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與周易
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老了也在學周易,那么孔子與周易間有著什么聯(lián)系呢?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介紹孔子與周易,希望能幫到你。
《周易》介紹
《易經》簡述《周易》即《易經》,是我國古代研究客觀事物發(fā)展變化規(guī)律,知道人類在社會生產、生產實踐活動中權衡利弊、把握得失、決策進退、趨利避害的一部中華文化原點。《易經》素以包羅萬象、博大精深而著稱,被譽為中華文化的源頭和中華文明的基石?!兑捉洝钒ā督洝泛汀秱鳌穬蓚€部分,《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占卜之用?!秱鳌钒忉屫赞o和爻辭的七種文辭共十篇,統(tǒng)稱《十翼》,相傳為孔子所撰;但一般認為它是戰(zhàn)國或秦漢時期的儒家作品,并非出自一時一人之手?!兑捉洝返膫鞑ゲ粌H極大的發(fā)展了中國人的辯證思維、形成深刻的世界觀與方法論,而成為中國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指導思想,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等領域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周易一書,并非占卜之書,乃是借占卜寫修身。每個卦都是修行中岔路,人身不正,處世即不正。
《易傳》是經過孔子之后的歷代儒家多次修改過的,包括《彖上傳》、《彖下傳》、《象上傳》(大象)、《象下傳》(小象)、《系辭上傳》、《系辭下傳》、《文言傳》、《序卦傳》、《說卦傳》、《雜卦傳》十篇文章。
《周易》分“經”和“傳”兩部分。經的部分包含六十四卦的卦形符號和卦爻辭;“傳”的部分包含闡釋《周易》經文的十篇專著。經是本體,傳是解經的“十翼”,這十篇文章的創(chuàng)作宗旨均在解說“經文”大義,猶如“經”之羽翼,故漢代人合稱之為“十翼”。
孔子與《周易》
《易經》與儒家有直接的血緣關系,二者經歷了共同的命運?!兑捉洝诽岢鋈柿x,主張貴民;而孔子主張仁政,反對苛政,提出“苛政猛于虎”。孟子則提出王道,反對霸道,主張“重民輕君”,對中國政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兑捉洝分鲝埲胧溃瑥娬{實踐,提出不脫離社會,并把人道與天道并重?!兑捉洝飞朴趶挠钪嫣斓刂形?ldquo;道”,并把象數(shù)之規(guī)律應用于人類,這些原則皆被儒家所吸取。
《易經》與孔子的思想關系,無論是《易》、《書》、《春秋》,都有一個共同的指歸——現(xiàn)實??鬃油ㄟ^這些書籍要表述的對象都是以現(xiàn)實的興衰、禍福、吉兇為中心探求天道、明了人之道??鬃铀枷氲母境霭l(fā)點就是濟世。儒家思想的實質與核心是治國平天下的社會實踐,其基本內容在《易經》中已經以萌芽的形式大量出現(xiàn)。如《比》卦就是“和合”思想的源頭,“比”體現(xiàn)了追求和睦親善和安定互助的社會環(huán)境的政治理想;《臨》卦則闡述了治國安民的具體策略,也是儒家仁政愛民、正身律己、德治教化思想在《易經》中的萌芽。
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里的天命,已不是威嚴的上天之命,而是順適的自然之年。生命的過程正是走向精神自由的過程,只有懂得了天地之道,才能從心所欲。
孔子與周易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下一篇:孔子與易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