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七夕節(jié)的習俗
七夕節(jié)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tǒng)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22年七夕節(jié)的習俗有哪些,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
七夕節(jié)的習俗
每年的農歷七月初七,主要參與者是少女,節(jié)日活動的內容又是以乞巧為主,故而人們稱這天為“乞巧節(jié)”或“少女節(jié)”。河南新鄉(xiāng)一帶的乞巧風俗是在每年的農歷七月初六晚上,當?shù)匚闯黾薜墓媚锲呷藴惓梢唤M(以應“七夕”之數(shù)),每人兌面兌物,為織女準備供品。有的要買葡萄、石榴、西瓜、棗、桃等七樣瓜果,烙七張油烙饃或糖烙饃,包七碗小餃子,做七碗面條湯。除此之外,還要單獨包七個大餃子,餃子餡由七樣蔬菜做成,內包用面做成的七樣東西,像針、織布梭、彈花槌、紡花錠、剪刀、蒜辦或算盤子等。這七樣東西,要能代表七位姑娘的心愿。
這天晚上,七位姑娘把供品擺在瓜棚下或清靜的地方,焚香點紙,跪在月下向織女祈禱,念完禱語后,七個姑娘分吃水果和七碗小餃子。然后把七張油餅和七個大餃子放在竹藍內,掛在椿樹上。這天晚上,七個姑娘一齊守夜,看守竹藍子。這種舉動稱為“守巧”,目的是防止愛開玩笑的男孩子偷嘴吃,把“巧”(大餃子)偷去。
七月七日清晨,天剛剛蒙蒙亮,七個姑娘閉著眼睛,在竹藍內各摸一個大餃子。誰摸出的餃子內包有針、剪刀等東西,誰就是未來的巧手。在豫北沁陽、孟縣等地,現(xiàn)在還流傳有“七夕”對歌的習俗。每到“七夕”這天,當?shù)氐纳倥畟儼创遄?,或按鄉(xiāng)、縣組成小組,每組七人,也可為九人、十一人,以單為巧數(shù)。民間講究對歌人的數(shù)量,俗語有“當單不當對,當對拙一輩”。人們把對歌小組分成單數(shù),都是為了能夠獲“巧”,希望本村的對歌組能夠取勝。
中國什么時候開始過七夕
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jié)經(jīng)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近年來因受外來文化影響,洋節(jié)逐漸流行中國,媒體炒作,七夕節(jié)在當代又產(chǎn)生了“中國情人節(jié)”的文化含義。
有關七夕的唯美詩歌
《七夕》
唐·李商隱
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李商隱妻子早逝,又是一年七夕,牛郎織女的愛情,令李商隱神往不已,他說:怎樣才能讓這世上的死別,換得每年一次的相逢呢?
全詩想象豐富,從天上想到地下,從牛郎織女想到自己的愛情生活,語言精美,感情深厚,借景抒懷,詩意在詩人的想象中奔馳,充分表現(xiàn)了詩人悼念亡妻的悲痛心情。
總是在七夕節(jié)時,想起你??偸窃谧钍鋾r,想與你再重逢。
2022年七夕節(jié)的習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