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丁香五月婷婷,丁香五月婷婷网,欧美激情网站,日本护士xxxx,禁止18岁天天操夜夜操,18岁禁止1000免费,国产福利无码一区色费

學習啦——法律網(wǎng)>憲法>憲法常識>

憲法知識點總結

時間: 俏霞20 分享

  憲法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了中國各族人民奮斗的成果,規(guī)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憲法知識點總結,希望大家喜歡!

  憲法知識點總結(一)

  憲法的基本理論

  一、憲法的特征:

  1、形式特征:

  a.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異于普通法律

  憲法的制定要成立專門的臨時制憲機關。

  在我國,修改憲法的有效議案只能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者1/5以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出,由全國人大全體代表的2/3以上多數(shù)通過。中共中央無權向全國人大直接提出修正案。全國人大制定的普通法律只須全國人大全體代表的過半數(shù)通過。

  b.憲法效力最高、位階最高

  憲法是根本法,規(guī)定國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問題

  憲法是普通法律制定的基礎和依據(jù);普通法律的規(guī)定不得和憲法相抵觸,否則無效;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事業(yè)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

  2、實質(zhì)特征:

  憲法的根本目的在于限制政府的權力,保障公民的權利和自由。保障公民權利在憲法中居于核心的支配地位。

  二、憲法的分類:

  1、成文憲法與不成文憲法:

  a.成文憲法是指由一個或者幾個規(guī)定國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的憲法性法律文件所構成的憲法典。美國1787年憲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憲法。1918年蘇俄憲法是世界上第一部社會主義性質(zhì)的憲法。

  b.不成文憲法是指既有書面形式的憲法性法律文件、憲法判例,又有非書面形式的憲法慣例,而不存在名稱為憲法的成文法典。英國憲法是典型的不成文憲法。

  2、剛性憲法與柔性憲法:

  a.剛性憲法:制定和修改憲法的程序比普通法律嚴格、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憲法。

  在美國,憲法的修改必須由聯(lián)邦兩院2/3以上議員提出修正案,或者由2/3的州議會的請求,召集制憲會議才能提出;修正案提出后還需要經(jīng)過3/4的州議會的批準,或者由全國3/4的州組成的制憲會議批準。

  b.柔性憲法:制定和修改憲法的程序、法律效力與普通法律完全相同的憲法。英國是典型的柔性憲法國家。

  3、原生憲法和派生憲法:

  a.原生憲法:直接產(chǎn)生于本國的憲政運動或者根植于本國的具體歷史條件,其內(nèi)容大多具有本源性和首創(chuàng)性的憲法。如英、美、法、蘇俄、孫中山的五權憲法等。

  b.派生憲法:從外國移植或模仿,其內(nèi)容大多具有繼承和借鑒性的憲法。

  三、憲法的淵源:

  1、成文憲法典:憲法修正案是憲法典的組成部分之一。

  2、憲法性法律:普通立法機關依照普通立法程序制定或認可的、以憲法規(guī)范為內(nèi)容的規(guī)范性文件。包括帶有憲法內(nèi)容的普通法律和帶有憲法內(nèi)容而經(jīng)國家立法機關依法賦予其法律效力或重新進行法律解釋的某些政治性文件或國際協(xié)議、地區(qū)性盟約等。

  3、憲法慣例:在長期的政治實踐中逐步形成的,不被法律明確規(guī)定的,其內(nèi)容是有關社會制度和國家制度基本問題的,得到公眾普遍承認并在現(xiàn)實政治生活中得到繼續(xù)遵循的習慣和傳統(tǒng)的總和。違反憲法慣例不構成違憲,不能引起違憲審查。

  4、憲法判例:行使違憲審查權的普通法院或?qū)iT機構在適用憲法審判案件時形成的具有約束力的先例。

  四、憲法的基本原則:

