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學生高效學習的方法
高考將至,高三的同學應該怎樣高效學習才能最大化利用緊張的時間提高學習成績呢個?這是每個想考取好成績的學生都應該思考的問題。下面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的高三學生怎樣高效學習,希望對您有用。
高三學生高效學習的方法一
一、怎樣衡量自己是否進入高效率學習狀態(tài)
進入高效率學習狀態(tài)的人,存在以下明顯感覺或特征:
?、儆洃浬嫌幸环N超清晰的感覺,能清楚地知道今天比以前多學了哪些新知識。
②每天的學習處在一種亢奮的狀態(tài)中,遇到疑難問題如獲至寶。
?、劢忸}、記憶覺得極其順暢,學過的內容自己感覺像刻在腦海中一樣。 ④充滿著自信,并且感覺自信心不斷膨脹。
?、輳牟坏涂醋约?,能不斷吸收他人長處為自己所用。
?、薷杏X沒有什么東西可以阻擋自己的學習腳步。
?、甙l(fā)現(xiàn)問題總期待能在最短時間內予以解決。
二、怎樣才能進入高效率學習狀態(tài)
1.學習上要有明確的學習計劃表
拿到學校的課程表后,便能模擬課程表安排好每天課余時間學習計劃表,列出每天的學習科目和學習時間段,并盡量詳細地列明早晨幾點到幾點讀什么書,中午幾點到幾點午睡,傍晚幾點到幾點體育鍛練或課外閱讀,晚上幾點到幾點各安排哪幾科學習,每一科目學習上一般兼顧到學習的吸收、復習、練習、歸納、預習五大環(huán)節(jié),連各科學習期間的休息時間以及睡覺和起床都列出來。每一天所安排的時間和內容都應能兼顧當天的課堂學習內容,又能兼顧到第二天的新內容,力求使每一科都有保證的學習時間,不要出現(xiàn)明顯的偏科現(xiàn)象,數(shù)理化三個學科安排上盡量不要出現(xiàn)隔天安排現(xiàn)象,也不要擠在一起安排,中間可安排一些識記類學科以緩解緊張的思維。訂下學習計劃表后,能盡量排除干擾雷打不動地執(zhí)行,學習情緒和學習計劃不受學習成績波動影響。為防止偶遇不可避免的外界干擾(朋友偶而拜訪),而把某一科學習時間沖掉,最好將星期六晚上或星期天上午設定為一個學習彌補調節(jié)時間點,為自己準備一個彌補時間。當然,能在近一兩天內擠出一些時間補上則更好。
2.要有保證且合理的睡眠時間
有了保證且合理的睡眠時間,整個高效率學習環(huán)節(jié)才能有保證。
早上盡量不要過早起床,能六點多起床就足夠了。早晨能低強度鍛煉十幾分鐘,一天精神會特別好,早讀一般安排兩科朗讀、背誦(可側重安排語文、英語科,其它科也可安排讀一讀),盡量不要在一科朗讀或背誦上花費過多的時間,否則對長時記憶不利。
中午要盡量午睡40到50分鐘左右,但不要睡眠過長時間,這是整個學2 習過程最重要但最易被學生忽視的環(huán)節(jié)。為了能放心午睡和防止午睡過頭,最好在家中或租住的地方配一架鬧鐘來提醒自己。
大多數(shù)學生在中午沒午睡的情況下,下午三點左右人坐著不動易進入淺睡狀態(tài),上課注意力容易分散,加上下午三點左右學校時常安排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需要動腦思考的科目,因而學生課堂吸收率普遍極低。如果靠自己課后弄清楚相關內容,時常要比別人多花費兩到三倍以上時間,且知識運用還很難熟練,因而學習效率時常達不到別人的三分之一。另外,中午未午睡,晚上六點到八點這段時間內人又會進入淺睡狀態(tài),而這段時間是課外學習時間中邏輯運算思維高峰期,當人有睡意時,這一高峰期便容易被錯過,這對數(shù)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學習極為不利。
若在晚上六點到八點這段時間里伏睡一下,不但容易把其中一兩科的學習時間沖掉,同時又會使邏輯思維時間延后,使得晚上十一點后很難入睡,直接影響睡眠質量。很多學生還會因此而在第二天上午9點左右再次進入淺睡狀態(tài),許多學校數(shù)學課常安排在這段時間上,因此數(shù)學科學習容易受到影響。長期這樣下去,學習上不可避免會出現(xiàn)惡性循環(huán)狀況,學生個人也會感覺自己總跟不上別人,數(shù)學、物理、化學、生物、這幾科學習會感覺越來越吃力,越來越力不從心。許多家長感覺特別奇怪的是自己孩子初中數(shù)理化基礎非常好,為什么一到高中便學不好,經(jīng)過家長會點撥一下才發(fā)現(xiàn)自己孩子忽略了這一點。
