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奮斗的故事400字
人生是短暫的,人生是漫長的,實現(xiàn)人生的奮斗目標(biāo)靠----勤奮! 讓生命去等候,等候下一個漂流。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您整理的名人奮斗的故事400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名人奮斗的故事400字篇一:李自成:要取則取天下
李自成小時候就愛舞刀弄槍,是村里有名的孩子王。13歲那年,一天,他和年齡相近的兩個小伙伴打打鬧鬧跑進了關(guān)帝廟。三人相互間比畫了一通拳腳,汗流浹背。忽然,有個小伙伴看見香案上有一只黑色的大鐵香爐,就對李自成說:“哎,你的花拳繡腿算不了什么,你能把這個香爐舉過頭頂嗎?如果能把它舉起來,我們就對你心服口服。”
只見李自成很輕松地用一只手就將大鐵香爐舉了起來,還走了一圈,然后又穩(wěn)穩(wěn)地放下。
小伙伴看得目瞪口呆,羨慕地說:“你真是天生神力呀,再練十年我們恐怕也趕不上你。”
李自成卻說:“光靠蠻力是不會有什么作為的,還得有一身好武藝、真功夫才行!”
因為家里的田地被地主兼并了,還欠下一屁股債,父親病倒了。李自成不得不去給地主家放羊,經(jīng)常挨餓、被地主打罵。
一天,一只小羊被一頭惡狼咬死了。于是李自成就叫上了與自己一起放羊的小伙伴,將羊給燒吃了。小伙伴開始都不敢吃,李自成豪氣萬丈地說:“羊是狼咬死的,不吃白不吃,早晚都得挨打,不如先把羊吃掉,肚子飽了挨鞭子總比空肚子挨鞭子好些。”
后來,李自成果然被地主打得遍體鱗傷。長大后,李自成變得更加沉穩(wěn)有心計,而且專與地主作對,經(jīng)常出頭為朋友和窮人打抱不平。
有一年,因為大旱,農(nóng)民顆粒無收,災(zāi)民們走投無路。李自成遇到幾位年輕人,大家坐在一起聊天。有人建議說不如大家一起去做強盜,李自成卻豪氣沖天地說:“男子漢大丈夫在世上,怎么能做這等雞鳴狗盜的事兒!要干就干大事情,要取則取天下。
名人奮斗的故事400字篇二:茅以升立志建橋
茅以升是我國著名的橋梁專家。我國第一座現(xiàn)代化大橋——錢塘江大橋,就是他設(shè)計的。
茅以升十一歲那年的端陽節(jié),南京秦淮河上舉行熱鬧非凡的龍船比賽。
他和小伙伴約好,一塊兒到河畔看個痛快。但不巧得很,頭天晚上,他突然病了,不得不憋在家里。
端陽節(jié)一天,茅以升身子躺在床上,心兒卻飛向了秦淮河。他多么羨慕自己的小伙伴啊!
晚上,小伙伴回來了,一個個無精打采,眼淚盈眶。茅以升很是奇怪,一問才知道,原來秦淮河上出了事。由于看龍船的人太多,把一座叫做文德橋的古老拱僑給擠塌了,許多人掉到河里淹死了。
這太不幸了。茅以升直愣愣地望著天花板,好半天才說出一句話來:“我長大了一定要學(xué)會造橋,為大家造最結(jié)實的橋!”
從此,茅以升的頭腦幾乎被橋占據(jù)了。他出門只要見到橋,總要上上下下看個仔細(xì);讀書讀到有關(guān)橋的內(nèi)容,就立即將其抄在本子上。他收藏的各種橋的圖畫、照片,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因為這個,他還得了個“小橋迷”的綽號呢!
名人奮斗的故事400字篇三:改掉性急的毛病
林則徐是清朝后期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也是我國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因主張嚴(yán)禁鴉片,抵抗西方侵略,堅持維護中國主權(quán)和民族利益,受到中國人的敬仰。
但林則徐小時候,雖然機靈聰明,但性子很急,辦事毛毛糙糙,經(jīng)常出些差錯。父親覺得小孩子這樣下去養(yǎng)成慣性,將來辦事要出大錯。
一天,父親把林則徐叫到跟前,給他講了一個“急性判官”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判官,由于他非常孝敬父母,所以每遇到不是孝子的犯人,他就判得特別嚴(yán)。
一天,有兩個人拉來一個年輕人,說這個年輕人是個不孝之子,要判官嚴(yán)懲。判官一聽,立刻火冒三丈,就喊:“來人呀,打這個逆子五十大板。”
這個年輕人想開口申辯,可是嘴被堵著,有話沒法說,只好挨了五十板子,屁股被打得血肉模糊。
一會兒,有個老太婆拄著拐杖急匆匆走進來,哭訴著有兩個盜賊溜進院偷牛,被她的兒子捉住,并要送他們到官府來,可是力不從心,兩個強盜反把她的兒子捆走,并告訴判官他就是這一個孝順兒子。
判官一聽,心里暗想:莫非惡人先告狀,我剛才打的就是她的兒子?他忙叫人把那兩個捆人的人找來,但他們早已溜走了。這時,被打昏過去的年輕人突然呻吟了一聲,老太婆一看,正是自己的兒子,驚叫一聲,昏倒在地,再也爬不起來了。
聰明的林則徐知道父親的這個故事是針對他的毛病講的,便說:“我一定好好改一改急躁的毛病。”
“急性判官”的故事,牢牢記在了林則徐的心里,此后他更加發(fā)憤苦讀。
看過名人奮斗的故事400字的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