  憲法原則是指形成憲法規(guī)則和規(guī)制憲法行為之基礎或本源的綜合性、穩(wěn)定性原理和準則,是憲法的靈魂或憲法的精神實質(zhì)。

  憲法基本原則是指憲法在調(diào)整基本社會關系、確認國家制度和社會制度時所依據(jù)的并反映其根本價值和作用的最基本的準則。具有普遍性、特殊性、最高性、抽象性、國別性與國際性。

  1、人民主權原則:主權是指一國對內(nèi)外事務的最高以及終局的決定權與處理權,具有強制性、合法性和最高性。

  人民主權原則是資產(chǎn)階級革命派提出,制度上體現(xiàn)為代議制。

  馬克思主義理論認為,人民主權具有階級性。

  2、基本人權原則:人權是指每個人作為人應當享有的基本權利。

  2004年,“國家尊重和保證人權”入憲。

  3、法治原則:法治,也稱法的統(tǒng)治或法律至上,中心和實質(zhì)含義是對國家權力的約束與對個人權利的尊重,當法律權威與個人權威發(fā)生矛盾沖突的時候,法律權威至上。法治包含兩個重要原則,一是依據(jù)法律約束政府,一是平等對待每一社會成員。其核心內(nèi)容是:憲法是國家的最高法律;一切國家機關和官員都必須依法治理國家;憲法和法律必須符合正義,是良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獨立,只服從于憲法和法律。

  法治的八項原則:普遍性,公開性,不溯及既往,明確性,不矛盾或避免矛盾,有遵守可能,穩(wěn)定性,官方行為與已公布的規(guī)則的一致性

  1999年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修憲,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在憲法上正式確立了法治原則。

  4、權力分立與制衡原則:

  英國洛克提出分權理論,法國孟德斯鳩進一步發(fā)展完善了三權分立理論。

  資本主義為分權原則,社會主義為監(jiān)督原則。

  五、憲法與憲政:憲政的本質(zhì)是限政,簡而言之就是有限政府,它指向一套確立與維持對政治行為與政治活動的有效控制的技術,旨在保障人的權利與自由。

  憲法是憲政的前提,憲政是憲法的生命,作為實際存在的憲政必須以良憲為前提和標志。

  西方憲政理論最重要的原則之一是分權與制衡原則,而在中國的憲法傳統(tǒng)理論中,權利產(chǎn)生于國家權力,服務于國家權力,并且最終服從于國家權力。

  六、憲法的創(chuàng)制與修改:

  1、憲法的創(chuàng)制:擁有制憲權的特設機構、國家機關、特定團體按照一定的程序起草、審議、通過、批準憲法的一系列行為的總和。

  2、憲法的修改:憲法正式生效以后,在實施的過程中,由特定的機關依據(jù)特定的程序,廢止、改變、補充憲法的部分內(nèi)容的活動的總和。

  憲法修改的限制:a.修改內(nèi)容上的限制

  b.修改時間上的限制

  c.特殊情況下修改憲法的限制

  d.修改程序上的限制

  七、憲法解釋:憲法解釋機關根據(jù)憲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則對憲法規(guī)定的含義、界限及其相互關系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說明。

  憲法解釋機關:a.權力機關或立法機關(我國由全國人大會行使憲法解釋權)

  b.最高法院(美國)

  c.特設機關(法國憲法委員會、德國憲法法院)

  八、憲法實施與憲法監(jiān)督:

  1、憲法實施保障體制:

  a.司法機關模式:源于美國。法律的違憲審查權一般為最高司法機關所保留,

  b.立法機關模式:源于英國。英國由作為立法機關的議會負責保障憲法實施。社會主義國家的中央立法機關一般都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其他中央國家機關由它產(chǎn)生,對它負責,執(zhí)行它所通過的法律和決議。因此大多數(shù)社會主義國家也都采取這種由立法機關負責保障憲法實施的體制。

  c.專門機關模式:主要有法國、德國、奧地利等。

  2、違憲審查制度:享有違憲審查權的國家機關通過法定程序,以特定方式審查和裁決某項立法或某種行為是否合憲的制度。

  (1)a.事后審查:大多數(shù)國家的違憲審查機關只在議會制定的法律正式生效后,其合憲性按照特定的程序遭到主體質(zhì)疑后才予以審查。

  b.事先審查:法國憲法委員會只能在議會制定的法律正式生效之前予以審查。一旦法律被裁定違憲,不得頒布;法律一旦公布和生效之后,不得質(zhì)疑其合憲性。

  c.附帶性審查:又稱具體性審查。美國最高法院只能在審理具體案件時,通常應當事人的請求,附帶地審查案件所涉及的法律是否符合美國憲法。

  d.憲法控訴:德國獨有的制度。公民個人,無論其權力是否收到實際損害,只要認為議會制定的法律損害了基本法所保障的基本權力,就可向德國憲法法院提出控訴,請求審查該法律的合憲性。

  e.抽象性審查:德國憲法法院在沒有案件發(fā)生的情況下,應聯(lián)邦政府、州政府或聯(lián)邦議院1/3議員的請求,有權直接對議會制定的法律的合憲性予以審查。

  (2)我國由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會行使憲法監(jiān)督權。

 ?、賹σ?guī)范性文件的監(jiān)督體系:

  a.全國人大對其會作出的不適當?shù)臎Q定有權改變或撤銷;

  b.全國人大會對國務院制定的同憲法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guī)、決定和命令有權撤銷;

  c.全國人大會對省、直轄市、自治區(qū)人大及其會制定的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guī)相抵觸的地方性法規(guī)和決議有權撤銷,不可改變;

  d.國務院對各部委及地方各級政府的不適當?shù)臎Q定和命令既有權撤銷又有權改變。

 ?、谔岢鲞`憲審查要求的主體:

  a.國務院、中央軍委、最高法、最高檢和地方省一級人大會有權提出違憲審查要求

  b.其他國家機關和社會團體、企事業(yè)組織和公民個人有權提出違憲審查請求

 ?、坳P于地方立法機關的知識點:

  a.地方性法規(guī)的制定主體是省、直轄市的人大及其會,還包括省政府所在地的市、經(jīng)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會,還有經(jīng)濟特區(qū)。制定后須報全國人大會備案(事后審查)。

  b.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制定主體是自治區(qū)、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自治區(qū)制定的自治條例須報全國人大會批準(事先審查),自治州、自治縣制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先報省、自治區(qū)人大會批準,再報全國人大會備案(復合審查)。

  九、新中國憲法的制定與修改:

  1、《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確認我國為新民主主義國家,實行人民民主專政。起了臨時憲法的作用。

  2、1954年憲法:全國人大第一屆第一次全票通過,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確認人民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為其憲法原則。

  3、1975年憲法

  4、1978年憲法

  5、1982年憲法: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表決通過。

  (1)確定四項基本原則為總的指導四項;

  (2)強調(diào)以經(jīng)濟建設為工作重點,同時又高度重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3)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經(jīng)濟制度;

  (4)保障和擴大公民基本權利;

  (5)開始注意促進國家機構的民主化和效率化

  6、對1982年憲法的修正:

  (1)1988年修正:確立了私營經(jīng)濟的法律地位。

  (2)1993年修正:a.對我國政黨制度作出簡單規(guī)定;

  b.確定了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的合法地位;

  c.確立了市場經(jīng)濟的憲法地位;

  d.將縣級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由3年改為5年。

  (3)1999年修正:a.確認鄧小平理論的憲法地位;

  b.提出“依法治國”的憲法原則;

  c.對多種經(jīng)濟成分并存的經(jīng)濟制度作出規(guī)定;

  d.確認個體經(jīng)濟和私營經(jīng)濟的憲法地位和憲法保障。

  (4)2004年修正:a.確立“三個代表”為指導思想;

  b.“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入憲,“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chǎn)不受侵犯”;

  c.將“決定戒嚴”修改為“決定進入緊急狀態(tài)”;

  d.“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國事活動”

  e.將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每屆任期統(tǒng)一為五年;

  f.確認《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

  憲法知識點總結(二)

