽德[7],2004)。
為確保農產品期貨定價的前瞻性,必須關注資金規(guī)模及其流向。高鐵生等(2005)曾借鑒證券市場資金流入比例測算的方法,對我國農產品期貨市場的資金流入種類和規(guī)模作過預測,預計保險公司、社保基金、居民儲蓄存款、國際游資等都將有較多資金流入我國期貨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460.89億元,并根據當時農產品期貨占我國期貨市場的比例推算,認為進入農產品期貨市場的資金增加將推動其交易額和交易量大幅上升。目前,國內和國際金融市場的資金都非常充裕且流動性強,這是農產品期貨發(fā)展的有利條件。因此,對資金市場的流動性做深入的調查和研究,科學測算進入農產品期貨市場的資金規(guī)模和投資偏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國內農產品價格與國際市場價格聯系密切,特別是近年來國外的指數基金給國內市場價格帶來了較大影響,使市場波幅大幅提高。在國際基金眼中,農產品期貨的投資價值僅次于金屬品種。因為農產品交易量大,同時,除供求基本面外,美元走勢、全球物價走向都是影響其價格走勢的重要因素,因此,“很容易炒作”。為此,國內期貨市場需建立完善的風險控制機制,進一步平抑農產品價格波動。自2007年年初以來,國內商品期貨價格高攀,價格波動也愈加明顯,國內農產品期貨市場需對基金投資帶來的價格波動保持警惕。
(二)合理確定上市品種,科學規(guī)劃農產品期貨的發(fā)展規(guī)模
上市品種的多少決定了農產品期貨市場功能發(fā)揮所影響的領域和范圍,以及農產品期貨市場的發(fā)展規(guī)模,從而也影響著農產品期貨市場的深度和廣度。應盡快推出那些條件成熟、市場化程度較高的大宗農產品期貨交易,繼續(xù)探索適合小品種期貨運作的交易模式,認真研究畜、禽產品的期貨交易模式,適時推出生豬、黃牛等品種的上市交易。Hieronymus,Scott,Wills(1952)曾經研究過活牛飼養(yǎng)業(yè)務的套期保值問題,托馬斯.A.海爾奈莫斯于1964年則進一步研究了活牛期貨市場的必然性,而生豬期貨交易在美國則更是有了近80年的交易歷史。我國曾出現了豬肉價格的較大波動,而我國的飲食有偏重豬肉的習慣,所以有必要對這一市場進行深入研究,對生豬的市場供求關系及其未來價格變動趨勢科學預測,并以這一品種的產業(yè)鏈條整體為對象,對其風險規(guī)避與價格發(fā)現的技術手段做出合理的規(guī)劃和設計,而生豬期貨的推出可能是較為有效的措施。據2008年01月08日《國際金融報》報道,我國目前鄭州期貨交易所的生豬期貨合約設計基本完成,將采取養(yǎng)殖場、屠宰廠、批發(fā)市場多點交割方式。這也意味著我國期貨市場的交易品種選擇、交割方式等的市場化程度有了進一步提高。
在上市品種選擇上,既要考慮品種的商品屬性,也要考慮其金融屬性;要加強市場調查,既要關注國內市場,也要關注國際市場;既要關注以往經驗更要對未來市場發(fā)展合理預測。在確定上市品種時可運用如下指標進行綜合性的量化分析:現貨價格波動率,進出口量/現貨消費量比率、現貨規(guī)模、比較優(yōu)勢指標等。
(三)完善交易規(guī)則,健全農產品期貨的風險防范機制
我國農業(yè)基礎本來就非常薄弱,經不起過度投機的風險,因此,必須健全農產品期貨市場的法律法規(guī),并加強監(jiān)管。
第一,西方國家發(fā)展期貨市場,大多是先立法,后建交易所[8](王曙光等,2007),而我國至今未出臺專門的期貨法,法制建設相對滯后。健全期貨市場法律體系非常重要。第二,農產品期貨上市目前采取的是多部門參與的品種上市審批制度,這不利于我國期貨市場的健康發(fā)展,有必要過渡到核準制,以確保農產品期貨市場的公開、公平和公正。第三,完善交易規(guī)則,以提高農產品期貨市場的運行效率。
(四)培植參與主體,規(guī)范參與者行為
農產品期貨市場的專業(yè)性要求高度組織化的中介組織和多層次的流通網絡的配合。我國農業(yè)生產以小農經濟為主,更加需要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培植真正的農產品期貨交易參與主體。據對京郊農村農業(yè)經濟合作組織的調查顯示,合作化程度提高有利于提高農民的談判能力,加強農民的話語權,降低交易成本和生產成本,提高規(guī)模效應。這種組織起來的農戶如果參與農產品期貨市場,將極大提高其運行效率和價格發(fā)現效率,對農業(yè)風險規(guī)避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9]。同時,農產品期貨市場效率的提高,也有助于增強農民自組織的意愿。
有“意識”的市場主體的參與還可以促進農產品期貨市場規(guī)范化程度的提高,減少投機行為,有助于避免我國證券市場曾一定程度存在的、部分上市國有企業(yè)的過度“包裝”問題,控制農產品期貨市場的投機風險。這實際上也是農產品期貨市場規(guī)范化的重要基礎。應該說,農村金融工程的建設有賴于專業(yè)化組織對農產品期貨市場的參與,以及其它農戶金融意識的提高。
四、結論
目前,農產品價格波動的不確定性已經成為我國農業(yè)面臨的重要風險,農村金融工程建設是農產品價格風險管理的現代手段。隨著農產品期貨投融資功能的日益增強,農產品期貨市場應成為今后幾年我國農村金融工程建設的戰(zhàn)略重點。為此,應建立與完善農產品期貨的價格調節(jié)機制,科學規(guī)劃農產品期貨的發(fā)展規(guī)模和上市品種,完善交易規(guī)則并建立健全農產品期貨風險防范機制,培植參與主體、規(guī)范參與者行為。
參考文獻:
[1]盧建鋒,論農產品期貨市場在農業(yè)生產中的作用[J].經濟問題,2003(4):35-36.
[2]托馬斯•A•海爾奈莫斯.湯姆期貨文集[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147-172.
[3]童宛生等.中國商品期貨價格形成理論與實證分析[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7:38.
[4]Hoffman,G.Wright,FutureTradingUponOrganizedCommodityMarketsintheUnitedStates,Philadephia:UniversityofPennsylvania,1932.
[5]劉迎秋,現代期貨大辭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51.
[6]高鐵生,朱玉辰.中國農產品期貨市場功能發(fā)揮與產業(yè)發(fā)展[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32-67.
[7]王賽德.中國小麥期貨市場效率的協整檢驗[J].財貿研究,2004(6).
[8]王曙光,喬郁.農村金融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12):466.
[9]曹冰玉.我國農村金融供求缺口分析[J].經濟地理,2008(1).
>>>下頁帶來更多的關于期貨的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