每天晚上能好好鉆研三~四科,每科安排四十~六十分鐘就足夠了,切不可在一科上花過多的時間。個別題目一看就會可以跳過去不做,這可為需要深入動腦的地方多騰出一些時間。要避免數(shù)理化等需要邏輯運算思維的學科一個晚上只安排專攻一個學科,雖然表面上看學習很有成效,但練習量過多,不便于識記,還會沖掉其它科學習時間,造成明顯偏科現(xiàn)象。還要避免數(shù)理化學科連續(xù)性安排(即一個接著一個),讓頭腦沒有休息和緩解的機會。另外,不要貪多安排六七科,表面上看似乎科科兼顧,但學得一定很淺,思考問題也無法深入,這也等于白花時間。晚上盡量不要超過十一半點睡覺,有些人超過時間人還未睡,頭腦會越來越興奮,以后非常難入睡,這容易影響第二天的學習。而有些體力和精力不濟的人學習到十一點半左右已身體困乏,再也無法接受知識??梢哉f晚睡得不償失,自己身體也容易搞壞掉。
每天晚上學完二科(尤其是動腦量大的學科)后,應安排十分鐘左右的休息時間,這個時間不要呆在教室或房間里,最好到靜靜的校園里或房子外大路上散散步,這樣做既可以借機休息一下,又可以幫助你理一下學習頭緒,許多新奇的思路、方法往往可以在這時候萌生出來(平時遇到難題時不妨也這樣散散步,通過散步來思考解決難題)。一直坐在教室不動,連續(xù)性看書做作業(yè),表面上時間抓得緊,但所學的內容容易被后面所學的內容沖淡,吸收力極差。每天晚上十分鐘左右的休息時間是值得任何一個人投入的,一天里沒有機會鍛練的人也可以利用這一時間鍛練一下。
晚上學習時間的安排上要注意思維科(數(shù)、理、化)與識記科(語、英、史、地、生)插開,睡前不要安排思維科練習和閱讀,只適于閱讀一些課外內容,這樣容易入睡。
晚上有上學校自修的學生,要有根據(jù)老師下班調節(jié)學習科目順序的意識。當晚數(shù)學老師下班,數(shù)學科就要盡量安排在前面,遇到問題無法解決就可先問老師。若安排在后面,等想問老師時老師已回家了,這容易失去與老師交流和探討的機會。
如果上課常打瞌睡,便說明時間安排上肯定存在問題,學習效率一定很低。許多原本基礎較好的同學就因為不注意這一點而在高考中失利。如果出現(xiàn)這種情況,一定要重新調整自己的學習時間和休息時間,上課時能精神抖擻,便能最大限度吸收教師傳授的內容。大多數(shù)人70%知識是靠課堂吸收的,30%知識才靠課余時間吸收。
如果感覺一周學習很累,則有必要安排星期六晚上好好休息一下,這樣做身心既可得到充分休息,接近大自然,從中汲取靈感,尋得一些文章素材,得到一些啟迪,寫出有血有肉帶有真情實感的文章。這個時間最好不要有過長時間緊張激烈的活動,這容易造成此后二三天時間內身體過度疲勞,上課注意力也難以集中,極大地降低課堂吸收效率。
3.學會放下架子向他人求教
若碰到個別存疑且深入思考后還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最好當天就向同學或老師求教,盡量不要拖到第二天。如果當時沒人可問,可以先在書中做個記號或書相關頁面折起來做個記號。最好的做法是準備一個小小疑問記錄本,記下內容,路上走時靈感一來可翻開看一看,碰到老師和同學可隨時討教。當一個人具備一種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時,才可以比別人多懂得一些知識,最終遠遠超越別人。
4.力求化別人的知識為自己的知識
自己有不懂的地方,向同學問清楚,自己也掌握了,就可以和同學在這一點上持平;若自己已掌握了某種方法,再將別人更加巧妙的方法學會,思路便會更加開闊,以后別人遇到一個問題無法解決時,自己卻可以從多方面入手解決,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便能遠超別人。所以平時做完一道題后,不妨問問其他同學,看他們有沒有想出其他更加巧妙的解題思路、方法和技巧,有就盡量向他們求教。即使自己平時成績比別人好,這時也應放下架子謙虛地向別人學習,畢竟每個人都有其長處。自己往往也能通過這種謙虛的求教而贏得別人的尊敬。
5.盡量超前學習