  第一章 憲法基本理論

  本章介紹的是憲法的基本理論,在憲法學知識體系中具有基礎地位。本章的核心考點主要包括:

  1.憲法的分類:英國學者J.蒲萊士提出了兩種分類,即成文憲法與不成文憲法、剛性憲法與柔性憲法;此外,還有欽定憲法、民定憲法和協(xié)定憲法等類型。

  2.憲法的歷史:我國現(xiàn)行憲法是1982年頒布實施的,分別于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進行了修改。

  3.憲法的基本原則:主要有人民主權原則、基本人權原則、權力制約原則和法治原則。

  本章的難點是對我國憲法基本原則與中國憲法歷史脈絡的準確把握,特別是現(xiàn)行憲法的基本特點與歷次修改的內(nèi)容,能夠結合憲法文本的相關規(guī)定分析和評價。

  第二章 國家的基本制度(上)

  本章主要是對我國國家基本制度中的人民民主專政制度、基本經(jīng)濟制度和基本文化制度和基本社會制度的介紹,需要對各種基本制度的內(nèi)涵有總體的理解。

  在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jīng)濟制度的憲法地位時,需要明確社會主義公有制是我國經(jīng)濟制度的基礎,非公有制經(jīng)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保護個人經(jīng)濟、私營經(jīng)濟等非公有制經(jīng)濟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國家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jīng)濟的發(fā)展,并有非公有制經(jīng)濟依法實行監(jiān)督和管理”。

  國家對公共財產(chǎn)和公民合法私有財產(chǎn)的保護有所區(qū)別。憲法規(guī)定,“社會主義的公共財產(chǎn)神圣不可侵犯”、“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chǎn)不受侵犯”。國家在限制私人財產(chǎn)權時,要滿足以下基本條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要給予補償。

  第三章 國家的基本制度(下)

  本章對國家基本制度介紹內(nèi)容比較廣泛,涉及多項單行法。 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也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2.我國的選舉制度體現(xiàn)了選舉權的普遍性原則和平等性原則,實行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并用及秘密投票的原則,要認真把握各項具體的選舉程序。

  3.我國采取單一制的國家結構形式。

  4.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是自治區(qū)、自治州和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通過設立自治機關依法行使自治權(自治權的主要內(nèi)容)。

  5.特別行政區(qū)制度:特區(qū)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及自行處理有關對外事務的權力,要掌握特別行政區(qū)的政治體制(尤其要把握特別行政區(qū)的行政長官及司法機關)和法律制度。 6.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包括村委會和居委會,它們不是國家機關?;鶎诱鄬ζ浣o予指導、支持和幫助,但不得干預自治事項

  并有非公有制經(jīng)濟依法實行監(jiān)督和管理”。國家對公共財產(chǎn)和公民合法私有財產(chǎn)的保護有所區(qū)別。憲法規(guī)定,“社會主義的公共財產(chǎn)神圣不可侵犯”、“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chǎn)不受侵犯”。國家在限制私人財產(chǎn)權時,要滿足以下基本條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要給予補償。

  憲法知識點總結(三)

  一、概述:

  1、國家的統(tǒng)治者為實現(xiàn)統(tǒng)治職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組織原則建立起來的,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全部國家機關的總和。

  國家的產(chǎn)生是國家機構的前提,國家機關是國家機構的構成要素。

  2、目前我國國家機構的組織特點是國家權利機關領導和監(jiān)督下的行政、司法、軍事等國家機關相對獨立、分工明確,又相互配合機制中形成的一個統(tǒng)一的國家機構體系。

  我國國家機關組織活動的基本原則:堅持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民主集中制,社會主義法治。

