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各種學術研討會邀請函
研討會通常是由某一學會或是一群擁有同樣研究興趣的研究員組織開辦的,各地都有在開展學術研討會。那么應該怎么寫學術研討會的邀請函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膶W術研討會邀請函范本,歡迎大家閱讀參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各種學術研討會邀請函(一)
尊敬的先生/女士:
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也是上海戲劇學院學報《戲劇藝術》創(chuàng)刊四十周年。作為一份在改革開放的時代大潮中應運而生的學術刊物,《戲劇藝術》也見證了從新時期到新時代中國戲劇發(fā)展的風雨歷程。值此之際,上海戲劇學院擬于2018年11月30日-12月1日隆重舉辦“紀念《戲劇藝術》四十周年暨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戲劇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主要議題如下
一、 戲劇學刊建設與戲劇學科發(fā)展;
二、 改革開放與中國戲劇發(fā)展;
三、 “戲劇觀”大討論之回顧與反思;
四、 戲曲改革與戲曲現代化;
五、 話劇與戲曲之關系;
六、 外國戲劇思潮與中國戲劇發(fā)展;
七、 中國當代戲劇在國外的傳播;
八、 與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戲劇(含話劇和戲曲)研究有關的其他話題。
有關事項如下
一、 本次會議須提交論文,論文經會務組審核通過后,發(fā)正式邀請函。論文長短不限,采用每頁腳注,須未曾以任何形式發(fā)表。本刊將選擇部分論文在《戲劇藝術》上發(fā)表,并在會議結束后出版論文集。
二、 論文截稿時間為2018年9月30日,投稿信箱為;郵政地址:200040,上海市華山路630號系部綜合樓106室,《戲劇藝術》編輯部收。請在郵件主題欄或信封左下角注明“會議論文”字樣。
三、 本次會議2018年11月29日報到,11月30日全天及12月1日上午學術研討,下午散會。會議不收會務費、安排會議期間用餐,往返旅費及住宿費自理。
歡迎各位同仁共襄盛舉!
上海戲劇學院
《戲劇藝術》編輯部
關于各種學術研討會邀請函(二)
尊敬的____:
您好!
隨著社會發(fā)展與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文化法治建設日益成為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議題。為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以及《“十三五”時期文化發(fā)展改革規(guī)劃》,依托熊文釗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文化法治體系建設研究”,中央民族大學法治政府與地方制度研究中心擬于2017年10月中旬主辦“文化法治體系建設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鑒于您在這一領域的卓越建樹,誠摯邀請您惠賜宏文并蒞臨指導!具體安排如下:
一、時間
報到時間:2017 年10 月14 日 (周六)
會議時間:2017 年10 月15 日 (周日)
二、主題:文化法治的理論與實踐
核心議題:
1.文化法治的基本理論
2.文化法治建設的現狀與問題
3.文化立法相關問題研究
4.文化法的實施問題研究
5.其他文化法制相關問題
三、地點
中央民族大學校內(北京市海淀區(qū)中關村南大街27號)
四、論文提交
參會代表原則上請?zhí)峤徽撐?,篇幅不少?萬字。正文應當采用五號宋體、單倍行距,其他格式與注釋體例按照《中國法學》的現行要求處理。
請參會代表2017年10月8日前將論文word2003文檔以附件形式發(fā)至會務組郵箱。為保證郵箱被正確識別,請采用郵件主題格式:“姓名+參會論文”;論文word文檔標題格式:“姓名:論文標題”。
五、費用承擔
本次研討會不收取任何費用。與會專家在會議期間的餐飲以及住宿費用由主辦方按“八項規(guī)定”的標準提供,外地學者往來北京的交通費用敬請自理。
六、參會回執(zhí)
請參會代表2017年9月1日前將回執(zhí)電子版(請點擊“閱讀原文”查看)發(fā)到會務組郵箱?;貓?zhí)請粘貼為郵件正文,不要使用附件形式。
七、聯(lián)系方式
會務郵箱:
聯(lián)系人:
中央民族大學法治政府與地方制度研究中心
2017年7月4日
關于各種學術研討會邀請函(三)
尊敬的先生/女士:
您好!
