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論
隨著素質教育的穩(wěn)步推進,關注少年兒童學生的身心健康已成為社會的共識及注意的熱點,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論,希望對你有幫助!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論篇一
根據(jù)安徽電大相關文件通知要求,現(xiàn)將2015春學期開放教育本科《心理健康教育》、??啤缎睦斫】到逃耪摗氛n程的考核說明如下:
一、考核對象:本學期我院開放教育本科報考《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學生,以及??茍罂肌缎睦斫】到逃耪摗氛n程的學生。
本學期重修重考以上課程的學生,若之前學期未獲得60分及以上的形考成績,則需在本學期重新完成形成性考核和終結性考試;若之前學期獲得60分及以上的形考成績,則只需重新完成終結性考試即可。
二、考核方式:課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終結性考試相結合的方式,形考比例為30%。
(一)形成性考核
占課程綜合成績比例:30%
考核要求:學生登錄安徽電大學習評價系統(tǒng),登錄初始用戶名和密碼皆為學號。登錄后選擇相應課程(注意:本科學生選《心理健康教育》、專科學生選《心理健康教育概論》,否則取得成績無效),完成2次在線作業(yè),提交后,由系統(tǒng)自動進行評閱。
考核時間:學生須在2015年6月30日前完成課程的2次在線作業(yè),并提交。
(二)終結性考試
占課程綜合成績比例:70%
考核要求:本考試通過紙質課程報告完成,學生獨立完成一篇課程報告,報告形式共有四種(四選一,不少于1500字):
1、小論文:要與心理健康課程內容緊密結合,可以是對某一心理問題的研究,或對課程內容某一知識點的深入探討。
2、讀后感:主要是有關心理學名著的讀后感。
3、心理案例分析報告:主要側重于心理案例的描述、分析。
4、課程學習體會:是對于本課程的學習心得、所思所感所悟的總結。
考核時間:學生須在2015年6月26日前完成課程報告,并將紙質課程報告交輔導員(12秋及以前入學的學生請交教學科專業(yè)責任教師)。
三、注意事項:涉及到的班級輔導員要及時提醒并督促學生,認真執(zhí)行本通知相關要求。輔導員可通過群共享不定期下載學生考核完成情況統(tǒng)計表。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論篇二
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含義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jù)小學生生理、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特點,運用心理學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小學生身心全面和諧地發(fā)展和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落實“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培養(yǎng)跨世紀高質量人才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同時,切實有效地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現(xiàn)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廣大小學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一項共同的緊迫任務。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說到底就是要促進小學生個性心理的全面發(fā)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孤立進行的,而是服從于小學生素質教育的總目標,即以提高國民素質和民族創(chuàng)新能力為根本宗旨,以培養(yǎng)適應我國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所需要的、數(shù)以億萬計全面發(fā)展的人才為目的。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三點:
(1)要促使小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
(2)要維護小學生的心理健康,亦即減少和消除各種不良因素對其心理健康的影響;
(3)要增進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即根據(jù)小學生成長發(fā)育的規(guī)律、特點和需要,采取各種形式和方法,提高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其人格即個性心理得到全面和諧的發(fā)展。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
為達到心理健康教育之目的,2002年教育部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中,對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務做了明確規(guī)定: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增強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幫助學生樹立在出現(xiàn)心理行為問題時的求助意識,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減少和避免對他們心理健康的各種不利影響;培養(yǎng)身心健康,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為此,在具體執(zhí)行中應特別注意以下三點。
1.滿足合理需要
小學生的合理需要主要包括生存和發(fā)展所必須的物質需要,安全需要,歸屬、交往和愛的需要,尊重信任的需要等,這些需要的合理滿足是小學生形成和保持身心健康的基本條件,如果得不到適當?shù)臐M足,就會影響其正常的發(fā)育和成長,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心理。比如任何一個小學生,作為班級和伙伴中的一員,如果長期得不到認可,不被接納,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信任,得不到教師和同學的關愛,總是受到排斥,體驗不到集體的溫暖,他就不會有安全感、自尊感,就會感到孤獨,感到壓抑,就有可能走向自我封閉,或者相反,導致逆反心理,仇恨、敵對、攻擊等消極心理,心理健康就無從談起。事實一再表明,滿足合理需要的機會被剝奪,或者受到壓抑,無法通過正常渠道得到滿足,人的心態(tài)和行為就有可能趨向極端化,甚至鋌而走險。中小學生中存在的許多不良行為或罪錯行為,絕大多數(shù)都與合理需要得不到適當滿足有關。學校是為國家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培養(yǎng)人才的機構,是根據(jù)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方針敢策建立起來的正規(guī)的、完善的教育系統(tǒng)。因而,就滿足中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需要而言,所提供的機會和方式是最具合理性、方向性、教育性和權威性的,是任何家庭和其他社會部門都無法相比的。為此,在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應當積極自覺地充分發(fā)揮學校教育的功能,既要注意面向全體小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機遇,滿足其共同的需要,又要注意個體間需要的多樣性和差異性,有針對性地采用不同的方法積極引導,使之對自己某一方面的需要及滿足的正常途徑能有正確的認識。否則,小學生由于缺乏判斷力和自制力,很容易在滿足需要的沖動驅使下,接受不健康或不正當誘因的影響,采取不恰當?shù)姆椒ê屯緩角蟮脻M足,從而導致錯誤行為,教育者對此必須充分注意。
2. 提供指導
指導包括集體輔導和個別指導。集體輔導要有預見性和超前性,是指針對中小學生身心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的或可能出現(xiàn)的帶有普遍性的問題,采取適當?shù)姆绞郊右暂o導,使之對自己成長發(fā)育中必定或可能面臨的問題有所認識,有所準備,能以積極自覺的心態(tài)有效地面對。比如新人學的小學生,由幼兒園的小朋友變成了學校的小學生,隨之而來的是主導性活動的變化,由先前的做游戲為主變?yōu)橐詫W習為主。隨著社會角色的變化、主要活動的變化,家庭與社會的要求也不同。小學生要嚴格遵守《小學生行為規(guī)范》,要寫作業(yè),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學習已成為必須履行的社會義務。如此巨大的變化對所有學童來說都會遇到對學校生活的心理適應問題。再比如高年級小學生,面對青春期的提前到來所帶來的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也有心理準備問題、心理適應問題,所有這些共性的問題都需要教師或其他人員有計劃地提供及時有效的輔導,否則就會遇到困難,就可能出現(xiàn)困擾,不利于身心健康。個別指導主要是指根據(jù)個體心理的差異性,有針對性地給予幫助和指導。比如,對個別小學生學習動機、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上的幫助,針對個別小學生存在的某些消極的不利于其身心發(fā)展的問題,如逆反心理、,厭學心理或人格上的某些弱點所給予的幫助、所進行的調整等均屬個別指導。
3.及時調治