  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1、全國人大的性質(zhì)及地位:全國人大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是行使國家立法權的機關。

  組成和任期:全國人大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特別行政區(qū)和軍隊的代表組成。各少數(shù)民族都應有適當名額的代表。

  全國人大每屆任期5年。原為4年,1979年改為5年。

  2、全國人大的職權(憲法第62條):

  a.制定、修改憲法,監(jiān)督憲法實施。

  b.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國人大是行使基本法律制定權和修改權的唯一主體。

  c.選舉、決定和罷免中央國家機關的領導人:選舉全國人大會委員長、副委員長及組成人員,主席、副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最高法院院長,最高檢察院檢察長;決定國務院、副、組成人員,中央軍委其他組成人員。

  d.決定國家重大問題:審查和批準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計劃和計劃執(zhí)行情況的報告;審查和批準國家的預算和預算執(zhí)行情況的報告;批準省、自治區(qū)和直轄市的建置;決定特別行政區(qū)的設立及其制度;決定戰(zhàn)爭與和平的問題。

  e.最高監(jiān)督權:全國人大會要對它負責并報告工作,全國人大可以改變或撤銷全國人大會不適當?shù)臎Q定;國務院和兩高要對全國人大負責并報告工作;中央軍委會主席也要對全國人大負責。

  f.其他應當由它行使的職權。

  3、全國人大會議

  (1)會議制度:每年舉行一次,由全國人大會召集。如果全國人大會認為有必要,或者有1/5以上代表提議,可以召集全國人大臨時會議。

  列席人員:a.法定列席人員,包括國務院組成人員、中央軍委組成人員、兩高院長

  b.慣例列席人員,全體全國政協(xié)委員

  c.其他列席人員,即由全國人大會決定允許列席會議的其他機關、社會團體負責人以及各國駐華使節(jié)等。

  (2)會議形式包括預備會議、主席團會議、全體會議、代表團會議和小組會議

  (3)工作程序:提出議案,審議議案,表決議案,公布法律、決議

  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1、全國人大會的性質(zhì)及地位:全國人大會是全國人大的常設機關,是全國人大閉會期間經(jīng)常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的組成部分,也是行使國家立法權的機關。

  組成和任期:委員長、副委員長、秘書長、委員(差額選舉)

  任期5年,委員長和副委員長連續(xù)任職不得超過兩屆。

  全國人大會的組成人員不得擔任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的職務。

  2、全國人大會的職權(憲法第67條):

  a.根據(jù)憲法規(guī)定的范圍行使立法權:除應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b.憲法和法律解釋權;

  c.監(jiān)督權:①有權監(jiān)督憲法的實施,有權監(jiān)督國務院、中央軍委和兩高的工作

 ?、谟袡鄬彶樾姓ㄒ?guī)、地方性法規(guī)的合憲性和合法性,有權撤銷國務院制定的同憲法、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guī)、決定和命令;有權撤銷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國家權力機關制定的同憲法、法律相抵觸的地方性法規(guī)和決議。

  d.重大事項決定權:在全國人大閉會期間,有權審查和批準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計劃以及國家預算在執(zhí)行過程中所必須作的部分調(diào)整方案;有權決定批準或廢除同外國締結的條約和重要約定;決定駐外全權代表的任免;規(guī)定軍人和外交人員的銜級制度和其他專門銜級制度;規(guī)定和決定授予國家的勛章和榮譽稱號;決定特赦;全國人大閉會期間有權決定宣布戰(zhàn)爭狀態(tài);決定全國總動員和局部總動員;決定全國或個別省、自治區(qū)和直轄市進入緊急狀態(tài)。

  e.人事任免權:

 ?、偃珖舜箝]會期間,決定國務院部長、委員會主人、審計長、秘書長人選;決定中央軍委其他組成人員的人選;

