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學中的陳列有哪些原則
產生和發(fā)展陳列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古代帝王、貴族對珍稀物品的收藏和展示。博物館陳列則出現于19世紀中葉。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博物館學中的陳列有哪些原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博物館學中的陳列有哪些原則
?、倏茖W性。博物館陳列應反映社會歷史、自然歷史、科學技術和藝術的發(fā)展規(guī)律,所提供的信息必須科學可靠,必須揭示展品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趯嵨镄浴N奈飿吮臼巧鐣v史、自然歷史發(fā)展的見證,具有無可辯駁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因此,博物館陳列必須以實物為其主要構成。
③藝術性。陳列不僅要反映科學內容,還要給人以審美的享受。因此,不同的內容要有與之相適應的藝術表現方式,以美的陳列形象生動深刻地揭示主題。
?、芷占靶?。博物陳列的教育對象是社會多層次知識結構的觀眾,因此它的內容必須適應普及知識的需要。
工作范圍博物館陳列工作分為以下 4項內容:
?、僭O計。指陳列總體設計、陳列內容設計和陳列藝術設計。
?、谥谱?。指各類輔助陳列品、各種陳列設備、陳列文字說明的制作。
?、鄄贾?。按陳列圖式,安裝、組合陳列設備和陳列品。
?、芙n案。陳列完成后,要編制陳列詳目,陳列品照片與陳列形式照片要貼冊。還要整理陳列工作過程中積累的全部資料,包括陳列提綱、陳列計劃、各種圖式、圖表資料和文字說明等。陳列開放后,要建立觀眾反饋信息檔案。
展望由于科學技術的進步,新技術不斷引進到陳列之中,將使更多新型的陳列出現。參與式陳列廣泛用于自然、科學博物館陳列;現代化的聲、光、電子技術以及音象系統(tǒng),也會在各類博物館陳列中普遍運用。
博物館學中的陳列介紹
以文物、標本和輔助陳列品的科學組合,展示社會、自然歷史與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過程和規(guī)律或某一學科的知識,供群眾觀覽的科學、藝術和技術的綜合體。
產生和發(fā)展陳列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古代帝王、貴族對珍稀物品的收藏和展示。博物館陳列則出現于19世紀中葉。
在 中國,西周初年(約公元前11世紀)的太廟陳列有玉鎮(zhèn)大寶和大鼎;漢初有上林苑,畜養(yǎng)珍禽異獸,栽植奇花異草,供帝王觀賞;漢宣帝 (公元前91~前49) 時,在未央宮的麒麟閣,陳列有功臣繪像。19世紀中葉以后,隨著殖民勢力的東來,出現了外國人在中國舉辦的博物館陳列。20世紀初,張謇創(chuàng)辦了南通博物苑,其陳列分為歷史、自然、美術三部,而歷史文物和美術品均以時代先后為序,自然標本則按地區(qū)為序,這是最早由中國人自辦的最有影響的博物館陳列。
公元前 3世紀初,埃及托勒密二世在繆斯廟中布置動植物標本供研究者和學生觀覽。中世紀,歐洲的帝王、貴族、教會陳列所收藏的珍稀物品,以炫耀財富或宣揚敬神觀念。
中世紀晚期,出現了考古資料和自然標本的陳列。當時的陳列是按陳列品的大小排列,無系統(tǒng)性。1856年德國紐倫堡的日耳曼博物館開始采用組合陳列,把同一時代相關的展品組合在一起展示。由于組合陳列的顯著優(yōu)越性,很快得以推廣。繼而有了分類陳列、復原陳列、生態(tài)陳列等。
類型博物館陳列,從不同角度,可以劃分為若干種類型。按陳列的內容,可分為社會歷史陳列、自然歷史陳列、科學技術陳列、藝術陳列。按陳列形式和方法,可分為復原陳列、原狀陳列、摹擬陳列、演示陳列、生態(tài)陳列、分類陳列、綜合陳列等。按陳列的場地,可分為室內陳列和露天陳列。按陳列時間的長短,可分為基本陳列和臨時陳列。按陳列的動態(tài),可分為固定陳列和流動陳列。
作用陳列是博物館進行社會教育活動的主要手段,它集中反映了博物館的性質和類型,體現了博物館藏品、科學研究和管理工作的水平,是博物館各項業(yè)務工作的綜合成果,也是衡量博物館質量高低的重要標志。
高新科技產品在陳列中的運用
、直觀、藝術地展示文物展品的主題、內涵。正如專家所言:“我們不無憂慮地看到,在舉世追捧高科技的語境下,博物館界也悄然掀起刻意追求陳列高科技化的浪潮,不僅將技術等同于高科技,而且使技術與藝術的邊界變得模糊不清,甚而使高科技手段趨于本體化,以致完全脫離思想和藝術本體之旨歸而反客為主。”靈活地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及其產品,只能理解為是一種展示手段的創(chuàng)新,不能定義為思維的創(chuàng)新、理念的創(chuàng)新,也不能誤把科技手段當成藝術形式,否則就會誤入歧途,使展覽的思想內涵、文化品格及藝術品味大幅下降。
因此,在實際操作中,應當要注重陳列展覽藝術與技術的協(xié)調和統(tǒng)一。一方面,要注重運用文化理念為整個展覽陳列把脈,讓技術為藝術服務;另一方面,也要針對展品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展現形式及需要利用的科技手段。
將現代科技手段引入博物館展陳是時代發(fā)展所需,也是博物館著眼觀眾觀看需求做出的一種理念創(chuàng)新、服務創(chuàng)新,是值得提倡的一種現象和行為。但是,這樣的過程中,必須要把握好度,不能本末倒置,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好藝術之間的關系,尊重兩者在博物館展覽陳列中的作用發(fā)揮和地位,盡最大可能地滿足好觀眾的參觀需求,讓現代科技真正成為博物館拓展服務能力、提升服務水平的有效助力。
博物館學中的陳列有哪些原則





上一篇:博物館學研究的新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