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筆試題)
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筆試題)
計算機網絡,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臺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絡操作系統(tǒng),網絡管理軟件及網絡通信協(xié)議的管理和協(xié)調下,實現(xiàn)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tǒng)。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收集整理的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筆試題),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筆試題)
1、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開放系統(tǒng)互聯(lián),是一個七層的計算機網絡模型,分別為: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傳輸控制協(xié)議/因特網互聯(lián)協(xié)議,是一個四層的計算機網絡模型,分別為:網絡接口層、網絡層、傳輸層和應用層。結合OSI和TCP/IP產生了一個五層結構,分別為: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和應用層。Internet就是采用的TCP/IP協(xié)議。
2、集線器工作在OSI模型的物理層,網卡工作在OSI模型的物理層,交換機工作在數據鏈路層,路由器工作在網絡層。
3、機器A的IP地址為202.96.128.130,子網掩碼為255.255.255.128,則該IP地址的網絡號為202.96.128(利用IP地址和子網掩碼求與運算),主機號為130。
4、ARP是地址解析協(xié)議,簡單語言解釋一下工作原理。
答:
(1)首先,每個主機都會在自己的ARP緩沖區(qū)中建立一個ARP列表,以表示IP地址和MAC地址之間的對應關系。
(2)當源主機要發(fā)送數據時,首先檢查ARP列表中是否有對應IP地址的目的主機的MAC地址,如果有,則直接發(fā)送數據,如果沒有,就向本網段的所有主機發(fā)送ARP數據包,該數據包包括的內容有:源主機IP地址,源主機MAC地址,目的主機的IP地址。
(3)當本網絡的所有主機收到該ARP數據包時,首先檢查數據包中的IP地址是否是自己的IP地址,如果不是,則忽略該數據包,如果是,則首先從數據包中取出源主機的IP和MAC地址寫入到ARP列表中,如果已經存在,則覆蓋,然后將自己的MAC地址寫入ARP響應包中,告訴源主機自己是它想要找的MAC地址。
(4)源主機收到ARP響應包后。將目的主機的IP和MAC地址寫入ARP列表,并利用此信息發(fā)送數據。如果源主機一直沒有收到ARP響應數據包,表示ARP查詢失敗。
廣播發(fā)送ARP請求,單播發(fā)送ARP響應。
5、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統(tǒng),簡單描述其工作原理。
答:當DNS客戶機需要在程序中使用名稱時,它會查詢DNS服務器來解析該名稱??蛻魴C發(fā)送的每條查詢信息包括三條信息:包括:指定的DNS域名,指定的查詢類型,DNS域名的指定類別?;赨DP服務,端口53.該應用一般不直接為用戶使用,而是為其他應用服務,如HTTP,SMTP等在其中需要完成主機名到IP地址的轉換。
6、TCP和UDP的區(qū)別?
答:TCP提供面向連接的、可靠的數據流傳輸,而UDP提供的是非面向連接的、不可靠的數據流傳輸。TCP傳輸單位稱為TCP報文段,UDP傳輸單位稱為用戶數據報。TCP注重數據安全性,UDP數據傳輸快,因為不需要連接等待,少了許多操作,但是其安全性卻一般。
7、網關的作用?
答:通過它可以訪問外網。
8、ipconfig的作用是什么?
答:顯示當前TCP/IP配置的信息。
9、運行net share返回的結果是什么?
答:列出共享資源相關信息。
10、net use和net user分別指什么?
答:net user是對用戶進行管理,如添加刪除網絡使用用戶等。
net use是對網絡設備進行管理。
11、如何查看當前系統(tǒng)開放的服務?
答:在命令提示符下執(zhí)行net services命令2017年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筆試題)2017年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筆試題)。Windows下是用net start
12、除以上的命令,列出一些其他的命令?