值此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開辦新聞傳播本科教育二十周年之際(1997-2017),新聞與文化傳播學院將于2017年10月28-29日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舉辦“新媒體時代的新聞與傳播”學術研討會。素仰您學識宏富,茲恭邀蒞會,發(fā)表高見,共同致力于新媒體時代新聞與傳播的學術研究,促進中國新聞傳播學科的交流和發(fā)展。
一、會議總議題:新媒體時代的新聞與傳播
分議題:
1. 新媒體時代經濟與法治新聞傳播研究
2. 新媒體時代傳播理論及發(fā)展新趨勢研究
3. 網絡輿論傳播研究
4. 新媒體時代影視戲劇傳播研究
5. 新媒體時代的文化傳播研究
6. 新媒體時代的新聞傳播教育研究
7. 新媒體時代大數據技術及數據新聞研究
二、會議時間和地點
2017年10月28-29日
三、報到時間和地點
武漢市外代表:2017年10月28日全天,中國·武漢,金谷國際酒店
武漢市內代表:2017年10月29日8:00至8:50直接到會場報到
10月29日9:00開幕式會場: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南湖校區(qū)文泉樓學術報告廳
四、收費辦法
本次會議不收取會務費,會議期間食宿統(tǒng)一安排,住宿費和往來旅費敬請自理。
五、其他有關事宜敬請詳看附件。
會務組聯(lián)系地址:
中國湖北省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fā)區(qū)南湖大道182號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新聞與文化傳播學院
郵政編碼:
聯(lián)系人: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新聞與文化傳播學院
關于各種學術研討會邀請函(四)
邀請函
母嬰健康及兒童發(fā)育是人類發(fā)育的關鍵階段。提高從懷孕到兒童期的母兒健康水平,是健康之根、民生之本,是全民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石。雖然流行病學、遺傳學和臨床學研究都在此領域做出了重大發(fā)現,但是仍有諸多涉及母嬰健康及兒童早期發(fā)育的問題有待研究。此次會議將聚集各地對這一人類發(fā)育關鍵階段有深刻興趣的研究者,就臨床專家當前所面臨的挑戰(zhàn)展開討論,從而有助于提高從懷孕到兒童發(fā)育早期的母嬰健康。
2018年3月22日至3月24日,《自然》將攜手廣州市婦女兒童醫(yī)療中心、廣東省醫(yī)院協(xié)會在廣州康萊德酒店舉行2018自然學術會議-婦女兒童國際學術研討會。
會議上,我們將探討從縱向研究中學到的經驗,并討論孕婦胎兒交互的臨床重要性—如營養(yǎng)對健康和新陳代謝造成的影響,傳染性疾病的傳播和微生物群的作用。最后,我們將展望在精準醫(yī)療時代研究和治療發(fā)育障礙的新途徑。
自然國際學術會議是全球最具影響力、最高級別的科學盛會。本次婦女兒童國際學術研討會將圍繞妊娠和兒童期的臨床與基礎研究熱點問題,如:營養(yǎng)對健康和代謝的影響,傳染性疾病的母嬰傳播動力學、微生物群在生命早期的作用等。大會聚集各地對這一人類發(fā)育關鍵階段有深刻認識和濃厚興趣的研究者,共同就目前所面臨的挑戰(zhàn),展開討論。屆時將有海內外的30名頂級專家的精彩演講。大會主題報告內容包括:孕前保健及生育健康,孕產婦健康及母胎交互作用,兒童發(fā)育障礙,兒童傳染性與免疫疾病及基因組科學與婦幼健康精準醫(yī)學。
關于各種學術研討會邀請函(五)