 ?、谌蚊庾罡叻ǜ痹洪L、審判員、審判委員會委員和軍事法院院長;任免最高檢副檢察長、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委員和軍事檢察院檢察長,并批準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任免。

  f.全國人大授予的其他職權

  3、全國人大會的工作機構:辦公廳,法制工作委員會,各專門委員會

  專門工作機構: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香港特區(qū)基本法委員會和澳門特區(qū)基本法委員會

  四、全國人大各委員會:

  1、性質(zhì)和作用:全國人大各專門委員會是隸屬于全國人大的輔助性、常設性內(nèi)部工作機構,在全國人大閉會期間,它受全國人大會領導。

  2、組成:常設性專門委員會與臨時性委員會

  五、全國人大代表:

  1、產(chǎn)生、任期和資格終止:

  地域代表制與職業(yè)代表制相結合,而以地域代表制為主。每屆任期5年,可連選連任。

  全國人大代表因刑事案件被羈押正在受偵查、起訴、審判的,被依法判處管制、拘役或有期徒刑而沒有附加剝奪政治權利,正在服刑的,暫停代表職務。上述所列情形在代表任期內(nèi)消失后,恢復其執(zhí)行代表職務。

  全國人大代表因遷出或調(diào)離本行政區(qū)域的、辭職被接受的、未經(jīng)批準兩次不出席全國人大會議的、被罷免的、喪失中國國籍的、依法剝奪政治權利的,其代表資格立即終止。

  2、全國人大代表的職權:

  a.提案權:修憲案;罷免案;法律案;批評案,建議案;質(zhì)詢案

  質(zhì)詢案:質(zhì)詢對象是國務院及各部委和兩高

  質(zhì)詢場合是全國人大開會期間(閉會期間只能走監(jiān)督程序)

  人大代表需30人以上聯(lián)名才可提出質(zhì)詢案,會委員需10人以上聯(lián)名

  b.發(fā)言、表決權:全國人大代表在全國人大各種會議上的發(fā)言和表決,不受法律追究。(憲法第75條)

  c.人身受特別保護:全國人大代表非經(jīng)全國人大主席團許可,在全國人大閉會期間非經(jīng)全國人大會許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審判。(憲法第74條)

  3、全國人大代表的義務:

  a.模范地遵守憲法和法律,協(xié)助憲法和法律的實施;

  b.保守國家秘密;

  c.同原選舉單位和群眾保持密切聯(lián)系,深入了解群眾意愿,真實反映社情民情,忠實地為人民服務;

  d.接受原選舉單位和群眾的監(jiān)督。

  六、:

  1、我國國家元首制度沿革:國家元首是一個國家對內(nèi)對外的最高代表,是各國國家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共同綱領》:法律上確立的國家元首是集體形式的中央人民ZF委員會,但中央人民ZF主席處于實際首腦地位。

  1954年憲法:設立,可統(tǒng)帥軍隊,協(xié)調(diào)ZF與人大關系。35歲即可當選。

  1975年憲法取消的建制。

  1982年憲法恢復的建制,但削減了主席職權,取消了主席的軍權,取消其召開國務會議的權利。45周歲方可當選。

  2、的地位、產(chǎn)生及任期: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屬于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全國人大

  由全國人大主席團提名,經(jīng)大會表決后選舉產(chǎn)生。每屆任期5年,連續(xù)任職不得超過2屆。(憲法第79條)

  缺位時,由副主席繼任主席的職位;副主席缺位時,由全國人大補選;、副主席都缺位時,由全國人大補選。

  3、的職權:

  a.法律、命令發(fā)布權

  b.人事任免權:根據(jù)全國人大或全國人大會的決定,任免及國務院其他組成人員和駐外全權代表。

  c.外交權:代表國家,接受外國使節(jié);根據(jù)全國人大會的決定,宣布批準或廢除同外國締結的條約和重要協(xié)定。2004年增加“進行國事活動”。

  d.榮典權

  七、國務院:

  1、性質(zhì)及地位:國務院是中央人民ZF,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zhí)行機關,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憲法第85條)