答:taskkill:用于結束至少一個進程
tasklist:用于顯示在本地或遠程計算機上運行的所有進程
net view:顯示計算機列表
netstat:顯示網絡連接、路由表和網絡接口信息
ftp:
telnet:
13、關掉以下服務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
答:關掉Automatic Updates:則不能自動更新
關掉Plug and Play:則會導致USB不能使用
關掉Remote Registry Service:遠程用戶不能修改計算機上的注冊表設置
關掉com/#puter Browser:則會無法維護網絡上計算機的最新列表以及提供這個列表給請求的程序。
14、端口及對應的服務?
答:
15、ICMP協(xié)議?
答:ICMP是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因特網控制報文協(xié)議。它是TCP/IP協(xié)議族的一個子協(xié)議,用于在IP主機、路由器之間傳遞控制消息??刂葡⑹侵妇W絡通不通、主機是否可達、路由器是否可用等網絡本身的消息。這些控制消息雖然并不傳輸用戶數據,但是對于用戶數據的傳遞起著重要的作用。ICMP報文有兩種:差錯報告報文和詢問報文。
16、TFTP協(xié)議?
答: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是TCP/IP協(xié)議族中的一個用來在客戶機與服務器之間進行簡單文件傳輸的協(xié)議,提供不復雜、開銷不大的文件傳輸服務。
17、HTTP協(xié)議?
答:HTTP超文本傳輸協(xié)議,是一個屬于應用層的面向對象的協(xié)議,由于其簡捷、快速的方式,適用于分布式超媒體信息系統(tǒng)。
18、DHCP協(xié)議?
答:動態(tài)主機配置協(xié)議,是一種讓系統(tǒng)得以連接到網絡上,并獲取所需要的配置參數手段。
19、詳細解釋一下IP協(xié)議的定義,在哪個層上面,主要有什么作用?TCP和UDP呢?
答:IP協(xié)議是網絡層的協(xié)議,它是為了實現(xiàn)相互連接的計算機進行通信設計的協(xié)議,它實現(xiàn)了自動路由功能,即自動尋徑功能。TCP是傳輸層的協(xié)議,它向下屏蔽IP協(xié)議的不可靠傳輸的特性,向上提供一種面向連接的、可靠的點到點數據傳輸。TCP在可靠性和安全性上等更有保證。UDP也是傳輸層協(xié)議,它提供的是一種非面向連接的,不可靠的數據傳輸,這主要是有些應用需要更快速的數據傳輸,比如局域網內的大多數文件傳輸都是基于UDP的。UDP在傳輸速率上更快,開銷更小。
20、請問交換機和路由器分別的實現(xiàn)原理是什么?分別在哪個層次上面實現(xiàn)的?
答:交換機用于局域網,利用主機的MAC地址進行數據傳輸,而不需要關心IP數據包中的IP地址,它工作于數據鏈路層2017年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筆試題)文章2017年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筆試題)出自http://www.gkstk.com/article/wk-78500001155755.html,轉載請保留此鏈接!。路由器識別網絡是通過IP數據包中IP地址的網絡號進行的,所以為了保證數據包路由的正確性,每個網絡都必須有一個唯一的網絡號。路由器通過IP數據包的IP地址進行路由的(將數據包遞交給哪個下一跳路由器)。路由器工作于網絡層。由于設備現(xiàn)在的發(fā)展,現(xiàn)在很多設備既具有交換又具有路由功能,兩者的界限越來越模糊。
21、Internet上保留了哪些IP地址用于內部?
答:10.0.0.0 172.16.到172.31 192.168.0.到192.168.255。
22、ipconfig/all用于查看申請的本機IP地址
ipconfig/release用于釋放IP
ipconfig/renew用于重新向DHCP服務器申請IP。
23、ADSL使用的是頻分多路復用技術。
24、網橋的作用
答:網橋是一個局域網與另一個局域網之間建立連接的橋梁。
25、防火墻的端口防護是指?
答:指通過對防火墻的端口開關的設置,關閉一些非必需端口,達到一定安全防護目的的行為。
26、IP數據包的格式?TCP和UDP數據報的格式?及頭部常見的字段?