我們知道,學校是全方位、綜合性的教育機構,有許多工作要做。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僅僅是小學生教育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無論是人力、物力還是財力,不可能都用于此。同時由于小學生身心發(fā)展和健康教育的復雜性,個體間的差異性和家庭生活、環(huán)境影響的多樣性,因而無論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多么重視,工作多么細致,效果如何顯著,也不可能使所有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都能達到非常理想的程度,總會有少數(shù)或個別小學生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比較嚴重的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這就要求我們從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員以及班主任和輔導員都能根據(jù)有關方面的知識,善于識別,及時發(fā)現(xiàn),并能隨時與有關家長取得聯(lián)系,提供建議,及時送醫(yī)療性心理咨詢、心理治療機構,由專業(yè)人員及時有效地給予調節(jié)和治療。由于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尚未定型,各種心理問題即使比較嚴重,只要及時發(fā)現(xiàn),善于識別,及時送醫(yī)療性心理咨詢、治療機構,接受專業(yè)人員的幫助和調治,絕大多數(shù)學生的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都能有效地加以排除,得到根治,愈后效果良好。
由此可見,作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具備相應的知識和經(jīng)驗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重點不在于治療而在于識別,要能及時發(fā)現(xiàn),以保證及時有效地得到醫(yī)療機構和專業(yè)人員的幫助和治療。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有關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途徑,教育部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中已有明確規(guī)定。
(1)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可以多種多樣,不同學校應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使用,注意發(fā)揮各種方式和途徑的綜合作用,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學可以以游戲和活動為主,營造樂學、合群的良好氛圍;初中以活動和體驗為主,在做好心理品質教育的同時,突出品格修養(yǎng)的教育;高中以體驗和調適為主,并提倡課內與課外、教育與指導、咨詢與服務的緊密配合。
(2)開設心理健康選修課、活動課或專題講座。包括心理訓練、問題辨析、情境設計、角色扮演、游戲輔導、心理知識講座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學常識,幫助學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識,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學科化的傾向。
(3)個別咨詢與輔導。開設心理咨詢室(或心理輔導室)進行個別輔導是教師和學生通過一對一的溝通方式,對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xiàn)的問題給予直接的指導,排解心理困擾,并對有關的心理行為問題進行診斷、矯治的有效途徑。對于極個別有嚴重心理疾病的學生,能夠及時識別并轉介到醫(yī)學心理診治部門。
(4)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之中。要創(chuàng)設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質環(huán)境、人際環(huán)境、心理環(huán)境。尋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機,注重發(fā)揮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人格魅力和為人師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師生關系。班級、團隊活動和班主任工作要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5)積極開通學校與家庭同步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學校要指導家長轉變教子觀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質的養(yǎng)成,營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環(huán)境,以家長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為影響孩子。
心理健康教育要講求實效,要把形式和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關鍵的問題在于創(chuàng)設有利于小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學校環(huán)境和家庭環(huán)境,包括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建立相應的咨詢輔導機構,建設良好的校園文化等,為小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使之在學校和家庭都能感到具有安全感,都能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這樣才能減少和盡可能地消除各種心理和行為問題的發(fā)生,促進和提高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論篇三
第一章 學生心理健康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節(jié) 學生心理健康
第二節(jié)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章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第一節(jié) 西方心理教育的理論模式
第二節(jié) 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第三章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第一節(jié) 學校心理輔導
第二節(jié) 學校心理咨詢
第三節(jié) 課堂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滲透
第四節(jié) 教師的心理健康
第五節(jié) 家校共育
第四章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第一節(jié) 概論
第二節(jié) 學校心理輔導
第三節(jié) 學校心理咨詢
第四節(jié) 心理健康教育滲透的方法
一、在課堂教學中對一般認知能力培養(yǎng)的方法
(一)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注意力的培養(yǎng)
(二)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記憶力的培養(yǎng)
(三)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觀察力的培養(yǎng)
(四)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思維力的培養(yǎng)
(五)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
二、在各種活動中對個性品質培養(yǎng)的方法
(一)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情緒情感
(二)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力
(三)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性格
(四)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交往能力
三、課堂中的個別化教學法
(一)教師在課堂中如何進行個別化教學
(二)學生智力結構特征及教育建議
(三)學生不良個性的表現(xiàn)、成因與教育對策
(四)學生學業(yè)不良十大常見表現(xiàn)及教育對策
(五)學生不良心理健康品質的表現(xiàn)及教育對策
第五節(jié) 提高教師心理健康的方法
第六節(jié) 家校共育的方法
看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論”的人還看了:
1.學校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論





上一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下一篇:健康心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