有可求教的地方和條件,盡量爭取超前學習。暑假和寒假往往有較長自由時間,這個時間是超前學習的黃金時間,是提升自己學習能力的最佳時間,大多數(shù)人都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彌補自己缺漏,主攻幾個學科,大致學完一些學科,為自己以后自由調節(jié)學習時間打下鋪墊,全面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最不可輕易浪費掉的時間便是這一時間。每個人都可以借助參考書自學,或向他人學習,提前學完一章或幾章內容,遇到不懂的地方可暫時先記下來,以后問老師,老師看到你超前學習肯定會高興地指點你。等老師教到相關內容時,你自然就比別人學得深、懂得也透徹一些,同時可通過對比學習彌補超前學習時出現(xiàn)缺漏之處。
6.養(yǎng)成做筆記的習慣
俗話說:“好記憶不如爛筆頭”,哪一科學習感覺比較吃力,哪一科就要花一些時間做相應的筆記。課后適當花費一些時間整理一下筆記,老師當天上課的情境就會重新浮現(xiàn)出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便會更加深入,不懂在哪里也容易發(fā)現(xiàn),否則容易讓許多不懂的問題遺漏掉。另外,每天做作業(yè)之前,先將筆記翻看一下,哪里卡住不懂,立即問同學或老師。如果當時沒法問老師,第二天無論如何都要想方設法問老師,不要把問題堆放太久。不要怕問老師,學生有疑難問題問老師是天經(jīng)地義的,不懂而不問,疑問久而久之堆成山,會直接影響到后面知識的學習,超越別人也無從談起。基礎好的同學,遇到一些新問題、新難題也需適當進行記錄,盡量記在隨身攜帶的疑問記錄本上,有空就拿出來看一看,實在無法解決時盡量在兩天內向同學和老師求教,切不可自以為是,否則點滴問題長期積累下去,會限制自己知識理解和鞏固,甚至會制約自身能力的發(fā)展?;A差的學生,更有必要做詳細的筆記,力爭將其作為復習和參考資料,便于隨時查看。
高三學生高效學習的方法二
1、提高學習的思維含量和復習效率。
一輪復習絕對不是做幾道題就行了的。不能為了做題而做題,不能為了應付老師檢查而做題。首先要夯實基礎知識,做到基本概念、定義、公式、定理、原理如數(shù)家珍。然后對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要掌握好,要一說就知道,一用就能靈活選擇。題不在于做了多少,而在于思考了多少,總結了多少,學會了多少。
2、對所學內容要及時回顧、鞏固。
溫故而知新。對當天學習的內容,當一天的學習快結束的時候,要回顧所學、所復習的內容。對所出現(xiàn)的錯誤,要及時的修正、鞏固。拿來老師講評過的題,自己再想想思路,方法甚至回憶一下解這道題注意事項是什么。然后再和老師講評的核對一下。回顧絕對不是能拿來題,讀完,接著看答案,看懂就算了。那樣的鞏固效果微乎其微。
3、大力提高基礎題的得分能力。
選擇題、填空題基本上是考試中的基礎題,所占分量很大。所以我們常說“得選擇、填空者,得天下”。怎樣才能提高這些基礎題的得分能力?我們每次考后寫總結反思都這么說“細心、細心”,管用來嗎?基本不管用。那怎么辦?我們應該想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比如平時養(yǎng)成獨立分析、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平時有計劃的進行限時訓練,提高準確率;養(yǎng)成做完后獨立檢查的習慣,特別是運算量大的題目一定要檢查(注意一定是自己獨立檢查,和別人對答案,然后再發(fā)現(xiàn)錯誤,不但沒有意義,而且容易養(yǎng)成依賴心理,甚至自己越來越?jīng)]信心。)
4、主動總結與被動總結相結合。
主動總結是指在自己的學習和復習中,遇到重要的知識、不熟悉或者不會的問題時要主動去總結解題方法、答題規(guī)律。被動總結主要針對考過的試題或者老師講過的東西再做時還是出錯、失分的地方進行總結并作必要的反思。
5、重視并落實好“三個本子”。
就數(shù)學來說主要有“試題總結反思記錄本”、“課前一練本”、“課堂筆記本”。其它學科,可以參考。
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很美好。但是大多數(shù)人死在了明天晚上!希望大家,抓緊落實,馬上就辦。今天不做,明天就后悔!