答:
(1)一個IP數據報由首部和數據兩部分組成。首部由固定部分和可選部分組成。首部的固定部分有20字節(jié)??蛇x部分的長度變化范圍為1——40字節(jié)。固定部分的字段:
字段名 | 位數(bit) | 字段名 | 位數 |
版本 | 4 Ipv4 | 首部長度 | 4(表示的最大數為15個單位,一個單位表示4字節(jié)) |
服務類型 | 8以前很少用 | 總長度 | 16(首部和數據部分的總長度,因此數據報的最大長度為65535字節(jié),即64KB,但是由于鏈路層的MAC都有一定的最大傳輸單元,因此IP數據報的長度一般都不會有理論上的那么大,如果超出了MAC的最大單元就會進行分片) |
標識 | 16(相同的標識使得分片后的數據報片能正確的重裝成原來的數據報) | 標志 | 3(最低位MF=1表示后面還有分片,MF=0表示這是若干個數據報片的最后一個中間位DF=0才允許分片) |
片偏移 | 片偏移指出較長的分組在分片后,某片在原分組中的相對位置,都是8字節(jié)的偏移位置 | 生存時間 | 數據報在網絡中的生存時間,指最多經過路由器的跳數 |
協(xié)議 | 8(指出該數據報攜帶的數據是何種協(xié)議,以使得目的主機的IP層知道應將數據部分上交給哪個處理程序)如ICMP=1 IGMP=2 TCP=6 EGP=8 IGP=9 UDP=17 Ipv6=41 OSPF=89 | 首部校驗和 | 這個部分只校驗首部,不包括數據部分,計算方法:將首部劃分為多個16位的部分,然后每個16位部分取反,然后計算和,再將和取反放到首部校驗和。接收方收到后按同樣的方法劃分,取反,求和,在取反,如果結果為零,則接收,否則就丟棄 |
源地址 | 32 | 目的地址 | 32 |
(2)一個TCP報文段分為首部和數據兩部分。首部由固定部分和選項部分組成,固定部分是20字節(jié)。TCP首部的最大長度為60。首部固定部分字段:
字段名 | 字節(jié)(Byte) | 字段名 | 字節(jié)(Byte) |
源端口 | 2 | 目的端口 | 2 |
序號 | 4 | 確認號 | 4,是期望收到對方的下一個報文段的數據的第一個字節(jié)的序號 |
數據偏移 | 4bit指出TCP報文段的數據起始處距離TCP報文段的起始處有多遠 | 保留 | 6bit |
緊急比特 | 確認比特ACK | 只有當ACK=1時,確認號字段才有效 | |
推送比特 | 復位比特 | ||
同步比特 | 終止比特 | ||
窗口 | 2 | 檢驗和 | 2(包括首部和數據兩部分,同時還要加12字節(jié)的偽首部進行校驗和計算) |
選項 | 長度可變(范圍1——40) |
TCP的12字節(jié)偽首部:
(3)用戶數據報UDP由首部和數據部分組成。首部只有8個字節(jié),由4個字段組成,每個字段都是兩個字節(jié)。
UDP的12字節(jié)偽首部:
27、面向連接和非面向連接的服務的特點是什么?
答:面向連接的服務,通信雙方在進行通信之前,要先在雙方建立起一個完整的可以彼此溝通的通道,在通信過程中,整個連接的情況一直可以被實時地監(jiān)控和管理。
非面向連接的服務,不需要預先建立一個聯(lián)絡兩個通信節(jié)點的連接,需要通信的時候,發(fā)送節(jié)點就可以往網絡上發(fā)送信息,讓信息自主地在網絡上去傳,一般在傳輸的過程中不再加以監(jiān)控。
28、以太網幀的格式
答:
29、TCP的三次握手過程?為什么會采用三次握手,若采用二次握手可以嗎?
