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常養(yǎng)生保健要注意要點
冬至日常養(yǎng)生保健要注意要點有什么
冬至部分地區(qū)已是極寒,冬至是一個協(xié)調及和諧的歡樂時刻。古人認為到了冬至,雖然還處在寒冷的季節(jié),但春天已經不遠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冬至日常養(yǎng)生保健要注意要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冬至日常養(yǎng)生保健要注意要點
1、注意防寒保暖。衣褲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軟寬松,不宜穿得過緊,以利血液流暢。
2、合理調節(jié)飲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煙,不過度勞累。
3、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緒要穩(wěn)定、愉快,切忌發(fā)怒、急躁和精神抑郁。
4、進行適當的御寒鍛煉,如平時堅持用冷水洗臉等,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性和耐寒能力。
5、冬至日不可吃太過辛辣刺激的食品,過食辛辣只可生陽動火,導致內熱積聚,郁熱上沖。過食羊肉、狗肉等肥甘厚味,易導致飲食不化,聚濕生痰。在補充熱性食物的同時,也得吃一些補充津液的食物,如荸薺、藕、梨、蘿卜、白菜等。
6、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這個陰陽交接的時候艾灸神闕穴是激發(fā)身體陽氣上升的最佳時間。在冬至前后四天,加上冬至這一天共九天中,可以通過用艾條灸神闕穴的方法養(yǎng)生。把艾條點著后以肚臍為中心,熏灼肚臍周圍就可以了。注意不要燙到皮膚,有溫熱的感覺即可。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鐘。
7、多吃水果
梨
梨雖然不是冬季應季水果,但是梨有清熱化痰、潤肺止咳的功效,因此,空氣干燥的冬季是非常適合吃梨的。梨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對人體健康有重要作用。另外,醫(yī)學研究院表明,多吃梨還能降低感冒的幾率。
蘋果
蘋果有“溫帶水果之王”的外號。蘋果含有銅、碘、錳、鋅、鉀等元素,人體如果缺乏這些元素,皮膚就會干燥、易裂。因此,蘋果可以使皮膚潤滑柔嫩,對白癜風患者皮膚護理有一定的幫助。另外,多吃蘋果還可改善呼吸系統(tǒng)和肺功能,保護肺部免受空氣污染的影響。
馬蹄
馬蹄原產自印度,具有清熱解毒、預防咳嗽的功效。馬蹄藥用價值很高,其秧苗、根、果實均可入藥。馬蹄中磷的含量很高,磷能促進人體生長發(fā)育和維持生理功能的需要,馬蹄中還含有一種抗病毒物質,可抑制流感病毒,因此,兒童、發(fā)燒病人最宜食用。
冬至飲食注意什么
食宜多樣
冬至養(yǎng)生一定要注意飲食的均衡性,一定要保證營養(yǎng)的多樣化,身體的滋養(yǎng)需要多種營養(yǎng),所以冬至要養(yǎng)生就一定要保證飲食的多樣化,最好是做到谷、果、肉、蔬合理搭配,最好是適當地選擇一些高鈣食品。
食宜清淡
冬季養(yǎng)生最好是不要吃太多的油膩的食物,特別是老年人消化能力比較弱一些,所以最好是保持飲食的清單,如果吃太多油膩的食物,避免造成消化不良,出現健康狀況,現代營養(yǎng)學的養(yǎng)生要求是老年人最好是“三多三少”,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最好是多多攝入;糖類、脂肪、鹽最好是保證能少則少。
食宜溫熱熟軟
冬天的時候老年人脾胃比較虛弱,陽氣比較衰微,脾更是喜歡溫熱討厭寒冷,所以吃東西的時候一定要保持溫熱,這樣可以保護我們的脾胃,而且老年人牙口一般都不好,吃東西的時候喜歡糯軟的,討厭冷硬的,所以最好是在吃東西的時候做到遵循養(yǎng)生原則,保證溫熱熟軟的飲食攝入,放棄冷硬的食物。
食宜少緩
冬至養(yǎng)生一定要注意保持飲食的適度攝入,最好是讓飲食保持八分飽,不要吃得太飽,太飽的話會給身體的消化系統(tǒng)帶來不利影響,吃東西的時候一定要保證細嚼慢咽,最好是保證食物被充分地咀嚼,這樣不僅僅對脾胃比較好,而且對身體健康非常有利。
冬至生活小常識
多喝水
人們待在溫暖的室內,很少外出活動,但并不意味著人體消耗的水分就會減少。冬季氣候干燥,空氣濕度小,更應補充水分。如果喝水少,血液濃稠度就高,容易出現血栓等癥狀,引發(fā)心腦血管疾病。冬天多喝點水還能加快新陳代謝,起到抵御寒冷的作用。
喝生姜紅茶
因為皮膚下的微細血管因酒精而迅速擴張,血液會由于表面擴大而快速降溫,所以喝了酒之后反而容易感冒。專家建議,冬季暖身最好喝生姜紅茶。
早睡
最簡單、最便宜、也最好的進補是早睡,每天不晚于11點睡覺。專家強調,夜晚之于人體就相當于冬季之于自然,大自然在冬季要休眠,人也要在夜晚睡覺,晚上11點是子時,也就是人體的冬天,睡著了陽氣才能藏入身體,醒著陽氣浮于體外,這個時候睡覺了,人體的陰、精、氣、血、陽氣都補了。
通風
冬季天冷,有些人喜歡緊閉門窗或蒙頭入睡,這是很不好的習慣。除了白天要開啟門窗,讓空氣對流外,晚上應開小氣窗通風。人體細胞白天分泌高濃度的環(huán)磷酸腺苷,可以增強細胞功能;晚上則分泌高濃度的環(huán)磷酸鳥苷,具有減弱、抑制細胞功能的作用。
冬至的傳統(tǒng)習俗
冬至是個大節(jié),很多地方都有關于節(jié)氣的習俗。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俗話說:“冬至到,吃水餃?!倍戏絼t是吃湯圓,當然也有例外,如在山東滕州等地冬至習慣叫做數九,流行過數九當天喝羊肉湯的習俗,寓意驅除寒冷之意。在我國還保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tǒng),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后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很多地區(qū)在冬至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習俗,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如江浙 一帶在冬至這天過節(jié)慶賀。
關于冬至的詩詞
《冬至》唐·杜甫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后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見三秦。
《邯鄲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冬至》貴谷子
日照數九冬至天,清霜風高未辭歲。
又是一個平衡日,子線從南向北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