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啟蒙教育論文(2)
幼兒啟蒙教育論文篇2
淺析嬰幼兒啟蒙教育
摘 要:嬰幼兒啟蒙教育、早期教育可以給孩子帶來對事物積極的認識和體驗,激發(fā)嬰幼兒潛在的能力,增強其參與相關活動的積極性,增進嬰幼兒的自信心;基于該時期孩子的天性,啟蒙教育、早期教育對嬰幼兒的發(fā)展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啟蒙教育、早期教育有助于幼兒情感的發(fā)展,促進其身體的發(fā)展,有助于提高和加強幼兒的思維力、想象力、記憶力和模仿力等,促進幼兒身心的全面發(fā)展,并對其發(fā)育成長起著特殊的功能,同時,對幼兒性格的形成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可以陶冶其情操,改變幼兒的精神面貌,激勵他奮發(fā)向上、健康成長。嬰幼兒時期教育是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才能的最佳時機,為給祖國培養(yǎng)更多更好更優(yōu)秀的具有開拓進取、創(chuàng)造性的人才,我們愿在教學中做進一步的嘗試,為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盡自己的微薄之力。
關鍵詞:嬰幼兒;啟蒙教育;早期教育;人生起點;性格培養(yǎng)
嬰幼兒是人生的一個開始點,是走向成熟邁入社會的一個起步,也是人生重要的黃金階段,因此嬰幼兒的啟蒙教育、早期教育,人生的第一位導師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導師的素質、品德、學識、及教育方法將給嬰幼兒帶來深深的影響力,也有著決定嬰幼兒未來的人生愛好,自我選擇發(fā)展的趨向作用,嬰幼兒時期的孩子處于情感及心理認識方面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在學校做為啟蒙教育的導師扮演的不僅僅是一位老師的身份,還扮演了一位母親及知已朋友的身份,在教育的過程中老師給予嬰幼兒時期的孩子不僅是知已,還有愛,在教師良好的言行舉止下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嬰幼兒學生的情感心理,在課堂上教師的正確教導開發(fā)著孩子的智慧,培養(yǎng)著孩子的認知能力,讓孩子的身心向往著美好的人生邁進。
教師在做為嬰幼兒時期的第一位家庭之外第一位早期教育者,除了在學校教育的方針下教導著孩子的品德及認知外,自身的素質及言行也是對孩子的一部分教育,教師應全面的看待教育孩子的問題,教師應了解嬰幼兒時期的孩子認識壓力心理處于朦朧、簡單、偏繆的狀態(tài),對于存在的事物、現(xiàn)象,及人類自身發(fā)展研究,總結的科學知識,及繁多的自然科學門類都不知道的情況下,教師應如何的運用自身的素質,教育方法引導著孩子的認知能力及學習能力的一個正確的起步。
針對嬰幼兒時期孩子的情感及心理方面各種因素教師也應了解,嬰幼時期的孩子的情感不穩(wěn)定,幼稚處于情感心理發(fā)展的開始階段,教師的言行及情感表達方面對孩子有著很深的影響力。由于嬰幼兒時期的孩子情感心理正處在發(fā)展不穩(wěn)定的時期,認知能力比較低,思維和邏輯能力達不到成人水平,但嬰幼兒情感記憶力比較好,在進行教育嬰幼兒孩子時教師利用具有情感色彩的說教,可讓嬰幼兒時期的孩子很好的記住,然后逐漸培養(yǎng)嬰幼兒時期的孩子的思維認知能力,嬰幼兒時期的孩子對于抽象性的思維,對于復雜的知識沒有能力掌握,教師在教育嬰幼兒孩子時,利用孩子的感知能力讓孩子記住,并進行簡單的思考引導性說明的教育方法。比如教師在課堂上拿著蘋果對孩子說這是一個圓圓形狀的蘋果,在他逐漸成熟時,它的皮的顏色有青變紅,到紅的時候就可以從樹上摘下來吃了,你們喜歡吃嗎?如果你要把蘋果送給你爸爸媽媽吃我們需要兩個蘋果,我們要用數(shù)學來計算一下,一個蘋果加上另一個蘋果等于兩個蘋果,這樣的話你把蘋果送給爸爸媽媽就不會出現(xiàn)數(shù)量的錯誤了。