答:建立連接的過程是利用客戶服務器模式,假設主機A為客戶端,主機B為服務器端。
(1)TCP的三次握手過程:主機A向B發(fā)送連接請求;主機B對收到的主機A的報文段進行確認;主機A再次對主機B的確認進行確認。
(2)采用三次握手是為了防止失效的連接請求報文段突然又傳送到主機B,因而產生錯誤。失效的連接請求報文段是指:主機A發(fā)出的連接請求沒有收到主機B的確認,于是經過一段時間后,主機A又重新向主機B發(fā)送連接請求,且建立成功,順序完成數據傳輸2017年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筆試題)計算機等級??紤]這樣一種特殊情況,主機A第一次發(fā)送的連接請求并沒有丟失,而是因為網絡節(jié)點導致延遲達到主機B,主機B以為是主機A又發(fā)起的新連接,于是主機B同意連接,并向主機A發(fā)回確認,但是此時主機A根本不會理會,主機B就一直在等待主機A發(fā)送數據,導致主機B的資源浪費。
(3)采用兩次握手不行,原因就是上面說的實效的連接請求的特殊情況。
30、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分組交換的比較?
答:電路交換:公共電話網(PSTN網)和移動網(包括GSM和CDMA網)采用的都是電路交換技術,它的基本特點是采用面向連接的方式,在雙方進行通信之前,需要為通信雙方分配一條具有固定寬帶的通信電路,通信雙方在通信過程中一直占用所分配的資源,直到通信結束,并且在電路的建立和釋放過程中都需要利用相關的信令協(xié)議。這種方式的優(yōu)點是在通信過程中可以保證為用戶提供足夠的帶寬,并且實時性強,時延小,交換設備成本低,但同時帶來的缺點是網絡帶寬利用率不高,一旦電路被建立不管通信雙方是否處于通話狀態(tài)分配的電路一直被占用。連接建立——數據傳輸——釋放鏈接
報文交換:報文交換和分組交換類似,也采用存儲轉發(fā)機制,但報文交換是以報文作為傳送單元,由于報文長度差異很大,長報文可能導致很大的時延,并且對每個節(jié)點來說緩沖區(qū)的分配也比較困難,為了滿足各種長度報文的需要并且達到高效的目的,節(jié)點需要分配不同大小的緩沖區(qū),否則就有可能造成數據傳送的失敗。在實際應用中報文交換主要用于傳輸報文較短,實時性要求較低的通信業(yè)務,如公用電報網,報文交換比分組交換出現(xiàn)的要早一些,分組交換是在報文交換的基礎上,將報文分割成分組進行傳輸,在傳輸時延和傳輸效率上進行了平衡。另外一個缺點是出錯時,整個報文都將重傳。
分組交換:電路交換技術主要適用于傳送話音相關的業(yè)務,這種網絡交換方式對于數據業(yè)務而言,有著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是數據通信具有較強的突發(fā)性,峰值比特率和平均比特率相差較大,如果采用電路交換技術,若按峰值比特率分配電路帶寬會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如果按平均比特率分配帶寬,則會造成數據的大量丟失,其次是和語音業(yè)務比較,數據業(yè)務對時延沒有嚴格的要求,但是需要進行無差錯的傳輸,而語音信號可以有一定程序的失真但實時性要高。分組交換技術就是針對數據通信業(yè)務的特點而提出的一種交換方式,它的基本特點是面向無連接而采用存儲轉發(fā)的方式,將需要傳送的數據按照一定長度分割成許多小段數據,并在數據之前增加相應的用于對數據進行選路和校驗等功能的頭部字段,作為數據傳送的基本單元,即分組。采用分組交換技術,在通信之前不需要建立連接,每個節(jié)點首先將前一節(jié)點送來的分組收下并保存在緩沖區(qū)中,然后根據分組頭部中的地址信息選擇適當的鏈路將其發(fā)送至下一個節(jié)點,這樣在通信過程中可以根據用戶的要求和網絡的能力來動態(tài)分配帶寬。分組交換比電路交換的電路利用率高,但時延較大。分組轉發(fā)的帶來的問題:帶來排隊時延以及增加頭部帶來的開銷。
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筆試題)相關文章:
5.網絡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