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辯論進行質證的技巧
法庭審理的過程,是合議庭聽取各方面意見,核實證據,查明案情,從而作出正確判決的訴訟過程。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法庭辯論進行質證的技巧,希望對你有幫助。
法庭辯論進行質證的技巧一:質證準備
收到對方的證據后,應當與當事人緊密溝通,就對方提交的證據形成質證觀點,主要圍繞證據的三性(真實性、合法性、關聯(lián)性)進行。詢問當事人這些證據是否存在、真實?對我方不利的證據有否可以否認的可能?比如說傳真。這個過程同樣應當慎重,同時有否證據可以反駁對方的這些證據。同時,對于復雜的案件,我個人覺得還是要求逐一對對方的證據提出的質證意見形成文字,類似于我們的證據清單一樣,以便開庭過程中有所準備,在庭審后可以根據庭審情況的變化作修正,在提交代理詞中一并提交給法庭。同時,應當及時與承辦審判人員聯(lián)系,詢問對方的舉證期限何時屆滿,屆滿前有否補充證據等。
法庭辯論進行質證的技巧二:質證技巧
總的一個原則是圍繞著“三性”進行。首先要聽清楚對方在提供這些證據所要證明的內容。緊緊圍繞對證據的合法性、真實性、關聯(lián)性開展開質、辯、驗、判。逐一識別、判斷。就證據來源形成是否合法、與訴求的關系、有否完全質證、是否可用推定等發(fā)表綜合意見:
(1)原件/復印件;
(2)證據的來源是否合法;
(3)證據是否存在瑕疵、偽造的痕跡;
(4)證據本身內容上是否矛盾;
(5)證據與本案是否存在關聯(lián)性;
(6)證據是否能達到對方所說的證明目的;
(7)證據是否與無需舉證的事實相違背。
如:某人生日為67年2月29日,而67年是沒有2月29日的。詞語表達有:“這份材料真實性無法確認,這份材料與本案不具有關聯(lián)性,這份證據無法達到對方所說的證明目的,這份證據來源不合法”等等。
當然每個證據的質證意見均應從三性著手,質證意見要有層次感,要有條理:1、2、3、首先是合法性的確認,其次真實性,最后是關聯(lián)性。也可以從形式到內容進行表述。但是,要注意:觀點要鮮明,不要含糊其辭。
法庭辯論進行質證的技巧三:對日常常見的一些證據的質證內容:
A、公證書:公證是有地域管轄的;公證法第二十五條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辦理公證,可以向住所地、經常居住地、行為地或者事實發(fā)生地的公證機構提出。超出管轄的公證書效力是有問題的。公證只能證明簽字行為是真實的,不能證明行為的真實意思表示,也不能證明待證行為是合法的。待證事實與行為是否合法有效,應當依據法律判斷。公證書中如證明待證事實合法有效或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等內容,應當是違法的。
B、鑒定報告:是誰委托鑒定的?鑒定機構及人員的資格證書有沒有?委托的材料是什么?鑒定的依據?鑒定的過程?這里要注意的是:鑒定的檢材有否雙方封存,所鑒定的東西是不是雙方爭議的東西。如公章,一個單位如有二個公章如何鑒定,如紡織品的鑒定,單方鑒定怎么能確定所提交的樣品是雙方爭議的產品。
C、傳真件:傳真件非原件,不可單獨作為證據。確定是否發(fā)出的證據,哪個電話,這門電話的所有人及通話清單有否?只有有其他證據相佐證的情況下才可作為證據使用,通過一系列傳真和其他書面證據能夠證明其連續(xù)性的,特別是雙方互有傳真往來彼此是相互銜接的,足以認定傳真件的真實性并具有證據效力。所以我方如是接收方,如證據對我方不利,我方可以否認收到傳真。
D、錄音錄像資料:材料中的雙方是誰?除非是提供方的資料中顯示的是對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權人的意思表達,否則,一旦資料中人員不出庭,就無法確定資料的真實性。所以資料中的主體問題。另外要審查的是錄音錄像資料有否剪接或拼湊的痕跡。
E、證人證言:在獲得證人名單后,應與當事人溝通,證人是否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是否了解案件事實、是否與雙方具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是否有人做工作來作證。質證時應就下列問題詢問:利害關系;是否主觀判斷;內容是否不肯定;內容是否與現(xiàn)有雙方認可的證據相沖突。當然詢問證人是個技巧問題,后面論述。
F、補強證據:補強證據規(guī)則,是指法律規(guī)定,因某一證據的證明力較弱,不能將其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只有在其他證據以佐證方式對其證明力給予補充、加強的情況下,法院才能將該證據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的規(guī)則。《證據規(guī)定》第六十九條明確了補強證據規(guī)則的適用范圍,即只有在下列五種情況下才能適用該規(guī)則:
1、未成年人所作的與其年齡和智力狀況不相當的證言;
2、與一方當事人或者代理人有利害關系的證人出具的 證言;
3、存有疑點的視聽資料;
4、無法與原件、原們核對的復印件、復制品;
5、無正當理由未出庭作證的證人證言。
所以如對方提出此外的所謂補強證據,可以予以否認。律師在整個庭審過程中,都應當全神貫注,不僅應聽明白審判人員的每一次發(fā)問內容,而且更應認真傾聽對方的發(fā)言,并注意觀察這些發(fā)言對審判人員的影響。在認真的傾聽和觀察中敏銳地捕捉到對方發(fā)言中的破綻,有針對性的找準自己的進攻方向。絕不可忽視對方的發(fā)言,也絕不可輕易地放棄反駁。這一點不僅在法庭辯論階段應如此,在法庭調查階段也應如此。惟此才能牢牢掌握庭審的主動權,才能展示出律師應有的風采。
看完“法庭辯論進行質證的技巧”的人還看:
法庭辯論進行質證的技巧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上一篇:民間借貸審訴訟技巧
下一篇:法庭辯論的基本功與操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