這是在教育嬰幼兒時期的孩子時一個實物舉例說明的一個教育方法,下面我們不用實物說明的方法用圖文說明的方法進行一個簡單的思維教學來對嬰幼兒時期的孩子進行教育。比如老師在課堂的黑板上畫一個圓形和一個三角形,用手指著圓形對孩子說這是一個圓形,這個呢是三角形,你的手中的筆,看的書,和你們見到的好多的東西形狀都不一樣,這個叫做幾何形,在你們長大后考入大學,你們就會知道世界上沒有一模一樣的形狀了。
以上兩個教學方法都是針對嬰幼兒時期的孩子心理的教育方法,我們只有深入的了解到嬰幼兒時期的孩子的心理才能達到教之有方,學之能明的目的。
嬰幼兒時期的教育不是教純粹的科學倫理,不是教科學公式及復雜化抽象化的知識,教師在這個時期的教育應是以孩子的心理,孩子的認知心理能力為主的教育,教育內容及教育方法上應采取以培養(yǎng)嬰幼兒時期孩子的心理發(fā)展為主的課題,以培養(yǎng)孩子的認知能力為主的內容,在教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應以簡單的,符合嬰幼兒孩子心理認知能力的范圍中進行教學。因此做為嬰幼兒孩子的第一位教師。應做到自我心理素質、品性、知識及教學方法的正確、完善,應深入到嬰幼兒孩子的心理及生活中不斷的認識自己,不斷的總結自己教育的錯誤,還要多學習,多掌握有關教育嬰幼兒時期孩子生活方面的知識,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在孩子的娛樂中不僅僅是一位教師,還是能給予孩子愛與知心的母親與知心的朋友的角色,在孩子的娛樂中教師把娛樂的項目或游戲的性質結合在教育中,在娛樂中能給孩子帶來啟發(fā),帶來新的認識,在娛樂中學習到新的知識,教師在課堂上的嚴肅,在課外與孩子一起生活玩樂的行為都將影響著孩子,對于孩子的性格有著很好的塑造作用。
嬰幼兒時期的孩子活潑好動,喜歡玩樂,好奇心強,沒有毅力,自制能力差,容易被環(huán)境及教師的情緒影響;教師應做到在環(huán)境中以自已的情緒,言行來感染孩子,讓孩子從自已身上認識到外界事物,讓孩子心理上有個歸宿感、安全感,無論在課堂上時間還是課外時間,教師應注重身邊的每一個孩子,應與每一個孩子接觸,讓每一個孩子都能知道自己在集體中的重要性,教師應培養(yǎng)自己在課堂的教學中與每一個孩子的互動,雖然沒有在同一時間與每個孩子說話,針對性教育,但是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用自己的生動的說教,并把說教的內容用表達的方法說給每一個孩子聽,讓每一個孩子都知道老師是在說給自己的,這樣孩子就會認真聽課。
教師在課堂上的舉止、情緒等方面也對孩子有著一定的影響力,在嬰幼兒時期的孩子不能理解教師的舉止與情緒的反常與突變,往往孩子容易受到影響,近而孩子轉移了注意力而把學習的事給耽誤了,因此教師在給孩子進行課堂教育時,應注重自已的言行、神態(tài)與往常在課堂上進行教育時的一致性,保持住班級的環(huán)境氣氛讓孩子不受干擾的進行學習。
在嬰幼兒時期的孩子學習接受外界事物的心理不成熟,沒有很好的專注思考與深入學習對象的能力,缺乏邏輯性及深入性,由于缺乏判斷對錯,好壞的能力,因此,在教育過程中用事實及概念的說明方法來引導孩子,讓孩子從中學會簡單的分析與認識,由于嬰幼兒時期的孩子好玩、多動,并沒有意識到紀律的性質,在課堂上的隨意動作與說話都是時有發(fā)生的,教師認識到這種情況下如果嚴厲的斥責并不能對孩子有好的結果,只能讓孩子有著強制的約束自己一會兒,并不能從內心去認識到自己行為的對錯,教師應認真和藹的告訴孩子如果調皮不遵紀律就學不會,學不好教師所教的內容,那么就無法考試,得不到合適的獎勵與表揚了,教師在教育嬰幼兒時期的孩子時,所制定的紀律,所教育的內容,教育的方法都是融合為一體的,這樣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并不會考慮的多,也不會只為學習而忘了紀律或為了遵守紀律而忽略了學習。
