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貓的成語(yǔ)以及解釋
摘要:小編給大家收集了帶貓的成語(yǔ)以及解釋?zhuān)?/strong>
帶貓的成語(yǔ)以及解釋?zhuān)?/strong>
照貓畫(huà)虎 (zhào māo huà hǔ)
解釋?zhuān)罕扔髡罩鴺幼幽7隆?/p>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1回:“這大相公聰明得很,他是照貓畫(huà)虎,一見(jiàn)即會(huì)套的人。”
示例:至于搞工業(yè),還得~地跟人家學(xué)。 ★張?zhí)烀瘛秳?chuàng)業(yè)·不信沒(méi)石油》
爭(zhēng)貓丟牛 (zhēng māo diū niú)
解釋?zhuān)簽榱藸?zhēng)奪貓而丟了牛。比喻貪小失大。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七十回:“真正是爭(zhēng)得貓兒丟了牛。”
捉鼠拿貓 (zhuō shǔ ná māo)
解釋?zhuān)耗茫鹤プ?。捉住老鼠和貓。比喻能制服敵手?/p>
出處:元·無(wú)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若論我腹中的兵書(shū),委的有神鬼不測(cè)之機(jī),有捉鼠拿貓之法。”
阿貓阿狗 (ā māo ā gǒu)
解釋?zhuān)号f時(shí)人們常用的小名。引申為任何輕賤的,不值得重視的人或著作。
出處:魯迅《我的第一個(gè)師父》:“這和名孩子為阿貓阿狗,完全是一樣的意思:容易養(yǎng)大。”
示例:在德國(guó)無(wú)論~見(jiàn)面,一律互相舉手高喊:“希特勒萬(wàn)歲”。 ★鄒韜奮《法西斯作風(fēng)的罪惡》
得勝的貓兒歡似虎 (dé shèng de máo ér huān sì hǔ)
解釋?zhuān)盒稳萦捎谌〉昧藙倮靡馔危砸詾榱瞬黄稹?/p>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六十一回:“古人云:‘得勝的貓兒歡似虎’也,只倚著強(qiáng)能,更不察來(lái)人的意思。”
虎蹤貓跡 (hǔ zōng māo jì)
解釋?zhuān)汉圹E,蛛絲馬跡。
示例:請(qǐng)注意一切~,不要錯(cuò)過(guò)。
老鼠見(jiàn)貓 (lǎo shǔ jiàn māo)
解釋?zhuān)罕扔魇謶峙隆?/p>
出處:明·馮夢(mèng)龍《醒世恒言》卷二十七:“月英見(jiàn)了焦氏,猶如老鼠見(jiàn)貓,膽喪心驚,不敢不跟著他走。”
示例:這公子見(jiàn)了大奶奶,如~,賊人遇捕,由他拖扯進(jìn)房。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十八回
貓兒哭鼠 (māo ér kū shǔ)
解釋?zhuān)罕扔骷俅缺?,偽裝同情。
出處:吳組緗《一千八百擔(dān)》:“你這些憐惜佃戶的話,都是貓兒哭鼠。”
貓哭耗子 (māo kū hào zǐ)
解釋?zhuān)罕扔骷俅缺?,偽裝同情。
出處:高陽(yáng)《清宮外史》上冊(cè):“他憤憤地說(shuō):‘別樣都還罷了,折尾的聲明,不是貓哭耗子?’”
示例:高陽(yáng)《清宮外史》上冊(cè):“他憤憤地說(shuō):‘別樣都還罷了,折尾的聲明,不是~?’”
貓哭老鼠 (māo kū lǎo shǔ)
解釋?zhuān)罕扔骷俅缺?/p>
出處:《說(shuō)唐》第62回:“如今又不知那里殺來(lái),又同牛鼻道人在此‘貓兒哭老鼠’,假慈悲。”
示例:唯美主義者高舉藝術(shù)至上的大旗,人道主義者效~的悲嘆。 ★茅盾《我們這文壇》
貓噬鸚鵡 (māo shì yīng wǔ)
解釋?zhuān)罕扔髋艛D好人。
出處:宋·岳珂《桯史·鸚鵡諭》:“至今蜀人談謔,以排根善類(lèi)者為‘貓噬鸚鵡’。”
貓鼠同處 (māo shǔ tóng chǔ)
解釋?zhuān)罕扔鞴倮羰?,包庇下屬干壞事。也比喻上下狼狽為奸。同“貓鼠同眠”。
出處:《新唐書(shū)·五行志一》:“龍朔元年十一月,洛州貓鼠同處。鼠隱伏象盜竊,貓職捕嚙,而反與鼠同,象司盜者廢職容奸。”
貓鼠同眠 (māo shǔ tóng mián)
解釋?zhuān)贺埻鲜笏谝黄稹1扔鞴倮羰?,包庇下屬干壞事。也比喻上下狼狽為奸。
出處:《新唐書(shū)·五行志》:“龍朔元年十一月,洛州貓鼠同處。鼠隱伏,象盜竊;貓職捕嚙,而反與鼠同,象司盜者廢職容奸。”
示例:都是讒言佞言,一個(gè)個(gè)~。 ★明·李開(kāi)先《林沖寶劍記》第六出
貓鼠同乳 (māo shǔ tóng rǔ)
解釋?zhuān)罕扔鞴倮羰?,包庇下屬干壞事。也比喻上下狼狽為奸。同“貓鼠同眠”。
出處:《新唐書(shū)·五行志一》:“天寶元年十月,魏郡貓鼠同乳。同乳者,甚于同處。”
偷貓盜狗 (tōu māo dào gǒu)
解釋?zhuān)褐竿蹈`。也指不正當(dāng)?shù)哪信P(guān)系。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1回:“既作綠林大盜,便與那偷貓盜狗的不同,也斷不肯悄悄兒的下來(lái)。”