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演講稿
思修演講稿
演講者要多參加他人的演講會,學習高手們的演說本領。從他們的演講中,反思如何使自己講得更好。還可以請高手給自己提意見和建議,連同所觀察到的有用的技巧,運用到自己的演講中,改進自己的演講口才。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于思修演講稿,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思修演講稿】篇一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過去了,每一天都越來越近。轉眼間,半年的大學生活就這樣渾渾噩噩的過去了。才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認真聽過幾節(jié)課,沒有認真看過幾本書。
記得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們還看著教室里的倒計時而緊張、認真的為高考而奮斗著,為自己理想中美好的大學生活而拼搏著。而現(xiàn)在卻沒有了那種認真、奮斗、拼搏的力氣。上了大學,人們都懶了很多。
在沒上大學之前,我不止一遍的幻想過我的大學生活??墒乾F(xiàn)在卻只能用"空虛"一詞來形容了。
在讀大學之前,就聽將要畢業(yè)的學長和我說過好多大道理。他說,"大學里有人荒廢,有人成功。就看自己怎運用這幾年了。在大學里,要超越別人是件很簡單的事,因為別人都在忙著玩。你只要稍微比別人努力點,就可以走在別人的前面。"
這些道理,其實我都懂。但很不幸的是我依舊隨波逐流了。
學長說,他以前剛進大學時不知道該做什么,現(xiàn)在知道了也晚了,因為馬上就畢業(yè)了。比起學長,我是富有的,因為我還有時間。我不想我五年的大學生活就這樣荒廢掉,現(xiàn)在明白,還不算太晚。
我們要有責任心,對父母負責,對自己負責。我們都說自己長大了,都說自己成熟了。但是,我們卻依舊在無為與墮落中放棄了自己的使命,推卸自己的責任。
責任并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成熟的思想內定的。而現(xiàn)在,我們的責任便是不能讓自己的大學生活在空虛中荒廢掉。
沒有方向的船,什么風都不是順風。人活著就要有目標,無論是長期的或是短期的。目的不在于去實現(xiàn),而是在于時刻監(jiān)督自己、鞭策自己。
以前,高考是我們明確的奮斗目標。我們向著"高考"這支標桿勇往直前。
而上了大學之后,我們缺乏清晰明確的人生目標。所以,許多人迷茫著、空虛著、墮落著。但是,我們并沒有去墮落的資格。我們必須收回放縱的心去為自己的未來去奮斗、拼搏。 從現(xiàn)在開始,為自己確定一個目標,然后向著標桿勇往直前。
我們不能聽著學長、學姐們的忠告卻又踏上他們的老路。
上天給了我們每個人一雙手和一個大腦,就是讓我們去創(chuàng)與思考。大學這段時間是我們最佳的學習時間。所以,從現(xiàn)在開始,我們要放棄享受,努力地重新塑造自我,為以后的騰飛積聚力量!
【思修演講稿】篇二
虛榮的人注視著自己的名字,光榮的人關注著祖國的事業(yè)。拿破侖一世曾說過,人類的最高道德“就是愛國心。 愛國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
愛國需要激情,但更需要理性。美國政治家史蒂文森曾說過:“愛國主義不是情感的短暫而狂熱的爆發(fā),而是人生一世中冷靜而扎實的奉獻。
偉大的革命導師列寧曾告誡:“我們要常常以革命的名義想想過去,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數(shù)千年來我們的祖國陽光風雨中一路走來,歷經了多少輝煌與恥辱。當我們挺起胸脯高唱自己是如何深愛著我們的祖國母親的時候,自問是否了解中華的千年歷史、明白華夏母親歷經的血雨風霜呢?學習、了解祖國的歷史是我們高舉愛國旗幟所必須跨出的一步。是的,我們曾經不止一次地學過中國近代的屈辱史,那段歷史曾激起了我們多少欲將外國侵略著屠之而后快的憤慨啊。然而,那段用血和淚浸泡的文字躍然于泛黃的書頁之上,并不是為了燃起我們心中的怒火,重新碰撞出起戰(zhàn)爭的火花。戰(zhàn)爭,這個考驗民族忍耐力、曾將東方巨龍鞭笞的名詞,已然于現(xiàn)今的中國成為了永久,將被記憶封存,靠強制戰(zhàn)爭主宰世界的時代已經成為了歷史的名詞,和平發(fā)展才是當今世界的主題。了解歷史,是為了從中汲取教訓,回頭看路,是為了在前行的路途中走得更快更好。
絕對優(yōu)秀的國家和民族注定是要失敗的,這就需要我們有敏銳的眼光,去洞察、辨明是非對錯,勇敢自信地去傾聽外國友人的逆耳忠言。切莫虛榮自尊、夜郎自大,將善意的批評者甚至幫助者當成敵人。那是狹隘的愛國主義者思想。在全球化進程加快、競爭更激烈的當代世界,我們要敢于和善于接納一切批評和挑戰(zhàn),以實現(xiàn)更快的發(fā)展。這是歷史和現(xiàn)實的共同要求。
一個睿智的夢幻家永遠不如一個卑微的實干者,讓我們到當今世界的巨浪中
奮勇搏擊,成為時代的弄潮兒吧。只有多一份實干,國家才能多一份實力,我們才能在世界上多一份尊嚴和地位。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是的,我們是學生,也許我們不能像劉翔一樣身披國旗,代表著一個民族站在世界的前列,更不能如楊利偉一般于浩瀚宇宙中揮動著五星紅旗,但是,語言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存在的標志和象征,因而繼承愛國主義優(yōu)良傳統(tǒng),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的精神、傳承、發(fā)揚中華的千年文明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與使命。因此,我們必須吸取文化的營養(yǎng)、提升自己的技能,以實際的行動來譜寫我們愛國的壯歌。
是的,愛國,是一種真正高尚無比的行為。然而,愛國畢竟是一個抽象的字眼,很多時候它是一種主觀的意識。我們堅信殊途可以同歸,我們可以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實現(xiàn)我們對祖國母親的深情摯愛。但是,如果我們不知道社會發(fā)展、民族前進的方向,不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xiàn)實。那么,我們做的再多再好,一切將成為徒勞,甚至適得其反,成為祖國和人民的毒瘤。因而,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應該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把握時代發(fā)展的脈搏,為祖國的發(fā)展建設做出真正實際的貢獻,成為一名真正的愛國者
相信,年輕一代的我們能夠做出正確的抉擇,我們會用實際行動來詮釋和踐行我們的愛國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