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由于每個孩子的喜好不同,要學會因著不同的喜好而給予合適的作業(yè)任務,比如在美術中有的孩子畫三角形,有的孩子畫個圓,有的孩子不喜歡畫三角形和圓,這個時候老師就要用什么方法讓孩子畫自己喜歡的東西,又不與自己所教的內容有著沖突,還不會讓其他的同學生氣,模仿了。在嬰幼兒時期孩子的性格是逐步發(fā)展成形的一個時期,教師應知道好的性格是多方面影響的結果,在嬰幼兒時期的孩子有自我改變,自我認識,沒有能力通過自我的選擇學習中、環(huán)境中,來改變塑造自己性格的經驗與認識,因此在人生中性格的培養(yǎng)與成形在很大的程度上都與嬰幼兒時期的教育環(huán)境,經歷有著很深的關系。在嬰幼兒時期階段的學生,教師應把孩子的性格、心理與品德放在第一位,并不僅是為了讓孩子明白知識、有點認識,而是把一切所教的知識都看著對于嬰幼兒時期的孩子做為培養(yǎng)品德,塑造良好的心理、性格有關系的教育內容。
啟蒙教育、早期教育是人一生中的學習發(fā)展的一個開始點,是有著決定人未來選擇與走向的一個開始,教育的內容與教學方法與教師的教學素質,教師的個人科學素養(yǎng)有著直接的關系,對于嬰幼兒時期的孩子來說有著重大的意義,嬰幼兒時期的孩子什么都無法獨立的思考、無法判斷,沒有能力深入事實與社會;正處于被愛、被照顧、被關心的時期,也是學習與發(fā)展生存能力開始的時期,做為早教的教師應認真、審慎的對待。
成人教師無法從嬰幼兒時期的孩子思維有學習能力中看待問題的心理出發(fā),無法真正的感受到嬰幼兒時期孩子的心理特征,基于這一點,教師應除了多學習教育嬰幼兒時期孩子的教育方法、教育內容外,還應了解到關乎嬰幼兒時期孩子的心理方面的特征,以更好的進行教育,在教師與嬰幼兒學生之間不應存在間隔與距離,在教師教育的過程中應站在嬰幼兒時期的孩子心理特征方面理解所教導的內容,看看自己所教導的知識是不是更能讓孩子理解、明白,并不斷的完善自己的教學的方法、教學的態(tài)度,在學生與自我之間能夠互動,嬰幼兒時期的孩子表達能力差,不會提出不明白的問題,說不出所學到的知識有什么意義,更不會有目的的去運用這些知識,因此老師要去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情況,發(fā)現(xiàn)學生不明白的問題在哪里,給予及時的指導。
在嬰幼兒的孩子學習情況時,由于他們自身容易被各種事物及環(huán)境影響,又沒有能力擺脫這些影響,很容易就無心學習,因此教師在發(fā)現(xiàn)這種情況時要學會去用其他的方法來轉移孩子的情緒及注意力,讓其很快的把心收回來放入學習中,在嬰幼兒時期的孩子的學習情況與高年級的不同,高年級有很強的制度與針對性,以分數(shù)考入與班級來施行教育的方法,比如高中學生。但在嬰幼兒時期的孩子處于早教階段就沒有這個情況,因此教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學生的作業(yè),以教師布置給學生的任務來判斷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以這個來針對性的給學生進行輔導、啟蒙教育、早教,最無高深理論,不涉及那么多的自然科學知識,但重在培養(yǎng)嬰幼兒的性格、心理及認知方面。
結束語:嬰幼兒教育是長期以來教育工作者不斷探索課題,也是國家、民族興衰成敗的起點,因此,啟蒙教育、早教教育是通向人生道路上第一個驛站。
參考文獻
[1] 幼兒教育,2012.1-2.
[2] 嬰幼兒早期教育全書.上??茖W普及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