自1931年馬克斯·霍克海默提出“批判理論”的主張以來,“批判理論”就成為法蘭克福學派第一代成員霍克海默、阿多諾、馬爾庫塞、洛文塔爾、本雅明等人奉行的指導思想。作為“西方馬克思主義”的重要一脈,該學派對現代社會特別是晚期資本主義社會、法西斯主義興起的歐洲、發(fā)達工業(yè)社會和大眾文化興盛的美國進行了哲學、美學、文學、藝術、社會學等跨學科的綜合性研究和批判,廣泛涉及人的生存與活動、人與自然的關系、社會合理化等一系列問題。借用霍克海默和馬爾庫塞各自的話來說,批判理論不僅傳承了德意志觀念論,更替代了耽于玄理空想而瀕臨僵化的哲學傳統(tǒng),即使這些傳統(tǒng)摻入了一些新的唯物論或實在論的形式。從法蘭克福學派第一代成員的構想來看,批判理論成了哲學本身的傳人,其目標在于開掘人類的理性潛能,以面向未來的超越之姿,探索亞里士多德所謂“政治動物”的人類關于自由幸福等根本問題。
法蘭克福學派成立不久,許多成員就被迫首先從納粹德國、緊接著從納粹控制的歐洲向北美遷移,在這其中本雅明是個例外。與此相應,20世紀60年代末至今,“批判理論”也開始了它更大范圍的“旅行”,其思想不僅向歐洲各國、北美的大都市蔓延,而且進入東亞、拉丁美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qū),遍及全世界;它還廣泛滲透于人文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影響到結構主義、后結構主義、解構思想、符號學、語言學理論和文化研究等。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批判理論也成為影響漢語學界哲學、社會學、美學、文藝學等領域的重要理論資源。近年來,逐漸走出以歐洲思想為中心的話語圈子,廣泛關注與拉丁美洲、亞洲特別是東亞地區(qū)的思想關聯(lián),探討與這些異域思想、歷史、文學、藝術隱秘錯綜而不可忽視的聯(lián)系,已成為國際學界關于批判理論研究的新趨勢。
鑒于此,北京師范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與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德語文學和批判理論研究項目聯(lián)合舉辦“審美、社會與批判理論的旅行”國際研討會,以批判理論的雙重關切“審美和社會”為視域,以理論旅行中諸文化的交會融合為契機,不局限于歐洲文化的單一立場,不拘泥于理論概念的抽象言說,從跨學科、跨地域的多維視角透視批判理論形成發(fā)展的復雜歷史文化語境,展現該理論穿行于世界文明、門類藝術和現代社會之間的闡釋活力和拯救意圖,以期更為精細地體會入乎其內之微妙,更為多元地探索出乎其外之高致。
主要議題
批判理論與思想史源流問題,包括(但不限于)古希臘哲學、德意志觀念論、啟蒙、浪漫主義和神學歷史等
批判理論與異域社會文化的交會研究,特別是與中國歷史文化的相遇問題
批判理論與門類藝術、藝術史之間的相互闡釋研究
批判理論和人文自然科學的跨學科交叉問題研究
為確保會議交流的質量,本次會議參會人數限定在45人左右,采取大會主題發(fā)言、小組發(fā)言、同行評議論辯等形式。請擬參會的同仁于2019年7月31日之前將論題、摘要和個人簡介發(fā)至,大會將根據議題進行篩選,于2019年8月10日左右發(fā)郵件確認與會者,并發(fā)送正式邀請函。參會者請于2019年8月31日之前發(fā)送論文全文至:并且請附中英文標題、關鍵詞和摘要(各300字之內)和中英文個人簡介(各200字左右)。為了確保與會者的發(fā)言和評議時間,會議發(fā)言時間控制在15到20分鐘,同時請根據發(fā)言內容制作PowerPoint或類似的可視化展示(英文展示將由我們協(xié)助譯成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