考試,作為教學評價的一種手段,一方面讓我們的同學對前面所學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總結和鞏固,并不斷提高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就是通過考試讓教師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總體情況,為教師教學方法的改進,教學措施的調整和實施,提供全面客觀的依據(jù)。那么怎樣才能在每次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呢?
孔子說過“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意思是學了新知識,然后有計劃的按時去復習,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心理學研究表明,遺忘是必然的,世上從來 就沒有真正過目不忘的人,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需要不斷地、重復的記憶,才能使知識在大腦里留下深深地印痕。著名的橋梁專家茅以升記憶力超人,曾經(jīng)有很多人向他詢問他的記憶秘訣,他回答說:說起來也簡單,就是重復!重復!再重復!學過的東西,只有反復復習,才能牢固的記憶,并且能夠應用自如。
首先,考前復習很重要,“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這是取得成功的法寶。怎樣才能高效的復習呢?首先,科學的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使復習工作有秩序的進行,而不是毫無頭緒的復習。
其次復習時要注重方法,復習不是老和尚撞鐘式的單調的重復,這樣無法喚起學習的興趣,還容易產生大腦疲勞。我們要進行“理”與“練”的結合。 “理”就是分清重點、難點,把握層次,我們可以通過理對知識的脈絡有更清楚地理解。“練”就是有的放矢的做題,注重少而精,把握一題多變,多方求解。
第三,要從教材出發(fā),基礎知識要牢固,然后才是不斷地加深和拓寬?;A知識都沒有掌握好,而盲目地做那些偏難偏怪的題,或者是已經(jīng)掌握好的基礎知識,再去反復的復習,這些都是徒勞無功的。這就要求我們要有查漏補缺的能力,有針對性的去解決自己身上的問題。
第四,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荚嚽昂涂荚嚨倪^程中,我們的心理是最容易出問題的。沒有良好的心態(tài),復習就會陷入“煩躁”的怪圈,從而使復習效率低下。尤其是高三的同學們,這次期中考試是一次練兵的好機會。考試的時候,不要出現(xiàn)心理緊張和記憶空白的現(xiàn)象,原來爛熟于心、得心應手的題目,也無從下手, 甚至根本就沒法做了。我們要學會沉著冷靜,以一顆平常心面對,只有當你的情
緒處于最佳狀況時,你的能力才會得到最好的發(fā)揮。當你在復習中感到不知所措時, 不如放松一下,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也許會不如柳暗花明的新天地。 第五,由于期中復習時間短,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有效利用每一點可利用的時間。有人說一個用“分”計算時間的人,比一個用“秒”計算時間的人時間 多出59倍!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點點滴滴的時間,爭取多記幾個公式,多背一段文章,多溫習一遍老師在課上講的重點„„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保持這樣 “擠”的恒心,鍥而不舍,才能使有限的時間變成無限的資源!
考試對我們來說雖然是一種壓力,但只要我們維持平衡就不會跌倒:考試雖是一種挫折,但它能磨練我們的意志??荚囈彩且环N甜蜜,我們可以從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考試更是一次人生考驗,它能讓我們的人格在不斷地挑戰(zhàn)中得到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