  2、組成及任期:、副、國務委員、各、各委員會主人、審計長、秘書長

  每屆任期5年,、副、國務委員連續(xù)任職不得超過兩屆。

  3、國務院的領導體制:負責制,國務院對其主持的國務院工作有完全的決定權并承擔全部責任。

  a.提名組織國務院。有權向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提出任免國務院組成人員的議案。

  b.領導國務院工作。

  c.主持召開常務會議和全體會議,擁有最后決定權,并對決定的后果承擔全部責任。

  d.國務院發(fā)布的決定、命令和行政法規(guī),向全國人大及其會提出的議案,任免國務院有關人員的決定,都得由簽署。

  4、國務院的職權:

  a.執(zhí)行憲法和法律,執(zhí)行全國人大及其會的決定;

  b.根據(jù)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guī)和行政措施,發(fā)布行政決定和命令;依照法律規(guī)定決定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范圍內(nèi)部分地區(qū)進入緊急狀態(tài);

  c.提出議案權;

  d.對所屬部、委和地方各級行政機關的領導權及管理權;

  e.組織、領導和管理全國各項行政工作;

  f.全國人大及其會授予的其他職權。

  八、中央軍事委員會:

  1、性質(zhì)及地位:中央軍事委員會是國家最高軍事領導機關,有權領導和指揮全國武裝力量。

  2、組成和任期:主席、副主席、委員

  每屆任期5年

  3、中央軍事委員會實行主席負責制,中央軍委主席由人大選舉產(chǎn)生,對人大及其會負責。

  九、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

  1、性質(zhì)和地位:人民法院是國家審判機關,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審判機關。人民檢察院是國家法律監(jiān)督機關,最高人民檢察院是最高檢察機關。

  2、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每屆任期5年,連續(xù)任職不得超過兩屆。

  3、最高人民法院監(jiān)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對全國人大及其會負責。

  最高人民檢察院領導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和專門人民檢察院的工作,對全國人大及其會負責。

  4、兩高與地方的不同:a.兩高承擔著立法功能,進行司法解釋;

  b.兩高站在司法改革的前沿。

  十、地方國家機關:

  1、我國地方國家機關設置的層次為四級,包括: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國家機關,設區(qū)的市、自治州的國家機關,縣、自治縣、市的國家機關,鄉(xiāng)、民族鄉(xiāng)、鎮(zhèn)的國家機關。

  地方國家機關之間的關系是從屬性的。每屆任期5年。地方各級人民ZF對上以及國家行政機關負責并報告工作。

  2、地方各級人大的職權:

  a.地方性法規(guī)制定權:省級報全國人大會和國務院備案;市級報省級人大會批準后施行,由省級人大會報全國人大會和國務院備案。

  b.重大事務決定權

  c.監(jiān)督權: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大主席團、會或1/10以上代表聯(lián)名,可提出對本級人大會和一府兩院人員的罷免案;10人以上代表聯(lián)名可提出質(zhì)詢案;鄉(xiāng)鎮(zhèn)一級人大主席團或1/5以上代表聯(lián)名可提出對人大主席團主席、副主席、ZF正副職領導人的罷免案。

  d.選舉、罷免權

  e.其他職權

  3、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大會是本級人大的常設機關,省級、市級由主任、副主任、委員和秘書長組成,縣級不設秘書長。

  4、省級人民ZF可以制定規(guī)章,報國務院和本級人大會備案;市級人民ZF可以制定規(guī)章,報國務院和省級人大會、人民ZF以及本級人大會備案。

  地方各級人民ZF實行首長負責制,行政首長對重大問題享有依法作出決策的權力。

  5、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自治區(qū)、自治州和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ZF。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會應由實行區(qū)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擔任主任或副主任。

  自治區(qū)主席、自治州州長、自治縣由實行區(qū)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擔任。

