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名將孫權生平簡介
孫權,三國時期吳國的建立者,著名的軍事將領。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孫權生平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孫權生平簡介
孫權,字仲謀,吳郡富春人,春秋時期著名軍事家孫武的后人,孫堅的次子,孫策的弟弟,是三國時期東吳的建立者。
孫權自幼便文武雙全,善騎射,十五歲時奉兄長孫策之命擔任陽羨縣長。公元200年,孫策遇刺身亡,孫權在張昭、周瑜等人的輔佐下,在江東的統領地位逐步穩(wěn)定。而后孫權聯合劉備在赤壁大敗曹軍,趁著這股氣勢,孫權派步騭揮師南征,取得了顯著成績。赤壁之戰(zhàn)后,聯合劉備對峙曹操,將妹妹嫁給劉備,又將荊州部分南郡借給劉備,但后來劉備不愿歸還荊州,孫權于是出兵征討,劉備不敵,與其議和。公元219年,孫權意識到劉備的勢力可能會對自己有威脅,于是向聯合曹操取下荊州,殺了關羽。
公元220年,曹操病逝 ,其子曹丕稱帝,國號魏,次年劉備稱帝,國號漢。公元229年,孫權也于武昌正式登基稱皇,國號吳,三國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公元251年冬,孫權得了風疾,第二年十月病逝,謚號大帝,廟號太祖。
孫權在位期間,注重發(fā)展生產,推行屯田制,使農耕得到發(fā)展,又開辟了海上交通、加強與遼東的交往,使經濟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發(fā)展。但其晚年“多嫌忌,果于殺戮”,廢三子孫和,將四子孫霸賜死,最后立了小兒子孫亮,而陸遜等重臣因繼承人的問題受到牽連,東吳的政局變得愈加混亂,也為日后的宮變留下了禍患。
孫權降魏的故事
孫權或許是一個才能出眾的人,但是他在繼承父兄基業(yè)的情況下,卻根本沒有想過要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yè)。他想的應該只是保住江東這塊地方,同時占據絕荊州這塊軍事要地。在赤壁之戰(zhàn)中,如果不是諸葛亮和周瑜聯手的話,以孫權的想法,或許就已經向曹操投降了。再加上孫權狠心之下殺死了關羽,他很清楚這一次不僅是孫劉聯盟解體了,而且劉備必然會傾舉國之力來攻打東吳,在這種情況下,要向保住東吳,那就只能借助曹魏的力量了。于是他便做出了向曹丕投降的決定。
在殺害關羽之后,孫權曾經為了挽回孫劉聯盟做過一次努力:他派當時在東吳的孔明的哥哥諸葛瑾來求見劉備,表示愿意送還歸夫人、降將和荊州,希望東吳和蜀漢之間能夠永結同好,討伐曹丕。當時劉備此時正在失去關羽的傷痛之中,怎么可能聽的得下去,他對諸葛瑾說:“如果不是看在丞相的面子上,一定會砍了你的頭。”便將他打發(fā)回了吳國。
于是在萬般無奈之下,孫權只得向曹丕投降。但是曹丕的想法是,他既不想幫助吳國,自然也不會幫助蜀國,他要等到兩國滅一國剩一國時才肯出兵。于是曹丕便封孫權為吳王。但是其實孫權在這里并不是真的想曹丕投降,只是想先穩(wěn)住曹魏,不至于造成兩國攻打吳國的結局。淡然曹丕也是另有打算,他原本在準備吳蜀兩國交戰(zhàn)時,趁機偷襲吳國,結果沒想到當時的吳國正是士氣正盛的時候,曹丕的軍隊完全不是對手,自然是大敗而歸。就這樣,天下一統的時間再度推遲了。
孫權雖然并沒有曹操一統天下的決心,也沒有劉備一心掃除群雄,興復漢室的壯志,但是他的計謀和智慧仍然是不可小覷的,要不然東吳也不會成為三個國家中最后滅亡的國家。
孫權北伐的故事
提起“北伐”這個詞,相信看過《三國演義》的人記住的一定是蜀漢丞相諸葛亮的六次北伐,雖然在真正的歷史中,諸葛亮北伐的次數為五次。但是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在諸葛來幫北伐之前,有人比他北伐的時間要早了很多,那就是東吳的建立者和開國皇帝孫權。
據史書君記載,孫權北伐的次數和諸葛亮北伐的次數一樣,都是五次。第一次北伐發(fā)生在孫權27歲的時候,那是在著名的赤壁之戰(zhàn)即將打響的時刻。當時曹操奪取了荊州之后曾經寫信給了孫權,讓他來給他做人質,不然就大舉南下。當時孫權并沒有答應,于是曹操便集結了八十萬大軍(實際上是三十萬)來攻打孫權。孫權在無奈之下決定拉攏劉備。而此時的劉備剛剛吃了敗仗,正被曹操所追擊,于是孫權便立即出兵合肥牽制曹操的軍隊,劉備在經過考慮之后,答應了孫權的要求。而曹操因為受到了孫權的阻撓,,便命令軍隊轉頭攻打合肥,孫權在自己的目的達到之后,立即退兵到九江,這就是第一次北伐。
第二次和第三次都是在赤壁之戰(zhàn)后不久發(fā)生的。曹操在兵敗赤壁之后,加強了對合肥的防御和作戰(zhàn),在這種情況下,孫權先是把江陵地區(qū)“借”給了劉備,想讓他牽制曹操,而自己則攻下了南京和交州地區(qū)。孫權分別在213至216年和曹操大戰(zhàn),最終也沒有取得什么突破性的進展。
而第四次和第五次發(fā)生在217至219年間,此時在諸葛亮的煽動下吳國境內的山越民族竟然起兵反吳,雖然最終平息了叛亂,但是吳國的國力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因此不得不停止戰(zhàn)爭的腳步,施行休養(yǎng)生息的政策,恢復國力。
猜你感興趣:
2.歷史三國張頜簡介
三國名將孫權生平簡介





上一篇:關于張飛大鬧長坂橋的故事
下一篇:東漢名將孫權一生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