  6、民族自治地方可以自行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自主管理地方財政;依照國家的軍事制度和當?shù)氐膶嶋H需要,經(jīng)國務院批準,可以組織本地方維護社會治安的公安部隊。

  十一、特別行政區(qū)的國家機關:

  1、特別行政區(qū)行政長官:代表特別行政區(qū)對中央人民ZF和特別行政區(qū)負責;領導特別行政區(qū)ZF對立法會負責。

  香港:年滿40周歲,在香港通常居住連續(xù)滿20年,在外國無居留權,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永久性居民,中國公民

  澳門:年滿40周歲,在澳門通常居住連續(xù)滿20年,澳門特別行政區(qū)永久居民,中國公民

  行政長官通過選舉或協(xié)商產(chǎn)生,由中央人民ZF任命,任期為5年,可連選連任一次

  2、特別行政區(qū)的行政機關:即特別行政區(qū)ZF,首長為特區(qū)行政長官,對特區(qū)立法會負責。

  ZF主要官員由行政長官提名或建議并報請中央人民ZF任命或免職

  ZF主要官員任職資格:

  a.香港:在港通常居住連續(xù)滿15年,在外國無居留權,香港特區(qū)永久性居民,中國公民

  b.澳門:在澳通常居住連續(xù)滿15年,澳門特區(qū)永久性居民,中國公民

  3、特別行政區(qū)立法會:特別行政區(qū)的立法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和廢除法律。立法會制定的法律只須報全國人大會備案,備案不影響法律的生效。

  香港特區(qū)立法會議員第一屆任期2年,以后每屆均為4年

  澳門特區(qū)立法會議員第一屆任期至2001年10月15日,以后每屆均為4年

  立法會職權:立法權;財證券;監(jiān)督權;其他職權

  4、特別行政區(qū)司法機關:

  (1)香港:設立終審法院、高等法院、區(qū)域法院、裁判署法庭和其他專門法庭。終審法院為最高法院,享有最終的司法裁判權

  終審法院和高等法院的首席法官,由在外國無居留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其任免征得立法會同意后報全國人大會備案。

  (2)澳門:設初級法院、終極法院和終審法院,其終審法院是行使終審權的法院。同時設立行政法院,專門管轄行政訴訟和稅務訴訟案件。

  終審法院院長和檢察長由澳門特別行政區(qū)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

  十二、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

  1、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原則:

  a.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b.依法獨立審判

  c.公開審判

  d.被告有權獲得辯護

  e.各民族公民有適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

  f.合議制

  g.回避

  2、人民檢察院的工作原則:

  a.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b.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

  c.實事求是,群眾路線,重證據(jù)、不輕信口供

  d.適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

憲法知識點總結

憲法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了中國各族人民奮斗的成果,規(guī)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憲法知識點總結,希望大家喜歡! 憲法知識點總結(一) 憲法的基本理論 一、憲法的特征: 1、形式特征: a.憲法的制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精選文章

  • 憲法實踐總結心得
    憲法實踐總結心得

    生活中不止是要學習,更是還要實踐,只有實踐才更能體會到真正的意義,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憲法實踐總結心得,希望大家喜歡! 憲法實踐總結

  • 憲法論文總結
    憲法論文總結

    探析我國憲法權利保障的問題與對策,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憲法論文總結,希望大家喜歡! 憲法論文總結(一) 刑事案件中是否應該堅持秘密監(jiān)聽 摘

  • 憲法解讀講座總結
    憲法解讀講座總結

    法律和紀律,都是一條軌道,一條能保證大家健康成長,能到達預定站點的軌道,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憲法解讀講座總結,希望大家喜歡! 憲法解讀講

  • 憲法法律宣傳月活動總結
    憲法法律宣傳月活動總結

    為增強憲法意識,弘揚憲法精神,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憲法法律宣傳月活動總結,希望大家喜歡! 憲法法律宣傳月活動總結(一) 今年4月是自治區(qū)第十

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